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阅读,阅读应该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所以在语文教学一线开展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理论的研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并付出教学实践。
【关键词】 语文有效阅读 阅读理论 阅读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表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这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即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阅读,阅读应该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所以在语文教学一线开展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理论研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感受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享受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所以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语文教学理论认识和方法进行深入思考。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思考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要充分发挥语文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认识自然,社会、自我中规划人生。
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关注传授教科书上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化常识等基础性知识,而更重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流,与文本交流,教给学生以基本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
(二)注重语文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教育能够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积极主动探究,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依据学生共同基础和个性差异,建构开放、有序的語文课堂
依据学生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在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要照顾学生原有的基础、学习能力和需求等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量,增强课文的选择性,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一)高举人文性,滋养心灵
人文性作为语文本质属性,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命脉。阅读教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设计和目标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美的关注,增强追求美的信念,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愉悦中得到感染,从而使人文性得到高层次的展现,进而体现阅读教学的“人的文学”和人文精神。学完苏教版《史记?项羽本纪》后,吕堃同学写下了心中项羽的一首诗:
项家郎
深仇家恨项门郎/力能扛鼎天赐将/称霸吴中少年畏/才气过人欲代皇/破釜沉舟破秦军/ 巨鹿战名震沙场/呼声震天隶诸将/权益迷心妒贤良/围困垓下穷末路/四面楚歌孤寂饮/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两相隔/驾马南驰阴陵迷/深陷大泽不得脱/刈旗斩将知天亡/快马挥刀战四向/山穷水尽刎乌江/天恸地悲哀鸟鸣/江水涛涛何人泣/双十佳华披金甲/八年征战名天下/何家布衫慕刘邦/何家罗裙思项羽/无奈心性多残暴/不得民心怎么狂/樽酒举天扪自问/无双英雄谁人当/《史记》一百三十篇/唯论西楚项霸王
学生在阅读中参悟生活,参悟学习,愉悦地表达自我对项羽的性情的理解。 (二)建立“四位一体”的阅读管理模式
第一、建立菏泽一中学生读书笔记档案。本档案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内容摘要、精彩句段推荐及理由、技法借鉴、我的疑惑、一言所得、随笔等。每个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并整理成册。每一学段要求学生至少写20次读书笔记,老师按照学生“读书笔记”质量来给学生评定等级,可以说学生有应付的心理,有完全抄写“阅读大视野”里面的内容,但学生毕竟前进了一步,只有我们迈开双脚,再长的路才能走完。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性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性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组织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性格差异和男女差别,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和阅读管理工作。阅读时,一个组的同学围坐在一起,或交流,或讨论,或争论,有百家争鸣的效果,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在碰撞中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第三、充分展示学生成果,建立榜样示范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具有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作用。如在《苏东坡突围》中第二小组组长朱凯丽同学,从文学、心境、政治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且结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定风波》、《卜算子》以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来解读《苏东坡突围》,让全班学生为之震撼,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第四、蓝卡激励;阅读教学中,对认真用心写阅读体会的同学发放蓝卡;对较好完成随笔的同学除发放蓝卡外,还要在班级进行表扬和朗读,以激励学生学习。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反思自己的收获、不足、措施等,让学生在反思中自觉,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让学生在反思中发展。
阅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课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 2011年4月版
[2] 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2010年版
[3] 夏志清《人的文学》2010年版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
【关键词】 语文有效阅读 阅读理论 阅读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表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这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即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阅读,阅读应该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所以在语文教学一线开展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理论研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感受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享受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所以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语文教学理论认识和方法进行深入思考。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思考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要充分发挥语文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认识自然,社会、自我中规划人生。
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关注传授教科书上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化常识等基础性知识,而更重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流,与文本交流,教给学生以基本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
(二)注重语文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教育能够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积极主动探究,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依据学生共同基础和个性差异,建构开放、有序的語文课堂
依据学生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在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要照顾学生原有的基础、学习能力和需求等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量,增强课文的选择性,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一)高举人文性,滋养心灵
人文性作为语文本质属性,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命脉。阅读教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设计和目标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美的关注,增强追求美的信念,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愉悦中得到感染,从而使人文性得到高层次的展现,进而体现阅读教学的“人的文学”和人文精神。学完苏教版《史记?项羽本纪》后,吕堃同学写下了心中项羽的一首诗:
项家郎
深仇家恨项门郎/力能扛鼎天赐将/称霸吴中少年畏/才气过人欲代皇/破釜沉舟破秦军/ 巨鹿战名震沙场/呼声震天隶诸将/权益迷心妒贤良/围困垓下穷末路/四面楚歌孤寂饮/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两相隔/驾马南驰阴陵迷/深陷大泽不得脱/刈旗斩将知天亡/快马挥刀战四向/山穷水尽刎乌江/天恸地悲哀鸟鸣/江水涛涛何人泣/双十佳华披金甲/八年征战名天下/何家布衫慕刘邦/何家罗裙思项羽/无奈心性多残暴/不得民心怎么狂/樽酒举天扪自问/无双英雄谁人当/《史记》一百三十篇/唯论西楚项霸王
学生在阅读中参悟生活,参悟学习,愉悦地表达自我对项羽的性情的理解。 (二)建立“四位一体”的阅读管理模式
第一、建立菏泽一中学生读书笔记档案。本档案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内容摘要、精彩句段推荐及理由、技法借鉴、我的疑惑、一言所得、随笔等。每个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并整理成册。每一学段要求学生至少写20次读书笔记,老师按照学生“读书笔记”质量来给学生评定等级,可以说学生有应付的心理,有完全抄写“阅读大视野”里面的内容,但学生毕竟前进了一步,只有我们迈开双脚,再长的路才能走完。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性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性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组织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性格差异和男女差别,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和阅读管理工作。阅读时,一个组的同学围坐在一起,或交流,或讨论,或争论,有百家争鸣的效果,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在碰撞中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第三、充分展示学生成果,建立榜样示范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具有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作用。如在《苏东坡突围》中第二小组组长朱凯丽同学,从文学、心境、政治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且结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定风波》、《卜算子》以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来解读《苏东坡突围》,让全班学生为之震撼,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第四、蓝卡激励;阅读教学中,对认真用心写阅读体会的同学发放蓝卡;对较好完成随笔的同学除发放蓝卡外,还要在班级进行表扬和朗读,以激励学生学习。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反思自己的收获、不足、措施等,让学生在反思中自觉,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让学生在反思中发展。
阅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课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 2011年4月版
[2] 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2010年版
[3] 夏志清《人的文学》2010年版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