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的“人民音乐新唱片——新时代中国作品原创新萃”《致祖国》与《致新时代》两个系列CD唱片的问世,当徐孟东的前奏曲《浦江晨钟》里中国人熟悉的《东方红》与《威斯敏斯特报刻曲》的旋律再次响起,人们便立刻进入到对时代变迁与文化记忆的追索和感怀之中。
《浦江晨钟》受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于2018年至2019年。2019年4月23日,这部作品由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首演于上海大剧院,后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于10月18日由于学锋指挥哈尔滨交响乐团在哈尔滨音乐厅再度演出,反响热烈,引发音乐界的关注。
现代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常态空间,是多重意义的集合空间,凝缩着群体和个人的历史文化记忆。而一部好的描写城市的音乐作品,往往能抓取最精妙的表现意象,再通过结构布局、材料设计等语言手法,带领听众在音乐构建的城市时空中游历,感受到记忆与当下的穿插和交缠。正如《浦江晨钟》,先后选用七段来自不同时代耳熟能详的旋律片段,用声音构建出可能产生共鸣的“回响”,浓缩了时间与空间。与作曲家过去同类体裁作品相比,《浦江晨钟》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其以独特的音响建构为出发点与着力点,个性化地运用“拼贴与引用”技法,将两种源于不同时代钟声的中外名曲旋律及其核心素材作为浦江主题形象和象征性意义贯穿全曲,融汇其中,并使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编织的音型化织体在全曲中丰富变化,翻卷流动。
一、寻求多元化声音的引用与拼贴
《浦江晨钟》引用了七个不同的旋律片段。当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听者就有了记忆的回响。徐孟东运用“引用与拼贴”这一重要作曲技法,将各音乐形象之间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聆听者很快就进入它所建构的音响世界之中。德国作曲家齐默尔曼将“拼贴与引用”作曲技法命名为“多元化的声音”①。这些旋律片段像作为该作品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面,它们彼此相见,与不同的空间发生关系,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声音”。
(一)引用与拼贴——声音内部的投影
《浦江晨钟》中引用的《威斯敏斯特报刻曲》与《东方红》的钟声旋律,如同绘画艺术中建立多层感的投影技术。作者在作品中不做任何多余的解释,这些“投影”仿佛在绘画内部进行表演与放映,有回忆、有对话、有梦境、有相遇。
管钟在作品的8—17小节奏出完整的《威斯敏斯特报刻曲》②,弦乐组泛音和弦与木管、铜管组的和弦温和的相交出现,为钟声提供背景和铺垫。接着由弦乐组对此钟声旋律变形:时值拉宽,截短动机,在模进中将此旋律轮廓彻底涂抹,使之在衍变中慢慢消失。这时,钟声旋律在各线条间力度平衡、音区铺洒均匀的音响空间中,像是一个声音内部的投影,在整个织体涂抹了一种并不失调的“偏色”。于是,音响顿时有了全新的造型(见谱例1)。
在106小节钢片琴与竖琴拨奏背景下,奏响《东方红》与125小节激动的十六分音符齐奏型织体下再次奏出《威斯敏斯特报刻曲》。被拉宽的钟声旋律与快速的齐奏织体在同一个空间下形成“节奏异步对置”,使得音响更有内在的动感与张力。它们如同充满梦境与幻想的投影,在陈述幅度變化而带来音乐起伏与动势中表现出钟声的回响与共鸣。
(二)引用与拼贴——摆脱风格性的概念与束缚
引用与拼贴是《浦江晨钟》集中使用的一类音乐手法,但作曲家对不同风格旋律的混合式拼贴并非仅出于技术考量,更在于消除风格性的概念与束缚。这时,“风格”应该让位于一种新的观念——探索与尝试更本质的声音。
在46—65小节,代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教我如何不想他》③的旋律由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声部奏出,象征西方文化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由圆号同时出现。两种代表不同文化含义的旋律交织涌动,没有哪一种旋律处于风格的“主导”地位,它们并行不悖,共同闪耀。此时,音乐自身营造的音响空间,音乐所隐喻/象征的历史空间,还有听众自由完形的联想空间……同时在场,交相辉映。
谱例1
《浦江晨钟》受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于2018年至2019年。2019年4月23日,这部作品由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首演于上海大剧院,后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于10月18日由于学锋指挥哈尔滨交响乐团在哈尔滨音乐厅再度演出,反响热烈,引发音乐界的关注。
现代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常态空间,是多重意义的集合空间,凝缩着群体和个人的历史文化记忆。而一部好的描写城市的音乐作品,往往能抓取最精妙的表现意象,再通过结构布局、材料设计等语言手法,带领听众在音乐构建的城市时空中游历,感受到记忆与当下的穿插和交缠。正如《浦江晨钟》,先后选用七段来自不同时代耳熟能详的旋律片段,用声音构建出可能产生共鸣的“回响”,浓缩了时间与空间。与作曲家过去同类体裁作品相比,《浦江晨钟》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其以独特的音响建构为出发点与着力点,个性化地运用“拼贴与引用”技法,将两种源于不同时代钟声的中外名曲旋律及其核心素材作为浦江主题形象和象征性意义贯穿全曲,融汇其中,并使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编织的音型化织体在全曲中丰富变化,翻卷流动。
一、寻求多元化声音的引用与拼贴
《浦江晨钟》引用了七个不同的旋律片段。当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听者就有了记忆的回响。徐孟东运用“引用与拼贴”这一重要作曲技法,将各音乐形象之间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聆听者很快就进入它所建构的音响世界之中。德国作曲家齐默尔曼将“拼贴与引用”作曲技法命名为“多元化的声音”①。这些旋律片段像作为该作品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面,它们彼此相见,与不同的空间发生关系,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声音”。
(一)引用与拼贴——声音内部的投影
《浦江晨钟》中引用的《威斯敏斯特报刻曲》与《东方红》的钟声旋律,如同绘画艺术中建立多层感的投影技术。作者在作品中不做任何多余的解释,这些“投影”仿佛在绘画内部进行表演与放映,有回忆、有对话、有梦境、有相遇。
管钟在作品的8—17小节奏出完整的《威斯敏斯特报刻曲》②,弦乐组泛音和弦与木管、铜管组的和弦温和的相交出现,为钟声提供背景和铺垫。接着由弦乐组对此钟声旋律变形:时值拉宽,截短动机,在模进中将此旋律轮廓彻底涂抹,使之在衍变中慢慢消失。这时,钟声旋律在各线条间力度平衡、音区铺洒均匀的音响空间中,像是一个声音内部的投影,在整个织体涂抹了一种并不失调的“偏色”。于是,音响顿时有了全新的造型(见谱例1)。
在106小节钢片琴与竖琴拨奏背景下,奏响《东方红》与125小节激动的十六分音符齐奏型织体下再次奏出《威斯敏斯特报刻曲》。被拉宽的钟声旋律与快速的齐奏织体在同一个空间下形成“节奏异步对置”,使得音响更有内在的动感与张力。它们如同充满梦境与幻想的投影,在陈述幅度變化而带来音乐起伏与动势中表现出钟声的回响与共鸣。
(二)引用与拼贴——摆脱风格性的概念与束缚
引用与拼贴是《浦江晨钟》集中使用的一类音乐手法,但作曲家对不同风格旋律的混合式拼贴并非仅出于技术考量,更在于消除风格性的概念与束缚。这时,“风格”应该让位于一种新的观念——探索与尝试更本质的声音。
在46—65小节,代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教我如何不想他》③的旋律由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声部奏出,象征西方文化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由圆号同时出现。两种代表不同文化含义的旋律交织涌动,没有哪一种旋律处于风格的“主导”地位,它们并行不悖,共同闪耀。此时,音乐自身营造的音响空间,音乐所隐喻/象征的历史空间,还有听众自由完形的联想空间……同时在场,交相辉映。
谱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