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时代文化的载体,钟声以其超越现实、体悟永恒的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饶有趣味的审美意象,从象征着礼乐制度的钟罄之声,到与佛家生命体验相关联的晨钟暮鼓,钟声在不同时代文化内涵的转变,推动着钟声意象的不断丰富。
关键词:礼乐制度;钟声;时间;禅;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2
自先秦时期的“坎坎鼓我,蹲蹲舞我”再到后来的“晨钟暮鼓,超然夜钟”,钟声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钟”这一器物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变化,文学作品里的“钟声”和它所象征、关联的诗情诗境也在不断发展,丰富甚至发生偏移。正如傅道彬在《晚唐钟声》中所言,“自从远古钟声的第一次鸣响,它就融进古老的历史内容,挟历史风霜,走进文化与艺术的世界,由一种单纯的物质形式,演变成艺术象征符号。”[1]因而,以历史的眼光来梳理“钟声”意象的演变,既可以考察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生成生长的脉络,又可管中窥豹得见千年来文化演变的冰山一角。
一、礼乐制度与钟磬之声。
在先秦时期,礼器是礼制的物质形象与文化载体,即所谓“器以葬礼”,礼器使用的兴衰变化直接蕴含着礼乐体制的历史变迁。西周早期,“鼎”逐渐成为文化的象征;至中后期,雅乐体制的兴盛促使了钟磬乐器的成熟,自此,西周礼制的“列鼎制度”与“乐悬制度”成为雅乐体制的核心内涵。鼎是政治等级与王权的象征,它的形态与气势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震撼,而那亢奋深沉,气势磅礴的“钟鼓之乐”又充分体现了西周贵族的威仪与高贵。它成为周代通行的礼器,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祭祀与礼仪等各个社会生活。
《周礼·春官·大司乐》谓:“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2]在井然有序的宗教祭祀中,黄钟宣养六气九德,应钟完备器用,以配合时序的周而复始,林钟平衡百事发展,使其恪尽职守。钟声超越一切乐音,具有的特殊的宗教意味。《诗经》中也多次提到:“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钟鼓送尸,神保聿归”(《楚茨》),由此可以想见华夏子民祭祀祖先的庄重森严的场面,而铿锵有力的“金石之声”更渲染了先秦祭祀时闳丽的气魄与炎黄子孙的庄敬诚孝之意。“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执竞》)在鼓声咚咚、磬声嘹亮中,人们希冀着“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将美好的称愿通过钟声进献到伟大的祭坛之上。
钟声是人神沟通的语言,同时也是政治的象征物。“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周礼·春官·大司乐》)礼仪中钟罄悬挂的位置,标明着不同阶层大夫的身份地位,彰显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也体现了“钟鸣鼎食”之家对自身优越地位的满足与惬意。另一方面,西周时期,编钟音节的构成比较简单,不出宮、角、徵、羽四声,“不用商音。”(《周礼·太司乐》)只因商为周人的政治大敌,周人灭商,作为演奏宫廷雅乐的重要器具编钟,也就不允许奏出商音,其政治含义可见一斑。直到春秋以后,礼崩乐坏,编钟才出现了商音。
钟负载着政治教化的意义,维护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将统治掩藏在温情脉脉的钟磬之音的面纱下。《史记·八书·乐书》记载:“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禮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乐达”是统治者向往的最高统治境界,又是一种宝贵的政治品格——和,即音与人之和,与天地之和,社会秩序借此达到统一。而钟那不卑不亢的浑融雄厚的声音正是和之美艺术追求的典型代表。[3]所以,伶州鸠曰:“夫乐,天子之职也。夫音,乐之舆也。而钟,音之器也。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舆以行之。小者不窕,大者不摦,则和于物,物和则嘉成。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亿则乐。”[4]钟声将时代最重要的礼与乐联系在一起,其意涵早已超脱这一器物本身,广泛地回荡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诗经》中的钟声,天然便有着端庄和谐、肃穆浩荡的美:(《小雅·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钟鼓齐鸣、琴瑟和谐的壮阔画面之所以引人忧思,钟声之所以令人怀想君子的嘉言懿行,追慕昔贤的高尚品德,正是因为以钟声为代表的乐与礼,乃至修身养性为人之道的密切关联。由此出发,才能理解诗人慷慨沉痛的时代之悲,理解这浩荡钟声在历史中回响的真正含义。
先秦时期的钟从体制上说分礼钟与乐钟,礼钟主要用于宗教祭祀以及典礼政治,乐钟的出现,意味着“乐”开始从“礼”的束缚下逐渐解脱出来,正是礼崩乐坏的开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从“寤寐求之”的“哀而不伤”到最后结成琴瑟之好君子以过去庄严的琴瑟、钟鼓“友”之“乐”之,钟声终于转换了音色,不再是庄严雄浑肃穆的,而是欢畅淋漓的,满足着“淑女”的感官享受。这时钟实现了其礼器性质的衰弱和乐器性质的回归,从礼制的工具而真正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又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钟鼓既设,举酬逸逸”,诗歌弱化了钟的典礼功用,而突出了“乐”的愉悦功能,让人感到亲和与欢快。
二、晨钟暮鼓中的禅意与警醒
打鼓敲钟表示着僧人佛事的开始与结束,钟声让人反省,给人以时间的警告。就时间而言,有晨钟、暮钟以及半夜钟,钟声在不同的时间奏响,给诗人以不同的感受。有人在钟声中警醒与觉悟,有人因钟声叩响处在羁旅途中的思乡弦,也有无数友人在晨昏旦暮的钟声奏响之后悄然离别。 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中写到: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这是诗人游洛阳而夜宿奉先寺所作,诗人白天已在僧人的引导下参观了奉先寺,而却未对奉先寺的种种景象进行详细描写,而把重点放在夜宿的感受上。“三四状风月之佳,五、六见高寒之极。闻钟发省,乃境旷心清,倏然则有所惊悟欤!”[5]诗人在经历一夜的不眠后,梦将觉,忽然听到钟声,内心豁然一亮,遂发深省,意有所得,直如禅家顿悟。此诗的妙处就在于,全诗前三联都在极力描绘出一个虚白高寒的环境,而真正引领诗人进入纯净愉悦境界的却是尾联那缕悠扬的晨音。这里的钟声,和佛界超尘拔俗的深思相关联。正如文学家王嗣奭所说“此诗景趣泠然,不用禅语而得禅理,故妙。”[6]
唐代诗人常建更是真正将晨钟与禅意联系在一起。“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清晨入古寺,留恋徘徊到禅房后院,听到钟罄之音想起,得以“悦性”、“空心”,禅宗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阐述,“自性是佛,见性是佛”,脱离尘世的羁绊,清除杂念,当万籁皆空时,只有几个疏钟在颤悠悠地回荡,成为空无的永恒。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悠远的暮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也经常出现,多寄寓着诗人们的人生感慨。在唐代詩人中,王维对暮钟的领悟是最具代表性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国维谓:“一切景语皆情语。”[7]该诗前三联纯乎写景,又无一处不透露着诗人的心情。诗人在日暮之时踏足深山密林之中,古木参天,却杳无人烟,隐隐的钟声若有若无地响起,给原本幽寂的山林蒙上一层禅意的面纱。前人多赞扬“咽”与“冷”二字妙更入神,而“何处”二字实则更显绝妙。由于深山古林,空寂无人,使人不知这悠悠暮钟从何处传来,这与上句“无人”相照应,更暗承首句“不知”,它来自远离污泥尘垢的世外,穿透灵魂。正是这钟声,让诗人真正领悟到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源。全诗最后,诗人终得以“安禅”进入这空寂之境,遏制住了内心的“毒龙”。《涅槃经》[8]云;“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王维三十岁以后,亦官亦隐,在空寂的境界中求得内心的安适,正如其诗所言:“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而其他诗人也同样具此空寂之境,如孟浩然“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晚泊浔阳望庐山》)、“黄昏般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国融上人兰若》)日复一日的暮钟,不仅仅是寺庙的法器,超拔幽冥的苦难,更是诗人超越生命永恒的领悟。
“半夜钟”则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晚上,诗人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这幽寂安宁的夜晚悄然拨动了这位怀着羁愁的游子。前两句写了“霜天”、“残月”、“栖鸭”、“枫树”、“渔火”、“不眠人”六景,只是从浅层描绘了枫桥夜泊的情景,而最后阗寂之时那饱含禅意的钟声传入舟中,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音皆为意中之音,羁旅之愁相思之情难以自禁。明人胡应麟称此诗:“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和调,生象之和。”[9]
“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白乐天亦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宿蓝桥题月》)与钟声相伴,诗人那些难言之情全托这半夜钟来传递,诗意美而因此也带上了浓厚的禅思之妙。
历史江水滚滚流动,我们既可以感受到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声。以雅以南,以龠不僭。”(《诗经·小雅》)的庄严肃穆;又可以感受到“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游龙门奉先寺》)的空寂与自然,直到如今再次听到梵钟奏鸣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走进钟声,我们得以看到历史演进的风风雨雨,也得以体悟一代代文学家的哲学沉思。
注释:
[1]傅道彬. 晚唐钟声[M]. 东方出版社, 1996.第226页
[2]郑玄 贾公彦.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3]傅道彬. 晚唐钟声[M]. 第233页
[4]转引自 郑祖襄. 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 音乐研究, 2004(02):28-35.0
[5]杜甫. 仇兆鳌. 杜诗详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6]王嗣奭. 杜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7]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凤凰出版社, 2013.
[8]宗文. 涅槃经[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9]胡应麟. 诗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参考文献:
[1]杜甫. 仇兆鳌. 杜诗详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傅道彬. 晚唐鐘声[M]. 东方出版社, 1996.第233页
[3]胡应麟. 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王嗣奭. 杜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5]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凤凰出版社, 2013.
[6]郑玄 贾公彦.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7]郑祖襄. 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 音乐研究, 2004(02):28-35.0
[8]宗文. 涅槃经[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关键词:礼乐制度;钟声;时间;禅;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2
自先秦时期的“坎坎鼓我,蹲蹲舞我”再到后来的“晨钟暮鼓,超然夜钟”,钟声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钟”这一器物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变化,文学作品里的“钟声”和它所象征、关联的诗情诗境也在不断发展,丰富甚至发生偏移。正如傅道彬在《晚唐钟声》中所言,“自从远古钟声的第一次鸣响,它就融进古老的历史内容,挟历史风霜,走进文化与艺术的世界,由一种单纯的物质形式,演变成艺术象征符号。”[1]因而,以历史的眼光来梳理“钟声”意象的演变,既可以考察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生成生长的脉络,又可管中窥豹得见千年来文化演变的冰山一角。
一、礼乐制度与钟磬之声。
在先秦时期,礼器是礼制的物质形象与文化载体,即所谓“器以葬礼”,礼器使用的兴衰变化直接蕴含着礼乐体制的历史变迁。西周早期,“鼎”逐渐成为文化的象征;至中后期,雅乐体制的兴盛促使了钟磬乐器的成熟,自此,西周礼制的“列鼎制度”与“乐悬制度”成为雅乐体制的核心内涵。鼎是政治等级与王权的象征,它的形态与气势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震撼,而那亢奋深沉,气势磅礴的“钟鼓之乐”又充分体现了西周贵族的威仪与高贵。它成为周代通行的礼器,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祭祀与礼仪等各个社会生活。
《周礼·春官·大司乐》谓:“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2]在井然有序的宗教祭祀中,黄钟宣养六气九德,应钟完备器用,以配合时序的周而复始,林钟平衡百事发展,使其恪尽职守。钟声超越一切乐音,具有的特殊的宗教意味。《诗经》中也多次提到:“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钟鼓送尸,神保聿归”(《楚茨》),由此可以想见华夏子民祭祀祖先的庄重森严的场面,而铿锵有力的“金石之声”更渲染了先秦祭祀时闳丽的气魄与炎黄子孙的庄敬诚孝之意。“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执竞》)在鼓声咚咚、磬声嘹亮中,人们希冀着“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将美好的称愿通过钟声进献到伟大的祭坛之上。
钟声是人神沟通的语言,同时也是政治的象征物。“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周礼·春官·大司乐》)礼仪中钟罄悬挂的位置,标明着不同阶层大夫的身份地位,彰显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也体现了“钟鸣鼎食”之家对自身优越地位的满足与惬意。另一方面,西周时期,编钟音节的构成比较简单,不出宮、角、徵、羽四声,“不用商音。”(《周礼·太司乐》)只因商为周人的政治大敌,周人灭商,作为演奏宫廷雅乐的重要器具编钟,也就不允许奏出商音,其政治含义可见一斑。直到春秋以后,礼崩乐坏,编钟才出现了商音。
钟负载着政治教化的意义,维护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将统治掩藏在温情脉脉的钟磬之音的面纱下。《史记·八书·乐书》记载:“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禮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乐达”是统治者向往的最高统治境界,又是一种宝贵的政治品格——和,即音与人之和,与天地之和,社会秩序借此达到统一。而钟那不卑不亢的浑融雄厚的声音正是和之美艺术追求的典型代表。[3]所以,伶州鸠曰:“夫乐,天子之职也。夫音,乐之舆也。而钟,音之器也。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舆以行之。小者不窕,大者不摦,则和于物,物和则嘉成。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亿则乐。”[4]钟声将时代最重要的礼与乐联系在一起,其意涵早已超脱这一器物本身,广泛地回荡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诗经》中的钟声,天然便有着端庄和谐、肃穆浩荡的美:(《小雅·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钟鼓齐鸣、琴瑟和谐的壮阔画面之所以引人忧思,钟声之所以令人怀想君子的嘉言懿行,追慕昔贤的高尚品德,正是因为以钟声为代表的乐与礼,乃至修身养性为人之道的密切关联。由此出发,才能理解诗人慷慨沉痛的时代之悲,理解这浩荡钟声在历史中回响的真正含义。
先秦时期的钟从体制上说分礼钟与乐钟,礼钟主要用于宗教祭祀以及典礼政治,乐钟的出现,意味着“乐”开始从“礼”的束缚下逐渐解脱出来,正是礼崩乐坏的开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从“寤寐求之”的“哀而不伤”到最后结成琴瑟之好君子以过去庄严的琴瑟、钟鼓“友”之“乐”之,钟声终于转换了音色,不再是庄严雄浑肃穆的,而是欢畅淋漓的,满足着“淑女”的感官享受。这时钟实现了其礼器性质的衰弱和乐器性质的回归,从礼制的工具而真正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又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钟鼓既设,举酬逸逸”,诗歌弱化了钟的典礼功用,而突出了“乐”的愉悦功能,让人感到亲和与欢快。
二、晨钟暮鼓中的禅意与警醒
打鼓敲钟表示着僧人佛事的开始与结束,钟声让人反省,给人以时间的警告。就时间而言,有晨钟、暮钟以及半夜钟,钟声在不同的时间奏响,给诗人以不同的感受。有人在钟声中警醒与觉悟,有人因钟声叩响处在羁旅途中的思乡弦,也有无数友人在晨昏旦暮的钟声奏响之后悄然离别。 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中写到: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这是诗人游洛阳而夜宿奉先寺所作,诗人白天已在僧人的引导下参观了奉先寺,而却未对奉先寺的种种景象进行详细描写,而把重点放在夜宿的感受上。“三四状风月之佳,五、六见高寒之极。闻钟发省,乃境旷心清,倏然则有所惊悟欤!”[5]诗人在经历一夜的不眠后,梦将觉,忽然听到钟声,内心豁然一亮,遂发深省,意有所得,直如禅家顿悟。此诗的妙处就在于,全诗前三联都在极力描绘出一个虚白高寒的环境,而真正引领诗人进入纯净愉悦境界的却是尾联那缕悠扬的晨音。这里的钟声,和佛界超尘拔俗的深思相关联。正如文学家王嗣奭所说“此诗景趣泠然,不用禅语而得禅理,故妙。”[6]
唐代诗人常建更是真正将晨钟与禅意联系在一起。“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清晨入古寺,留恋徘徊到禅房后院,听到钟罄之音想起,得以“悦性”、“空心”,禅宗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阐述,“自性是佛,见性是佛”,脱离尘世的羁绊,清除杂念,当万籁皆空时,只有几个疏钟在颤悠悠地回荡,成为空无的永恒。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悠远的暮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也经常出现,多寄寓着诗人们的人生感慨。在唐代詩人中,王维对暮钟的领悟是最具代表性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国维谓:“一切景语皆情语。”[7]该诗前三联纯乎写景,又无一处不透露着诗人的心情。诗人在日暮之时踏足深山密林之中,古木参天,却杳无人烟,隐隐的钟声若有若无地响起,给原本幽寂的山林蒙上一层禅意的面纱。前人多赞扬“咽”与“冷”二字妙更入神,而“何处”二字实则更显绝妙。由于深山古林,空寂无人,使人不知这悠悠暮钟从何处传来,这与上句“无人”相照应,更暗承首句“不知”,它来自远离污泥尘垢的世外,穿透灵魂。正是这钟声,让诗人真正领悟到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源。全诗最后,诗人终得以“安禅”进入这空寂之境,遏制住了内心的“毒龙”。《涅槃经》[8]云;“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王维三十岁以后,亦官亦隐,在空寂的境界中求得内心的安适,正如其诗所言:“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而其他诗人也同样具此空寂之境,如孟浩然“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晚泊浔阳望庐山》)、“黄昏般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国融上人兰若》)日复一日的暮钟,不仅仅是寺庙的法器,超拔幽冥的苦难,更是诗人超越生命永恒的领悟。
“半夜钟”则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晚上,诗人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这幽寂安宁的夜晚悄然拨动了这位怀着羁愁的游子。前两句写了“霜天”、“残月”、“栖鸭”、“枫树”、“渔火”、“不眠人”六景,只是从浅层描绘了枫桥夜泊的情景,而最后阗寂之时那饱含禅意的钟声传入舟中,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音皆为意中之音,羁旅之愁相思之情难以自禁。明人胡应麟称此诗:“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和调,生象之和。”[9]
“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白乐天亦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宿蓝桥题月》)与钟声相伴,诗人那些难言之情全托这半夜钟来传递,诗意美而因此也带上了浓厚的禅思之妙。
历史江水滚滚流动,我们既可以感受到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声。以雅以南,以龠不僭。”(《诗经·小雅》)的庄严肃穆;又可以感受到“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游龙门奉先寺》)的空寂与自然,直到如今再次听到梵钟奏鸣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走进钟声,我们得以看到历史演进的风风雨雨,也得以体悟一代代文学家的哲学沉思。
注释:
[1]傅道彬. 晚唐钟声[M]. 东方出版社, 1996.第226页
[2]郑玄 贾公彦.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3]傅道彬. 晚唐钟声[M]. 第233页
[4]转引自 郑祖襄. 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 音乐研究, 2004(02):28-35.0
[5]杜甫. 仇兆鳌. 杜诗详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6]王嗣奭. 杜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7]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凤凰出版社, 2013.
[8]宗文. 涅槃经[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9]胡应麟. 诗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参考文献:
[1]杜甫. 仇兆鳌. 杜诗详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傅道彬. 晚唐鐘声[M]. 东方出版社, 1996.第233页
[3]胡应麟. 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王嗣奭. 杜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5]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凤凰出版社, 2013.
[6]郑玄 贾公彦.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7]郑祖襄. 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 音乐研究, 2004(02):28-35.0
[8]宗文. 涅槃经[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