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课程指学校教学及教学互动中存在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又难以量化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产生影响。借着徐州市正在推行的“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东风,笔者在文言文复习课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导向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师退”的理念,充分彰显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传统文言文复习课主要采取背诵、练习的形式达到落实文言文知识的目的,即在老师统一要求下,放手让学生背诵、记忆课堂上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完成老师事先出好的测试卷,加以巩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如何阅读浅易文言文”明确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味。”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把更多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复习、自己去记忆,自己设计练习题,自己检测,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课《短文两篇》文言文复习为例,略谈教学思路方面的尝试。
设计导入语时,笔者这样写道:今天,我们上一节文言文复习课,组与组之间的同学结成对子,以对手为黑板、镜子,相信这节课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接着向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目标:①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点;②重点、难点:默写相关诗句及文言字词解释;③指导学生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练习中。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结合大小本练习册复习相关知识点(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默写;课文理解等。),请每位同学出一份有关本课的检测题,以备上课“对学”时使用。检测题内容包括:①给加点词解释(4个);②句子翻译(2个);③句子默写(2个);④课文理解(2个)。教师就学生出检测题的要求给予一定提示,如不能出生僻知识点;不能完全脱离课文等。这样,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对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尽享成功快乐。自主学习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入“对学”,这一环节主要要求学生落实文言文知识点把握,采取读、说、背、写、品等多种形式,如读一读文章节奏,说一说作者情感,背一背课文内容,写一写易错字词,品一品课文句子。在此基础上各自完成对方出的检测题,题目完成后,交由结成对子的同学互改,最后交给本人订正,从而做到真真切切地落实。展示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惟吾德馨 ②调素琴
③谈笑有鸿儒 ④可爱者甚蕃
⑤亭亭净植 ⑥亵玩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何陋之有?( )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③无丝竹之乱耳( ) ④水陆草木之花( )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
3.翻译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默写
① ,往来无白丁。
②斯是陋室, 。
③《爱莲说》中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
5.对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前者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后者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C.两文的“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运用类比,巧妙引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乙】文借用衬托手法,以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莲的形象。
各组推选代表到各自所属区域加以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订正。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打分,计入小组考核。快乐达标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则简短的文言文,供学生阅读。(读清下列一段文字的停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诸:众多。②折枝:压弯了树枝。③信:确实,果真。
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说说大意,谈谈评价、启示。作业布置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后请同学们从以下角度“理读”课文:文学常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句子翻译、课文理解等。
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气氛较为活跃,收获颇多。静心细想,这种教学思路不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活动多了,教师干预少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觉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定位“自主学习”角度,如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或读一读文章节奏、或说一说作者情感、或背一背课文内容、或写一写易错字词、或品一品课文句子。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和调控,学习效果很好。这样的课堂,学生之间展开的是平等的交流,展示的是自己的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把对手当做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鼓舞,可以增强信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课堂调动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语文水平。
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会做人,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才是刻骨铭心的。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用心体会教学每一个细微环节,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功能,增强语文学习效果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导向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师退”的理念,充分彰显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传统文言文复习课主要采取背诵、练习的形式达到落实文言文知识的目的,即在老师统一要求下,放手让学生背诵、记忆课堂上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完成老师事先出好的测试卷,加以巩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如何阅读浅易文言文”明确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味。”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把更多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复习、自己去记忆,自己设计练习题,自己检测,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课《短文两篇》文言文复习为例,略谈教学思路方面的尝试。
设计导入语时,笔者这样写道:今天,我们上一节文言文复习课,组与组之间的同学结成对子,以对手为黑板、镜子,相信这节课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接着向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目标:①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点;②重点、难点:默写相关诗句及文言字词解释;③指导学生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练习中。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结合大小本练习册复习相关知识点(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默写;课文理解等。),请每位同学出一份有关本课的检测题,以备上课“对学”时使用。检测题内容包括:①给加点词解释(4个);②句子翻译(2个);③句子默写(2个);④课文理解(2个)。教师就学生出检测题的要求给予一定提示,如不能出生僻知识点;不能完全脱离课文等。这样,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对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尽享成功快乐。自主学习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入“对学”,这一环节主要要求学生落实文言文知识点把握,采取读、说、背、写、品等多种形式,如读一读文章节奏,说一说作者情感,背一背课文内容,写一写易错字词,品一品课文句子。在此基础上各自完成对方出的检测题,题目完成后,交由结成对子的同学互改,最后交给本人订正,从而做到真真切切地落实。展示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惟吾德馨 ②调素琴
③谈笑有鸿儒 ④可爱者甚蕃
⑤亭亭净植 ⑥亵玩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何陋之有?( )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③无丝竹之乱耳( ) ④水陆草木之花( )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
3.翻译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默写
① ,往来无白丁。
②斯是陋室, 。
③《爱莲说》中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
5.对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前者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后者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C.两文的“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运用类比,巧妙引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乙】文借用衬托手法,以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莲的形象。
各组推选代表到各自所属区域加以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订正。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打分,计入小组考核。快乐达标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则简短的文言文,供学生阅读。(读清下列一段文字的停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诸:众多。②折枝:压弯了树枝。③信:确实,果真。
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说说大意,谈谈评价、启示。作业布置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后请同学们从以下角度“理读”课文:文学常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句子翻译、课文理解等。
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气氛较为活跃,收获颇多。静心细想,这种教学思路不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活动多了,教师干预少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觉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定位“自主学习”角度,如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或读一读文章节奏、或说一说作者情感、或背一背课文内容、或写一写易错字词、或品一品课文句子。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和调控,学习效果很好。这样的课堂,学生之间展开的是平等的交流,展示的是自己的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把对手当做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鼓舞,可以增强信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课堂调动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语文水平。
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会做人,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才是刻骨铭心的。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用心体会教学每一个细微环节,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功能,增强语文学习效果便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