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之一。他写过许多被世界各国人民高度赞赏的著名小说。《无名的裘德》是哈代作品中最具争议性的小说。但是这部小说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对英国文学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无名的裘德》主要反映了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奋斗和精神追求,讨论了人类活动中的许多冲突,如爱情和婚姻价值观,社会道德观念。本文着重从不合理的教育和婚姻,以及环境和性格的影响来分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悲剧;教育;婚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10-02
在《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中,裘德勤奋学习且抱有很高抱负,但由于社会制度存在缺陷,裘德的人生是一个悲剧,注定永远是失败的。一方面,裘德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努力工作与学习,他是一个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另一方面,裘德不能抵制阿拉贝娜的诱惑,使自己在生活中陷入迷茫和沮丧,这方面又是值得反思的。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不合理社会制度、落后观念等。在小说中,哈代批评了虚假的宗教和腐朽的资本主义,并客观地揭露了一个事实,即穷人得不到公平对待和尊重。从这部小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维多利亚时代,不仅生活是残酷的,社会也是残酷的,裘德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二、裘德悲剧的社会原因
(一)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在裘德所生活的时代,教育制度非常不公平。一方面,社会制度界定了穷人和富人的地位,并建立了严格的分配原则。另一方面,下层阶级的思想受到了愚蠢的社会习俗的限制。裘德所在的时代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有权接受教育。不幸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的,统治阶级认为教育是巩固其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
哈代曾经说过这部小说是对一个穷人争取上大学的描述。裘德虽然是一个孤儿,但从小就喜欢学习,名列前茅。他非常憧憬基督寺大学,但当他历经跋涉到达基督寺后,却发现自己只能在门外。他最终明白了,教育制度的代表是资产阶级,跨不过的门槛。在那种情况下,裘德不得不面对失败。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没有金钱和地位的平民无权进入大学教育系统。在小说中,哈代反对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事实上,统治阶级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这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婚姻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制度一直对婚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也引发了社会矛盾。在这部小说中,哈代通过裘德的成长和婚姻的经历,表达了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强烈不满,也批评了社会制度的落后和维多利亚社会不合理的婚姻观念。
裘德悲惨的婚姻状况是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最真实写照。他与表妹淑相遇,心生爱意,后生活在一起,并育有孩子。此举与当时的制度观念相悖,受到唾弃,丢失工作,到处流浪,居无定所。裘得和阿拉贝娜的孩子也在这样的生活中陷入绝望,在旅馆里将弟弟妹妹杀死之后,自己也上吊自杀了。淑受此打击,精神上完全崩溃,又回到原来丈夫的身边,心如枯槁。她觉得这是上帝对她的惩罚。裘德自淑离开后,也回到了阿娜贝拉身边,绝望潦倒。他在临终前极度悲凉地说:“让我出生的那个日子毁灭吧,让宣告一个男孩投入娘胎的那个黑夜毁灭吧。”
(三)宿命论的影响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他们认为人的命运是预先确定的。即使您更改了流程,也无法更改结果。宿命论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统治,其理论是,人与自然受到上帝的控制,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类无法改变它。事实上,宿命论只是统治阶级巩固其地位的一种手段。哈代的小说揭示了维多利亚社会中的黑暗和空洞的现实。
淑作为一名接受过教育、有着独立意识的女性。她是裘德的良师益友, 在思想上鼓励裘德同命运做斗争, 努力帮助裘德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当裘德痴迷于宗教的传统道德时, 她敢于揭露宗教虚伪的面孔和罪恶。在裘德和她的爱情悲剧之前, 她敢于同社会上的腐朽道德做斗争, 主张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但是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 她因无法忍受这样的打击而逐渐崩溃, 同世俗和宗教抗争的心理逐渐瓦解、妥协, 屈服于世俗和宗教礼法。
事实上,宿命论只是统治阶级巩固其地位的一种手段。哈代的小说揭示了维多利亚社会中的黑暗和空洞的现实。正如他所说,一个人的命运受到经济地位和阶级的影响。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认为,由于宿命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所区别,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这种现象也是维多利亚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最后,宿命论杀死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裘德的悲剧“当之无愧”。
二、裘德悲剧的性格原因
个体主观因素在人们的内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在悲剧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每一个悲剧人物都拥有一个特定的人格。在那种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无法摆脱个性的束缚而最终失败。不可否认的是,这暴露了人类的弱点。我们可以从裘德的令人心碎的悲剧中看到,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个人欲望,所以他才迷失了自我。
(一)犹豫不决,不辨是非
裘德是一个有雄心壮志并勤奋工作的人。但是,作为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人,他无法被社会所认识,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他只能被社会剥削,最终无所事事。裘德无法抗拒阿拉贝娜的诱惑而迷失了自己,由于落后的社会制度和婚姻制度,裘德无法摆脱这让人窒息的婚姻,最后还是和阿拉贝娜复婚,这是很可悲的。然而他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总是犹豫不决,生活在幻想中,而不是生活现实里面。裘德的悲剧也在于他放纵自己的欲望,他清清楚楚地知道阿拉贝娜颇有城府,却仍然接受了阿拉娜贝。雖然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可言,但裘德却在肉欲面前彻底沉沦,失去了自己的原则,无法认清对错、美恶。 这样一个贪念肉体情欲的裘德成为一个罪人。即使裘德与阿拉贝娜他们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而且裘德还爱着淑,但当他与阿拉贝娜再次相遇后还是可以与其同床共枕。而当裘德在淑那里得到了精神与肉体上的满足后,又事事都顺着淑。由此可见,在情欲和学问之间,立志研究学问的裘德放弃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是多么讽刺的对比。通过这场悲剧,哈代表达了他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的痛苦和个人的僵化。
(二)屈于压迫,丢失原则
托马斯·哈代设定了两个相互对立的角色,裘德一面为圣徒,一面又是罪人。在裘德的性格里面是有真诚美好一面的,小时候的恻隐之心,替农夫看管谷子,看到小鸟没有食物吃时,就让小鸟吃他看管的谷子,看到剪断后的树枝渗出液体会感到悲伤。裘得有着一颗善良仁慈之心,对自然界的万物爱护有加,具有怜悯之情。但正也是因为这种怜悯和隐忍之心使他无法解救自己沦陷的命运。成年的裘德接受了阿拉贝娜的诱惑,一时冲动初尝禁果后自责犯下的错,加上心机的阿拉贝娜以此欺骗他,憨厚的裘得为了阿拉贝娜的名誉而选择与她结婚,并且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学业追求。然而,没有感情的婚姻悲剧人生由此开始。阿拉贝娜是个自私只爱她自己的女人,觉得裘德没有办法给她想要的物质生活,就离开了他找,与其他男人结婚。后来,裘德在基督寺与自己的表妹淑见面后,与表妹淑是坠入爱河,但他们二人却未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美好结局。裘德表妹淑的爱情被教会和世俗鄙视谴责,再加上孩子的离去。最后裘德和淑只能在失望和痛苦中分开,结束了这段备受阻碍的感情。他们分手后,裘得陷入了感情的悲痛之中,最终郁郁而终。
他的爱情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其性格在自我挣扎与社会影响下发生了变化,最终让他的爱变得没有原则。裘德与淑都是离异的自由身,但两人受制于当时的婚姻约束,各自又选择了复婚。裘德对淑的爱过于放纵,对性同样放纵,这在基督教的禁欲思想中无疑就是犯罪,使裘德的负罪心理十分严重。他对淑的爱出于人性,却朗诵自律训条,还专门捡出教会史讲述第二世纪苦行主义的篇章来学习,试图洗脱自己的罪行。然而,私下又劝说自己,“这回根本同色情狂不沾边。我看得出来她聪明过人,希望精神方面得到共鸣。”
三、结论
哈代是英格兰最现实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批评了维多利亚社会的无情和黑暗,同时赞扬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崇高精神。即使我们生活在远离这个时代的地方,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贯穿于小说中,即对封建腐败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在小说中,哈代呼吁人权和社会进步的平等,同时反对落后的思想和制度。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知道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维多利亚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决心是成功人士必需的两个条件。然而,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裘德却没有下定决心,而是选择妥协和接受现实,最终屈服于失败。那时候,无论他如何地挣扎,都与风雨中的小草一样,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顾向阳.《无名的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成因探析[J].语文建设,2017,(12).
[2]劉品.爱情挽歌时代的赴死英雄——解读哈代《无名的裘德》的悲剧意识[J].才智,2015,(4):55-58.
[3]林渝南,权小芹.评《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形象[J].文学教育(上),2009,(06).
[4]石鑫.评《无名的裘德》人物形象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5]朱晓丽.《无名的裘德》中的悲剧宿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6]邹瑛.人物的性格与环境——读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J].理论界,2007,(01).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悲剧;教育;婚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10-02
在《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中,裘德勤奋学习且抱有很高抱负,但由于社会制度存在缺陷,裘德的人生是一个悲剧,注定永远是失败的。一方面,裘德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努力工作与学习,他是一个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另一方面,裘德不能抵制阿拉贝娜的诱惑,使自己在生活中陷入迷茫和沮丧,这方面又是值得反思的。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不合理社会制度、落后观念等。在小说中,哈代批评了虚假的宗教和腐朽的资本主义,并客观地揭露了一个事实,即穷人得不到公平对待和尊重。从这部小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维多利亚时代,不仅生活是残酷的,社会也是残酷的,裘德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二、裘德悲剧的社会原因
(一)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在裘德所生活的时代,教育制度非常不公平。一方面,社会制度界定了穷人和富人的地位,并建立了严格的分配原则。另一方面,下层阶级的思想受到了愚蠢的社会习俗的限制。裘德所在的时代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有权接受教育。不幸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的,统治阶级认为教育是巩固其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
哈代曾经说过这部小说是对一个穷人争取上大学的描述。裘德虽然是一个孤儿,但从小就喜欢学习,名列前茅。他非常憧憬基督寺大学,但当他历经跋涉到达基督寺后,却发现自己只能在门外。他最终明白了,教育制度的代表是资产阶级,跨不过的门槛。在那种情况下,裘德不得不面对失败。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没有金钱和地位的平民无权进入大学教育系统。在小说中,哈代反对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事实上,统治阶级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这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婚姻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制度一直对婚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也引发了社会矛盾。在这部小说中,哈代通过裘德的成长和婚姻的经历,表达了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强烈不满,也批评了社会制度的落后和维多利亚社会不合理的婚姻观念。
裘德悲惨的婚姻状况是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最真实写照。他与表妹淑相遇,心生爱意,后生活在一起,并育有孩子。此举与当时的制度观念相悖,受到唾弃,丢失工作,到处流浪,居无定所。裘得和阿拉贝娜的孩子也在这样的生活中陷入绝望,在旅馆里将弟弟妹妹杀死之后,自己也上吊自杀了。淑受此打击,精神上完全崩溃,又回到原来丈夫的身边,心如枯槁。她觉得这是上帝对她的惩罚。裘德自淑离开后,也回到了阿娜贝拉身边,绝望潦倒。他在临终前极度悲凉地说:“让我出生的那个日子毁灭吧,让宣告一个男孩投入娘胎的那个黑夜毁灭吧。”
(三)宿命论的影响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他们认为人的命运是预先确定的。即使您更改了流程,也无法更改结果。宿命论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统治,其理论是,人与自然受到上帝的控制,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类无法改变它。事实上,宿命论只是统治阶级巩固其地位的一种手段。哈代的小说揭示了维多利亚社会中的黑暗和空洞的现实。
淑作为一名接受过教育、有着独立意识的女性。她是裘德的良师益友, 在思想上鼓励裘德同命运做斗争, 努力帮助裘德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当裘德痴迷于宗教的传统道德时, 她敢于揭露宗教虚伪的面孔和罪恶。在裘德和她的爱情悲剧之前, 她敢于同社会上的腐朽道德做斗争, 主张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但是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 她因无法忍受这样的打击而逐渐崩溃, 同世俗和宗教抗争的心理逐渐瓦解、妥协, 屈服于世俗和宗教礼法。
事实上,宿命论只是统治阶级巩固其地位的一种手段。哈代的小说揭示了维多利亚社会中的黑暗和空洞的现实。正如他所说,一个人的命运受到经济地位和阶级的影响。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认为,由于宿命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所区别,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这种现象也是维多利亚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最后,宿命论杀死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裘德的悲剧“当之无愧”。
二、裘德悲剧的性格原因
个体主观因素在人们的内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在悲剧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每一个悲剧人物都拥有一个特定的人格。在那种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无法摆脱个性的束缚而最终失败。不可否认的是,这暴露了人类的弱点。我们可以从裘德的令人心碎的悲剧中看到,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个人欲望,所以他才迷失了自我。
(一)犹豫不决,不辨是非
裘德是一个有雄心壮志并勤奋工作的人。但是,作为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人,他无法被社会所认识,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他只能被社会剥削,最终无所事事。裘德无法抗拒阿拉贝娜的诱惑而迷失了自己,由于落后的社会制度和婚姻制度,裘德无法摆脱这让人窒息的婚姻,最后还是和阿拉贝娜复婚,这是很可悲的。然而他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总是犹豫不决,生活在幻想中,而不是生活现实里面。裘德的悲剧也在于他放纵自己的欲望,他清清楚楚地知道阿拉贝娜颇有城府,却仍然接受了阿拉娜贝。雖然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可言,但裘德却在肉欲面前彻底沉沦,失去了自己的原则,无法认清对错、美恶。 这样一个贪念肉体情欲的裘德成为一个罪人。即使裘德与阿拉贝娜他们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而且裘德还爱着淑,但当他与阿拉贝娜再次相遇后还是可以与其同床共枕。而当裘德在淑那里得到了精神与肉体上的满足后,又事事都顺着淑。由此可见,在情欲和学问之间,立志研究学问的裘德放弃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是多么讽刺的对比。通过这场悲剧,哈代表达了他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的痛苦和个人的僵化。
(二)屈于压迫,丢失原则
托马斯·哈代设定了两个相互对立的角色,裘德一面为圣徒,一面又是罪人。在裘德的性格里面是有真诚美好一面的,小时候的恻隐之心,替农夫看管谷子,看到小鸟没有食物吃时,就让小鸟吃他看管的谷子,看到剪断后的树枝渗出液体会感到悲伤。裘得有着一颗善良仁慈之心,对自然界的万物爱护有加,具有怜悯之情。但正也是因为这种怜悯和隐忍之心使他无法解救自己沦陷的命运。成年的裘德接受了阿拉贝娜的诱惑,一时冲动初尝禁果后自责犯下的错,加上心机的阿拉贝娜以此欺骗他,憨厚的裘得为了阿拉贝娜的名誉而选择与她结婚,并且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学业追求。然而,没有感情的婚姻悲剧人生由此开始。阿拉贝娜是个自私只爱她自己的女人,觉得裘德没有办法给她想要的物质生活,就离开了他找,与其他男人结婚。后来,裘德在基督寺与自己的表妹淑见面后,与表妹淑是坠入爱河,但他们二人却未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美好结局。裘德表妹淑的爱情被教会和世俗鄙视谴责,再加上孩子的离去。最后裘德和淑只能在失望和痛苦中分开,结束了这段备受阻碍的感情。他们分手后,裘得陷入了感情的悲痛之中,最终郁郁而终。
他的爱情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其性格在自我挣扎与社会影响下发生了变化,最终让他的爱变得没有原则。裘德与淑都是离异的自由身,但两人受制于当时的婚姻约束,各自又选择了复婚。裘德对淑的爱过于放纵,对性同样放纵,这在基督教的禁欲思想中无疑就是犯罪,使裘德的负罪心理十分严重。他对淑的爱出于人性,却朗诵自律训条,还专门捡出教会史讲述第二世纪苦行主义的篇章来学习,试图洗脱自己的罪行。然而,私下又劝说自己,“这回根本同色情狂不沾边。我看得出来她聪明过人,希望精神方面得到共鸣。”
三、结论
哈代是英格兰最现实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批评了维多利亚社会的无情和黑暗,同时赞扬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崇高精神。即使我们生活在远离这个时代的地方,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贯穿于小说中,即对封建腐败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在小说中,哈代呼吁人权和社会进步的平等,同时反对落后的思想和制度。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知道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维多利亚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决心是成功人士必需的两个条件。然而,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裘德却没有下定决心,而是选择妥协和接受现实,最终屈服于失败。那时候,无论他如何地挣扎,都与风雨中的小草一样,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顾向阳.《无名的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成因探析[J].语文建设,2017,(12).
[2]劉品.爱情挽歌时代的赴死英雄——解读哈代《无名的裘德》的悲剧意识[J].才智,2015,(4):55-58.
[3]林渝南,权小芹.评《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形象[J].文学教育(上),2009,(06).
[4]石鑫.评《无名的裘德》人物形象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5]朱晓丽.《无名的裘德》中的悲剧宿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6]邹瑛.人物的性格与环境——读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J].理论界,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