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今热闹非凡的“数学对话课堂”,我们不能不对其有效性进行深层思考,还“对话”以本来面目,真正使“对话”成为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在平等中对话——有效性的前提
案例点击:《长方形的周长》片断
师:有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1:我先求出它的两条长,6+6=12(厘米),再求出它的两条宽,3+3=6(厘米),再把它们合起来,12+6=l8(厘米)。
生2:我先把l条长和1条宽加起来,6+3=9(厘米),再9×2=1 8(厘米)。
生3:我和他一个意思,但我用综合法来表示,(6+3)×2=l8(厘米)。
生4:我把这4条边分别加起来,6+3+6+3=18(厘米)。
(就在我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教学时,二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
师:(亲切地)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5:(轻声,有点犹豫)这些方法我都懂了,我还有一种方法……
师:(欣喜、期待的神情)是吗?你可以大声地来说一说,老师最喜欢动脑筋的孩子了。
生5:(声音变大)因为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两条宽加起来是6厘米,跟长一样,我就用了3×6=18(厘米)
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太棒了,而且非常简单。
生6:我也想到了不一样的方法。我把1条长看成两条宽,这样就有6条3厘米的边了,3×6=18(厘米)。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析:像这样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消除了学生在对话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话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才能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所以,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
2在思维中对话——有效性的核心
案例点击:《分数的意义》片断:
师:从这些棋子中,你能看出这个分数吗?(黑板上有8枚棋子,分别是2枚“相”,2枚“仕”、2枚“车”、2枚“炮”。)
生:我看这一枚棋子颜色比较深,可以用来表示。
师:你是第一个发表意见的人,了不起,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1:下面的4枚棋子表示。
生2:这2枚“相”是全部的。
师:朱老师被搞糊涂了,有人说1枚棋子是全部的,也有同学说2枚棋子是全部的,还有同学说4枚棋子是全部的。到底哪个意见正确呢?
生3:2枚是全部的,也就是说,把8枚棋子平均分成4份;2枚就是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来表示。
……
师:刚刚说1枚棋子是全部的的同学,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4:把8枚棋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 来表示。
师:其中的1份应该是几枚棋子?
生5:2枚。
师:刚刚说4枚棋子是全部的的同学明白了没有?
生6:明白了。
师:可是朱老师认为这两位同学讲的也有道理,如果把1枚棋子拿出来,我要让它成为,有什么好办法?
生7:再拿过来3枚棋子。(上去移动棋子。)请另一生解释。
师:朱老师也来作个解释,我现在是把4枚棋子看成了一个整体,然后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1枚)就是 。
师:有没有办法让这4枚棋子也变成?
生8:再加8枚。(师又画了8枚棋子)把16个棋子看成了—个整体,然后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4枚)就是 。
师:这就奇怪了,一会儿 表示1枚棋子,一会儿 表示2枚棋子,一会儿 表示4枚棋子,这是为什么呢?(同桌互相讨论。)
生9:主要原因是这个整体不一样。
师:我们第一次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生10:把4枚棋子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枚棋子就是它的 。
生11:第二次把8枚棋子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2枚棋子就是它的 。
师:可见,不管这个整体是什么,只要我们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l份,就可以用 表示。
【评析:片断中,朱老师没有过早地对前两位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而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同桌互相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顺利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这样的“对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化,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在建构中对话——有效性的归宿
案例点击:《买书包》片断:
师:一个书包55元,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付钱?想好后可以轻轻地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等一下我们一起交流。
生1:我付1张50元和1张5元。
师:他的付法对吗?谁来说说道理。
生2:对的,因为50元和5元加起来正好是55元。
生3:我的付法和他差不多,1张50元不变,再付5张1元。
生4:1张50元不变,再付50张1角或者100个5分的硬币。
生5:或者500个1分的硬币也可以。
师:这两位同学的付法都正确吗?大家对他们的付法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吗?
生6:现在我们都已经不用分币付钱了,而且这两种付钱的方法很麻烦,我觉得不怎么好。
师:是呀,虽然这两种付钱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我们生活中都已经不大用分币了,所以我们不提倡。
生7:我付5张10元和1张5元。
师:他的付法跟前面几位小朋友的付法有什么不同?
生8:他把l张50元换成了5张10元的。
生9:我付2张20元l张10元、5张1元。
师:这么多付法中,你们觉得哪种付起来最简便?
生10:第一种。
师:另外的几种付法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生11:先想好最简单的付钱方法,然后将它的各部分换成和本身面值不相等的人民币就可以了。
师:你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评析: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归类,将各种方法整理、沟通,并让学生自己悟出是如何得到多种付钱方法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脉络,合理构建知识体系。】
1在平等中对话——有效性的前提
案例点击:《长方形的周长》片断
师:有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1:我先求出它的两条长,6+6=12(厘米),再求出它的两条宽,3+3=6(厘米),再把它们合起来,12+6=l8(厘米)。
生2:我先把l条长和1条宽加起来,6+3=9(厘米),再9×2=1 8(厘米)。
生3:我和他一个意思,但我用综合法来表示,(6+3)×2=l8(厘米)。
生4:我把这4条边分别加起来,6+3+6+3=18(厘米)。
(就在我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教学时,二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
师:(亲切地)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5:(轻声,有点犹豫)这些方法我都懂了,我还有一种方法……
师:(欣喜、期待的神情)是吗?你可以大声地来说一说,老师最喜欢动脑筋的孩子了。
生5:(声音变大)因为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两条宽加起来是6厘米,跟长一样,我就用了3×6=18(厘米)
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太棒了,而且非常简单。
生6:我也想到了不一样的方法。我把1条长看成两条宽,这样就有6条3厘米的边了,3×6=18(厘米)。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析:像这样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消除了学生在对话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话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才能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所以,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
2在思维中对话——有效性的核心
案例点击:《分数的意义》片断:
师:从这些棋子中,你能看出这个分数吗?(黑板上有8枚棋子,分别是2枚“相”,2枚“仕”、2枚“车”、2枚“炮”。)
生:我看这一枚棋子颜色比较深,可以用来表示。
师:你是第一个发表意见的人,了不起,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1:下面的4枚棋子表示。
生2:这2枚“相”是全部的。
师:朱老师被搞糊涂了,有人说1枚棋子是全部的,也有同学说2枚棋子是全部的,还有同学说4枚棋子是全部的。到底哪个意见正确呢?
生3:2枚是全部的,也就是说,把8枚棋子平均分成4份;2枚就是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来表示。
……
师:刚刚说1枚棋子是全部的的同学,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4:把8枚棋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 来表示。
师:其中的1份应该是几枚棋子?
生5:2枚。
师:刚刚说4枚棋子是全部的的同学明白了没有?
生6:明白了。
师:可是朱老师认为这两位同学讲的也有道理,如果把1枚棋子拿出来,我要让它成为,有什么好办法?
生7:再拿过来3枚棋子。(上去移动棋子。)请另一生解释。
师:朱老师也来作个解释,我现在是把4枚棋子看成了一个整体,然后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1枚)就是 。
师:有没有办法让这4枚棋子也变成?
生8:再加8枚。(师又画了8枚棋子)把16个棋子看成了—个整体,然后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4枚)就是 。
师:这就奇怪了,一会儿 表示1枚棋子,一会儿 表示2枚棋子,一会儿 表示4枚棋子,这是为什么呢?(同桌互相讨论。)
生9:主要原因是这个整体不一样。
师:我们第一次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生10:把4枚棋子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枚棋子就是它的 。
生11:第二次把8枚棋子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2枚棋子就是它的 。
师:可见,不管这个整体是什么,只要我们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l份,就可以用 表示。
【评析:片断中,朱老师没有过早地对前两位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而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同桌互相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顺利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这样的“对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化,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在建构中对话——有效性的归宿
案例点击:《买书包》片断:
师:一个书包55元,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付钱?想好后可以轻轻地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等一下我们一起交流。
生1:我付1张50元和1张5元。
师:他的付法对吗?谁来说说道理。
生2:对的,因为50元和5元加起来正好是55元。
生3:我的付法和他差不多,1张50元不变,再付5张1元。
生4:1张50元不变,再付50张1角或者100个5分的硬币。
生5:或者500个1分的硬币也可以。
师:这两位同学的付法都正确吗?大家对他们的付法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吗?
生6:现在我们都已经不用分币付钱了,而且这两种付钱的方法很麻烦,我觉得不怎么好。
师:是呀,虽然这两种付钱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我们生活中都已经不大用分币了,所以我们不提倡。
生7:我付5张10元和1张5元。
师:他的付法跟前面几位小朋友的付法有什么不同?
生8:他把l张50元换成了5张10元的。
生9:我付2张20元l张10元、5张1元。
师:这么多付法中,你们觉得哪种付起来最简便?
生10:第一种。
师:另外的几种付法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生11:先想好最简单的付钱方法,然后将它的各部分换成和本身面值不相等的人民币就可以了。
师:你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评析: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归类,将各种方法整理、沟通,并让学生自己悟出是如何得到多种付钱方法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脉络,合理构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