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在历史教育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改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传统印象,还需要以社会史观的方式阐述历史教学内容,让历史课程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联系起来,展示历史学科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 社会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变革与创新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较强,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刻板,没有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引入社会史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构建完善的历史科学体系。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以辩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忽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得出答案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生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被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地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關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辛亥革命,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等重要人物,包括武昌起义的成败、意义等,而引入社会史观后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关注农民、会党成员等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以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历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社会小人物和一些社会小事件中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询史料,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字史料的解读能力。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层面,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维度,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进行学习。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进行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博.社会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浦永清.基于社会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变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1.
关键词: 社会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变革与创新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较强,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刻板,没有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引入社会史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构建完善的历史科学体系。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以辩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忽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得出答案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生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被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地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關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辛亥革命,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等重要人物,包括武昌起义的成败、意义等,而引入社会史观后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关注农民、会党成员等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以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历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社会小人物和一些社会小事件中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询史料,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字史料的解读能力。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层面,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维度,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进行学习。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进行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博.社会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浦永清.基于社会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变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