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不容乐观,依据当前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国内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自我的建议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关于国内环境问题现状的认识
当今三大污染现象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工业的污染、城市污染以及农村污染。
一是工业污染。我们现在拉动GDP增长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如造纸、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等等。
二是城市污染。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气严重污染。中国人好面子,在城市地上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上三路”都修得不错,而“下三路”几乎都不通。仅因排污管网不通,很多污水流不过去,那些建起来的污水处理厂就变成了形象工程。
三是农村污染。这是我们治污工作中的弱项。农村面源污染那么重,别说治理,由于体制制约,就连统计数据都算不出来。总体而言两句话描述:一是1.5亿亩土地受到污染,其中一部分是重金属污染,很难恢复;二是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等于零。现在谈新农村建设,生态安全应该是第一位,如果生态文明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都没有享受的基础。
如今,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老污染以外,在城市中,一些新的污染接连而来,比如废旧电子电器的问题,比如机动车尾气问题,还有室内建材污染问题。其他还有争论不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双刃剑般的核能核电的问题,还有我们至今不知道的、没有定性的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问题。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造成三大严重后果
1.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十五”计划时,各省市GDP的指标全都超额完成了,但是能耗的指标和环保的主要指标没有一项完成,全部都欠账,而且还有反弹。这源于我们重化工业发达,大气污染90%来自工业,工业中污染的70%来自火电。中国的能源结构85%都是燃煤结构。火电每年投资增长50%以上。煤炭每年增长2亿吨,这一系列火电的发展,当然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为此就必须实行严格的脱硫政策。
2.严重的影响社会稳定
总体而言,因为空气污染城市居民非常容易患上了呼吸道的各种疾病。据肿瘤专家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70%跟环境污染有关。再就是环境公平问题。环境不公平必然促成社会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也反过来会加重环境不公平。城乡不公大家已经知道了,农村的环保设施等于零,有限的环保投入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区域也是不公平的。
3.不利于向国际发展
就全球范围而言,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发达国家的环境和资源成本买单。鉴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给了我们一个错觉,觉得中国目前的生产模式仍然可以照样折腾下去。这就造成我们经济学几大怪现象,除了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同时盈余外,还造成了产品过剩、产业过剩、劳动力过剩、货币过剩。
相对于发达国家,不仅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自身的工业化转型,另外还需要针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一再的宣传“和平崛起”和绿色崛起,但在真正实施上,却没有落实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这样在调控中也需要加强整体的实施标准性控制,这样针对整体的实施中改善当前经济的发展规模,针对绿色和平崛起,不仅需要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持续循环的环境资源体系以及不断创新的发展格局,这样不仅需要更加开放的金融贸易体系,还需要公平竞争的分配体系,不断地创新、调整,这样在改善金融贸易的同时,开展文明进步的民主体系。
三、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经济增长等于单纯的GDP增长。认为只要GDP增长了,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文化等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都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思路的由来。
但在真正实施上,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不仅需要当前的污染条件的控制,但根据我们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调整中国的生态调整能力的有效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需要根据绿色环境保护的方式进行有效控制。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当生态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我们不能剥削亚非拉国家,我们不能不讲和谐世界。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中华民族是全世界两三千年以来唯一以国家形态存留下来的同根、同种、同文的民族,是一个谦让和谐的礼仪之邦。
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是可持续发展三大理念、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等等。我们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并不是鼓励人们回到农耕文明时代,而是用高科技和现代经济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第三条道路”。
未来大工业和大城市的规划制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容量总量,制定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再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制定不同的考核体系,再根据不同的考核体系制订不同的经济政策与责任机制。
2.制定环境经济新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上,谁都知道环境和经济“双赢”的路,比如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等。我个人认为,这新能源与循环经济的路还必须勒紧裤腰带下決心提前走。为什么呢?一是国情所迫。二是即便降些速度,只要能在若干年后实现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值得。三是还会有其他收获,比如能带来新的就业,带来科技的创新,带来外交的主动,带来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社会主义一系列新指标的建立。
(1)体制问题
在区域环境的发展中,不仅仅需要依据一定的职能与权责的质量控制措施的综合性的调控,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整体性的实施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在环境保护上以及整体性质的调控上还需要进行环境的控制,这样必须综合管理机制,必须达到综合权责的统一。这样在有效实施上,不仅要保证机制之间的协调,还需要根据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出最终的裁断权。
(2)地方垂直问题
环保是不是该垂直,我们非常矛盾。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质量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但是他不负责也没辙。这时候就需要监管,监管就需要有限垂直,起码我们要在执法与监测上垂直。行政执法垂直好理解,为什么环境监测也要垂直呢?因为我治不好起码也能说得清,要让中央知道真情况。要承担环境监管责任就要赋予一定的权力,权责利必须统一。
在环境制度的监督上,不仅需要加强环境部门的监督机制,还需要根据整体的利益关系来调整利益集团中的制度性控制措施,针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最终性调控,保证传统的发展思维中的所有的利益集团,这样针对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相对传统的思维冲撞等形式,但是中央政府还是支持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的,因为在政策实施中,需要看全局的信息,还需要根据局部的经济账,来确保执政地位的稳固的同时,达到环境保护政策的基础稳定。
四、结语
总之,控制区域环境的污染趋势,调整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质量控制措施的综合性的质量,在有效实施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来调整整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这样在整体的实施标准上进行相应的调控与改善,达到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关于国内环境问题现状的认识
当今三大污染现象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工业的污染、城市污染以及农村污染。
一是工业污染。我们现在拉动GDP增长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如造纸、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等等。
二是城市污染。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气严重污染。中国人好面子,在城市地上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上三路”都修得不错,而“下三路”几乎都不通。仅因排污管网不通,很多污水流不过去,那些建起来的污水处理厂就变成了形象工程。
三是农村污染。这是我们治污工作中的弱项。农村面源污染那么重,别说治理,由于体制制约,就连统计数据都算不出来。总体而言两句话描述:一是1.5亿亩土地受到污染,其中一部分是重金属污染,很难恢复;二是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等于零。现在谈新农村建设,生态安全应该是第一位,如果生态文明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都没有享受的基础。
如今,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老污染以外,在城市中,一些新的污染接连而来,比如废旧电子电器的问题,比如机动车尾气问题,还有室内建材污染问题。其他还有争论不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双刃剑般的核能核电的问题,还有我们至今不知道的、没有定性的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问题。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造成三大严重后果
1.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十五”计划时,各省市GDP的指标全都超额完成了,但是能耗的指标和环保的主要指标没有一项完成,全部都欠账,而且还有反弹。这源于我们重化工业发达,大气污染90%来自工业,工业中污染的70%来自火电。中国的能源结构85%都是燃煤结构。火电每年投资增长50%以上。煤炭每年增长2亿吨,这一系列火电的发展,当然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为此就必须实行严格的脱硫政策。
2.严重的影响社会稳定
总体而言,因为空气污染城市居民非常容易患上了呼吸道的各种疾病。据肿瘤专家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70%跟环境污染有关。再就是环境公平问题。环境不公平必然促成社会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也反过来会加重环境不公平。城乡不公大家已经知道了,农村的环保设施等于零,有限的环保投入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区域也是不公平的。
3.不利于向国际发展
就全球范围而言,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发达国家的环境和资源成本买单。鉴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给了我们一个错觉,觉得中国目前的生产模式仍然可以照样折腾下去。这就造成我们经济学几大怪现象,除了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同时盈余外,还造成了产品过剩、产业过剩、劳动力过剩、货币过剩。
相对于发达国家,不仅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自身的工业化转型,另外还需要针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一再的宣传“和平崛起”和绿色崛起,但在真正实施上,却没有落实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这样在调控中也需要加强整体的实施标准性控制,这样针对整体的实施中改善当前经济的发展规模,针对绿色和平崛起,不仅需要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持续循环的环境资源体系以及不断创新的发展格局,这样不仅需要更加开放的金融贸易体系,还需要公平竞争的分配体系,不断地创新、调整,这样在改善金融贸易的同时,开展文明进步的民主体系。
三、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经济增长等于单纯的GDP增长。认为只要GDP增长了,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文化等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都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思路的由来。
但在真正实施上,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不仅需要当前的污染条件的控制,但根据我们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调整中国的生态调整能力的有效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需要根据绿色环境保护的方式进行有效控制。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当生态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我们不能剥削亚非拉国家,我们不能不讲和谐世界。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中华民族是全世界两三千年以来唯一以国家形态存留下来的同根、同种、同文的民族,是一个谦让和谐的礼仪之邦。
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是可持续发展三大理念、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等等。我们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并不是鼓励人们回到农耕文明时代,而是用高科技和现代经济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第三条道路”。
未来大工业和大城市的规划制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容量总量,制定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再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制定不同的考核体系,再根据不同的考核体系制订不同的经济政策与责任机制。
2.制定环境经济新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上,谁都知道环境和经济“双赢”的路,比如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等。我个人认为,这新能源与循环经济的路还必须勒紧裤腰带下決心提前走。为什么呢?一是国情所迫。二是即便降些速度,只要能在若干年后实现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值得。三是还会有其他收获,比如能带来新的就业,带来科技的创新,带来外交的主动,带来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社会主义一系列新指标的建立。
(1)体制问题
在区域环境的发展中,不仅仅需要依据一定的职能与权责的质量控制措施的综合性的调控,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整体性的实施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在环境保护上以及整体性质的调控上还需要进行环境的控制,这样必须综合管理机制,必须达到综合权责的统一。这样在有效实施上,不仅要保证机制之间的协调,还需要根据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出最终的裁断权。
(2)地方垂直问题
环保是不是该垂直,我们非常矛盾。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质量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但是他不负责也没辙。这时候就需要监管,监管就需要有限垂直,起码我们要在执法与监测上垂直。行政执法垂直好理解,为什么环境监测也要垂直呢?因为我治不好起码也能说得清,要让中央知道真情况。要承担环境监管责任就要赋予一定的权力,权责利必须统一。
在环境制度的监督上,不仅需要加强环境部门的监督机制,还需要根据整体的利益关系来调整利益集团中的制度性控制措施,针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最终性调控,保证传统的发展思维中的所有的利益集团,这样针对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相对传统的思维冲撞等形式,但是中央政府还是支持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的,因为在政策实施中,需要看全局的信息,还需要根据局部的经济账,来确保执政地位的稳固的同时,达到环境保护政策的基础稳定。
四、结语
总之,控制区域环境的污染趋势,调整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质量控制措施的综合性的质量,在有效实施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来调整整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这样在整体的实施标准上进行相应的调控与改善,达到有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