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快速发展与转型。在这样的新形式下,探索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当今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留守儿童人数增多,加大教育难度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难题。“留守儿童”普遍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到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2.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偏差;3.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班主任应该做的是作督促孩子的父母,务须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术,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家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要求留守孩子的父母,应当选择合格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关注。班主任老师应当及时地和孩子的父母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应孩子的学业成绩。要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转变观念,要认识到不是给孩子一个温饱富足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体味到在外打工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使之解开心灵的疙瘩。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一点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介入和帮助。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学习小组,建立报告制度,让老师和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
二、社会发展,手机进入校园
如今,手机比较便宜,手机普及率高了,于是家长纷纷给孩子配备手机。很多认为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的机会不多(特别是留守儿童),如果再不多一些电话联络,很容易就产生代沟和隔阂。孩子的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得到鼓励;考试成绩进步了,也可以及时与父母分享快乐;况且,父母的一些唠叨,如好好学习、多穿衣服、多吃青菜等等,当面交待反而不如打电话有效。但家长没想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常常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有的同学在学习时间、休息时间沉溺游戏、聊天、上网,甚至有的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谈情说爱、传播图片,不能自拔,乐不思蜀。有了手机,什么不敢说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发给异性同学,导致一些早恋现象更加严重。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机上,手机的附加功能多,学生用手机玩游戏,那就更无心学习了,这无疑加大了班主任管理的难度。所以我认为学校应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这是因为:1.孩子年龄小,活动面比较狭窄,自制能力不强,带手机来学校并不是为了急用通话,多数都是为了玩游戏、发短信。学生带手机上课不但容易分散注意力无心听课,还会干扰到老师讲课,甚至影响到其他上课的同学。2.手机对于孩子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带手机到校易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炫耀的风气。特别是拥有一部高科技的手机,除了令人羡慕或妒嫉外,也同样容易引起他人不正确的想法,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方面也不应该过分宠爱孩子,不能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应灌输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并劝导他们不要携带手机上学,以免影响学习,导致学业受到影响。总而言之,学生带手机去学校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学校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看待不携带手机上学。同时,学校里应安装公共磁卡电话,以便于学生有事与家长联系,或通过老师等联系方式代替,对留守儿童发给亲情卡联系远方的父母。
总之,新形势下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水平,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呼声,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一、留守儿童人数增多,加大教育难度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难题。“留守儿童”普遍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到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2.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偏差;3.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班主任应该做的是作督促孩子的父母,务须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术,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家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要求留守孩子的父母,应当选择合格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关注。班主任老师应当及时地和孩子的父母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应孩子的学业成绩。要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转变观念,要认识到不是给孩子一个温饱富足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体味到在外打工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使之解开心灵的疙瘩。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一点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介入和帮助。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学习小组,建立报告制度,让老师和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
二、社会发展,手机进入校园
如今,手机比较便宜,手机普及率高了,于是家长纷纷给孩子配备手机。很多认为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的机会不多(特别是留守儿童),如果再不多一些电话联络,很容易就产生代沟和隔阂。孩子的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得到鼓励;考试成绩进步了,也可以及时与父母分享快乐;况且,父母的一些唠叨,如好好学习、多穿衣服、多吃青菜等等,当面交待反而不如打电话有效。但家长没想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常常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有的同学在学习时间、休息时间沉溺游戏、聊天、上网,甚至有的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谈情说爱、传播图片,不能自拔,乐不思蜀。有了手机,什么不敢说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发给异性同学,导致一些早恋现象更加严重。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机上,手机的附加功能多,学生用手机玩游戏,那就更无心学习了,这无疑加大了班主任管理的难度。所以我认为学校应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这是因为:1.孩子年龄小,活动面比较狭窄,自制能力不强,带手机来学校并不是为了急用通话,多数都是为了玩游戏、发短信。学生带手机上课不但容易分散注意力无心听课,还会干扰到老师讲课,甚至影响到其他上课的同学。2.手机对于孩子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带手机到校易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炫耀的风气。特别是拥有一部高科技的手机,除了令人羡慕或妒嫉外,也同样容易引起他人不正确的想法,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方面也不应该过分宠爱孩子,不能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应灌输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并劝导他们不要携带手机上学,以免影响学习,导致学业受到影响。总而言之,学生带手机去学校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学校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看待不携带手机上学。同时,学校里应安装公共磁卡电话,以便于学生有事与家长联系,或通过老师等联系方式代替,对留守儿童发给亲情卡联系远方的父母。
总之,新形势下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水平,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呼声,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