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4129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围绕农业机器人运用实例为课程主线进行教学,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分配,调整课程教学重点,有机地结合农业机器人理论和实践部分的内容,并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对“农业机器人”课程本科教材做出了编写规划。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教学改革;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姬江涛(1965-),男,河南偃师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农业装备技术;李玉柱(1977-),男,吉林德惠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装备仿生理论与节能技术研究。(河南 洛阳 4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09Y-008)的研究成果。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成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即形成了一个以作物栽培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栽培设施、人工可控环境等尖端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及机械化领域的生力军,掌握农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非常重要。[1]在诸多专业课中,“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水平的代表性课程,因此,进行“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内容简介
  “农业机器人”是一门系统性讲授农业机器人原理及应用的一门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及其他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属于农业工程领域的一门前沿课程。[2]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农业机器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农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传感技术、驱动技术、控制技术有初步了解,对农业设施机器人(嫁接机器人、插枝机器人、番茄收获机器人、黄瓜收获机器人、茄子收获机器人、草莓收获机器人、植物工厂作业机器人等)、大田生产机器人(葡萄收获机器人、柑橘类收获机器人、苹果收获机器人、西瓜收获机器人、甘蓝收获机器人、植保机器人等)和农产品加工机器人(肉类加工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剪羊毛机器人)等农业机器人的作业特点和作业原理有初步了解。该课程以“自动控制理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机器人技术”等为先修课程,同时开设的课程有“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这门课程属于高度交叉的前沿科学,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它涉及机械学、电子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人工智能、仿生学、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内容丰富,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能够尽快引导学生入门,在理论分析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笔者从课程内容体系安排、教学方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农业机器人的分类、农业机器人的组成(包括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控制系统等六个子系统)、农业机器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不同应用领域的机器人(包括农业设施机器人、大田生产机器人、农产品加工机器人等)进行分别举例讲解。
  1.课程主线的制订
  在教学实践中制订了一条课程主线,首先利用4课时讲授通用型农业机器人的组成及原理,然后分门别类对农业设施机器人、大田生产机器人、农产品加工机器人进行分别讲解,从农业机器人作业方式到农业机器人的结构与组成,进而说明农业机器人功能的实现。
  2.原理部分的内容安排
  鉴于对先修课程的考虑,农业机器人原理部分利用6课时授课。从本质上说明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机械的区别、农业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使学生对农业机器人方面有一个宏观地了解。农业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部分属于通用机器人技术的内容,在这里做概括性说明。着重讲述农业机器人的作业特点:通常情况下,农业机器人比通用的机器人具有更复杂的作业环境,恶劣的作业工况及更高的作业精度,从专业的角度讲,农业机器人是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机器人。
  其内容安排有: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史、定义及分类;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内容;农业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与机器人的机身与行走机构;机器人运动学、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农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的建立与求解;农业机器人动力学。
  3.通用技术部分内容安排
  农业机器人通用技术部分利用6课时对学生授课。主要讲授各种技术在农业机器人中的具体应用,使农业机器人具备了感知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农业机器人各个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又能使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材料在农业机器人中的应用,给日后农业机器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广阔的思维空间。[3]
  其内容安排有:机器人常用传感器及其分类、传感器的要求与选择、内部传感器与外部传感器;电液伺服驱动系统、气压驱动系统、电气驱动、新型驱动器;机器人控制方式的分类、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智能控制;通过实践环节对农业机器人各种零部件的观察与实验,深入了解各种通用技术在农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4.分类讲解部分内容安排
  此部分内容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利用16学时进行授课。通过对农业设施机器人、大田生产机器人、植物保护机器人、农产品加工机器人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类讲解,使学生切实了解到各类农业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其内容安排有:蔬菜嫁接机器人、花卉插枝机器人、番茄收获机器人、黄瓜收获机器人、茄子收获机器人、草莓收获机器人;葡萄收获机器人、柑橘类收获机器人、苹果收获机器人、西瓜收获机器人、甘蓝收获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施肥机器人、除草机器人;肉类加工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剪羊毛机器人、烟叶分级机器人等。[4]
  通过上述实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农业机器人的通用性与专用性,其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末端执行单元上的具体差别。
  三、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板书、挂图、多媒体等单一的教学方式,将机器人模型带到课堂上,利用板书对其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列举和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其内部的组成和结构、原理与实现进行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将机器人运动规划程序进行修改,使机器人模型作出预定的动作。通过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并重培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教学效果
  1.课堂和实践课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主动查阅参考书目提出问题。利用这种方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课余实践中,通过自制机器人参加大学生训练计划(SRTP)并顺利结题,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时,农业机器人类的题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青睐,农业机器人类的学生毕业论文在论文答辩时也受到了本专业教师的好评,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2.课程考核反馈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采用分组大作业的形式进行,从交上来的64份大作业中,学生在选题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选题范围比较宽,如月球探测车、马铃薯收获机器人、喷火除草机器人、自动喷水机器人、水稻田机器人行走平台等,涉及到本课程方方面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实际的设计和动手组装,熟悉了对农业机器人的工艺流程设计、总体方案确定、分功能的实现等较系统的机器人设计方法训练。学生在查阅资料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和教材上的内容,还能主动提出现有农业机器人的改进设计方案,例如利用GPS技术代替地磁传感器、 利用液压系统控制田间机器人的自平衡能力等。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建设
  由于本课程尚未有配套教材,一直用自编讲义上课,不断有新内容补充,经过两年来的努力,由本教研组编写的课程配套教材《农业机器人原理与技术》近期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自编教材紧扣学生的先修课程特点,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增强了本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徐丽明.生物生产系统机器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芮延年.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日]近藤直,门田充司,野口伸共.农业机器人I·基础与理论[M].乔军,陈兵旗,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4][日]近藤直,门田充司,野口伸共.农业机器人II·机构与实例[M].乔军,陈兵旗,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剧情式”教学模式是将戏剧情节运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活动产生戏剧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模式。即通过结合本土历史文化教学,穿插名人名言、家世、典故,插播电教短片,讲解时事,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兴奋点,形成“剧情”高潮,使学生感受到听课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了思想升华。  关键词:“剧情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作者简介:唐长久(1965-
期刊
摘要:大学需要教育家校长,只有教育家校长才能以其特有的塑造力来创造大学。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正是凭借其大学的塑造力在动荡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清华大学。他在各方面展现自己的塑造力,使清华大学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在当今大学需要教育家办学的时代,我们的大学校长要学习梅贻琦先生,努力成为教育家校长,在各个方面展现出自己对大学的塑造能力,为大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教育家校长;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所需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特点,提出了机电一体化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构建了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课程模式的优越性及切实应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新技术;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李亚芹(197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等的教学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结果。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魏彤儒(1968-),女,河北唐县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河北
期刊
摘要:大学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探讨高校教学过程改革,应从整体上把教法与学法的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法的改革可通过更新教学思想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综合化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活动中,学生学法的改革可通过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问题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等手段来实现。  关键词:高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宋晓燕(1982-),女,安徽舒城人,安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会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辅导员的得力助手。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高校学生会工作模式正面临诸多挑战。流程再造理论是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但它在高校学生会工作中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借鉴流程再造理论,结合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特点,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生会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流程再造;创新  作者简介:徐其涛(198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结合课程本身特点,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转换教学主体、重现问题情景、激发兴趣、调整考核方式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建立起“师生协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布式考核”的立体递进式教学模式,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结合建构主义的教学法突破传统教学法弊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学生自身的综
期刊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主体。因此,只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其中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对瑞金市农民接受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瑞金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需求及影响因素等,并提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区地区;农
期刊
摘要:“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是数学、控制、信息领域的交叉学科,具有概念抽象、数学计算量大、工程实用性强等特点。笔者结合编辑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通过对“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探讨,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思想和具体办法。通过探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摘要:根据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社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叙述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下高职高专汽车维修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观点和实践。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工与电子技术  作者简介:李建荣(1979-),男,江苏姜堰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