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阅读与鉴赏的目标的表述,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中考、高考试卷中,古诗文鉴赏试题成了常见题型。那么,怎样才能领悟诗的真意?有人说,“诗无达诂”。诚然,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同一首诗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诗歌艺术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理解诗意的绝对模式;然而,教学论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却应当是有定数的。因为诗歌是用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歌是一种较切近诗歌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
要从意象入手来进行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我们就不应该忽视解读“原型意象”。
具体说来,“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系,通过这种原型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具有丰富的心理蕴涵,它常常是人类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与情绪模式的符号化,同时当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原型意象有很多。下面,我们以柳树意象为例做一解读,即可体会出这种做法对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
“杨柳”入诗,滥觞于《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这首诗抒发了征人归来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汉唐以后,杨柳更是骚人墨客诗词中乐于采用的意象,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异常丰富,渐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原型意象之一。
折柳与赠柳,始于汉代。元朝佚名所作《三輔皇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亲朋好友远行离别之际,折柳相赠以寄情怀,其寓意颇深:一则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二则柳条纤柔轻曼,象征情意绵绵;三则柳树易活速生,以此祝远行者随遇而安,事业发达。当时民间已有《折杨柳》的笛曲,所奏离情别绪,哀婉动人。后人遂将“折柳”引申为 “惜别怀远”之意。
南朝梁代萧绎有首诗名曰《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把游子思念故乡的情绪表达得真挚动人,诗中的“杨柳”饱含着作者的一腔深情。
北朝乐府《鼓吹横吹曲》有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又一惜别怀远的名篇。
再看隋朝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杨柳纷披,春意撩人,远行的一步三回头,伫望的早已哭成了泪人,青青“杨柳”,亦含别情,中国古人的诗意就在这伤感而又浪漫的意境中次第展开。
至唐,“杨柳”这一意象经过长期积淀,已形成明确的“惜别怀远”的原型意象。“折柳赠别”已成习俗,骚人墨客常使“折柳”入诗入画,即使在无“柳”可“折”的时候,亦引而入诗,来渲染了离愁别绪。如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色新”三字,不仅写出了路边杨柳的碧绿如洗,更为三、四句蓄势,营造出别离的氛围。再看唐代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那漫天的飞絮,恰是离人的无限愁思。唐代有关折柳赠柳的乐曲也很多,如《折杨柳行》《杨柳枝词》《折杨柳歌词》等等,足见在唐代折柳、赠柳之风之盛,当时用“折柳”以寄离别愁思已成为大众行为。
至宋,“柳”的意象继续延展。有些诗歌中虽是对实景“柳树”的描写,实则渲染离别的氛围。如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虽没有真正去“折柳”,但“柳”一旦入诗,便不知勾起过多少人的离愁!
直到现在,“折柳赠别”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鲁迅先生在一首赠别日本友人增田涉的诗里就有“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的句子。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古代诗歌的基本艺术细胞,原型意象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意象链条。透视某一原型意向,我们可以理解由这一原型意向所统领的一系列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若把握住了原型意向,也就为把握古代诗歌的本真意义铺平了道路。
要从意象入手来进行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我们就不应该忽视解读“原型意象”。
具体说来,“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系,通过这种原型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具有丰富的心理蕴涵,它常常是人类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与情绪模式的符号化,同时当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原型意象有很多。下面,我们以柳树意象为例做一解读,即可体会出这种做法对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
“杨柳”入诗,滥觞于《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这首诗抒发了征人归来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汉唐以后,杨柳更是骚人墨客诗词中乐于采用的意象,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异常丰富,渐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原型意象之一。
折柳与赠柳,始于汉代。元朝佚名所作《三輔皇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亲朋好友远行离别之际,折柳相赠以寄情怀,其寓意颇深:一则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二则柳条纤柔轻曼,象征情意绵绵;三则柳树易活速生,以此祝远行者随遇而安,事业发达。当时民间已有《折杨柳》的笛曲,所奏离情别绪,哀婉动人。后人遂将“折柳”引申为 “惜别怀远”之意。
南朝梁代萧绎有首诗名曰《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把游子思念故乡的情绪表达得真挚动人,诗中的“杨柳”饱含着作者的一腔深情。
北朝乐府《鼓吹横吹曲》有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又一惜别怀远的名篇。
再看隋朝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杨柳纷披,春意撩人,远行的一步三回头,伫望的早已哭成了泪人,青青“杨柳”,亦含别情,中国古人的诗意就在这伤感而又浪漫的意境中次第展开。
至唐,“杨柳”这一意象经过长期积淀,已形成明确的“惜别怀远”的原型意象。“折柳赠别”已成习俗,骚人墨客常使“折柳”入诗入画,即使在无“柳”可“折”的时候,亦引而入诗,来渲染了离愁别绪。如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色新”三字,不仅写出了路边杨柳的碧绿如洗,更为三、四句蓄势,营造出别离的氛围。再看唐代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那漫天的飞絮,恰是离人的无限愁思。唐代有关折柳赠柳的乐曲也很多,如《折杨柳行》《杨柳枝词》《折杨柳歌词》等等,足见在唐代折柳、赠柳之风之盛,当时用“折柳”以寄离别愁思已成为大众行为。
至宋,“柳”的意象继续延展。有些诗歌中虽是对实景“柳树”的描写,实则渲染离别的氛围。如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虽没有真正去“折柳”,但“柳”一旦入诗,便不知勾起过多少人的离愁!
直到现在,“折柳赠别”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鲁迅先生在一首赠别日本友人增田涉的诗里就有“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的句子。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古代诗歌的基本艺术细胞,原型意象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意象链条。透视某一原型意向,我们可以理解由这一原型意向所统领的一系列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若把握住了原型意向,也就为把握古代诗歌的本真意义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