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2G时代发生过的计费问题又在3G时代重演了。
记得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为3G发放牌照时,曾经信誓旦旦地说,3G对老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价,而且运营商会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数月过后,众多用户对这种说法越来越失望,准确地说,是对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越来越失望,因为对很多用户而言,3G的天价流量费有点陷阱的味道。
半小时话费千元
“排了4小时队,才买到这款手机。只是打开手机,了解了一下相关功能,怎么产生的费用会高达上千元?”望着没用几天的iPhone手机,北京市民魏女士的心里很郁闷。魏女士称,她只是试用了一下GPS定位系统,用手机看了一下中央1套的节目,累计使用时间大约半个小时,但却由此产生了上千元的流量费。据记者了解,用3G手机糊里糊涂上网的大有人在。日前有媒体曝光,某3G手机用户3天时间花掉3700元通信流量费。
对此,电信运营商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该用户3天时间下载了几个G流量的视频信息。由于,机主使用手机时,没用使用套餐,因此是按照每KB0.1元收费的,由于视频节目的字节数非常高,所以产生高额话费。
这也许只是特例,但是却透出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的资费不透明问题。“有些套餐看上去很优惠,其实是暗藏玄机。”北京黄先生说,他用了3G手机很长时间了也不明白费用是怎么算的,只是使用3G后,每月新增一两百元话费“是随随便便”。
在新浪一社区中,一篇题为《流量费“躲猫猫”》的帖子迅速走红。短短几天时间,回复已经长达20多页。令大家生气的是,消费者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超过了用量,而且,他们也从来不知道超过用量的收费率是如此之高,因为新电信并没有明确地告知超过用量的收费率是如何计算的。“几个G的流量要3700元,让我们怎么说爱你?”、“这是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以客户钱包为中心”、“3G收费不透明,实在让人难以承受”、“宣传就是宣传,别指望变成现实”……
或将成致命阻碍
客观地说,电信运营商的计费设计没有错,也怪部分消费者一直稀里糊涂,然而,静下心来想想,如此昂贵的收费是否合理?
中国通信业的3G时代来之不易,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2009年的发展业绩并不理想,除了“两网长期并行发展”的覆盖问题和手机终端等问题之外,足以致命的就是糊涂的资费。业内人士分析说,流量费不透明的现象在运营商里普遍存在,已经成为阻碍手机用户上网的重要原因。
与2G手机相比,3G手机的娱乐功能明显处于弱势,唯一可以比较的也就是“3G视频通话以及高速无线上网”功能,而这两项功能都伴随着大量数据传输,比如上网看电影、聊天等。模糊的流量资费既打消了不少消费者对3G手机上网的热情,也让手机电视等3G多媒体业务乏人问津。
IT技术人员雷先生表示,自己对3G手机一直比较注意,也新购买一款3G手机,可当初最关心“无线上网”,却成了现在最无奈的问题。“本来是想一个手机可以当MP4、PSP用,还可以上网聊QQ、看电影,可一个月的流量资费让我傻了眼。”雷先生无奈的说道。大学生李同学对3G手机也颇有感慨:“当初为追潮流,就买了新款的3G手机,可是到手后发现根本和2G手机没啥区别,它的无线高速上网根本用不上,下载多点程序就会特别慢。”
其实,很多人有雷先生、李同学类似的感受:3G用户并不大关心开户时候所订的通信使用“套餐”内有多少费用,因为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是担心的超出套餐以后可能产生的费用,或者说“必然”产生的费用。尤其对一个崭新的并不具有充分经验的通信服务,大家有理由忧心忡忡,不是对其使用体验是否畅快爽极、是否酣畅淋漓,而是对体验之后需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忧心忡忡,毕竟对究竟多少流量多少时长才能满足需要并没有把握。或者不仅仅是满足需要,而是要面对体验之后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极大可能。但现在移动用户要查流量费只能去营业厅的POS机,确实很不方便。
我们看到,电信业务计费大多采用了三种计费方式,按时长计费、按业务量计费和按内容直接计费,打电话是按时长计费,手机上网是按流量计费,而手机报、手机悦铃等是按内容直接计费。中国移动的全球通3G套餐中,超出套餐外的流量按10元/MB价格收费,如果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额外的超出使用流量,会为这仅仅几兆的流量支付几十元的费用。
高额话费几时休
电信资费复杂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先是美国有些电信公司在竞争中搞针对性资费,出衷是方便客户选择,后来传到日本就开始变味,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传到我国后,就成了规避政府监管、忽悠消费者化冤枉钱的手段。看似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非理性心理,实际上到处都是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
我国电信资费复杂还有一个更深刻的背景,就是全社会已经陷入一个缺少理性的市场经济体系。有位经济学家讲过,中国的市场经济表现在满街商品都要讨价还价;国外的市场经济表现在明码标价,交钱就走。由此看来,一贯以来以强势作风表现的中国运营商在服务环节离用户需求还很远。
作为世界上最早提供3G业务的国家之一,日本一直被认为是教科书式的3G市场。2001年,日本在全球首先开始3G手机运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目前3G手机普及率超过了90%,日本市面上销售的手机几乎全部是3G手机,全面进入了3G时代。中国是否能在日本3G市场中寻得药方?
一般人会认为,在消费能力高的日本市场,2G向3G的升级并不困难,但实际效果却并没有想象般明显,日本著名数码撰稿人法林岳之长期研究当地通信市场,他介绍说,日本3G普及率达90%以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费低廉,通过低廉的语音资费争取基础用户,再通过数据业务赚取利润。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手机厂商从中能清楚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和盈利空间。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月15日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2009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增加1.2亿人,随着3G业务的开展,手机上网将成为刺激我国互联网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报告得出的结果毋庸置疑,因为就在2009年,在手机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很多人放弃了多年坚持“手机仅仅是个电话”的观点,成为了1.2亿新增手机网民的一份子。但是,数据同时显示,2009年三大运营商没有一家完成年初的发展目标,且3G的投资在逐季下降。电信资费的过高无疑是3G的慢热的重要原因。
如此看来,中国的3G推广的第一要要务是,必须打消用户对超出套餐部分流量费会否过高的疑虑。这是每个用户都期盼的,但真能如愿吗?
记得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为3G发放牌照时,曾经信誓旦旦地说,3G对老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价,而且运营商会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数月过后,众多用户对这种说法越来越失望,准确地说,是对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越来越失望,因为对很多用户而言,3G的天价流量费有点陷阱的味道。
半小时话费千元
“排了4小时队,才买到这款手机。只是打开手机,了解了一下相关功能,怎么产生的费用会高达上千元?”望着没用几天的iPhone手机,北京市民魏女士的心里很郁闷。魏女士称,她只是试用了一下GPS定位系统,用手机看了一下中央1套的节目,累计使用时间大约半个小时,但却由此产生了上千元的流量费。据记者了解,用3G手机糊里糊涂上网的大有人在。日前有媒体曝光,某3G手机用户3天时间花掉3700元通信流量费。
对此,电信运营商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该用户3天时间下载了几个G流量的视频信息。由于,机主使用手机时,没用使用套餐,因此是按照每KB0.1元收费的,由于视频节目的字节数非常高,所以产生高额话费。
这也许只是特例,但是却透出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的资费不透明问题。“有些套餐看上去很优惠,其实是暗藏玄机。”北京黄先生说,他用了3G手机很长时间了也不明白费用是怎么算的,只是使用3G后,每月新增一两百元话费“是随随便便”。
在新浪一社区中,一篇题为《流量费“躲猫猫”》的帖子迅速走红。短短几天时间,回复已经长达20多页。令大家生气的是,消费者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超过了用量,而且,他们也从来不知道超过用量的收费率是如此之高,因为新电信并没有明确地告知超过用量的收费率是如何计算的。“几个G的流量要3700元,让我们怎么说爱你?”、“这是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以客户钱包为中心”、“3G收费不透明,实在让人难以承受”、“宣传就是宣传,别指望变成现实”……
或将成致命阻碍
客观地说,电信运营商的计费设计没有错,也怪部分消费者一直稀里糊涂,然而,静下心来想想,如此昂贵的收费是否合理?
中国通信业的3G时代来之不易,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2009年的发展业绩并不理想,除了“两网长期并行发展”的覆盖问题和手机终端等问题之外,足以致命的就是糊涂的资费。业内人士分析说,流量费不透明的现象在运营商里普遍存在,已经成为阻碍手机用户上网的重要原因。
与2G手机相比,3G手机的娱乐功能明显处于弱势,唯一可以比较的也就是“3G视频通话以及高速无线上网”功能,而这两项功能都伴随着大量数据传输,比如上网看电影、聊天等。模糊的流量资费既打消了不少消费者对3G手机上网的热情,也让手机电视等3G多媒体业务乏人问津。
IT技术人员雷先生表示,自己对3G手机一直比较注意,也新购买一款3G手机,可当初最关心“无线上网”,却成了现在最无奈的问题。“本来是想一个手机可以当MP4、PSP用,还可以上网聊QQ、看电影,可一个月的流量资费让我傻了眼。”雷先生无奈的说道。大学生李同学对3G手机也颇有感慨:“当初为追潮流,就买了新款的3G手机,可是到手后发现根本和2G手机没啥区别,它的无线高速上网根本用不上,下载多点程序就会特别慢。”
其实,很多人有雷先生、李同学类似的感受:3G用户并不大关心开户时候所订的通信使用“套餐”内有多少费用,因为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是担心的超出套餐以后可能产生的费用,或者说“必然”产生的费用。尤其对一个崭新的并不具有充分经验的通信服务,大家有理由忧心忡忡,不是对其使用体验是否畅快爽极、是否酣畅淋漓,而是对体验之后需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忧心忡忡,毕竟对究竟多少流量多少时长才能满足需要并没有把握。或者不仅仅是满足需要,而是要面对体验之后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极大可能。但现在移动用户要查流量费只能去营业厅的POS机,确实很不方便。
我们看到,电信业务计费大多采用了三种计费方式,按时长计费、按业务量计费和按内容直接计费,打电话是按时长计费,手机上网是按流量计费,而手机报、手机悦铃等是按内容直接计费。中国移动的全球通3G套餐中,超出套餐外的流量按10元/MB价格收费,如果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额外的超出使用流量,会为这仅仅几兆的流量支付几十元的费用。
高额话费几时休
电信资费复杂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先是美国有些电信公司在竞争中搞针对性资费,出衷是方便客户选择,后来传到日本就开始变味,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传到我国后,就成了规避政府监管、忽悠消费者化冤枉钱的手段。看似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非理性心理,实际上到处都是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
我国电信资费复杂还有一个更深刻的背景,就是全社会已经陷入一个缺少理性的市场经济体系。有位经济学家讲过,中国的市场经济表现在满街商品都要讨价还价;国外的市场经济表现在明码标价,交钱就走。由此看来,一贯以来以强势作风表现的中国运营商在服务环节离用户需求还很远。
作为世界上最早提供3G业务的国家之一,日本一直被认为是教科书式的3G市场。2001年,日本在全球首先开始3G手机运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目前3G手机普及率超过了90%,日本市面上销售的手机几乎全部是3G手机,全面进入了3G时代。中国是否能在日本3G市场中寻得药方?
一般人会认为,在消费能力高的日本市场,2G向3G的升级并不困难,但实际效果却并没有想象般明显,日本著名数码撰稿人法林岳之长期研究当地通信市场,他介绍说,日本3G普及率达90%以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费低廉,通过低廉的语音资费争取基础用户,再通过数据业务赚取利润。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手机厂商从中能清楚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和盈利空间。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月15日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2009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增加1.2亿人,随着3G业务的开展,手机上网将成为刺激我国互联网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报告得出的结果毋庸置疑,因为就在2009年,在手机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很多人放弃了多年坚持“手机仅仅是个电话”的观点,成为了1.2亿新增手机网民的一份子。但是,数据同时显示,2009年三大运营商没有一家完成年初的发展目标,且3G的投资在逐季下降。电信资费的过高无疑是3G的慢热的重要原因。
如此看来,中国的3G推广的第一要要务是,必须打消用户对超出套餐部分流量费会否过高的疑虑。这是每个用户都期盼的,但真能如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