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想着借世博会来展示中国的成就,仿佛这个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活动就是中国的“秀场”。但事实上,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就连已经建成的城市,离“生活美好”也还有很大的距离。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先晓胡同,这个胡同原称贤孝牌胡同,以巷子内有坚守贤孝之道而得牌坊者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以“贤孝”为封建残余,1965年以谐音改作“先晓胡同”。
紧邻着这个胡同的东边,就是繁华的北京东二环,而在其南,由北京市检察院的大楼和大院从中隔断,既是贡院东街,在一街之临的贡院西街,有被称为北京豪宅市场“始祖”的“贡院六号”坐落其间。
在相邻的北总布胡同,有梁思成林徽因寓所,及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为其父母盖的、后来成为军调部国民党代表驻地的北总布胡同内2号院,目前为北京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不到1/4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显示了四种形态,一种是富家豪宅、高尚社区;一种是望之却步、官家威严;一种是优哉游哉的胡同生活;再有一种相对超脱一点的,可能就是附近社科院的一些研究机构和装满了白领的地铁沿线写字楼。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的办公室里,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表示,我们的城市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好的东西学不来,坏的东西一学就会”。比如在物业管理上,我们学的是最坏的香港模式,把一个个小区围起来,市政服务推给开发商,开发商雇了物业管理公司向大家收物业费。但在世界各国,除了一些公寓,很少有收物业费的。“里面是私人领地,外面就是公共区域。市政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归政府管理。”
魏后凯认为,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必须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要进行城市转型、城市升级。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城市规划理念,比如紧凑城市、创新城市、世界城市:田园城市等。“欧美国家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的城市总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在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提交了一个议案,希望“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倡导放眼世界,学习世界城市化先进经验和先进文化”。
葛剑雄担心的是中国人的心态。他表示,现在还有不少人想着借世博会来展示中国的成就,仿佛觉得这个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活动是中国的表演场合。但事实上,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超过50%。而已经建成的城市或城市化了的地方,离“生活美好”也还有很大的距离。
他认为,世博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如此庞大的盛会,但中国人更应该把它当作学习的活动,而不是展示国力的盛会。“更重要是向人家学习!我们应该承认,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国不具备先进性。”葛剑雄说。
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的还有资深外交家、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吴建民是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2002年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上海申博的报告。他表示,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中国特点的城镇化道路,这可以造福子孙后代。
“世博会与三大革命不期而遇,即新能源革命、产业革命、新生活方式革命。这三大革命进行的重点在城市。”吴建民表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它会围绕城市如何更好地建设展开,因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面。
据新华社报道,最近,法国总统萨科齐对世博会如是评论:“当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城市发展、城市改造、生活环境,甚至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都成为核心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够使城市变化适应新的需求?怎样应对新的挑战,特别是保护好环境?如何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使这两者不再互相对立,相反让它们融为一体?”
这不仅是世界城市的命题,也是中国“粗糙的”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先晓胡同,这个胡同原称贤孝牌胡同,以巷子内有坚守贤孝之道而得牌坊者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以“贤孝”为封建残余,1965年以谐音改作“先晓胡同”。
紧邻着这个胡同的东边,就是繁华的北京东二环,而在其南,由北京市检察院的大楼和大院从中隔断,既是贡院东街,在一街之临的贡院西街,有被称为北京豪宅市场“始祖”的“贡院六号”坐落其间。
在相邻的北总布胡同,有梁思成林徽因寓所,及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为其父母盖的、后来成为军调部国民党代表驻地的北总布胡同内2号院,目前为北京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不到1/4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显示了四种形态,一种是富家豪宅、高尚社区;一种是望之却步、官家威严;一种是优哉游哉的胡同生活;再有一种相对超脱一点的,可能就是附近社科院的一些研究机构和装满了白领的地铁沿线写字楼。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的办公室里,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表示,我们的城市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好的东西学不来,坏的东西一学就会”。比如在物业管理上,我们学的是最坏的香港模式,把一个个小区围起来,市政服务推给开发商,开发商雇了物业管理公司向大家收物业费。但在世界各国,除了一些公寓,很少有收物业费的。“里面是私人领地,外面就是公共区域。市政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归政府管理。”
魏后凯认为,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必须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要进行城市转型、城市升级。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城市规划理念,比如紧凑城市、创新城市、世界城市:田园城市等。“欧美国家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的城市总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在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提交了一个议案,希望“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倡导放眼世界,学习世界城市化先进经验和先进文化”。
葛剑雄担心的是中国人的心态。他表示,现在还有不少人想着借世博会来展示中国的成就,仿佛觉得这个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活动是中国的表演场合。但事实上,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超过50%。而已经建成的城市或城市化了的地方,离“生活美好”也还有很大的距离。
他认为,世博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如此庞大的盛会,但中国人更应该把它当作学习的活动,而不是展示国力的盛会。“更重要是向人家学习!我们应该承认,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国不具备先进性。”葛剑雄说。
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的还有资深外交家、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吴建民是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2002年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上海申博的报告。他表示,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中国特点的城镇化道路,这可以造福子孙后代。
“世博会与三大革命不期而遇,即新能源革命、产业革命、新生活方式革命。这三大革命进行的重点在城市。”吴建民表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它会围绕城市如何更好地建设展开,因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面。
据新华社报道,最近,法国总统萨科齐对世博会如是评论:“当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城市发展、城市改造、生活环境,甚至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都成为核心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够使城市变化适应新的需求?怎样应对新的挑战,特别是保护好环境?如何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使这两者不再互相对立,相反让它们融为一体?”
这不仅是世界城市的命题,也是中国“粗糙的”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