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多半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多数家长认为,此类亲子冲突是孩子身心突变(叛逆)引起的,所以孩子要负主要责任,但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大呼冤枉,甚至反唇相讥,“世上本无事,都是家长没事找事”。为什么青春期孩子最难打交道?亲子冲突究竟由谁负责?如何对待代沟问题?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朝阳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代沟是谁挖的
朱毓新(14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上了初中以后,仿佛一夜之间变得跟我不亲了,动不动就跟我吵架。她住校,每个周末回家待两天,往往第一天上午黏着我,中午开始跟我闹别扭,下午我们相互找碴儿,晚上翻脸,第二天冷战,甚至回校她都拒绝我送。我知道,这都是青春期闹的,但我又不曾为难她,她为什么要为难我呢?
黄晓帆(15岁男孩的爸爸):母女闹别扭通常是文明的,您知道父子冲突是怎样的动静吗?这么说吧,我妻子已经把陶瓷、玻璃的餐具都收起来了,要么用不锈钢的,要么用一次性纸盘纸杯,因为要防摔!自从那小子进入青春期,我家好像就没有过过一次安生的周末,我们爷儿俩不是对吼就是对摔。没错,我的脾气不好,我检讨,但那小子也太不让我省心了。
主持人:都怎么不省心了?说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黄晓帆:那小子成天看课外书,看的都是老师推荐书目以外的书,什么玄幻啊、穿越啊,您说我能不管吗?他迷恋手机游戏,导致成绩下滑,我把他的手机摔了,结果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部更先进的,接着玩儿!您说我能不上火吗?只要我一说他,他就跟我吵,说我俩有代沟,我成心找他的麻烦,还说我不理解他、看不起他。
朱毓新:对,我女儿也天天把“代沟”二字挂嘴边,好像代沟是所有亲子冲突的原因。其实我知道,她这是委婉地说我老了,不配跟她交流。我倒想知道,代沟是谁挖出来的?父母还是孩子?
主持人:请王朝阳先生为我们指点迷津,到底存不存在代沟?谁该为代沟负责?
王朝阳(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会日益增强,开始独立思考。他们易冲动,易受他人影响,渴望独立,更渴望得到成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些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必然产生分歧,彼此之间出现了一條心理鸿沟,人们称之为“代沟”。那么这条代沟究竟是谁挖的呢?孩子们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他们有事宁可与同学商谈,也不愿向家长诉说,并以不满、顶撞、反抗甚至违法的方式摆脱父母的监护,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父母对子女寄托的希望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不断提升,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去要求子女,希望孩子听话,有出息。于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摩擦不断。所以我认为,代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挖出来的。
主持人:请问王博士,有代沟一定是坏事吗?
王朝阳:从亲子交流的角度来看,代沟是障碍,有代沟当然是坏事。不过,从社会进步和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有代沟也是一件好事,不能一棍子打死。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融合不断深化,代沟不仅存在于这一代与下一代之间,而且在年龄相隔十年八年的人们之间,甚至大四学生跟大一新生之间都可能存在。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代沟是时间的痕迹,是变革的脚步。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需要同龄人的陪伴,需要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从他们与父母的冲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成长愿望是多么的强烈,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拒绝沟通的理由
章北雀(15岁女孩的妈妈):如此看来,亲子之间出现代沟是自然的,没有代沟反倒是不自然的,但是代沟毕竟是困扰亲子交流的障碍,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请问王博士,代沟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危害?
王朝阳:首先,亲子之间出现代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监护和指导,遇事易偏激,容易出现打架、早恋、厌学、学习成绩下降、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偏激行为。其次,代沟使两代人之间产生心理隔膜和感情纠纷,摧残了无数孩子的心灵,破坏了家庭幸福,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蔡邦云(13岁男孩的爸爸):请问王博士,孩子拒绝与父母交流,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朝阳:心理学界对此有过调查研究,孩子拒绝与父母交流不外乎以下7个理由:
1.父母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许多孩子接受调查时感慨:“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为什么非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前走不可呢?我不是只有躯壳,我还有灵魂有思想!”
2.得不到重视。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事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即使有烦恼也不会说,因为说了也没用,既得不到重视,也得不到安慰,甚至会被嘲笑。
3.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孩子提出异议就被认为是顶嘴。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好孩子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听话。而对孩子来说,被这样对待是不公平的。
4.父母缺乏耐心。调查中,一位中学生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我根本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说话。对我的一些意见,他们总认为很荒谬,还说我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愿听我的解释。”
5.父母的话题永远只有“学习”。许多孩子反映,父母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是学习成绩,这让孩子们很厌烦,于是与父母聊天总是话不投机。
6.父母总是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一名初二女生抱怨:“每次我鼓起勇气和父母说心里话,他们总是先啰唆一大堆的大道理,还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硬塞给我。实际上,只有我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才不会继续唠叨下去,如果我不赞同,他们就会一直往下说,直到我被迫接受为止。我更希望能够与父母平等地交流,即便我的某些想法他们不接受,也能够尊重我表达的权利。”
代沟是谁挖的
朱毓新(14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上了初中以后,仿佛一夜之间变得跟我不亲了,动不动就跟我吵架。她住校,每个周末回家待两天,往往第一天上午黏着我,中午开始跟我闹别扭,下午我们相互找碴儿,晚上翻脸,第二天冷战,甚至回校她都拒绝我送。我知道,这都是青春期闹的,但我又不曾为难她,她为什么要为难我呢?
黄晓帆(15岁男孩的爸爸):母女闹别扭通常是文明的,您知道父子冲突是怎样的动静吗?这么说吧,我妻子已经把陶瓷、玻璃的餐具都收起来了,要么用不锈钢的,要么用一次性纸盘纸杯,因为要防摔!自从那小子进入青春期,我家好像就没有过过一次安生的周末,我们爷儿俩不是对吼就是对摔。没错,我的脾气不好,我检讨,但那小子也太不让我省心了。
主持人:都怎么不省心了?说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黄晓帆:那小子成天看课外书,看的都是老师推荐书目以外的书,什么玄幻啊、穿越啊,您说我能不管吗?他迷恋手机游戏,导致成绩下滑,我把他的手机摔了,结果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部更先进的,接着玩儿!您说我能不上火吗?只要我一说他,他就跟我吵,说我俩有代沟,我成心找他的麻烦,还说我不理解他、看不起他。
朱毓新:对,我女儿也天天把“代沟”二字挂嘴边,好像代沟是所有亲子冲突的原因。其实我知道,她这是委婉地说我老了,不配跟她交流。我倒想知道,代沟是谁挖出来的?父母还是孩子?
主持人:请王朝阳先生为我们指点迷津,到底存不存在代沟?谁该为代沟负责?
王朝阳(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会日益增强,开始独立思考。他们易冲动,易受他人影响,渴望独立,更渴望得到成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些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必然产生分歧,彼此之间出现了一條心理鸿沟,人们称之为“代沟”。那么这条代沟究竟是谁挖的呢?孩子们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他们有事宁可与同学商谈,也不愿向家长诉说,并以不满、顶撞、反抗甚至违法的方式摆脱父母的监护,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父母对子女寄托的希望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不断提升,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去要求子女,希望孩子听话,有出息。于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摩擦不断。所以我认为,代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挖出来的。
主持人:请问王博士,有代沟一定是坏事吗?
王朝阳:从亲子交流的角度来看,代沟是障碍,有代沟当然是坏事。不过,从社会进步和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有代沟也是一件好事,不能一棍子打死。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融合不断深化,代沟不仅存在于这一代与下一代之间,而且在年龄相隔十年八年的人们之间,甚至大四学生跟大一新生之间都可能存在。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代沟是时间的痕迹,是变革的脚步。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需要同龄人的陪伴,需要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从他们与父母的冲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成长愿望是多么的强烈,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拒绝沟通的理由
章北雀(15岁女孩的妈妈):如此看来,亲子之间出现代沟是自然的,没有代沟反倒是不自然的,但是代沟毕竟是困扰亲子交流的障碍,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请问王博士,代沟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危害?
王朝阳:首先,亲子之间出现代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监护和指导,遇事易偏激,容易出现打架、早恋、厌学、学习成绩下降、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偏激行为。其次,代沟使两代人之间产生心理隔膜和感情纠纷,摧残了无数孩子的心灵,破坏了家庭幸福,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蔡邦云(13岁男孩的爸爸):请问王博士,孩子拒绝与父母交流,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朝阳:心理学界对此有过调查研究,孩子拒绝与父母交流不外乎以下7个理由:
1.父母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许多孩子接受调查时感慨:“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为什么非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前走不可呢?我不是只有躯壳,我还有灵魂有思想!”
2.得不到重视。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事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即使有烦恼也不会说,因为说了也没用,既得不到重视,也得不到安慰,甚至会被嘲笑。
3.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孩子提出异议就被认为是顶嘴。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好孩子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听话。而对孩子来说,被这样对待是不公平的。
4.父母缺乏耐心。调查中,一位中学生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我根本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说话。对我的一些意见,他们总认为很荒谬,还说我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愿听我的解释。”
5.父母的话题永远只有“学习”。许多孩子反映,父母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是学习成绩,这让孩子们很厌烦,于是与父母聊天总是话不投机。
6.父母总是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一名初二女生抱怨:“每次我鼓起勇气和父母说心里话,他们总是先啰唆一大堆的大道理,还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硬塞给我。实际上,只有我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才不会继续唠叨下去,如果我不赞同,他们就会一直往下说,直到我被迫接受为止。我更希望能够与父母平等地交流,即便我的某些想法他们不接受,也能够尊重我表达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