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认知学认为,人的能力主要分为词语、数学逻辑、空间视觉、身体动觉、音乐、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感受自然能力等八类。数学逻辑包括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抽象和概括等形式。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有三种,即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贯穿于全部过程之中,既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又发展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实践与思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在人的潜能意识和行为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如初生婴儿是以潜能意识来促成简单的行为实践,却不具备思维能力;而逐步走向成熟的思维能力反过来能够激活人的潜在意识,并对行为实践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如初具思维能力的儿童学生不时爆发出创造性行为现象。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作为打造未来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摇篮,我们应当立足发展意识和长远目标,坚持战略与战术并重,努力把现行教学与未来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试作出简要性阐述。
1.坚持以操作情境为平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由于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儿童正处于以直接思维为主并逐步向间接思维转化的发展性阶段。此时的直觉思维是小学生最基本的主要思维层次。我们应遵循发展规律,根据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的特点,努力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作用,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夯实和发展小学生的直觉行动思维。如在教学“角”的知识时,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红领巾、桌角和教具圆规等实物模型,从中抽象出“角”的形象知识;然后通过实物演示——把教学圆规双腿重合,坚持一条不动的情形下旋转拉开另一条腿,以此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最后让小学生用学具动手演示,从而更加深刻理解“角”的数学概念。再如,在教学“圆的侧面积”时,激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体模型去探究侧面积公式:展开圆柱体学具,观察讨论“展开后的圆柱体侧面积是什么形状”,再利用已学知识获取转化后的图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面积。这对于培养小学生手眼脑互动能力十分有效。还可以通过图片、图画和模型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坚持以科技情境为平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从直觉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阶段,相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却又是必须经历的一种阵痛。换言之,小学生接受大量的外来信息尤其是非直观性信息,还是需要依赖事物力量的相应支持才能较好地完成。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多媒体技术自从在校园登堂入室以来,凭借图文并茂、声像和谐、信息丰富、形象生动、操作自由等独特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形象性、扩散性和求异性能够提供无可比拟的良好支撑,逐步赢得了校园师生的青睐和推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正确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激发学趣、优化教学、化难为易、启迪思维、促进实践等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则能发挥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运用多媒体把用文字表述的抽象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图,创设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再通过“变色”“闪烁”和“移动”等手段来突出重难点内容,变相地帮助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化抽象为形象、活跃启迪思维和促进审题解题的目标。
3.坚持以问题情境为平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培养逻辑思维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有效指导和激励促进,对小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实践表明,问题情境活动对于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来说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情趣,又能对学习思维产生较强的牵引力、启发性和促进作用。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减法”时,先来复习同分母分数减法“分子相减,分母不变”的法则,然后让学生试算“三分之一减四分之一”。学生根据已有计算经验不能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而卡壳,由此创造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再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内容时,教师可首先用多媒体来演示“群猴赛车比赛”:一群猴子分别骑着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和圆形等轮型的自行车进行比赛,结果不仅圆形车轮的运动员能够平稳行使,而且取得了绝对优势的冠军。“为什么车轮都要设计成圆形呢?”这种问题自然能把学生引向联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的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给予充分思考,努力使之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和现实性。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简要实践与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实践与思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在人的潜能意识和行为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如初生婴儿是以潜能意识来促成简单的行为实践,却不具备思维能力;而逐步走向成熟的思维能力反过来能够激活人的潜在意识,并对行为实践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如初具思维能力的儿童学生不时爆发出创造性行为现象。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作为打造未来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摇篮,我们应当立足发展意识和长远目标,坚持战略与战术并重,努力把现行教学与未来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试作出简要性阐述。
1.坚持以操作情境为平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由于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儿童正处于以直接思维为主并逐步向间接思维转化的发展性阶段。此时的直觉思维是小学生最基本的主要思维层次。我们应遵循发展规律,根据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的特点,努力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作用,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夯实和发展小学生的直觉行动思维。如在教学“角”的知识时,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红领巾、桌角和教具圆规等实物模型,从中抽象出“角”的形象知识;然后通过实物演示——把教学圆规双腿重合,坚持一条不动的情形下旋转拉开另一条腿,以此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最后让小学生用学具动手演示,从而更加深刻理解“角”的数学概念。再如,在教学“圆的侧面积”时,激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体模型去探究侧面积公式:展开圆柱体学具,观察讨论“展开后的圆柱体侧面积是什么形状”,再利用已学知识获取转化后的图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面积。这对于培养小学生手眼脑互动能力十分有效。还可以通过图片、图画和模型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坚持以科技情境为平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从直觉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阶段,相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却又是必须经历的一种阵痛。换言之,小学生接受大量的外来信息尤其是非直观性信息,还是需要依赖事物力量的相应支持才能较好地完成。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多媒体技术自从在校园登堂入室以来,凭借图文并茂、声像和谐、信息丰富、形象生动、操作自由等独特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形象性、扩散性和求异性能够提供无可比拟的良好支撑,逐步赢得了校园师生的青睐和推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正确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激发学趣、优化教学、化难为易、启迪思维、促进实践等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则能发挥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运用多媒体把用文字表述的抽象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图,创设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再通过“变色”“闪烁”和“移动”等手段来突出重难点内容,变相地帮助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化抽象为形象、活跃启迪思维和促进审题解题的目标。
3.坚持以问题情境为平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培养逻辑思维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有效指导和激励促进,对小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实践表明,问题情境活动对于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来说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情趣,又能对学习思维产生较强的牵引力、启发性和促进作用。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减法”时,先来复习同分母分数减法“分子相减,分母不变”的法则,然后让学生试算“三分之一减四分之一”。学生根据已有计算经验不能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而卡壳,由此创造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再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内容时,教师可首先用多媒体来演示“群猴赛车比赛”:一群猴子分别骑着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和圆形等轮型的自行车进行比赛,结果不仅圆形车轮的运动员能够平稳行使,而且取得了绝对优势的冠军。“为什么车轮都要设计成圆形呢?”这种问题自然能把学生引向联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的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给予充分思考,努力使之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和现实性。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简要实践与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