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939639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美育进行了准确定位,也为我们的美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才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因为美的事物,总能感染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扩展人的情趣,净化人的心灵。美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陶冶感情来塑造精神人格。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推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强调:“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地理美育就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审美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地理环境美的观察、欣赏能力,以及对表现地理环境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别和创造的能力。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完美学生的人格,并能自觉地遵循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美育教育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研学旅行中的审美教育。研学旅行中我们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体会自然的千变万化。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素材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乡情、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研学旅行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呢?其基本方法有: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真正的审美主体,研学旅行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呢:就是要强调运用美育素材激发受教育者的感情,引导他们进入审美境界作深入的情感体验,而最终陶冶他们的感情。“以情动情”是审美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其中第一个“情”是指美育素材中的情感内容及其外在表现,其次是施教者的感情。第二个“情”是指受教者的感情。所以美育的“以情动情”是施教者携带着美育素材的感情来打动受教者的感情。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就是让学生主动介入寻找并发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美育素材。
  1.绚丽多姿的自然美
  研学旅行中能使学生具有审美感受的地理事物和自然现象很多。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大自然丰富多彩,处处蕴含着美的风韵:看东北“林海雪原”、叹西北“大漠孤烟”、瞧江南“小桥流水”、眺青藏“雪峰林立”……祖国处处皆胜境,名山秀水似画卷。如果我们基地老师依托这些美育素材,以饱满的激情、绘声绘色的讲解,或通过活动项目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就会由然而然地产生爱国爱乡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2.巧夺天工的人文美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旅游风景区最大的特色。泰山的自然景观只有与人文景观结合,方能显示其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才能对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巍峨蜿蜒的万里长城、举世瞩目的高峡平湖、红墙黄瓦的北方园林建筑、设计巧妙傣家竹楼 这一切华丽精巧的现代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人在内心深处享受美的乐趣,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
  3.发展变化的地理规律美。
  地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大气的运动、水的循环、火山喷发、生态的平衡、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这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例如我们在讲到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位置选择时,可穿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恰好能反映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也正因为有这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才方便了东西方交通,也在阶梯交界处形成了巨大的水能。由此既让学生深刻领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使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面对这不断轮回中“四时之景”,欧老先生终于发出了“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样的感慨!这就是典型的“以情动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基地老师做有心人,在社会实践中适时穿插,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展开。这种变硬性的灌输知识为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和向往以唤起学生内心的审美需要,通过平时的美育渗透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教会学生欣赏美
  辩正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美的感受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就是说:鉴赏既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通过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情操。事实上,我们带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去游览,也时常听到有人抱怨: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座山,山上长些树和草,建几个亭子,有几处摩崖石刻而已。这就说明我们学生缺乏欣赏美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基地老师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研学旅行中,我们要抓住一切美育素材适时进行美育渗透。例如在研学旅行中如何欣赏旅游景观时就时时处处可进行美育渗透。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观其形  世界各地、祖国大江南北由于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组合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美:劈地摩天的华山主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峦、曲折幽深的挪威峡湾、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
  2)察其“色 ” 世界不同的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自然景观会呈现出不同色彩美。色彩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使人赏心悦目;春杜鹃、夏芙蓉,秋黄菊、冬腊梅给人以绚丽景色。大自然的色彩,对人的精神有很大的调节和协调作用。没有色彩就没有生活,就没有美。例如杭州西湖“六月中”的“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美丽神秘的峨嵋佛光、胡天八月“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玉洁冰清的世界、漓江两岸的碧莲玉笋世界   (3)听其“声” 大自然赋与人们听觉美的声音很多:有江南盛夏夜 的“蛙声一片”和“半夜鸣蝉”、有波滔汹涌的钱塘大潮声、有莽原中的虎啸猿啼声
  (4)看其“动”,地理事物是运动的,从而给人们无限的
  动态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总之在教師的精心指导下,在研学考察和探究活动中,通过调动人的各种感观去深切体验、感受各种地理景观和教学图像并认真分析,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当然,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高尚情操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老师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人格塑造。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进行美育渗透,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激发学生创造美
  人是自然美的欣赏者,更是人文美的创造者。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要教育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的爱护美,与一切破坏美的行为作斗争。更要激励自己的学生从我做起,从周边环境做起,爱护一草一木、从美化我们的校园、美化我们的家乡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求美、创造美。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在神洲大地这幅画卷上勾画出一幅幅宏伟蓝图,为世界艺术宝库添砖加瓦。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了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创意物化就是一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不光要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物化过程更需要有包含审美情趣等创意设计,以美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美育的渗透过程:“知之”是基础,“好之”是条件,“乐之”才能达到美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心灵的目的——这正是从“发现美”到“欣赏美”再到“创造美”的一个过程。
  研学旅行就是要在旅行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面对大千世界中举不胜举的美学素材,我们“基地人”必须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并积极创造和利用这些美育素材,把学生感受到的引向深入,让学生拥有一颗感受美的心,鉴赏美的眼,表现美的口,创造美的手,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展现我们实践基地“实践育人”的强大功能。
  (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2142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水平的提高,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文件管理的信息需求,政府机构开始主动创新文件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文件管理非常专业,执行文件管理任务并不容易。文件管理任务的成功执行直接影响到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因此,文件管理在与政府机构合作时至关重要。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文件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开发新的文件管理应用模式,研究文件管理任务的创新路径,执行
期刊
摘要: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局势的改变,促使民众的生活品质也随之有了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注重物质上的温饱,更加看重精神上的富足,以期提升其本身的人文素养。为此,图书馆因其具备的图书资源多、文字信息量大等特征,成为了人们实现人文素养得以提高的主要场所。鉴于此,本文以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特性,总结了几点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策略,以
期刊
时值我党百年华诞之际,余及小女,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有感其伟大、悟其德能,欲歌之咏之,以表拳拳忠心,是以假赋而备述之!  华夏五千,矞矞皇皇;风骚独领,止于列强;山河破碎,军阀无望;仁人志士,图存救亡;失败告终,惨淡收场。  十月炮响,马列曙光。一九二一,应运建党;七月流火,齐聚沪上;南湖红船,立言立纲。国共合作,三年时光;反动政变,小汪老蒋。土地革命,分田奔忙;南昌建军,革命武装;三湾改
期刊
摘要:明宪宗皇帝朱见深,《明史》赞他“笃于任人,谨于天戒”,大有仁、宣之风。然而抛开君主的身份,朱见深却有着诸多心理问题。少时的政治风波造成他寡言少语、自卑怯弱的性格,这种性格又造成他的最大言语障碍——口吃。而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以致使成化中叶以后政局秽浊的重要原因则与他严重的恋母情结有关。文章通过心理史学的方法分析了明宪宗早年经历对其特殊性格、心理特征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明宪宗;特殊性格;心理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建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基建工程档案也凸显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对资料与文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卷归档便成了基建档案工作者要探索的新课题了。本文将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建工程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依据基建工程档案的专业性、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创新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工程项目服务,不断满
期刊
摘要:安全生产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对于绝大多数安全事故来说,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企业员工的不良安全生产行为是造成企业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纠正企业员工的不良安全生产行为对降低事故发生率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企业员工不良安全生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对解决不良安全生产行为的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期刊
摘要:我国古代汉代初期的政治思想,有许多观念在当今时代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当前,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转向古代优秀的政治文化,从中汲取成功经验的养分在新的时代当中展开政治新解,结合时代特征来创造性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汉代初期当中的政治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汉代政治体系的构成和发展,而且能够借助政治思想的统治模式来为现阶段
期刊
摘要:今年是中國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国各族人民都在开展学党史活动,新时代青年作为时代的“开路先锋”,更应该学史明智,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在未来中践行青年担当。学习党史是青年的义务,勇于担当是青年的使命。广大青年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树立崇高信念,把握百年党史的深刻内涵,怀握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党史 青年担当  学党史、强信念、谈担当。回首百年风华,中国共产
期刊
内容摘要:“学史使人明智,鉴往而知未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其中蕴藏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及带领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四史”工作的重要言论为主要基础,加强大学生学“四史”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期刊
摘要:当今我国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创新监管体制,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通过信息共享和有效协调,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铸就了一道铁墙。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工作配合;研究  1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概述  1.1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概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