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观察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剖宫产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剖宫产患者126例随机分三组(n=42),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2mL(Ⅰ组:1mL/5s,Ⅱ组:1mL/10s,Ⅲ组:1mL/15s)。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肌松满意度、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注药后MAP变化、不良反应等。 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在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均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0.5%罗哌卡因以1mL/10s速度注药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及相对稳定的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注药速度;剖腹产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3-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block with different injection speed of 0.5% ropivacaine on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0ne hundred and twenty-six patients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n=42).All patients received 0.5% ropivacaine 2mL subarachnoid injection with different speeds (the speeds of injection in groupⅠ,groupⅡand groupⅢ were 1mL/5 seconds,1mL/10 seconds and 1mL/15 seconds). The time of block level reaching to T10 and regressing to T8,the satisfactory of muscle relaxation, the maximum motor blockage, changes of MAP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Ⅰ,the time in groupⅡand Ⅲ of block plane reaching to T10 and degrading to T8 was prolonged and adverse reaction in groupⅡand Ⅲ were lower(P<0.05),the difference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of 0.5% ropivacaine with injection speed 1mL/10 seconds for cesarean section has satisfied anesthesia effect and relatively stability of haemodynamic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Ropivacaine;Combined spinal-epidural Block;Injection speed;Caesarean section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药理特性与布比卡因相近,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罗哌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作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并证明了低浓度、小剂量下是安全可靠的[1-2]。本研究旨在探讨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在不同注药速度下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经医院理论委员会批准并征得研究对象同意。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于我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共126例,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各42例,年龄为(25±3)岁,体重为(66±9)kg,身高为(159±6)cm,ASA为Ⅰ~Ⅱ级。每组产妇间的自然资料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妇入手术室后常规吸氧及连续监测ECG、BP、SPO2、HR、RR,开放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输注500mL羟乙基淀粉代血浆扩充血容量,麻醉操作者均为主治以上高年资医师,产妇取左侧卧倾斜30°,选择L2~3椎间隙采用直入法进行穿刺,成功后以25G腰麻针穿刺硬膜,确认腰麻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以 0.5%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60137)2mL注入蛛网膜下腔,三组的注药速度分别为:Ⅰ组是1mL/5s,Ⅱ组为1mL/10s,Ⅲ组为1mL/15s。推注完毕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针向头侧留置硬膜外导管3.5cm于硬膜外腔,固定导管后转平卧位,推注完毕至转平卧位操作均在3min内完成。麻醉过程中MAP低于基础值20%或心率低于50bpm分别予加快补液、麻黄素5~10mg或阿托品0.3~0.5mg处理,若麻醉平面低于T10或不能满足手术需要则硬膜外予2%利多卡因4~8mL,术程均在45~65min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注药速度三组均不相同。对感觉神经的评定采取针刺法,记录阻滞平面达到T10的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及时间、阻滞平面消退到T8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评定采用改良Bromge评分(0分:无运动障碍,1分:不能抬起下肢,2分:不能曲膝,3分:不能曲踝)测定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肌松满意度(手术医师评定);记录蛛网膜下腔注药以后的5、10、15、30min后MAP值并和基础值进行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低血压(<基础值30%)、心动过缓(<50bpm)、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寒战、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计量资料以()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觉神经的评定情况
  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在阻滞平面达到T10的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阻滞平面消退到T8的时间均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达到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运动神经阻滞的评定及术中追加利多卡因情况
  三组改良Bromge评分(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差别;Ⅰ、Ⅱ组肌松满意度相似,均较高,Ⅲ组优占45.2%,差占11.9%共5例;Ⅰ组有3例麻醉阻滞平面下降、Ⅲ组有5例麻醉阻滞平面过低,均需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与Ⅱ、Ⅲ组比较,Ⅰ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1),另Ⅰ组寒战2例,Ⅱ组头痛1例。见表3。
  2.4 麻醉前后MAP变化情况
  三组产妇麻醉前基础压MAP不具差异性,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10minⅠ组均较Ⅱ、Ⅲ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显著增高,一般在30%以上,而大多数产科手术属急诊症性质,腰硬联合阻滞方式结合了腰麻及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既保留腰麻起效快、下腹部及盆腔肌松好的优点又具有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随时加药的特点[3],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效果确切、肌松完善、可连续给药等优点而常为麻醉医师选择用于产科手术麻醉,常用的局麻药为布比卡因,其安全范围较窄[4],而罗哌卡因对心脏传导抑制及心脏毒性弱于前者,同时具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特点[5],安全范围也较大,比前者更具优越性,许多学者通过对两者麻醉效果的比较也证明了这一点[6]。
  子宫的感觉,交感运动神经纤维来自T10~L1、T5~T10,宫颈神经来自S4,因而麻醉平面达到T8~S5时效果理想。腰麻的常见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与麻醉平面过高交感神经阻滞有关,而在剖宫产手术中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证子宫动脉血流稳定、胎儿供血充足,避免胎儿宫内缺氧[7]及维持术中产妇RAAS内分泌轴功能的稳定促进术后康复[8]。控制麻醉平面在T6以下有利于减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影响麻醉平面调节的因素主要与局麻药的浓度、比重、剂量、容量及注药速度、患者的身高体位等有关。有学者通过对0.6%、0.5%和0.4% 3种浓度的等比重罗哌卡因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的比较认为0.4%等比重罗哌卡已可满足产科手术需要[9],结合崔志坚[10]和彭沛华等[11]的研究,为保证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本次研究采用0.5%等比重罗哌卡因,探讨在其他影响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0.5%罗哌卡因不同推注速度应用在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时的麻醉阻滞平面及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蛛网膜下腔注药速度在麻醉效果上呈现差异,Ⅰ组以较快速度注药,显示该组麻醉平面到达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均较Ⅱ、Ⅲ组缩短,达到的最高麻醉平面也较高,注药后血压的波动较大,低血压的发生率达到45.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高于Ⅱ、Ⅲ组,其中有3例因麻醉平面消退需要追加局麻药,提示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扩散的速度较快、范围较广,麻醉时效缩短,同时麻醉平面过高也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多;Ⅱ、Ⅲ组的麻醉平面较Ⅰ组低1~2个节段、MAP变化平稳,麻醉效果理想,其中Ⅲ组有5例因麻醉平面过低或不能满足手术需要而追加局麻药;Ⅰ组有2例出现寒战,Ⅲ组有1例头痛;三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综上所述,0.5%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较慢的注药速度有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然而注药速度过慢可能会导致麻醉平面过低不能满足手术要求[12]。通过本研究可观察到1mL/10s的注药速度既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克明.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及下腹手术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9,9(3):66-67.
  [2] 周孟虎,包明胜,汪丽华,等.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臨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7-28.
  [3] 文海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腹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1664-1665.
  [4] 高和新,刘宁,张荣,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脐血流和脐动脉血气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3):261-262.
  [5] Fettes PD,Hocking G,Peterson MK,et al.Comparison of plain and hyperbaric solution of ropivacaine for spinal anesthethesia[J].Br J Anaesth,2005,94(1):107-111.
  [6] 江金环,何利平,刘纳新,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院,2011,11(7):57-58.
  [7] 鲍瑞军.氯普鲁卡因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8):721.
  [8] 董敏,祁荣.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8):732-733.
  [9] 何鞠颖,闵龙秋,李守莉,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 (2):100-102.
  [10] 崔志坚,王秀菊,张晓哲,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82-83.
  [11] 彭沛华,陈燕,衡新华,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8,19.
  [12] 冯桂存,刘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比较[J].河北医药,2007,29(7):773.
  (收稿日期:2014-04-0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组化。 结果 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4个临床病理分级,其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均有不同。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G1 8例,G2 3例,G3或神经内分泌癌2例,免疫组化检查AE1/AE3阳性3例,Sy
期刊
[摘要] 目前普遍观点认为,肿瘤产生的本质是细胞增殖的调节失控,而细胞的增殖要通过细胞周期来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激酶复合物[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Cyclin]活性的异常是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的根本原因。抑制CDK/Cyclin激酶的活性成为有效治疗肿瘤的策略之一。因此,针对CDK/Cyclin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是当前抗肿瘤药物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CDK/cyc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复音汤对声带息肉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手术的声带息肉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术后予制酸、超聲雾化、禁声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本研究自拟复音汤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音改善积分及临床效果。 结果 两组治疗前主观嗓音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观嗓音评价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討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针对ACS伴高血糖状态患者,寻找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28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强化胰岛素治疗组(100例)、胰岛素治疗组(90例)、口服降糖药组(90例)。每组均使用相同的常规ACS药物治疗。记录治疗前及住院治疗出院前1d的血浆葡萄糖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时间定于A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討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早期疗效比较。 方法 总结我科2010年2月~2013年9月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60例,其中Ⅱ型34例,Ⅲ型26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经皮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采用Marryland 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统计两种方法的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行骨科大手术的5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骨科大手术后1周、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 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32例患者术后检查出20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达到39.10%,单侧肢体发生血栓的有172例,占82.69%;双侧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 将2013年1~12月份在本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同时肌注胸腺五肽,连续治疗3~5d,观察比较其疗效。 结果 治疗组声音嘶哑、咽痒、咽灼痛、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 目的 建立简便和灵敏的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D-3羟丁酸。 方法 在NAD和D-3羟丁酸脱氢酶存在下,用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BT)作为显色剂测定血清中的D-3羟丁酸。 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为0~7.0mmol/L,平均回收率为98.7%,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与对照试剂盒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r2 =0.996),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150例健康人血清D-3羟丁酸含量为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349例患者,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发生时间,考核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 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选择慢于对照组(P<0.05),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流感染实施品管圈,能有效减少感染发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中对骨髓恢复的预测作用。 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8例,检测化疗前、化疗后每3天的血小板计数及网织血小板计数。结果 38例患者中,相对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期的网织血小板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3.95)×109/L vs (5.77±3.5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