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工作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体育课的改革更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实践。体育教学工作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内容与形式之间以及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努力提高教育效果,注重教学内容多样化,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随着人们对体育本质认识的提高,深感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很多体育基础学科领域的理论发生了重大发展与变化,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打好身心素质基础,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确立符合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体育课程目标,制定体育课程改革计划,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体育思想,体育内容和方法,构建出面向21世纪的现代体育课程体系。
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初步建立时期(1949-1960年)。
1956年,教育部在借鉴苏联经验和总结各地情况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一套《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是随着“大跃进”“浮夸风”的出现,高校体育领域也出现了“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等思潮,这套教学大纲受到严厉的批评,被迫停止使用。第一套《大纲》从颁布到停止使用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它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建设开辟了道路,为以后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动乱时期(1961-1977年)。
1961年,浮夸风得到纠正,大学体育领域逐渐清除了“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的思潮,高校恢复了体育课。在充分肯定第一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61年重新制订了第二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两本教材,《高等学校男生普通体育课教学参考书》和《高等学校女生普通体育课教学参考书》,这两本教材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编订的,基本摆脱了苏联教学大纲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体育教材基调。为了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这套教材还把武术作为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三)改革探索时期(1978-1984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外开放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1978年国家教委编写并颁布了第三个《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增强体质”,把“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首位;并强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开辟了体育评价内容以运动技术、技能达标或身体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
(四)改革展开时期(1985-2001年)。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世纪末,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很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民族化轨道。198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部分高校修订《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座谈会,讨论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和选编教材的方法。修订后的大纲把体育课分成四种类型:普通课、选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指导思想由“增强学生体质”转变为以“育人为宗旨”。在高校教育中,教育目的是分系统、有层次的,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因而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育人。
(五)改革深入时期(2002年- )。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次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新的理念和目标。对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层面,进行了重大的修订与更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突出主体性、发展个性和建立新型师生观等特征,对于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高等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在二年级开设选项课。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田径、篮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游泳、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体育理论的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教育部对每个层次的学校体育教学均颁布了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并且规定了体育课的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评定方法,因此,我国的学校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的结构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分数来评定的,缺乏科学的量化。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逐渐被社会体育所代替的可能。
三、高校体育课程转变的探索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变革。首先是体育思想观念上的改革。认真分析高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客观地理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过程,更好地继承优良的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中将传统的“精英体育”更新为大众化的体育身心素质教育观,用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价值来指导大学体育课程编制,使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形式、课程实施管理评价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必须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不断改进体育方法论,消除传统的偏见,以新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发展为基础,重新认识和解决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一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研究体育教学,积极探讨制约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各种因素,使体育教学理论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
(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的概念。新兴运动项目是指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在《指导纲要》颁布以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相继新增开设和修改调整了部分运动项目内容。在这样一种高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入和深化的形势下,跆拳道、拓展运动、高尔夫、瑜珈、旱冰、台球、桥牌、舞龙和棋类等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教学。这些运动许多是非奥运会项目,但它们都具有许多新时代气息,而这些运动项目相比过去教学内容的“三大球”、田径、体操等更能吸学生兴趣,是各高校实行“学生三自主”后开课率较多的课程,逐步也成为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改变“传授型、一刀切、单一型、枯燥型”的旧式教学方法,建立“引导型、个性化、全面型、快乐型”的新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寻找教与学都得到最佳发挥的结合点,使学生掌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基础知识,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从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变。采用“分层”和“选项”等多样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多样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组建不同的授课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充分体验到体育课程带来的快乐并由此产生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坚持“三自主”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三自主”教学即“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它实行的是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三自主”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对树立新的课程观念,调整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为核心,以培养终身锻炼为目标,适应终身化、健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尊重学生选择,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生动的学习氛围,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结合体育课程所特有的学科课程基本特征,依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身育人为最高目标,学习掌握锻炼和生活所必需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技能,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自主地运用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运动的能力和态度,并使身体、心理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得到发展。正确认识课程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的同时,力求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1978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R].
[2]教育部.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
关键词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随着人们对体育本质认识的提高,深感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很多体育基础学科领域的理论发生了重大发展与变化,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打好身心素质基础,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确立符合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体育课程目标,制定体育课程改革计划,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体育思想,体育内容和方法,构建出面向21世纪的现代体育课程体系。
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初步建立时期(1949-1960年)。
1956年,教育部在借鉴苏联经验和总结各地情况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一套《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是随着“大跃进”“浮夸风”的出现,高校体育领域也出现了“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等思潮,这套教学大纲受到严厉的批评,被迫停止使用。第一套《大纲》从颁布到停止使用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它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建设开辟了道路,为以后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动乱时期(1961-1977年)。
1961年,浮夸风得到纠正,大学体育领域逐渐清除了“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的思潮,高校恢复了体育课。在充分肯定第一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61年重新制订了第二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两本教材,《高等学校男生普通体育课教学参考书》和《高等学校女生普通体育课教学参考书》,这两本教材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编订的,基本摆脱了苏联教学大纲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体育教材基调。为了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这套教材还把武术作为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三)改革探索时期(1978-1984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外开放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1978年国家教委编写并颁布了第三个《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增强体质”,把“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首位;并强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开辟了体育评价内容以运动技术、技能达标或身体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
(四)改革展开时期(1985-2001年)。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世纪末,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很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民族化轨道。198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部分高校修订《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座谈会,讨论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和选编教材的方法。修订后的大纲把体育课分成四种类型:普通课、选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指导思想由“增强学生体质”转变为以“育人为宗旨”。在高校教育中,教育目的是分系统、有层次的,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因而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育人。
(五)改革深入时期(2002年- )。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次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新的理念和目标。对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层面,进行了重大的修订与更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突出主体性、发展个性和建立新型师生观等特征,对于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高等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在二年级开设选项课。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田径、篮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游泳、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体育理论的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教育部对每个层次的学校体育教学均颁布了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并且规定了体育课的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评定方法,因此,我国的学校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的结构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分数来评定的,缺乏科学的量化。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逐渐被社会体育所代替的可能。
三、高校体育课程转变的探索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变革。首先是体育思想观念上的改革。认真分析高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客观地理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过程,更好地继承优良的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中将传统的“精英体育”更新为大众化的体育身心素质教育观,用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价值来指导大学体育课程编制,使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形式、课程实施管理评价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必须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不断改进体育方法论,消除传统的偏见,以新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发展为基础,重新认识和解决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一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研究体育教学,积极探讨制约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各种因素,使体育教学理论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
(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的概念。新兴运动项目是指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在《指导纲要》颁布以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相继新增开设和修改调整了部分运动项目内容。在这样一种高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入和深化的形势下,跆拳道、拓展运动、高尔夫、瑜珈、旱冰、台球、桥牌、舞龙和棋类等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教学。这些运动许多是非奥运会项目,但它们都具有许多新时代气息,而这些运动项目相比过去教学内容的“三大球”、田径、体操等更能吸学生兴趣,是各高校实行“学生三自主”后开课率较多的课程,逐步也成为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改变“传授型、一刀切、单一型、枯燥型”的旧式教学方法,建立“引导型、个性化、全面型、快乐型”的新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寻找教与学都得到最佳发挥的结合点,使学生掌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基础知识,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从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变。采用“分层”和“选项”等多样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多样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组建不同的授课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充分体验到体育课程带来的快乐并由此产生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坚持“三自主”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三自主”教学即“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它实行的是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三自主”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对树立新的课程观念,调整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为核心,以培养终身锻炼为目标,适应终身化、健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尊重学生选择,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生动的学习氛围,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结合体育课程所特有的学科课程基本特征,依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身育人为最高目标,学习掌握锻炼和生活所必需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技能,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自主地运用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运动的能力和态度,并使身体、心理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得到发展。正确认识课程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的同时,力求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1978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R].
[2]教育部.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