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方法大于力气。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化学学习质量的关键,在第七、八单元的学习中如何做才能事半功倍呢?
一、善思考,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要点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是不是必须有氧气参加呢?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绝大部分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如木炭、硫、磷、铁、镁的燃烧。但有些燃烧就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
在实验室里,把点燃的镁带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镁带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炭黑)。问:(1) 金属镁着火时能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只与氧气反应吗?对燃烧的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正确解答上述信息题。
燃烧和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同学们要注意把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习,认真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如2008年河南省中考题中关于宝成铁路109隧道灭火的试题就是典型实例。
二、重比较,明确知识间的差异与联系
1. 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比较及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比较。燃烧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即可。物质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充足,燃烧速率快,释放热量多,比如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之,不完全燃烧速率较慢,释放热量少,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炭黑颗粒,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造成空气污染。
2. 关于两类污染的比较。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保护空气资源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大气质量检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绿化,保护植被(即少排放多吸收)等。水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废旧电池中有害金属的污染等;保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有开源(开发水资源,如海水淡化等)、节流(节约用水)、治污。
3. 关于两类能源的比较。化石能源(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类,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的效率,以减少浪费,控制污染。新型能源主要包括氢能、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因其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或较少产生污染而被称为“绿色能源”。
4. 关于防止金属生锈和保护金属资源措施的比较。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防止金属生锈,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地开采,寻找金属代用品。防止金属生锈只是保护金属资源中的一条措施。
三、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在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时需明白:(1) 铁单质参与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亚铁盐。(2) 酸是指盐酸、稀硫酸。因为硝酸、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3) 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4) 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参与置换。(5) 同一金属与不同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金属的盐发生置换反应。(6)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都增加。(7) 判断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比较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或比较参与反应的金属和置换出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即可,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变小,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反之则增大。
四、会阅读,逆向思考,善于提出新问题
教材(2006年版P126)上安排有点燃三支蜡烛(如图1)的实验,让同学们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如图1)。显然,三支蜡烛中只有中间的一支能完全燃烧,直到燃完为止,其余两支会很快熄灭。那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思考一下: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经常对课本上的实验提出疑问,反向思考,有利于解决化学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也有利于拓宽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敏性。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2008年河南省中考出了这样一道题:(1) 图2中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2) 图2的B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1) 通过图片展示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电性;(2) 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上面的中考题没有沿着人们的习惯——正向思维,却逆向提出问题,要求同学们从金属的用途反推金属的性质;由实验现象反推该实验探究的目的。若平时学习不善于思考,对课本上的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容易答好此题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善思考,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要点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是不是必须有氧气参加呢?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绝大部分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如木炭、硫、磷、铁、镁的燃烧。但有些燃烧就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
在实验室里,把点燃的镁带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镁带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炭黑)。问:(1) 金属镁着火时能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只与氧气反应吗?对燃烧的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正确解答上述信息题。
燃烧和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同学们要注意把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习,认真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如2008年河南省中考题中关于宝成铁路109隧道灭火的试题就是典型实例。
二、重比较,明确知识间的差异与联系
1. 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比较及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比较。燃烧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即可。物质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充足,燃烧速率快,释放热量多,比如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之,不完全燃烧速率较慢,释放热量少,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炭黑颗粒,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造成空气污染。
2. 关于两类污染的比较。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保护空气资源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大气质量检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绿化,保护植被(即少排放多吸收)等。水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废旧电池中有害金属的污染等;保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有开源(开发水资源,如海水淡化等)、节流(节约用水)、治污。
3. 关于两类能源的比较。化石能源(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类,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的效率,以减少浪费,控制污染。新型能源主要包括氢能、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因其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或较少产生污染而被称为“绿色能源”。
4. 关于防止金属生锈和保护金属资源措施的比较。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防止金属生锈,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地开采,寻找金属代用品。防止金属生锈只是保护金属资源中的一条措施。
三、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在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时需明白:(1) 铁单质参与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亚铁盐。(2) 酸是指盐酸、稀硫酸。因为硝酸、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3) 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4) 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参与置换。(5) 同一金属与不同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金属的盐发生置换反应。(6)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都增加。(7) 判断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比较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或比较参与反应的金属和置换出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即可,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变小,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反之则增大。
四、会阅读,逆向思考,善于提出新问题
教材(2006年版P126)上安排有点燃三支蜡烛(如图1)的实验,让同学们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如图1)。显然,三支蜡烛中只有中间的一支能完全燃烧,直到燃完为止,其余两支会很快熄灭。那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思考一下: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经常对课本上的实验提出疑问,反向思考,有利于解决化学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也有利于拓宽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敏性。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2008年河南省中考出了这样一道题:(1) 图2中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2) 图2的B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1) 通过图片展示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电性;(2) 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上面的中考题没有沿着人们的习惯——正向思维,却逆向提出问题,要求同学们从金属的用途反推金属的性质;由实验现象反推该实验探究的目的。若平时学习不善于思考,对课本上的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容易答好此题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