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先贤在两千余年前便阐释出音乐在教育方面发挥出的作用。时至今日,虽奴隶社会的礼乐制度早已遁迹,亦不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大一统社会,但音乐教育的传承却从未中断。在中国政治体制的自然蜕变与西方文化的“坚船利炮”将沉睡的古老中国由内而外唤醒之后,国内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开始效仿西方而发生变化,民国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使得各中小学校、师范院校纷纷开设音乐课程,并明文规定学制诸事。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开始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其于《新青年》第3卷第6期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文中言明其关于美育之主张——通过美感教育来陶冶人的品质,而音乐教育正属美感教育之一种。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音乐教育从此真正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正是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最为接近之时。与此同时,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应如何做到以立德树人为视角进行音乐教育的开展呢?《音乐鉴赏》课程又是如何作为介质将音乐教育与德育进行连接呢?文章将以音乐的德育功能为切入点,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特征,叙述笔者对于新时代《音乐鉴赏》课程开展的一得之见。
一、以音达礼,以声传情——音乐德育之功能
纵观中国音乐历史长河,自有人类活动记载之始,音乐便如影随形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远古时期的劳作与求偶,至上古时期的卜祀与达礼,再至中古、近古时期的娱乐与传情,具有丰厚内涵的音乐始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的思想形成与情感表达产生无形却强大的影响。
(一)音乐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中国,音乐为古时士大夫需要修习的六艺之一。如今,其更是成为了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何为音乐呢?《中国音乐词典》中言其“意义与现代辞汇‘音乐’相同。在古代音乐理论中,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大乐》:‘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①《音乐百科词典》中将其定义为“以音为素材,通过各种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以至观念的一种时间艺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②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此,各大专业音乐院校自不必言,普通高校中多开设《音乐鉴赏》等与音乐相关的课程,旨在涵养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审美、提升学生气质,此为对音乐的重要性进行认知的间接体现。而对于音乐重要性进行认知的直接体现,则可见于诸位学者的言论之中。周海宏曾于其讲授的《音乐鉴赏》一课上对音乐作出评价: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音乐这样给人以如此大的感染力。杨燕迪于其著作《乐声悠扬》中一篇名为《听乐与读乐》的文章中谈到:“相对于文学和美术而言,音乐希望我们‘全方位’地投入。它刺激我们的听觉,需要我们的眼睛,而且召唤我们肌肉的参与。最后,音乐沉入我们的脑海,在我们的理智思索和感情生活中激起久久不衰的共鸣。”③雨果也曾如此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音符。”能够对人类生理感知、心理感情产生如此影响的音乐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国新时代教育体制中,更具备着被深入挖掘的意义。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民族多样的东方大国,其音乐历史跨越了数个迥然不同的阶段。其中,近现代音乐史亦可被称为一部红色革命史,诸多含蕴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歌曲滋养了一代人的心灵土壤,培植了一代人的精神花园,是中国民族文化深层的、内在的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影响力至今未曾歇止。而因其词曲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强大的号召力,故而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塑造与思想规范有着重大意义,具有其他时期音乐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作用。
(二)音乐是通往德育教育的桥梁
早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末叶,便有《荀子》一书记载下“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④此般突出音乐教化功能的语句。德国音乐家亨德尔亦曾阐明自己对音乐教育作用的期望: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以音乐培育学生的心灵美,以音乐启发学生的智力,以音乐呼唤学生的情感,以音乐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说道: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此三者无一例外,均对音乐的德育功能作出了强调。
世间种种学问,无论文理艺体,均来源于人类的不懈思索,最终作用于人身,对人类之思维、情感、气质、修养产生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音乐作为诸多艺术门类中之一种,较文学、绘画、雕刻等相对静止的艺术种类更具备迅捷、直接且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更易起到教育作用。正如聆听莫扎特所作《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的慢板乐章可为使听者的内心变得宁静而祥和、聆听琴曲《欸乃》则可让听者体会田园山水之间的悠然畅意一般,音乐能够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涵养性情、培养审美、提升气质,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受教育对象思想品格及意志品质的塑造。而此种塑造应同时以“德”为基础与目的,将潜在于音乐中的德内化成受教育对象心中之“德”。
回顾前文,诞生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期间的诸多革命歌曲便潜藏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德”,如发表于1944年的新民歌《东方红》,便以悠扬壮阔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的钦慕与感激。当此种情感传入聆听者的耳中,聆听者的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党与国家的热爱之情会传入聆听者的心中,如此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建思铸魂,立德树人——新时代教育之特征
高尚而獨立的思想使人的灵魂完整、洁净,美好而厚重的品德让人能够直立世间。而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此种社会形势下,建思铸魂、立德树人成为了中国新时代教育的主流特征。 (一)崭新特征:德育的艺术化体现
在文化多元、个性彰显的今时社会,单一而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已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以生动阐释,遑论将新时代“德”之内涵植根于大学生心中、达到德育的目的。数年来,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并行不悖”将本应骨血相融的“艺术”与“道德”生生割离,教育亦显现出仅注重专业艺术技能的培养与仅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两个极端。此种现象在隶属艺术教育的音乐教育中亦是屡见不鲜、彰明较著。那么,应如何将已然脱离的“德”与“音”融合为一、相辅相成,从而以立德树人为基础视角,让中国的音乐教育与新时代教育特征相契合呢?
若使一件事物发挥作用,其内在自身属性是基础,外在他者触发则是关键。音乐,尤以近现代红色革命歌曲为主体,可激扬情感、传递信仰,自身具备“德”的属性,即“德融音声”;而大學生《音乐鉴赏》课程的设置可将音乐之“德”通过传道受业的方式在高校这一人才集中的平台之上进行传播,实现“德以音传”。如此,“德”“音”二者相合,在艺术化了的进程中实现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与新时代教育相契合。
(二)实现途径:不容忽视的高校音乐教育
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可分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其中,学校教育位列其余二者之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过渡阶段,故而在通往实现德育教育彼岸的进程中,学校教育是必由之路。高校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环,以大学精神为连接文化与教育的内在枢纽,高举先进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旗帜,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同时,其载体——高校是人文精神凝聚与散播的重要阵地,是未来社会中“精神成人”的襁褓,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地。在高校中实行音乐教育,既是对高校综合教育体系的完善,亦是为国家社会音乐审美总体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石。
音乐教育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两类,《音乐鉴赏》课程的属性定位是公共艺术课程,隶属于普通音乐教育,多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塑造,而非技能层面的训练。故,在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选择时,应把握好主流方向,避免崇洋主义与流俗主义。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认知与品鉴固然是大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后应具备的修养,对于现代流行音乐甚至网络歌曲中包含的精华之处也可选取性吸收,然红色革命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恰是如今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今时社会所缺失的。传播红色革命歌曲表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怀、英雄主义精神与乐观主义精神为大学生个人的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达成及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提供着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
因此,以高校作为平台、以德育作为基础视角、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总体方向而开展《音乐鉴赏》课程势在必行。
三、读书行路,知行合——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之措施
“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首次被明确提出。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课程改革之前,中国音乐教育队伍在对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实际教学操作中,此二者常常互不联系,此种状况至今仍然普遍存在于音乐教学之中。如今,普通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旨在让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各个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对其进行认知与品鉴。虽然具备良好的出发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为免认识与实践分离、课堂氛围呆板,应注意教学方式与内容的选择——做到动静结合、知行合一。
(一)知识传递之载体
论及知识传递的载体,最为传统与直接的当属纸张对知识、信息的记录,即所谓教材。截止目前,可查阅的音乐鉴赏课程相关教材类书籍出版时间横跨近二十年,于1990年至2017年间层见叠出。距今最近的为李二永编著的《音乐鉴赏》与刘佳月所著的《乐动音符:音乐艺术鉴赏》两部著作,观此二者所述内容,可一窥近年来我国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纵观两部著作的行文,均分为中国、西方两个板块,其中,尤以中国民歌篇幅为最长。由此,可看出编著者对中国优秀声乐作品的重视。红色革命歌曲隶属于中国声乐作品,具有其他时期声乐作品所没有的革命气息,多以磅礴大气的旋律构架与坦率深情的歌词内容予人以鼓舞,如《团结就是力量》《英雄赞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而教材的编写为向学生展现上述作品的歌词内容、旋律走向及含蕴精神提供了方便的可视渠道,教师可利用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鉴赏方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以书本作为知识载体进行音乐鉴赏教育的同时,多媒体的加入既是大势所趋,亦是音乐鉴赏课程所必不可少。相较于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诞生为丰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便捷途径。首先,于“教”者而言,网络及数字杂志等新媒体可提高寻找教学资源的效率、扩大选取教学资源的范围,亦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平台实现隔空教学;其次,于“学”者而言,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得对音乐音像资源的查找变得容易,学生在课余之时可自行查找可供鉴赏的音视频资料,亦会在不经意间“被传播”爱国情怀等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感情。如从一个月前爆火于抖音平台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小视频,便唤起了一代人的记忆、激起了一代人的爱国情。
以书本为载体的教学,可解决音乐基本知识等音乐理论层面的问题;而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教学,则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二者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实践践行之路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窃以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不可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需要“走出去”。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作品音响的方式给予学生以听觉上的刺激与心灵上的感染,但若要真正深入了解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内涵,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第二课堂”是不可缺少的。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若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仅停留在讲述作品历史、聆听作品音响的层面之上,便会成为一潭死水,此课程开设的意义也变得微乎其微。“走出去”的途径很多,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课堂,在可行条件下前去拜访歌曲创作的相关人士,即采风。与此同时,越过网络这层媒介,到现场聆听知名歌唱家、演奏家的演绎亦是推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现场带来的感染力是媒体播放出的音响所无可比拟的,在现场聆听红色革命歌曲等音乐作品,更能触发学生的感性认知与心灵体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通过阅读前人所撰著作可知,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多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参照,而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强调理性主义与自然科学,这便也成为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音乐课堂多以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为第一要务,忽略了对学生灵感的激发、意志的培养。而《音乐鉴赏》恰是能够弥补这一缺憾的课程,其作为公共通识课之一,兼具非专业性与艺术性,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影响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思想品质,注重大学生对于音乐的直觉与感悟,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方式,从而推动中国音乐教育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进程中笃定前行。
注释: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464页。
②廖天瑞:《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714页。
③杨燕迪:《乐声悠扬》,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④出自《荀子·乐论》
参考文献
专著:
[1]青柳善吾著、吴承均编译,音乐教育论[M],正中书局,1937.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马东风,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4]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5]杨燕迪,乐声悠扬[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阎柏林,音乐教育研究文集[J],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7]胡琦等,高校文化德育论[G],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8]胡郁青、赵大刚、曹安玉主编,新课程音乐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邵广侠,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10]谭仁杰主编,中国梦与高校德育[G],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1]董云,走向生态的音乐教育[J],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2]刘佳月,乐动音符:音乐艺术鉴赏[J],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13]李二永,音乐鉴赏[J],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
期刊文章:
[14]彭惠湘,论音乐的德育属性[J],当代音乐,2016,15,82-84.
[15]赵川,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G][J],黄河之声,2018,14,116.
[16]夏黎春,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G],北方音乐,2018,21,168+170.
[17]李凡凡,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8,23,65-66.
[18]马兰,高校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探析[G],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01,143-146.
[19]牛敏,新时期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G][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75-78.
[20]赵木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评鉴,2019,03,79-80.
[21]李桂梅,音樂鉴赏教学应注重“认”“知”结合[J][G],学周刊,2019,12,23.
学位论文:
[22]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注:沈阳理工大学校内教改立项项目
柯云燕 沈阳理工大学讲师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正是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最为接近之时。与此同时,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应如何做到以立德树人为视角进行音乐教育的开展呢?《音乐鉴赏》课程又是如何作为介质将音乐教育与德育进行连接呢?文章将以音乐的德育功能为切入点,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特征,叙述笔者对于新时代《音乐鉴赏》课程开展的一得之见。
一、以音达礼,以声传情——音乐德育之功能
纵观中国音乐历史长河,自有人类活动记载之始,音乐便如影随形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远古时期的劳作与求偶,至上古时期的卜祀与达礼,再至中古、近古时期的娱乐与传情,具有丰厚内涵的音乐始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的思想形成与情感表达产生无形却强大的影响。
(一)音乐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中国,音乐为古时士大夫需要修习的六艺之一。如今,其更是成为了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何为音乐呢?《中国音乐词典》中言其“意义与现代辞汇‘音乐’相同。在古代音乐理论中,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大乐》:‘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①《音乐百科词典》中将其定义为“以音为素材,通过各种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以至观念的一种时间艺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②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此,各大专业音乐院校自不必言,普通高校中多开设《音乐鉴赏》等与音乐相关的课程,旨在涵养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审美、提升学生气质,此为对音乐的重要性进行认知的间接体现。而对于音乐重要性进行认知的直接体现,则可见于诸位学者的言论之中。周海宏曾于其讲授的《音乐鉴赏》一课上对音乐作出评价: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音乐这样给人以如此大的感染力。杨燕迪于其著作《乐声悠扬》中一篇名为《听乐与读乐》的文章中谈到:“相对于文学和美术而言,音乐希望我们‘全方位’地投入。它刺激我们的听觉,需要我们的眼睛,而且召唤我们肌肉的参与。最后,音乐沉入我们的脑海,在我们的理智思索和感情生活中激起久久不衰的共鸣。”③雨果也曾如此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音符。”能够对人类生理感知、心理感情产生如此影响的音乐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国新时代教育体制中,更具备着被深入挖掘的意义。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民族多样的东方大国,其音乐历史跨越了数个迥然不同的阶段。其中,近现代音乐史亦可被称为一部红色革命史,诸多含蕴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歌曲滋养了一代人的心灵土壤,培植了一代人的精神花园,是中国民族文化深层的、内在的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影响力至今未曾歇止。而因其词曲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强大的号召力,故而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塑造与思想规范有着重大意义,具有其他时期音乐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作用。
(二)音乐是通往德育教育的桥梁
早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末叶,便有《荀子》一书记载下“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④此般突出音乐教化功能的语句。德国音乐家亨德尔亦曾阐明自己对音乐教育作用的期望: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以音乐培育学生的心灵美,以音乐启发学生的智力,以音乐呼唤学生的情感,以音乐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说道: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此三者无一例外,均对音乐的德育功能作出了强调。
世间种种学问,无论文理艺体,均来源于人类的不懈思索,最终作用于人身,对人类之思维、情感、气质、修养产生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音乐作为诸多艺术门类中之一种,较文学、绘画、雕刻等相对静止的艺术种类更具备迅捷、直接且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更易起到教育作用。正如聆听莫扎特所作《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的慢板乐章可为使听者的内心变得宁静而祥和、聆听琴曲《欸乃》则可让听者体会田园山水之间的悠然畅意一般,音乐能够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涵养性情、培养审美、提升气质,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受教育对象思想品格及意志品质的塑造。而此种塑造应同时以“德”为基础与目的,将潜在于音乐中的德内化成受教育对象心中之“德”。
回顾前文,诞生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期间的诸多革命歌曲便潜藏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德”,如发表于1944年的新民歌《东方红》,便以悠扬壮阔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的钦慕与感激。当此种情感传入聆听者的耳中,聆听者的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党与国家的热爱之情会传入聆听者的心中,如此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建思铸魂,立德树人——新时代教育之特征
高尚而獨立的思想使人的灵魂完整、洁净,美好而厚重的品德让人能够直立世间。而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此种社会形势下,建思铸魂、立德树人成为了中国新时代教育的主流特征。 (一)崭新特征:德育的艺术化体现
在文化多元、个性彰显的今时社会,单一而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已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以生动阐释,遑论将新时代“德”之内涵植根于大学生心中、达到德育的目的。数年来,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并行不悖”将本应骨血相融的“艺术”与“道德”生生割离,教育亦显现出仅注重专业艺术技能的培养与仅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两个极端。此种现象在隶属艺术教育的音乐教育中亦是屡见不鲜、彰明较著。那么,应如何将已然脱离的“德”与“音”融合为一、相辅相成,从而以立德树人为基础视角,让中国的音乐教育与新时代教育特征相契合呢?
若使一件事物发挥作用,其内在自身属性是基础,外在他者触发则是关键。音乐,尤以近现代红色革命歌曲为主体,可激扬情感、传递信仰,自身具备“德”的属性,即“德融音声”;而大學生《音乐鉴赏》课程的设置可将音乐之“德”通过传道受业的方式在高校这一人才集中的平台之上进行传播,实现“德以音传”。如此,“德”“音”二者相合,在艺术化了的进程中实现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与新时代教育相契合。
(二)实现途径:不容忽视的高校音乐教育
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可分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其中,学校教育位列其余二者之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过渡阶段,故而在通往实现德育教育彼岸的进程中,学校教育是必由之路。高校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环,以大学精神为连接文化与教育的内在枢纽,高举先进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旗帜,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同时,其载体——高校是人文精神凝聚与散播的重要阵地,是未来社会中“精神成人”的襁褓,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地。在高校中实行音乐教育,既是对高校综合教育体系的完善,亦是为国家社会音乐审美总体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石。
音乐教育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两类,《音乐鉴赏》课程的属性定位是公共艺术课程,隶属于普通音乐教育,多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塑造,而非技能层面的训练。故,在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选择时,应把握好主流方向,避免崇洋主义与流俗主义。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认知与品鉴固然是大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后应具备的修养,对于现代流行音乐甚至网络歌曲中包含的精华之处也可选取性吸收,然红色革命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恰是如今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今时社会所缺失的。传播红色革命歌曲表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怀、英雄主义精神与乐观主义精神为大学生个人的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达成及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提供着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
因此,以高校作为平台、以德育作为基础视角、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总体方向而开展《音乐鉴赏》课程势在必行。
三、读书行路,知行合——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之措施
“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首次被明确提出。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课程改革之前,中国音乐教育队伍在对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实际教学操作中,此二者常常互不联系,此种状况至今仍然普遍存在于音乐教学之中。如今,普通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旨在让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各个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对其进行认知与品鉴。虽然具备良好的出发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为免认识与实践分离、课堂氛围呆板,应注意教学方式与内容的选择——做到动静结合、知行合一。
(一)知识传递之载体
论及知识传递的载体,最为传统与直接的当属纸张对知识、信息的记录,即所谓教材。截止目前,可查阅的音乐鉴赏课程相关教材类书籍出版时间横跨近二十年,于1990年至2017年间层见叠出。距今最近的为李二永编著的《音乐鉴赏》与刘佳月所著的《乐动音符:音乐艺术鉴赏》两部著作,观此二者所述内容,可一窥近年来我国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纵观两部著作的行文,均分为中国、西方两个板块,其中,尤以中国民歌篇幅为最长。由此,可看出编著者对中国优秀声乐作品的重视。红色革命歌曲隶属于中国声乐作品,具有其他时期声乐作品所没有的革命气息,多以磅礴大气的旋律构架与坦率深情的歌词内容予人以鼓舞,如《团结就是力量》《英雄赞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而教材的编写为向学生展现上述作品的歌词内容、旋律走向及含蕴精神提供了方便的可视渠道,教师可利用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鉴赏方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以书本作为知识载体进行音乐鉴赏教育的同时,多媒体的加入既是大势所趋,亦是音乐鉴赏课程所必不可少。相较于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诞生为丰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便捷途径。首先,于“教”者而言,网络及数字杂志等新媒体可提高寻找教学资源的效率、扩大选取教学资源的范围,亦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平台实现隔空教学;其次,于“学”者而言,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得对音乐音像资源的查找变得容易,学生在课余之时可自行查找可供鉴赏的音视频资料,亦会在不经意间“被传播”爱国情怀等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感情。如从一个月前爆火于抖音平台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小视频,便唤起了一代人的记忆、激起了一代人的爱国情。
以书本为载体的教学,可解决音乐基本知识等音乐理论层面的问题;而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教学,则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二者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实践践行之路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窃以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不可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需要“走出去”。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作品音响的方式给予学生以听觉上的刺激与心灵上的感染,但若要真正深入了解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内涵,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第二课堂”是不可缺少的。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若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仅停留在讲述作品历史、聆听作品音响的层面之上,便会成为一潭死水,此课程开设的意义也变得微乎其微。“走出去”的途径很多,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课堂,在可行条件下前去拜访歌曲创作的相关人士,即采风。与此同时,越过网络这层媒介,到现场聆听知名歌唱家、演奏家的演绎亦是推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现场带来的感染力是媒体播放出的音响所无可比拟的,在现场聆听红色革命歌曲等音乐作品,更能触发学生的感性认知与心灵体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通过阅读前人所撰著作可知,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多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参照,而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强调理性主义与自然科学,这便也成为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音乐课堂多以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为第一要务,忽略了对学生灵感的激发、意志的培养。而《音乐鉴赏》恰是能够弥补这一缺憾的课程,其作为公共通识课之一,兼具非专业性与艺术性,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影响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思想品质,注重大学生对于音乐的直觉与感悟,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方式,从而推动中国音乐教育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进程中笃定前行。
注释: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464页。
②廖天瑞:《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714页。
③杨燕迪:《乐声悠扬》,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④出自《荀子·乐论》
参考文献
专著:
[1]青柳善吾著、吴承均编译,音乐教育论[M],正中书局,1937.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马东风,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4]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5]杨燕迪,乐声悠扬[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阎柏林,音乐教育研究文集[J],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7]胡琦等,高校文化德育论[G],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8]胡郁青、赵大刚、曹安玉主编,新课程音乐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邵广侠,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10]谭仁杰主编,中国梦与高校德育[G],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1]董云,走向生态的音乐教育[J],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2]刘佳月,乐动音符:音乐艺术鉴赏[J],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13]李二永,音乐鉴赏[J],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
期刊文章:
[14]彭惠湘,论音乐的德育属性[J],当代音乐,2016,15,82-84.
[15]赵川,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G][J],黄河之声,2018,14,116.
[16]夏黎春,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G],北方音乐,2018,21,168+170.
[17]李凡凡,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8,23,65-66.
[18]马兰,高校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探析[G],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01,143-146.
[19]牛敏,新时期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G][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75-78.
[20]赵木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评鉴,2019,03,79-80.
[21]李桂梅,音樂鉴赏教学应注重“认”“知”结合[J][G],学周刊,2019,12,23.
学位论文:
[22]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注:沈阳理工大学校内教改立项项目
柯云燕 沈阳理工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