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游褒禅山记》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曾经教育影响过多少代人,如今仍在熠熠闪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39-01
笔者曾在高中时学过《游褒禅山记》,当时只觉此文立意超卓,指向鲜明。当老师后,又教过多次,都觉此文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如今,在学校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中再次执教此文,蓦然发觉,这篇文章自创作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细读几遍,学生很快就能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它其实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
以前在讲解此文的过程中,我都是在教参和其他文言辅助材料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先词后文再思想,学生也都能很快理解文中的知识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尽管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老师教得踏实,学生也学得充实。
可这次因为要上公开课,我不得不又重新捡拾起课本,细细品读,竟然品出此文匠心独具的几处。一是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共五段,除了第五段补记之外,前面四段互为补充:第一段写褒禅山得名的由来;第二段写游览华山洞的经过;第三段在第二段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认为人要到达成功的彼岸必须具备“志”“力”“物”;第四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认为求学的人一定要深思而慎取。按照常规写法,文章应该是一事一议,因此文章的整体段落顺序应该稍作调整,将第三第四段的位置颠倒一下。因此在课堂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讨论。学生竟然就段落顺序的这两种意见争论得非常热烈,而且各自摆出非常充分的理由。当然我们无法猜测一千多年前王安石先生的真实想法。不过,从课文内容的详略情况,学生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强调重点——由游褒禅山而引发对到达成功问题的思考,作者才将第三段内容顺序前移。
二是课文的思想内涵。本文表面上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也正是受这种进步哲学思想的支配,他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的大无畏精神。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正是这次看似与普通备课无异的重读,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其实,诵读在课前预习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含教师领读、学生试读和背诵的检查)。如果学生的课前诵读准备得不充分就会拖延进度,影响课堂气氛。因此,课前的主要诵读任务是完成常规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试读课文,看注释及有关提示,划难疑点和关键语句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记诵的需要布置思考性的作业题。
基于这一认识,在布置本文的诵读预习任务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比”:比寻找的疑难知识点的多少、比小组集体诵读的熟练程度、比对文章总体把握的准确度。由于有了这样一种小组合作之间的竞争,学生的诵读预习准备得十分充分,各项作业的完成基本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在正式上课时,在按照“释疑—诵读—讨论—总结”这一课堂常规教学进度进行的同时,我就将课堂的重点放在了诵读这一环节上,让学生真正沉入课本中去,到课文中去寻找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其实,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读读背背就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这也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名人对此也有很深的体会。在诵读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语文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学生自能认知和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多背,心中积蓄了大量的优美诗文,涵养了人文气息,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先前诵读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堂课的诵读讨论,学生竟然很快就背出了课文的第三第四段,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有独特见解的问题。细细想来,这其实并不是一节课的功劳,更多的还是学生课堂之前的阅读和课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许多文章,尤其是经典作品,不是一读就能完全理解清楚的,也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解就能掌握其精髓的。对有些文章的领悟要靠多读多背才能完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都是强调这个道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39-01
笔者曾在高中时学过《游褒禅山记》,当时只觉此文立意超卓,指向鲜明。当老师后,又教过多次,都觉此文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如今,在学校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中再次执教此文,蓦然发觉,这篇文章自创作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细读几遍,学生很快就能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它其实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
以前在讲解此文的过程中,我都是在教参和其他文言辅助材料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先词后文再思想,学生也都能很快理解文中的知识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尽管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老师教得踏实,学生也学得充实。
可这次因为要上公开课,我不得不又重新捡拾起课本,细细品读,竟然品出此文匠心独具的几处。一是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共五段,除了第五段补记之外,前面四段互为补充:第一段写褒禅山得名的由来;第二段写游览华山洞的经过;第三段在第二段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认为人要到达成功的彼岸必须具备“志”“力”“物”;第四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认为求学的人一定要深思而慎取。按照常规写法,文章应该是一事一议,因此文章的整体段落顺序应该稍作调整,将第三第四段的位置颠倒一下。因此在课堂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讨论。学生竟然就段落顺序的这两种意见争论得非常热烈,而且各自摆出非常充分的理由。当然我们无法猜测一千多年前王安石先生的真实想法。不过,从课文内容的详略情况,学生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强调重点——由游褒禅山而引发对到达成功问题的思考,作者才将第三段内容顺序前移。
二是课文的思想内涵。本文表面上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也正是受这种进步哲学思想的支配,他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的大无畏精神。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正是这次看似与普通备课无异的重读,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其实,诵读在课前预习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含教师领读、学生试读和背诵的检查)。如果学生的课前诵读准备得不充分就会拖延进度,影响课堂气氛。因此,课前的主要诵读任务是完成常规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试读课文,看注释及有关提示,划难疑点和关键语句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记诵的需要布置思考性的作业题。
基于这一认识,在布置本文的诵读预习任务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比”:比寻找的疑难知识点的多少、比小组集体诵读的熟练程度、比对文章总体把握的准确度。由于有了这样一种小组合作之间的竞争,学生的诵读预习准备得十分充分,各项作业的完成基本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在正式上课时,在按照“释疑—诵读—讨论—总结”这一课堂常规教学进度进行的同时,我就将课堂的重点放在了诵读这一环节上,让学生真正沉入课本中去,到课文中去寻找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其实,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读读背背就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这也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名人对此也有很深的体会。在诵读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语文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学生自能认知和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多背,心中积蓄了大量的优美诗文,涵养了人文气息,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先前诵读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堂课的诵读讨论,学生竟然很快就背出了课文的第三第四段,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有独特见解的问题。细细想来,这其实并不是一节课的功劳,更多的还是学生课堂之前的阅读和课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许多文章,尤其是经典作品,不是一读就能完全理解清楚的,也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解就能掌握其精髓的。对有些文章的领悟要靠多读多背才能完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都是强调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