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为依托去引导学生探究学科知识与规律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非常普遍,但是却并不符合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点,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高中生并未参与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的主体都是教师。对此,高中地理教师既然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那么就要突出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活动中的主体探究行为。本文也将集中阐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组织案例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积极影响:第一,改变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将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真正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的实际意义,初步实现知行结合,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第二,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学习行为,让高中生主动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内容,让学生成为学地理的主人,顺利实现知识迁移;第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实现地理探究,不断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学好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水平。可见,如果可以有效落实案例教学法,那么我们就可成功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具体来说,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去组织案例教学活动:
一、优选经典案例
精选优秀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保障条件,高中生在案例讨论中会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意识、整合认知经验,但是如果案例内容缺乏探究价值、脱离生活实际,那么也很难真正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地理知识,以便切实优化学生本身的地理认知状态,让学生主动学地理,切实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促使学生学好地理做准备。
比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具有共同特征,但是随着地形地势、经纬度等现实差异出现了地域分异特点,造就了丰富多元的地理环境。因此,在本节课上,我就整理了一个能够代表地域分异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案例,即日本、天津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在这一总案例中,我还整理了多元化的案例资料,从天津、日本名古屋、日本札幌的气候特点;日本与天津的地形差异特征;日本与天津的经纬度位置;日本与天津的天气图标这几个主方向为主,以便让学生自主分析天津、日本的气候差异,思考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地形地势、位置因素的直接影响。在案例支持下,高中生不必机械背诵地理概念,而是根据案例讨论活动去思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特点,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效果。
二、丰富案例讨论
上文说过,高中地理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展现案例内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教师是分析案例的主体,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行为居多,而这并不是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相反,案例教学法非常看重高中生本身的学习行为,要求教师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对此,高中地理教师便要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活动,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状态,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由于案例资源比较丰富,包括文字、图表信息,而且为了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我还播放了两则地域风景推广视频,直观展现了日本、天津的自然资源、人文文化,切实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对外界的好奇心创设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此状态下,我就展示了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步骤去思考日本、天津的气候特点、地形地势特征,进而分析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地形地势对两地气候的直接影响,从这一案例中分析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特征。
待学生经过了有效的独立思考之后,我就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因为高中生的个人认知能力毕竟有限,部分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案例内容,无法从中总结出地理规律。经过了独立思考,高中生可以在小组内认真阐述自己的案例分析结论,倾听其他同学的案例思考,由此总结多元化的案例结论。为了监督、激励学生,我还规定了小组讨论时长,即5-8分钟,希望学生可以产生一种紧迫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基础上,本班学生也就能在个人认知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思考。之后,各小组便可轮流在讲台上分析案例、解释案例内容,通过组际讨论去探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知识。
三、总结地理效益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无法合理调控,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将很难发挥教学方法的辅导作用。对于这一点,在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时,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课堂总结,及时归纳地理教学效益,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也为下一轮案例探究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教学中,由于本节课利用日本、天津地区的气候差异与地理环境特点案例组织了案例教学活动,所以我就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评价了这一案例资源的价值,以及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取得的进步与成长。其中,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探究案例中的地理问题,能够直观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特点,所以他们认为本节课所选择的案例是有效的。为了检验教学成效,我还组织了习题检测活动,利用主观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总结了案例探究教学经验。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状态,让学生的思维一直保持活跃状态,更易于促使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让高中生慢慢学会学地理,使其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此,高中地理教师便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选地理案例,且最好可以通过案例去呈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探究与讨论活动,并在学生实现了案例探究之后总结教学效益,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王兴梅.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应用研究[J].高考,2018(29):92.
[2]樊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8):21-22.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积极影响:第一,改变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将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真正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的实际意义,初步实现知行结合,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第二,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学习行为,让高中生主动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内容,让学生成为学地理的主人,顺利实现知识迁移;第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实现地理探究,不断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学好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水平。可见,如果可以有效落实案例教学法,那么我们就可成功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具体来说,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去组织案例教学活动:
一、优选经典案例
精选优秀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保障条件,高中生在案例讨论中会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意识、整合认知经验,但是如果案例内容缺乏探究价值、脱离生活实际,那么也很难真正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地理知识,以便切实优化学生本身的地理认知状态,让学生主动学地理,切实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促使学生学好地理做准备。
比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具有共同特征,但是随着地形地势、经纬度等现实差异出现了地域分异特点,造就了丰富多元的地理环境。因此,在本节课上,我就整理了一个能够代表地域分异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案例,即日本、天津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在这一总案例中,我还整理了多元化的案例资料,从天津、日本名古屋、日本札幌的气候特点;日本与天津的地形差异特征;日本与天津的经纬度位置;日本与天津的天气图标这几个主方向为主,以便让学生自主分析天津、日本的气候差异,思考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地形地势、位置因素的直接影响。在案例支持下,高中生不必机械背诵地理概念,而是根据案例讨论活动去思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特点,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效果。
二、丰富案例讨论
上文说过,高中地理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展现案例内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教师是分析案例的主体,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行为居多,而这并不是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相反,案例教学法非常看重高中生本身的学习行为,要求教师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对此,高中地理教师便要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活动,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状态,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由于案例资源比较丰富,包括文字、图表信息,而且为了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我还播放了两则地域风景推广视频,直观展现了日本、天津的自然资源、人文文化,切实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对外界的好奇心创设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此状态下,我就展示了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步骤去思考日本、天津的气候特点、地形地势特征,进而分析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地形地势对两地气候的直接影响,从这一案例中分析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特征。
待学生经过了有效的独立思考之后,我就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因为高中生的个人认知能力毕竟有限,部分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案例内容,无法从中总结出地理规律。经过了独立思考,高中生可以在小组内认真阐述自己的案例分析结论,倾听其他同学的案例思考,由此总结多元化的案例结论。为了监督、激励学生,我还规定了小组讨论时长,即5-8分钟,希望学生可以产生一种紧迫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基础上,本班学生也就能在个人认知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思考。之后,各小组便可轮流在讲台上分析案例、解释案例内容,通过组际讨论去探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知识。
三、总结地理效益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无法合理调控,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将很难发挥教学方法的辅导作用。对于这一点,在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时,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课堂总结,及时归纳地理教学效益,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也为下一轮案例探究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教学中,由于本节课利用日本、天津地区的气候差异与地理环境特点案例组织了案例教学活动,所以我就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评价了这一案例资源的价值,以及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取得的进步与成长。其中,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探究案例中的地理问题,能够直观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特点,所以他们认为本节课所选择的案例是有效的。为了检验教学成效,我还组织了习题检测活动,利用主观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总结了案例探究教学经验。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认知状态,让学生的思维一直保持活跃状态,更易于促使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让高中生慢慢学会学地理,使其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此,高中地理教师便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选地理案例,且最好可以通过案例去呈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探究与讨论活动,并在学生实现了案例探究之后总结教学效益,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王兴梅.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应用研究[J].高考,2018(29):92.
[2]樊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