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引導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指南》中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传统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应用为视角,以文献法、观察法、互动法为主要探索方法,参照相关文献深入研究如何将“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幼儿一日活动;应用
1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园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幼儿的学习更是离不开基于本土文化的教育环境。
“和政秧歌—踩高跷”中人物的脸谱有着独特的艺术气息,每一个角色的脸谱都不一样(如:身子中女角是较为为矜持、羞涩的妆容,男生的脸谱则相对魁梧)。
可以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在园内、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上注重凸显“和政秧歌—踩高跷”的脸谱文化特色。如:在室外走廊、楼梯分别布置脸谱展台;在班级环境创设上,也注重营造富有艺术文化氛围的环境,可以根据主题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完成脸谱的绘制,并装饰在指定的环境创设区域中,这样幼儿随时都可看见,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目的。)
这些布置使幼儿园的环境富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处处散发着“和政秧歌—踩高跷”的脸谱文化气息,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充分感受与体验民俗文化的氛围,从而产生民俗文化的热爱。
2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园区域活动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孩子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和政秧歌—踩高跷”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为区域活动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俗特色的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中,教师可与幼儿围坐成一圈,尝试着制作不同角色的服饰、头饰、道具等,体验民俗文化技艺的独特性和趣味性,感受艺术内涵。
结合民俗文化,开设了表演区“小小秧歌队”、“我喜欢的踩高跷表演”等,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角色将不同服饰的特点给幼儿渗透(“四大光棍”中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右手持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扮女角的踩低跷(约1.5尺),戴假发,配以钗簪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婀娜多姿等)。并将制作好的服饰投放其中,幼儿在开展活动时可根据自己对“和政秧歌—踩高跷”的理解进行大胆展示。
通过制作、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丰富的“和政秧歌—踩高跷”文化。
3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民俗文化具有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资源。我们通过将“和政秧歌—踩高跷”文化引入主题活动,服务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走进“节日”,拓展课程内容。努力让优秀的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政秧歌—踩高跷”文化的熏陶。
3.1 创设相关主题教学活动
(1)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春节到了”的主题活动,并给幼儿观看“和政秧歌—踩高跷”视频、图片、脸谱、道具、装束等相关资料,来提高幼儿对“和政秧歌—踩高跷”的了解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开展音乐、舞蹈等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播放“和政秧歌—踩高跷”中的音乐,让幼儿学唱歌曲,分角色进行自编歌词并与同伴对唱。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进行做“踩高跷”动作,幼儿跟着节奏还可以自编动作。
3.2 户外活动中引入“身子”活动
3.2.1 “身子”简介
秧歌中身子是由中郎(男角)和腊花姐(女角)搭配组合而成。通常为十对四十人组成,有时也可视秧歌的规模可增减,但须双数。身子中腊花姐大多数踩高跷(跷高一米以上,木制),衣着打扮与“四大光棍”中女角无异。男角不踩高跷,装束与“四大光棍”中的男角相同。行进中的舞步听鼓点指挥,进入表演场地时最先表演,男引女跟,左右穿插,前后照应,配合十分密切,称作“舞花场”[传统的称谓是“载(音zhai,去声)花场”],在舞的同时,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传统的《十盏灯》、《孟姜女》等曲令,是“和政秧歌—踩高跷”最具地方特色的精华所在。
3.2.2 幼儿在“身子”中的玩法
在身子中男幼儿可扮演“中郎”,女幼儿扮演“腊花姐”,老师充当“指挥”,在进行初步练习时,男女生的舞蹈步伐都统一为“十字步”。幼儿熟练步伐之后可给女幼儿穿“高跷”,男幼儿手中拿扇子,男女幼儿两人搭配为一组进行面对面练习。将幼儿分好的小组在进行分组,可以共分两列一列男幼儿,另一列为女幼儿。面对面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4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意义
在《指南》和《纲要》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利用、选择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民俗文化内容,自然地融于幼儿一日活动,既拓展了幼儿园课程内容,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又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让孩子们“知家乡、爱家乡”,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幼儿一日活动;应用
1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园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幼儿的学习更是离不开基于本土文化的教育环境。
“和政秧歌—踩高跷”中人物的脸谱有着独特的艺术气息,每一个角色的脸谱都不一样(如:身子中女角是较为为矜持、羞涩的妆容,男生的脸谱则相对魁梧)。
可以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在园内、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上注重凸显“和政秧歌—踩高跷”的脸谱文化特色。如:在室外走廊、楼梯分别布置脸谱展台;在班级环境创设上,也注重营造富有艺术文化氛围的环境,可以根据主题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完成脸谱的绘制,并装饰在指定的环境创设区域中,这样幼儿随时都可看见,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目的。)
这些布置使幼儿园的环境富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处处散发着“和政秧歌—踩高跷”的脸谱文化气息,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充分感受与体验民俗文化的氛围,从而产生民俗文化的热爱。
2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园区域活动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孩子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和政秧歌—踩高跷”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为区域活动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俗特色的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中,教师可与幼儿围坐成一圈,尝试着制作不同角色的服饰、头饰、道具等,体验民俗文化技艺的独特性和趣味性,感受艺术内涵。
结合民俗文化,开设了表演区“小小秧歌队”、“我喜欢的踩高跷表演”等,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角色将不同服饰的特点给幼儿渗透(“四大光棍”中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右手持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扮女角的踩低跷(约1.5尺),戴假发,配以钗簪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婀娜多姿等)。并将制作好的服饰投放其中,幼儿在开展活动时可根据自己对“和政秧歌—踩高跷”的理解进行大胆展示。
通过制作、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丰富的“和政秧歌—踩高跷”文化。
3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民俗文化具有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资源。我们通过将“和政秧歌—踩高跷”文化引入主题活动,服务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走进“节日”,拓展课程内容。努力让优秀的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政秧歌—踩高跷”文化的熏陶。
3.1 创设相关主题教学活动
(1)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春节到了”的主题活动,并给幼儿观看“和政秧歌—踩高跷”视频、图片、脸谱、道具、装束等相关资料,来提高幼儿对“和政秧歌—踩高跷”的了解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开展音乐、舞蹈等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播放“和政秧歌—踩高跷”中的音乐,让幼儿学唱歌曲,分角色进行自编歌词并与同伴对唱。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进行做“踩高跷”动作,幼儿跟着节奏还可以自编动作。
3.2 户外活动中引入“身子”活动
3.2.1 “身子”简介
秧歌中身子是由中郎(男角)和腊花姐(女角)搭配组合而成。通常为十对四十人组成,有时也可视秧歌的规模可增减,但须双数。身子中腊花姐大多数踩高跷(跷高一米以上,木制),衣着打扮与“四大光棍”中女角无异。男角不踩高跷,装束与“四大光棍”中的男角相同。行进中的舞步听鼓点指挥,进入表演场地时最先表演,男引女跟,左右穿插,前后照应,配合十分密切,称作“舞花场”[传统的称谓是“载(音zhai,去声)花场”],在舞的同时,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传统的《十盏灯》、《孟姜女》等曲令,是“和政秧歌—踩高跷”最具地方特色的精华所在。
3.2.2 幼儿在“身子”中的玩法
在身子中男幼儿可扮演“中郎”,女幼儿扮演“腊花姐”,老师充当“指挥”,在进行初步练习时,男女生的舞蹈步伐都统一为“十字步”。幼儿熟练步伐之后可给女幼儿穿“高跷”,男幼儿手中拿扇子,男女幼儿两人搭配为一组进行面对面练习。将幼儿分好的小组在进行分组,可以共分两列一列男幼儿,另一列为女幼儿。面对面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4 民俗文化“和政秧歌—踩高跷”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意义
在《指南》和《纲要》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利用、选择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民俗文化内容,自然地融于幼儿一日活动,既拓展了幼儿园课程内容,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又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让孩子们“知家乡、爱家乡”,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