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相关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单纯追求温饱和口感向营养和健康转变,居民膳食结构转......
2010年前后,随着各大作物模式品种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拟南芥、水稻、玉米等的重测序研究,突破了分子标记数量的限制,带动作物科学研究全......
优良的种子资源是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但因传统育种技术存在周期长、工作量大等劣势,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当前作物遗传改良研究......
期刊
当前全球种业基本形成“两超、四强、差异化发展”新格局,种业巨头主导着全球作物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和挖掘跨国......
基因编辑是一项对生物体基因进行靶向修饰的新技术。串联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为新一代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快速......
期刊
介绍基因编辑技术种类、技术原理,CRISPR/Cas9技术是基因编辑最为主流的工具,重点介绍CRISPR/Cas9技术原理,总结前人利用CRISPR/Ca......
期刊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作物光合效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株高增加、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品质下降。因此,作物育种应培育......
为获得需要的品种,可采用杂交或自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不过欲获得品种的性状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要获得隐性性状品种,只要在子代中一......
例题点评 【例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
遗传标记主要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类型。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PCR、RAPD、AFLP和SSRs等,均主要用于辅......
<正> 著名农学家丁振麟教授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先后在......
以棉花育种为例,通过回顾、总结泗棉系列传统育种技术经验,以及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的成就,阐述传统技术在现代生物技......
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头学科,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学知识已渗透到很多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作物育种、通过基因......
文章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近年来山西农业生物育种平台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建设亟需......
水稻化感作用是通过水稻植株体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来实现的。要利用水稻对杂草的化感作用、培育化感品种,首要的任务就是筛选具......
<正> 产量是作物本身的很多性状和外界环境的很多因素、互相促进与互相制约总合的具体表现;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总合平衡的结果......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植物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族,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为麦类作物育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核基因库和多样......
为探究玉米C4途径关键酶基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试验以三个分别转玉米Zm-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以下简称PC)、Zm-PPDK(丙酮酸......
学位
本文对复杂交配设计数量性状基因图谱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四向杂交和八向杂交设计的QTL作图方法,双亲杂交衍生的多个相......
线性DNA直接转化方法因其易操作、转化效率高而且转化受体不受限制等诸多优势在植物基因转化中已被广泛使用,所转化外源基因能够整......
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是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莽草酸途径中氨基酸合......
介绍了安麦1号的选育背景和育种目标,阐述了安麦1号的选育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选育技术和方法的可行性。认为这种选育......
本文对基于NCⅢ和TTC设计的胚乳性状QTL作图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根据三倍体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提出基于NCⅢ以及TTC两种遗传设计......
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是指隶属于卵菌门(Oomycota)下的一类真核微生物,多是植物病原菌。疫霉菌寄主范围广泛,给许多农作物和植物造......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间相互作用、代谢调控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遗......
用抗旱转录因子提高农作物的的抗旱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具有级联放大作用并带有表型标记的诱导型植物双价表达载......
转基因改良因具有目的性强、可征用任何物种的遗传资源、可改良和创新农艺性状、可加快育种进程等优点而受到园艺学及农艺学育种研......
阐述了回交在转基因作物育种中应用的必要性、基本原理与方法程序,介绍了对回交后代材料进行鉴定、筛选的技术,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回......
摘要 作物种质资源是宝贵的全球公共资源,对作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离不开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小麦、水稻和玉......
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水稻育种研究都已进入大规模、高通量时代。表型信息获取与分析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现代作物育种研究的基础。......
川棉118(原代号RHY01)是由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抗虫棉选系R29为母本,自育优质、抗蚜、抗黄萎病棉花品系296为父......
石大1号小黑麦是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麦类作物育种课题组在冬性小黑麦材料10059中的自然变异单株,经过连续单株选择而成的饲草型小......
2003年,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选育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高产广适的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15,2004年参加湖南怀化、常......
龙60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育成的抗病、高产杂交种,于2004年3月经全国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1选育经过龙609的母本黑龙......
川杂 1 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采用新育成的抗枯、黄萎核不育新两用系抗A2作不育系 ,墨西哥半野生棉转育后代 (......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的有效途径,而作物雄性不育及优良的育性恢复种质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因素。为......
南繁,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项创举。众多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大胆创新,将育种工作不断向南推进,最终创造了南繁这一奇迹。50......
龙杂 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1 992年以龙 3 0 1A与哈恢 1 1 8测交配制而成。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中早熟高粱杂......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龙麦 2 6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室 ,于 1989年以龙 87- 712 9与克 88- 2 0 60杂交 1994年决选 (品系龙 94 - 4 0 83)育成......
黑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白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但种类少,而且含量低。因此,选育富含微量元素高产优质白米新品种,一直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