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词语教学策略谈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段词语教学注重识记与积累,只要是新出现的生字新词,大都被列入教学的范畴。教师在教学读音、字形及意思理解的时候,要让词语学习经历“摄取—消化—运用—积累”融为一体的“涵泳”过程,并把语文和生活巧妙地糅合到一起,汲取生活中无穷的资源来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才是真正的“活”的词语教学。
  一、摄取消化要寻“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基础上。在具体的象形中意会、感知,有助于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巩固对词语的记忆。所以,在低段词语教学过程中,教者往往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物、图画、表情、动作等帮助学生体味词语含义和情感,进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让小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
  1.用动作诠释词语
  我们在教学一下课文《两只小狮子》中“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这句话时,让学生扮演勤狮子和懒狮子,离开座位做做那些动作,让学生们在演示动作的过程中理解词语、体验情感。特别是在教学二下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的“蹭”,很难用“摩擦”去解释那种撒娇、喜欢的意思,就要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模仿中、游戏中感受动物和人类的亲密情感。
  2.用画面演绎词语
  二年级上册《识字1》是描写秋天景致的三组词语。“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这两个描绘秋天美景的词,学生最难理解。教学时,教师只要用一组秋季森林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树林美在哪里?在观察与发现中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教师把词语的内涵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在今后的阅读中如再遇到有关词语,他们脑海中的形象会更分明、立体,这些词语随着学生语感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学生生活积累的日益丰富,还会自觉地运用。
  3.用故事描绘词语
  二年级上册《识字8》呈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在教学前,教师请孩子们在课前搜集神话故事,上课时,教师呈现的是无声的成语故事动画片,让找到这个故事的孩子在课中配音,讲一讲神话故事。在听、讲、看神话故事中,孩子们自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当孩子们再次看到这个词时,留在孩子们脑海中的不仅仅是这个词语,还有这个词语背后的神奇故事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情感体验。
  4.用情境感悟词语
  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在生动的言语实践中真正进入文本世界,词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只需教师稍加点拨,便能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中了。如在教学人教版二下《画家和牧童》 “纷纷夸赞”一词时,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读读文本中人们对画的夸赞的句子,然后教师创设一个穿越到现场的情境,让学生做做不同身份的古人也来夸一夸。教师问:“这位官老爷,您来夸一句!”学生模仿官老爷的语气回答:“画得太好了,画得太好了!我真喜欢!”教师再请其他学生模仿秀才、读书郎等来对画夸赞一番,最后老师小结:小朋友,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夸赞就叫——学生马上回答是纷纷夸赞。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仅读懂了纷纷夸赞的意思,更是学会了不同的夸赞方式,提升了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二、积累运用要用“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联系。”留心生活,处处皆是词语教学的源头。
  1.利用生活映像唤醒词语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平常的生活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片片映像。教师就是要让词语学习放在生活的大世界里进行,连接生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词语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不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个词的意思,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个词语。如人教版二下《雷雨》“垂”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说说“垂下来”的意思。学生说是“掉下来”的意思,教师就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里用“垂下来”而不用“掉下来”呢?有学生联系自己在农村的墙角观察到蜘蛛垂下来时,有蜘蛛丝连着的。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想想生活中习惯用垂下来的事例,学生讲到柳树的叶子垂下来了,小兔子的耳朵垂下来,实验没成功,自己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发呆等;再让学生说说哪些时候习惯用掉下来?学生讲到树叶掉下来,窗台上的花盆掉下来等等。最后教师小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会正确运用这两个词了。回忆一下,我们会发现,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连着,就用——(生: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完全分开了,就用——(掉下来、落下来)。”
  这样的词语教学先声夺人,不是仅仅让学生讲出这个词的意思,而是把解词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对接,唤醒了学生大脑中积极的词汇库存,不仅理解了“垂下来”这个词的意思,而且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后,在口语交际以及写话的时候,学生也会正确运用这个词语了。
  2.利用生活细节辨析词语
  教学中常常遇到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进行鉴别,在鉴别中进行赏析,在赏析中达到升华。这种理解具体、真实,这种理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积淀,并进入潜意识之中。
  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时,紧紧抓住了“冒”字进行教学。围绕“冒”,引导学生进行换词,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打开记忆的闸门,更换出“长”“伸”“钻”“露”“探”等词进行比较。为了让学生体会“冒”字的不可替代性,可以进行一次选字填空,感受词语的精准性。例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蚯蚓从土里(钻)出来,小鸟(伸)长脖子要妈妈喂食,机灵的小鱼只(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在文本描述的情境中,想象“冒”的情境,然后,教师又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继续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后怎么样?这样,对“冒”字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先引导学生进行换词,在换词的基础上,借助文本、借助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冒”字理解得实在、透彻、全面。   3.利用生活实际运用词语
  生活和语文是相通的,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才能深得文章旨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已有的认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利用生活实际运用词语,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相似的经验,实现与课文有关词句所描写的情境相似匹配,以使学生在读书中入境动情,对课文的意境有着深切的感受。
  例如《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幸福”一词的教学,虽然我们平常经常在说这个词,但是, 却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体会“幸福”的含义,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说:每天早上,老师来到学校,听到你们一个个对我说“早上好”,听到悦耳的问候声,看到纯洁天真的笑容,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什么时候你也很幸福呢?
  生一:冬天的时候,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我很幸福!
  生二:双休日,爸爸妈妈带我去外面玩我很幸福!
  生三:我生病的时候要打针吃药,我想到不生病健健康康时很幸福!
  生四:我过生日的时候,很多人来祝福我生日快乐,我觉得很幸福……
  虽然这样的幸福学生或许还只是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快乐和享受,但毕竟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生活化”了。
  4.联想生活场景拓展词语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提高学生拓展积累词语的能力,赋予词语以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人教版一下《31回声》“波纹”一词的教学,有学生问:什么是一圈圈波纹?老师播放池塘里波纹荡漾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有学生说:哦,我也玩过的,我向小河里扔石头就会有一圈圈的波纹出现的!教师趁机拓展:是啊,生活中除了波纹,还有好多我们见过的“纹”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老师先说一个:斑马身上一道道黑白相间的叫——学生接上:斑纹。教师可以请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说说。有的说,奶奶年纪大了,额头上有一道道皱纹;有的说,妈妈的眼角有一条条鱼尾纹;有的从自己的毛衣上找到一条条花纹;有的说手上有一条条纹路;还有学生拿起一支铅笔请大家看自己手上的铅笔,看上去像一颗螺丝钉,身上有一圈圈的螺纹……通过教师的引导,词语在想象、练说中不断丰满壮大,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形态。
  三、感悟品味要求“道”
  词语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感情色彩。这正是词语教学追求的“道”——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教学,可以通过对词语背后丰富情感的挖掘,感受词语承载的文化,作者对所描绘事物的情感体验等。低年级教师也不能忽视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二上《从现在开始》一文时,教师针对“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这段话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小动物们喜欢猫头鹰吗?并请学生找找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有的学生说:我从“叫苦连天”看出大家不喜欢猫头鹰,如果喜欢就不会用这个词语了;有学生补充说:“叫苦连天”就是说明小动物们恨死猫头鹰了。教师提示学生,从“叫苦连天”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大家对猫头鹰的情感,那就再到课文中找找这样的词语,能够表达出对别人情感的词语。学生又找到了“直摇头、只好” 等,可以看出大家不喜欢袋鼠和很不情愿的心情。还有学生找到了“欢呼”,说可以看出大家最喜欢小猴子、心情特好等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更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词语中读到了不同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
  “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可见,汉字是有情有义的。作为用汉字构成的词语,在对低年段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使用“千方百计”,诱使学生“沉入”词语的精彩世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其他文献
“半小时课堂”是我们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课改以来,各种新理念、新教法层出不穷,广大一线教师在欣喜的同时也常常感到困惑:课堂教学怎么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半小时课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什么是“半小时课堂”    “半小时课堂”就是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堂课里都有自主
虽然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较为薄弱。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国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产业集群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形成机械制造产业
一直以来,教师将作业作为一种加强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有力手段,了解学生情况、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重点设计规定作业内容、数量,学生则被动地照单接受和完成。这样布置的作业就难免会产生以下弊端:①单调、枯燥。不是机械抄写生字词句,就是反复操练课本试题;②空洞乏味。作业仅仅是知识的符号变更,缺乏形式的多变性、训练的趣味性;③量多质滥。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搞疲劳战术,劳而无功
当前,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体育锻炼受到我国人民的普遍重视。在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今天,体育运动走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对体育赛事开始高度重视。基于此,浅谈体育产业对我国经
说明文是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以介绍事物为主,既不像故事那样曲折生动,也不像散文那样脍炙人口,再加上语言准确、科学,因此,这类课文的作业往往不是教师的“最爱”,以致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效用不高。如何让说明文的作业更有效呢?笔者试从课前、课中和课后来谈谈对说明文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预习作业:指向先学后教    说明文的一大特点是内容集中、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因此这类文体非常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