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要想充分发挥这门艺术的作用,教育工作这就必须认真研究它的规律。尤其要在从事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性”。
  一、形象性
  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形象性,只是一味高深莫测的“抽象+抽象”高走高开,那就将失去他对人们的吸引力和人们对他的兴趣。这样下去政治教育就没有艺术性,就发挥不了作用,也就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一部表演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主动掏钱而且放弃休息时间去观看,而一场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的大会则跟定会使听众哈欠连天。为什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形象性?形象性又为什么能说服人?这样的电影和大会的对比就能很好的说明原因。别林斯基对诗人与哲学家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诗人用形象显示,把形象用文字表现出来,让人们去理解、认识、探索,通过形象对人们加以提醒、暗示,把教育蕴含在人们对形象的认识中,因而也更具威力,直接震撼心灵;哲学家则通过证明去揭示自然与社会的规律,指出人们必须怎样做。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确的是协调的效果,主题与客体相互协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协调。形象性使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省去了抽象的概念中介,再教育着与受教育着中间直接产生作用,使双方倍感亲切,便于心灵沟通、产生火花,这就对心灵产生更大震撼,进而更加提高教育的效率。
  二、情感性
  情感性是更好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不可缺的,也就是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人的情感。力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做到以情动人。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人的情感在追求真理中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富有情感,是我们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真正实现情感共鸣时,被教育者的思想才能逐渐得到涤荡进而变得纯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懂得把情感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例如三国时候,为了取得诸葛亮的理解与支持,刘备曾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茅屋,诚心相请,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而且后来刘备充分放权,是诸葛亮得以运筹帷幄。为蜀国的建立和强盛发挥了才智。刘备在弥留之际,还襟怀坦诚的对诸葛亮先生说:你才石碑与我儿阿斗,他万一不行,你可取而代之。这一方面表明刘备爱才如命,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为了完成“恢复汉室”的大业而把江山托付给诸葛的决心。在当时“任人唯亲”、“皇帝就是一切”的封建社会里,刘备能以此诚意,诸葛亮怎能不动情,不受震动?他立刻表示为汉室鞠躬尽瘁,而后来的行动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故此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绝对不能忽视人的情感性,对情感的准确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典型性
  典型性是创作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同样注意运用典型性。首先,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各种现象的感受能力差不多,这就无形中消弱了人们对各种现象的辨别能力,艺术性的思想政治就要弥补这个缺憾,把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反差加大,以增加事物对人的刺激。这种增加反差的过程,就是创造典型的过程。其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人们与生俱来的模仿性和坏境对人的无意识的熏陶与感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树立一些鲜活的生活典型和学习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实际上就是先进思想的具体化、现实化。充分变现先进思想的具体样子,使人们能感受到先进的思想,不至于对先进思想感到高深莫测,这样的教育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再次,典型性的教育中不仅是作为正面模式出现,还从反面揭示落后、丑陋,通过“现实丑”转变为“艺术美”引起人们的共鸣,对丑东西的憎恨,让人们自觉的摆脱落后的丑陋的生活习性和思想意识。典型,实际上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体系中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了典型,解决了典型的问题,才能带动全局,才能不陷入各种纷繁复杂的琐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运用典型时,还要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代性的要求,否则,就降低典型材料的典型性,扼杀典型的生命。
  总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典型性。当然,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综合运用这三个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的规律才能呈现并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满朝气,收到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一、当前化学学习的困境  “化学难学”是许多高中学生的感叹,大部分学不好的都表现为“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认真作好了笔记,但碰到自己做题还是不会正确分析”,“课后做了大量练习,成绩还是提不高,问题没感觉”。  “化学难教”同样是许多化学教师的感叹,教师常常吃惊于一些基本知识及方法学生往往学到后面了还似懂非懂,反复讲过的题型再次出现学生依然出错。  习题是做不完的,学生固然有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
期刊
以前的教材都是把“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而由“学生的知”转化为“学生的能”和“学生的德”的过程基本是靠学生本人去实现,而新的教材矛头直指“学生的能”。本人通过一段时间对化学新教材的教学,深深的体会到: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教学过程中再想侧重于面面俱到的教知识点已很难适应新的课程要求,迫使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改变观念,直面新教材,接受挑战。在我看来,新的教材编
期刊
依照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一般规律,对事物或者真理的认识,首先必须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对事物的认识立即就会达到最佳状态,学习的效率也就能明显地提高。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点个人体会。  一、设置悬念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巧设悬念,容易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例
期刊
一、引言  2004年9月起,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开始新课改实验,而我有幸在这时走上教坛,“走近新课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理解好新课改的理念,如何用好新教材,是我教学工作起步优劣的关键,是我以何种姿态站在新课改的浪潮的关键。下面,谈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以下简称“化学1必修”)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二、对化学1的浅析  化学1是人教版系列化学教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从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高中物理教学难的问题较为普遍,直接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解决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高一物理教学难的成因及其对策做一简单探讨。  1、树立学生学好
期刊
无机推断分框图和文字形兩种形式 ,物质推断涉及知识面广,思维强度大,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确定解题的突破口。下面将有关题眼总结如下:  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元素可能是硫或氮。  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3、两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分别是:①Ba(OH)2与(NH4)2SO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其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即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教师将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呢?如何提高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本人以为,政治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相关理论,想就此问题谈谈一己之见。  一、注重材料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在新课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新理念,培养新模式,全面构建和谐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由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
期刊
一、教学环境的定义  所谓环境,主要是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教学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 school environ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etc.)是以教学为中心的环境,从内容构成看,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如校园校舍、教学设备、教学场所、教室的色彩光线等;心理环境如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学气氛、教师的管理作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