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有位小朋友的妈妈非常苦恼地对我说:“我这两天为儿子真伤脑筋!儿子告诉我班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我问过老师了,老师说,小朋友玩积木的时候,他上去抢积木,小朋友看书他就抢书。现在班里的小朋友都躲着他,谁也不愿意跟他玩,真烦人呀!”这位妈妈对儿子不能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感到很烦恼。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如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起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中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旦离开了家庭,就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乃至无法与别人相处,导致在社会群体中不适应,严重的则影响了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所以如何教会孩子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对4~6岁幼儿同伴社交类型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的研究表明,在团体中幼儿的社交分化出四种类型: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型儿童。
所谓关系能决定人生,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发展,人缘关系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人生的幸福指数也与他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紧密相关,我们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人际关系好的孩子受到大家的肯定,能增强自信心,从而培养许多正向的人生观;反之,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容易产生怯懦、不合群、孤僻等性格,不受他人喜爱,也不喜爱他人。
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鼓励孩子结交不同的朋友
父母常常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孩子与谁交往,殊不知,孩子与朋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同伴关系,只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没有利益与冲突。所以让孩子与不同的小朋友玩耍,不但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朋友,还可以扩大他的兴趣与爱好。
不要代劳,让孩子自己决定
有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少吃亏,所以在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总是代替孩子做决定,交什么样的朋友,做什么这样让孩子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所以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急于忙着帮他解决困难,如果孩子从小就对父母依赖惯了,长大以后也就会习惯于依赖老师,同学和自己的朋友,做事没有主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被别人所重视。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朋友
一旦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干涉。父母总希望孩孑少受挫折,所以当孩子的决定不符合大人的标准时,就千方百计想让孩子改变决定。父母尊重孩子的决定,就意味着承认孩子的独立,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自信。而尊重孩子的朋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尊重,在朋友面前有自信。
教会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
父母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与朋友的关系,引导孩子正向地观察周围的人,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互动。有位小朋友的妈妈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所以当她的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她都认为是别人的孩子不对,长期以住,她的孩子总是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小朋友们都躲着他,不跟他玩了。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影响孩子怎样去看待与别人的关系。
父母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在童年时期,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由成人决定的。父母带领孩子去哪里,和什么样的人玩耍,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过程。明明的妈妈常常带2岁的明明去玩沙子,刚开始沙坑里几个孩子都自己玩,明明妈妈就主动带着明明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不一会明明就和小朋友一起堆起了城堡,玩得很开心。所以父母就是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
争执是人际交往的一堂课
孩子在人交往中往往会遭遇到挫折。例如与小朋友吵架、打架,其实争执就是人际交往中必修的课,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争执中学习到与人相处的方法。
发生争执时,爸爸妈妈应该正确评估事情的性质,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不要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流眼泪,一味的偏袒,这样会让孩子不能正确对待争执,以自我为中心,给处理问题带来负面影响。
爸爸妈妈要让孩子主动与对方和解,比如,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们有不愉快的事情,不过你们依然是朋友对吗?去跟你的好朋友握—下手。”让孩子理解小小的挫折并不能毁掉他们的友谊,一个宽容大度的孩子更容易在同伴中获取信任与好感,赢得更多的友谊。如果在争执中出现了攻击性行为,爸爸妈妈必须坚决制止,并让孩子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一定不能怂恿孩子以暴制暴,更不能亲自出马去讨公道。
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吵闹、争执的后,孩子会逐步适应,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人建立良好的互动。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爸爸妈妈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长、发展!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如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起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中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旦离开了家庭,就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乃至无法与别人相处,导致在社会群体中不适应,严重的则影响了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所以如何教会孩子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对4~6岁幼儿同伴社交类型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的研究表明,在团体中幼儿的社交分化出四种类型: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型儿童。
所谓关系能决定人生,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发展,人缘关系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人生的幸福指数也与他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紧密相关,我们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人际关系好的孩子受到大家的肯定,能增强自信心,从而培养许多正向的人生观;反之,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容易产生怯懦、不合群、孤僻等性格,不受他人喜爱,也不喜爱他人。
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鼓励孩子结交不同的朋友
父母常常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孩子与谁交往,殊不知,孩子与朋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同伴关系,只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没有利益与冲突。所以让孩子与不同的小朋友玩耍,不但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朋友,还可以扩大他的兴趣与爱好。
不要代劳,让孩子自己决定
有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少吃亏,所以在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总是代替孩子做决定,交什么样的朋友,做什么这样让孩子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所以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急于忙着帮他解决困难,如果孩子从小就对父母依赖惯了,长大以后也就会习惯于依赖老师,同学和自己的朋友,做事没有主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被别人所重视。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朋友
一旦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干涉。父母总希望孩孑少受挫折,所以当孩子的决定不符合大人的标准时,就千方百计想让孩子改变决定。父母尊重孩子的决定,就意味着承认孩子的独立,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自信。而尊重孩子的朋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尊重,在朋友面前有自信。
教会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
父母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与朋友的关系,引导孩子正向地观察周围的人,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互动。有位小朋友的妈妈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所以当她的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她都认为是别人的孩子不对,长期以住,她的孩子总是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小朋友们都躲着他,不跟他玩了。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影响孩子怎样去看待与别人的关系。
父母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在童年时期,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由成人决定的。父母带领孩子去哪里,和什么样的人玩耍,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过程。明明的妈妈常常带2岁的明明去玩沙子,刚开始沙坑里几个孩子都自己玩,明明妈妈就主动带着明明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不一会明明就和小朋友一起堆起了城堡,玩得很开心。所以父母就是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
争执是人际交往的一堂课
孩子在人交往中往往会遭遇到挫折。例如与小朋友吵架、打架,其实争执就是人际交往中必修的课,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争执中学习到与人相处的方法。
发生争执时,爸爸妈妈应该正确评估事情的性质,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不要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流眼泪,一味的偏袒,这样会让孩子不能正确对待争执,以自我为中心,给处理问题带来负面影响。
爸爸妈妈要让孩子主动与对方和解,比如,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们有不愉快的事情,不过你们依然是朋友对吗?去跟你的好朋友握—下手。”让孩子理解小小的挫折并不能毁掉他们的友谊,一个宽容大度的孩子更容易在同伴中获取信任与好感,赢得更多的友谊。如果在争执中出现了攻击性行为,爸爸妈妈必须坚决制止,并让孩子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一定不能怂恿孩子以暴制暴,更不能亲自出马去讨公道。
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吵闹、争执的后,孩子会逐步适应,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人建立良好的互动。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爸爸妈妈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