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方式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审美教育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视野。教师利用网络展现,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美;利用网络互动,让学生品析美,鉴赏美;利用网络协作,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体验美;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拓展,能够创造美。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再现文本,用心朗读,用心体会,用心感悟,品味着语言文字的神韵之美。在美景、美境、美文中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育的实际及其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按照新形势下的审美教育理念来深层次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教师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用網络展现,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感受美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情境氛围,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文本意境,通过网络中美丽而丰富的资源和多种形式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感受美的情境,这些内容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通常要经过语言渲染,导入情境。教师通过网络介入,形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还可以通过课文的情境朗读,带领学生感悟文章别样的美。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曾经的美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利用更多的网络视听设备。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一堆堆残垣断壁,单单凭借几百字的文字描述让学生充分领略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灿烂文化的辉煌之美是传统教学主要方式,远远不能让学生产生震撼之感,产生今昔对比的巨大反差。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上课伊始,我便在浓郁的民族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复古的画卷、竖行的文字滚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他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接着我动情地介绍了圆明园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中外名人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我的语言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委婉低沉,学生的思绪随着老师走进了圆明园的世界中。多媒体课件里的专题网站“漫步园林”中收集了三十多个圆明园的景点图,学生任意点击,便可完整具体地欣赏到各个景点的美景。学生“漫步园林”犹如置身园中,饱览圆明园景点特色;流连其间,仿佛亲临园区的境界里,那美不胜收的仙境足以使学生流连忘返,真心发出赞美,也给他们的想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利用网络调动,让学生品析美,鉴赏美
  鉴赏美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对美的事物的领悟和评价。它是包括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在内的一种对美的自觉认知。小學生由于生活阅历浅,记忆中的表象储存贫乏,因此单凭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形成具体的形象、激起美感。但如果教师把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借助网络视频呈现,学生便可依据具体的视觉形象唤起丰富的想象。这样对美的感受就会更加真切,对美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学习《春潮》一课时,我设计了ppt课件,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让学生边欣赏春潮美景,边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用“问题驱动法”的方式品析文中的美感点,意在积极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指导他们从文本的各个方面去深入挖掘,如字、词、句、段、写法等方面,品析行文中的优美之处。网络资源中有大量的春潮来临前、春潮来临时的影像资料,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定格画面、反复品析、细细体会。这种图文并茂的展现方式,使气势雄浑、声震四海的钱塘江大潮,在学生头脑中逐渐鲜活起来。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读、对比读、对着网络媒体读、表演读,各种阅读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春潮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观中感受到、体会到美,并用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使网络信息中的直观美感信息与课文中语言文字传递的美感信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利用网络协作,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体验美
  网络协作,就是让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协作学习,主动搜索相关的优秀文句及图文声像等。通过网络协作和交流讨论,学生能够及时把课文中的语言信息转化为形象信息,深入体验语言的美。学生通过对课文主体的介入,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并通过互联网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探究和评价,从而最终体验和感悟文字的美妙之处。
  实施此教学过程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让学生完全处在自主、自发、自觉的学习状态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应及时地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激励、评价,不是说让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就放任自流,完全不管了,而是要跟学生一起目标明确地协作探究式教学行为。教师的主导性应体现在制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过程,预见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效果及时更新新的课堂生成点等方面。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专题网站中根据自己喜欢的段落开始相关内容学习。每个段落都有生动直观的动画演示,而且配有课文中的文字内容、配音朗读及重点词语解释,设计极具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甚至还可以把文字内容隐藏起来,只留下画面,让学生看着动画画面背诵课文内容,巧妙地解决了学生背书难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在网站的留言板上,向全班同学发送。每位学生都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相对集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我会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深层次的讨论。随着讨论不断深入,学生对草原的美的体验也不断深入。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单方面的师生交流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搜取互联网上的审美信息,以实现学生审美活动的个性需求,让多媒体信息交流在语文审美活动中散发出无限的生机,并在独特的审美感受中尽情享受信息交流带来的审美快感。
  四、利用网络支持,自主拓展,让学生创造美
  教师可以在已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境,即对现有问题或已有知识进一步拓展。然后借助网络,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围绕更深、更有维度的问题边重读课文边展开互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的讲课变成了学生的“催眠曲”。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完全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泯
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主持人的身份,引领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
目的通过检测浙江省德清县水系上下游地区农村人群血清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以评价非爆发状态下水源因素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通过统一的调查表收集1720人的一般
有效教学是教学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追求。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热闹的背后,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怎样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值得我们深思。  教学的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更为有效,扎根到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实践体会,兹以表述如下,以供同仁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素质,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路线,趼究当前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状况,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事物刺激所吸引,因为“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正> 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工作,从一九八四年五月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年了。目前全国试点的国营企业总数已达两万多个。在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究竟如何正确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充分活动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文学欣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考,从而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获得享受美的精神活动.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涉及到欣赏者立场、观点、生活经验、艺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但是不能以此牺牲学生话语时阃.好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多关注学生,尽量增加学生话语时间,尽量残少教师话语时同,以让学习发生在学
十余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深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师生的相互交流是完全依仗课堂提问进行展开的,所以课堂问题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提问艺术,时机的准确,学生会反映得比较活跃,教学任务也会落实得相应比较到位;相反,如果问题大众化,则会反响平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知识点落实起来难度会增大。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