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秦岭暴风雪,10人被困山上,他赶去营救;2013年,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他立马赶往现场;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他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又和队友出现在抗疫一线……2020年4月28日,他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是於若飞,他说——
你摔疼了,别人帮你;今后,别人遇到困难,你也要帮别人哦
於若飞小时候的一天,妈妈看到他膝盖有些红肿,还涂抹了碘伏,便问他怎么了。小若飞说他和珍珍姐姐一起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磕破了皮,珍珍姐姐给他抹了碘伏。末了,他说:“妈妈,我当时都要哭了,珍珍姐姐赶紧给我揉膝盖。姐姐的手好温暖啊!揉一会儿我就不疼了。妈妈,我没有哭哦。”
妈妈摸了摸小若飞的头,把他搂到怀里,爱怜地说:“珍珍姐姐帮了你,珍珍姐姐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宝贝摔疼了没有哭,宝贝也好坚强呀!你摔疼了,珍珍姐姐帮你揉揉,你就不感觉疼了。今后,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你也要帮别人哦。”
小若飞忽闪着大眼睛说:“妈妈,我懂了,以后有小朋友摔倒了,我也把他扶起来,像姐姐一样给他揉揉。”
“宝贝真棒!那除了要帮助小朋友,遇到有困难的老人,我们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哦。”
“好,妈妈,拉钩。”
那时,於若飞5岁,珍珍姐姐小手的温暖和妈妈要互相帮助的话语,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他们不叫“死了的人”,而叫“遇难者”。不管他们生前如何,他们遇难了,我们就要对他们保持最起码的尊重。这对我们对他们家属都是一种安慰
上小学后,妈妈领小若飞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那是他第一次听说雷锋的事迹,深深地记住了雷锋热心帮助他人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於若飞经常拉住妈妈的手,问起雷锋的一些事情。妈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教导他要像雷锋那样,做好人,做好事。
小学二年级时,於若飞的个子长高了,他感觉自己有能力帮助身边人了。看到老人推車上坡,他会主动上前帮着推一把;看见邻居奶奶提着沉重的菜篮子,他也会帮奶奶提回去;在学校,遇到有需要帮助的同学,他更是热情帮忙。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於若飞每周都会检查班里的凳子,发现有坏的就把家里的工具拿来修。为此,爸爸专门给他准备了工具箱,锤子、钉子、钳子等一应俱全。於若飞做起这些事来劲头十足。能帮到别人,他觉得很快乐。
随着年龄增长,於若飞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入。
从2008年上高中开始,於若飞就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为家乡甘肃岷县几所小学的700余名学生捐书捐物。
2012年5月10日,正在西安读大学的於若飞得知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心急如焚,想回去帮助家乡人民,但又顾虑课业负担,便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想回家当志愿者。”
妈妈跟爸爸商量后,支持於若飞的决定。於若飞立即请假赶回岷县,成为当地第一批抗洪救灾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发放物资。第三天,他遇到了前来救援的蓝天救援队。作为本地人,於若飞主动为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带领他们排查了十几个村,协助搜寻遇难者。这是於若飞第一次参加救援工作,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与蓝天救援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於若飞跟着蓝天救援队一起去现场进行灾情排查。他们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点才走出现场。30多个小时里,於若飞看到:救援队员们把自己身上仅有的补充体能的巧克力、罐头等食品,都送给了灾区的小朋友,而他们自己忍饥挨饿,坚持不懈地工作。那一刻,於若飞觉得他们是真的英雄,也萌发了加入蓝天救援队的想法。
於若飞跟着蓝天救援队工作几天后,他们要去现场排查失踪人员。当时,有一部分失踪的人因为泥石流被冲到了下游。於若飞第一次看见遇难者遗体,特别害怕,站得远远的。而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却走到遇难者身边,轻轻地为他们洗干净脸、整理好头发、洗干净手、整理好衣服……从他们一系列专业而规范的动作上,於若飞看到了他们对遇难者遗体的尊重。
於若飞有些想不通,回到指挥部后问队长:“我们为什么要去找那些死了的人?”队长说:“第一,我要规范你的用词,他们不叫‘死了的人’,而叫‘遇难者’。第二,不管这些人生前是否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遇难了,我们就要对他们有最起码的尊重,让他们入土为安。第三,我们没能救回他们,最后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对于我们自己来讲,是一种安慰,对他们的家属来讲,更是一种安慰。”
队长的话深深震撼了於若飞,他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惭愧。从家乡返回学校后,於若飞加入了西安蓝天救援队。
开展400多场减灾防灾知识培训会,教会13万人如何用专业知识来保护自己,期望达到救援的最高境界:没有救援
加入蓝天救援队后,於若飞开始全力以赴投身公益事业。
2012年12月,秦岭发生暴风雪灾害,10人被困山上,蓝天救援队前往营救。由于於若飞加入救援队时间不长,队里原定让他负责后勤,但他不想一直站在队友身后,最终还是直接参与了救援工作。从那以后,於若飞开始在各种危机面前挽救生命,成了真正的“蓝色卫士”。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立马赶到现场。救援结束后,他到兰州和10名大学生发起成立了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
那之后,於若飞一边在西安上学,一边兼顾兰州大学生救援队的工作,周末经常在西安和兰州之间来回跑。“每周五上完课后,我立即赶到火车站,晚上坐一夜火车到兰州,周六周日为大学生做培训,周日晚上再返回西安。”於若飞说,这种生活模式他持续了一年半,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於若飞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出发前,他给妈妈打电话说了这件事,语气里满是自豪。
妈妈在电话里大声说:“去吧,儿子,是雄鹰,就该展翅飞翔!妈妈支持你!” 4月26日早晨,於若飞从广州白云机场前往加德满都开展救援。那次,全世界去了76支国际救援队。於若飞说,那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和多个国家的救援队互通有无。
在加德满都,於若飞除了参与挖掘救援工作外,还负责和联合国人道主义现场行动协调中心联系,学习了很多救援和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
2015年8月,於若飞带领甘肃蓝天救援队筹集64箱应急药品,赶赴缅甸,参与水灾国际救援。蓝天救援队成员受到缅甸民众的热烈欢迎,并受到时任缅甸总统吴登盛的接见。
在参与这些救援行动过程中,於若飞以挽救生命为己任,共计营救幸存者7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200余人、医疗救治4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5400多个小时。
每一场救援之后,於若飞总是不断调整自己,总结经验教訓,思考下一场救援的方式、方法和改进措施。
雅安救援中,於若飞负责现场指挥的时候,湖南电视台的一位编导到现场进行采访。采访完之后,他跟於若飞坐在芦山县电影院的台阶上聊天。编导问於若飞救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於若飞说:“用最精良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快速去救人。”编导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
於若飞如醍醐灌顶:对啊,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
从那之后,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於若飞就为民众普及防灾自救知识。如今,他已经开展了400多场减灾防灾知识培训会,教会13万人如何用专业知识保护自己。
2019年初,甘肃蓝天救援队启动“蓝天救援·甘肃省首届民间应急救援公益发展论坛”,於若飞为以大中专院校、企业和社区为基础建立的基层应急响应队伍授旗。
2019年,於若飞和他的队友们一次次出现在各种灾难现场参与救援工作。有登山者掉入冰缝时,救援队立即调集具备高海拔、野外、绳索等技能的15名技术骨干队员组成联合搜救组,分别从兰州、武威、张掖、金昌等地连夜赶往现场;有人落水,於若飞带领队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了为期7天的搜索打捞救援工作……不论发生什么事,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随时都会出现在现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於若飞迅速组织甘肃省蓝天救援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和力量。
2020年4月28日,於若飞获颁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5月,於若飞被评为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
【编辑:潘金瑞】
你摔疼了,别人帮你;今后,别人遇到困难,你也要帮别人哦
於若飞小时候的一天,妈妈看到他膝盖有些红肿,还涂抹了碘伏,便问他怎么了。小若飞说他和珍珍姐姐一起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磕破了皮,珍珍姐姐给他抹了碘伏。末了,他说:“妈妈,我当时都要哭了,珍珍姐姐赶紧给我揉膝盖。姐姐的手好温暖啊!揉一会儿我就不疼了。妈妈,我没有哭哦。”
妈妈摸了摸小若飞的头,把他搂到怀里,爱怜地说:“珍珍姐姐帮了你,珍珍姐姐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宝贝摔疼了没有哭,宝贝也好坚强呀!你摔疼了,珍珍姐姐帮你揉揉,你就不感觉疼了。今后,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你也要帮别人哦。”
小若飞忽闪着大眼睛说:“妈妈,我懂了,以后有小朋友摔倒了,我也把他扶起来,像姐姐一样给他揉揉。”
“宝贝真棒!那除了要帮助小朋友,遇到有困难的老人,我们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哦。”
“好,妈妈,拉钩。”
那时,於若飞5岁,珍珍姐姐小手的温暖和妈妈要互相帮助的话语,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他们不叫“死了的人”,而叫“遇难者”。不管他们生前如何,他们遇难了,我们就要对他们保持最起码的尊重。这对我们对他们家属都是一种安慰
上小学后,妈妈领小若飞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那是他第一次听说雷锋的事迹,深深地记住了雷锋热心帮助他人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於若飞经常拉住妈妈的手,问起雷锋的一些事情。妈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教导他要像雷锋那样,做好人,做好事。
小学二年级时,於若飞的个子长高了,他感觉自己有能力帮助身边人了。看到老人推車上坡,他会主动上前帮着推一把;看见邻居奶奶提着沉重的菜篮子,他也会帮奶奶提回去;在学校,遇到有需要帮助的同学,他更是热情帮忙。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於若飞每周都会检查班里的凳子,发现有坏的就把家里的工具拿来修。为此,爸爸专门给他准备了工具箱,锤子、钉子、钳子等一应俱全。於若飞做起这些事来劲头十足。能帮到别人,他觉得很快乐。
随着年龄增长,於若飞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入。
从2008年上高中开始,於若飞就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为家乡甘肃岷县几所小学的700余名学生捐书捐物。
2012年5月10日,正在西安读大学的於若飞得知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心急如焚,想回去帮助家乡人民,但又顾虑课业负担,便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想回家当志愿者。”
妈妈跟爸爸商量后,支持於若飞的决定。於若飞立即请假赶回岷县,成为当地第一批抗洪救灾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发放物资。第三天,他遇到了前来救援的蓝天救援队。作为本地人,於若飞主动为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带领他们排查了十几个村,协助搜寻遇难者。这是於若飞第一次参加救援工作,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与蓝天救援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於若飞跟着蓝天救援队一起去现场进行灾情排查。他们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点才走出现场。30多个小时里,於若飞看到:救援队员们把自己身上仅有的补充体能的巧克力、罐头等食品,都送给了灾区的小朋友,而他们自己忍饥挨饿,坚持不懈地工作。那一刻,於若飞觉得他们是真的英雄,也萌发了加入蓝天救援队的想法。
於若飞跟着蓝天救援队工作几天后,他们要去现场排查失踪人员。当时,有一部分失踪的人因为泥石流被冲到了下游。於若飞第一次看见遇难者遗体,特别害怕,站得远远的。而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却走到遇难者身边,轻轻地为他们洗干净脸、整理好头发、洗干净手、整理好衣服……从他们一系列专业而规范的动作上,於若飞看到了他们对遇难者遗体的尊重。
於若飞有些想不通,回到指挥部后问队长:“我们为什么要去找那些死了的人?”队长说:“第一,我要规范你的用词,他们不叫‘死了的人’,而叫‘遇难者’。第二,不管这些人生前是否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遇难了,我们就要对他们有最起码的尊重,让他们入土为安。第三,我们没能救回他们,最后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对于我们自己来讲,是一种安慰,对他们的家属来讲,更是一种安慰。”
队长的话深深震撼了於若飞,他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惭愧。从家乡返回学校后,於若飞加入了西安蓝天救援队。
开展400多场减灾防灾知识培训会,教会13万人如何用专业知识来保护自己,期望达到救援的最高境界:没有救援
加入蓝天救援队后,於若飞开始全力以赴投身公益事业。
2012年12月,秦岭发生暴风雪灾害,10人被困山上,蓝天救援队前往营救。由于於若飞加入救援队时间不长,队里原定让他负责后勤,但他不想一直站在队友身后,最终还是直接参与了救援工作。从那以后,於若飞开始在各种危机面前挽救生命,成了真正的“蓝色卫士”。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立马赶到现场。救援结束后,他到兰州和10名大学生发起成立了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
那之后,於若飞一边在西安上学,一边兼顾兰州大学生救援队的工作,周末经常在西安和兰州之间来回跑。“每周五上完课后,我立即赶到火车站,晚上坐一夜火车到兰州,周六周日为大学生做培训,周日晚上再返回西安。”於若飞说,这种生活模式他持续了一年半,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於若飞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出发前,他给妈妈打电话说了这件事,语气里满是自豪。
妈妈在电话里大声说:“去吧,儿子,是雄鹰,就该展翅飞翔!妈妈支持你!” 4月26日早晨,於若飞从广州白云机场前往加德满都开展救援。那次,全世界去了76支国际救援队。於若飞说,那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和多个国家的救援队互通有无。
在加德满都,於若飞除了参与挖掘救援工作外,还负责和联合国人道主义现场行动协调中心联系,学习了很多救援和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
2015年8月,於若飞带领甘肃蓝天救援队筹集64箱应急药品,赶赴缅甸,参与水灾国际救援。蓝天救援队成员受到缅甸民众的热烈欢迎,并受到时任缅甸总统吴登盛的接见。
在参与这些救援行动过程中,於若飞以挽救生命为己任,共计营救幸存者7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200余人、医疗救治4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5400多个小时。
每一场救援之后,於若飞总是不断调整自己,总结经验教訓,思考下一场救援的方式、方法和改进措施。
雅安救援中,於若飞负责现场指挥的时候,湖南电视台的一位编导到现场进行采访。采访完之后,他跟於若飞坐在芦山县电影院的台阶上聊天。编导问於若飞救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於若飞说:“用最精良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快速去救人。”编导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
於若飞如醍醐灌顶:对啊,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
从那之后,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於若飞就为民众普及防灾自救知识。如今,他已经开展了400多场减灾防灾知识培训会,教会13万人如何用专业知识保护自己。
2019年初,甘肃蓝天救援队启动“蓝天救援·甘肃省首届民间应急救援公益发展论坛”,於若飞为以大中专院校、企业和社区为基础建立的基层应急响应队伍授旗。
2019年,於若飞和他的队友们一次次出现在各种灾难现场参与救援工作。有登山者掉入冰缝时,救援队立即调集具备高海拔、野外、绳索等技能的15名技术骨干队员组成联合搜救组,分别从兰州、武威、张掖、金昌等地连夜赶往现场;有人落水,於若飞带领队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了为期7天的搜索打捞救援工作……不论发生什么事,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随时都会出现在现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於若飞迅速组织甘肃省蓝天救援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和力量。
2020年4月28日,於若飞获颁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5月,於若飞被评为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