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课诵音乐的宗教功能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遂宁广德寺旧为“皇室家庙”,世称“观音故里”。1800多年来,其香火不断、法事甚繁,而早晚上殿诵经又为众僧每日之必修科范。就传统的意义而言,朝暮唱诵的基本功能是众僧对佛法之修炼,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佛教寺院中的早晚课诵亦融摄了斋主消灾度厄、超度亡灵等宗教宿愿。如此,便使课诵音乐在继承佛法修炼传统的同时,也充当了祈福与度亡之现实性的宗教功能。本文即以广德寺的早晚课诵科仪为例,在对仪式过程和音乐运用做简要实录的同时,亦如实分析其音乐之多样化的宗教功能。
  [关键词]佛教;课诵音乐;宗教功能;广德寺
  [中图分类号]J6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16-03
  课诵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佛教科仪,亦为众僧日常佛法修行的常规课。其仪式结构谨严,内容丰富,经韵唱诵涵盖了佛教最为盛行的三种唱法,即念唱腔、吟唱腔和咏唱腔。佛教认为,正是借助于各种腔型的经文唱诵,众僧才得以与诸佛、菩萨建立起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渠道。在课诵科仪中,众僧不仅践行着自身佛法修炼的传统意旨,还不断满足着斋主祈福、度亡的宗教诉求。兹以遂宁广德寺的早晚课诵仪式为例,略窥其音乐唱诵在佛法修炼、祈福禳灾和超度亡灵诸方面的多样功能。
  一、广德寺概述
  广德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西郊之卧龙山麓,庙宇初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寺院发展至明代,其境况可谓盛极一时,僧众数量达千余人。虽经世事变迁,寺院之明清古迹却至今犹存。其实,庙宇殿堂能存续数代,应归咎于寺院在唐宋明清四朝都屡屡受赐于朝廷,并担当了皇室家庙之重任。这在寺院现存的圣旨坊、九龙碑和玉印等文物中亦可求证。
  圣旨坊是古代僧侣奉迎皇帝圣旨的地方。一般而言,圣旨坊都建于寺院之外,而广德寺的圣旨坊却立于山门内的十级台阶之上。坊系木质结构,高18米、长12米、宽25米,坊南正中竖题有镀金的“圣旨”二字。该建筑是国内保存最好的明代圣旨牌坊之一。就是佛教名山——峨眉山的圣旨坊亦建于寺外十里,可见广德寺在历史上确享有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寺内的九龙碑便是唐宋9位皇帝敕封广德寺的翔实记载,该碑系宋代文物。立碑载赐,在四川乃至全国的寺院中亦属罕见,这说明广德寺与历代皇室有着甚密的亲缘关系。其实,寺院之开山祖师克幽禅师就为皇室嫡系。宋真宗、明武宗御赐广德寺并留存至今的两枚玉印更能显示寺院与皇室的不凡关系,因为皇帝亲赐寺院镇山法印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赐予广德寺的玉印,实则是授权其统领川、滇、黔三地三百余佛山。所以,寺院现存的圣旨坊、九龙碑和玉印都能证明广德寺在历史上确实充当了皇室家庙的重要角色。
  除与皇室关系甚密之外,广德寺在民间还被视为“观音故里”。在遂宁一带有歌谣称:“观音菩萨三姊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佛教系外来宗教,在我国近两千年的发展中逐步经历了“华化”的过程。其实,广德寺在佛教华化的过程中不仅起到了本土化的作用,还使观音这位佛教神尊女性化。广德寺在1985年重新开放以后,在川东一带的民俗生活中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这三天的观音会,都会聚集大量的民众进山朝拜、供奉。
  总体看,广德寺在历史上作为皇室之家庙,而在现实中亦被视为观音之故里,在佛教界的影响素来甚重。当然,其所承载的包含仪式音乐在内的佛教文化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即以课诵科仪为考察重心,着力阐述其音乐的宗教功能。
  二、课诵科仪简录
  广德寺的课诵科仪于朝暮分别施行,亦称早晚功课或早晚殿。
  晨之五更,寺院开静。执板法师绕院三圈,一圈击板四下,节奏为板板板板式。二圈击板五下,节奏为板板板板板型。三圈击催板,节奏自由、紧凑,并呼道:“大众师请起。”僧众随即齐聚大雄宝殿,在诸法师的钟磬交应、鱼鼓齐鸣和维那师的起腔带调声中,开启了早殿科仪的第一个环节,即启请、上香。启请是主坛法师向佛、菩萨表达斋主祈福禳灾的宗教夙愿。在斋主稽首、三上香后,僧众便唱起了早课的第一首韵腔,即《宝鼎香赞》。唱词为“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即唱三遍)。”音乐速度舒缓,节奏悠长,一唱三叹,再伴以空灵的引磬和铛铰声,便营造出一种缥缈、悠远的宗教意境。其实,在佛教看来,一缕香烟即是法师向佛、菩萨传达祈愿的最佳途径,故佛教便形成了各类香赞,其他如《炉香赞》《戒定真香赞》等。通过对香的赞颂,也就建立了僧众与佛、菩萨的联系。于是,便进入了课诵的第二个环节,即忏悔。此环节以念诵咒章为主,间有两段韵腔演唱。一是《楞严咒》的首句三称,即“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二是《礼佛忏悔文》的首句,即“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因为是咒文中的韵腔唱诵,故演唱方式近似于说唱。其曲调较为平直,节奏趋于紧凑,速度适中。既显示出与咒章表达方式的协调一致,又使单调的真文念诵不乏于音乐的律动和情愫。此环节延时较长,这主要体现了课诵念唱的自修功能。第三环节是向药师菩萨的上章和赞颂。众僧咏唱“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一句韵词,并绕佛数周。音乐呈上下句形态,同头换尾,上开下合。演唱中,速度为先慢后快,节奏亦前松后紧,以此形成众僧对药师菩萨的皈依和尊崇。同时,也为主坛法师替斋主上章做了情感上的酝酿。随即大磬三响,维那举腔,法师引领斋主具体向药师佛章呈了其消灾解厄、佑保平安的夙愿。此过程,维那、法师韵腔不断,显示出佛教音乐唱诵在沟通人神、超越俗念方面的非凡功能。其实,就佛教传统意义而言,在课诵唱念中为斋主祈愿并不普遍,因为早晚上殿的基本宗教功能是自修,而不是度人。当然,这亦显示出佛教科仪对现代社会的主动适应与新发展。早殿科仪的最后环节是赞佛与皈依。既是对药师佛的再次赞颂与谢其为斋主众僧的佑助之恩,同时,亦表现了众僧对佛教三宝的皈依和崇敬。其唱词分别为:“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纲壮严無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两段唱腔旋律流畅,节奏舒缓,极具表现性,甚似歌剧中的咏叹调。加之法器中的钟鼓齐奏、磬铛共鸣,致使殿堂处处都充盈着虔诚的诵经声。最后,随着大磬三响,引磬双回,再伴以鱼鼓之空灵鸣奏,以示早殿结束,众僧退堂。   晚斋之后,时过黄昏,当值法师再击云板,以召集众僧于大雄宝殿修持晚课。整个过程也大致包括四个阶段。一是咏唱《炉香赞》,词为:“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金身。南无香云蓋菩萨摩诃萨(三称)。”此曲对应于早课的《宝鼎香赞》,也与其有相同的结构功能,即建立起众僧与佛、菩萨间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手段。因为佛教认为香烟具有极大法力,能将众僧的夙愿传达于诸佛、菩萨,而经韵唱诵确是表达这种愿望的主要手段。尤其是此曲所蕴含那及富歌唱性的旋律,加之众僧虔诚至极的咏唱,再结合钟鼓磬铛的声声交融,遂使诵唱之神殿显得极为肃静,并致人思绪飘然,犹入仙界。这亦为第二环节的诵念《弥陀经》和咏唱《弥陀赞》做了宗教氛围上的铺垫。《弥陀经》系真文咒语,用念诵唱法。另外,其音调平直,节奏自由,似说似唱。而《弥陀赞》则如一首标准的咏叹调,其结构谨严、唱技高超、情感细腻,绝妙地表达出僧众之虔诚与至静的宗教情怀。其唱词为:“阿弥陀佛身金光,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婉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众僧反复咏唱“南无阿弥陀佛”一句经词,并绕佛数匝。与早课绕佛相比,两者称念的佛号不同,一者为药师佛,一者为弥陀佛,但两句唱腔的曲调则基本相同。这种区别主要归因于早课系一种满足斋主消灾解厄愿望的功德性普佛,而本堂晚课则是立足于斋主超度其亡灵的一种往生性普佛。也就是说,佛教认为药师佛与弥陀佛具有不同的宗教职能,一者主生,一者度亡。基于此,晚课的第三个环节便是蒙山施食。首先,主坛法师呈奏了斋主超度亡灵的宗教夙愿。接着,便是众僧念诵的一系列真言咒语,包括破地狱真言、解冤结真言、观音菩萨灭业障真言、甘露水真言、施无遮食真言、普供养真言等。其间,咏唱了两首极具歌唱性的韵曲,一是上一环节中的《弥陀赞》,二是《三皈依》(同早课)。此曲是主坛法师在为斋主亡灵施行了一系列法术后,以示其脱离苦海,超越三界,并虔心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基本意愿。晚课的最后环节亦是一首韵曲,即《伽蓝赞》。词为:“伽蓝主者,和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伽蓝”系梵语,即众僧园,亦称寺院,故此曲是对众僧居所之赞颂。其曲调与居士晚课终曲之《观音赞》完全相同,均体现出音乐极具歌唱性,节奏舒展,一唱三叹,蕴含着至真至诚的宗教情怀。最后,仍以钟磬交辉、鱼鼓相应而结束晚殿。
  三、课诵音乐及宗教功能分析
  应该说佛教音乐属于一个学术概念,佛教本身称之为念经。就念经声腔的歌唱性而言,学界目前将其大致归于三类,即念唱腔、吟唱腔和咏唱腔。念唱腔的诵经类似说话,多用于咒语、真言的经文唱诵;吟唱腔的音乐形式介于唱与说间,其有较为成型的音调形态和较为规整的节奏律动,但音域较窄,旋律流动性不强,多用于上章、启请类的经文唱诵;咏唱腔最具歌唱性,甚似歌剧中的咏叹调,其旋律流畅、演技高超、情感丰富,堪称佛教音乐之精华。在早晚课诵科仪中,三腔均用。念唱腔的典型经词如早课中的《楞严咒》《忏悔文》和晚课中的《弥陀经》《蒙山施食》诸真言;吟唱腔主要是主坛法师为斋主启请诸佛、菩萨,以及禀报斋主消灾解厄、超度亡灵的诉求和愿望;咏唱腔主要集中在赞颂类经文中,如《宝鼎香赞》《炉香赞》《弥陀赞》《伽蓝赞》《观音赞》《三皈依》等。早晚功课虽持续时间仅1小时左右,但内容却极为丰富,基本包含了佛教音乐的全部要素。也可以说,课诵音乐即为佛教音乐的一个缩影。其不仅融摄了多种唱诵方法,还运用了几首核心性的唱曲形态,即《宝鼎香赞》《炉香赞》《弥陀赞》《伽蓝赞》《观音赞》《三皈依》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唱曲体现了佛教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现象,即一曲多词。就是一个相同的曲调配唱多首不同的歌词,如《伽蓝赞》与《观音赞》《药师佛赞》与《弥陀佛赞》即为同曲异词现象。这体现了佛教音乐的固有特征与相对独立性。
  课诵科仪中的经韵唱诵就根本功能而言,是众僧的一种自我修持。如道教之课诵经云:“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当然,佛教之功课即是众僧对佛法之修炼。但是,在广德寺的早课中却融合了斋主的祈福夙愿,在晚课中亦包含了对斋主亡灵的超度环节。并且,消灾、度亡都伴随有众僧极具歌唱性的韵曲诵咏。所以,我们说佛教早晚课诵中的经韵唱诵之首要功能是佛法修持,但亦兼有消灾度厄和超度亡灵之宗教功能。究其缘由,实归因于广德寺对现代社会的一种适应性发展。因为该寺院在川东一带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其法事频繁、香火甚旺,曾有30个普佛同做的历史记录。对于斋主祈福、度亡类的法事需求,寺院亦不便专立坛场、单独施行,这样也会涉及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而早晚课诵又是寺院之常规法事,每日必行。故于早课中融合了“阳普佛”,以为斋主祈福禳灾;亦于晚课中加入了“阴普佛”,以为斋主超度亡灵。如此,便使早晚课中的经韵唱诵既保持了众僧修持佛法的基本功能,又迎合了大众祈福和度亡之宗教诉求,体现了课诵科仪在当代的新发展。也可以说,课诵经韵唱诵成为我们了解当代佛教音乐发展的一个有效窗口。
  [参考文献]
  [1]张静.西来第一禅林——遂宁广德寺J\].两岸关系,2007(01):62.
  [2]邢莉.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的传播——兼谈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區的本土化及女性化特色J\].民俗研究,2010(02):179.
  [3]四川省遂宁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德寺志[C].2010:135.
  [4]成都文殊院流通处.佛教念诵集(内部资料).
  [5]蒲亨强.中国道教音乐之现状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9.
其他文献
[摘要]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生源的竞争,不得不摒弃“手脑相长”之理,融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洪流中,造成后续发展乏力。开展民族器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器乐传承者的同时,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是一条素质教育固本、特色教育闪亮的民办学校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族器乐;民办教育;质量提升;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家长与学生认为学习艺术是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因此,越来越多的艺考生出现,促进了音乐高考培训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培训机构多、人员素质不一、学生本身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高考培训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福州地区为例,作为当前音乐高考培训产业化发展的个案,由小及大,分析
期刊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而古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兼具文学与音乐双重属性的艺术瑰宝。我国著名昆曲名家傅雪漪先生一生倾注于古典诗词歌曲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呕心沥血之作。本文以傅雪漪先生的代表作《别董大》为例,以笔者教学、演唱为切入点,探究并阐述在今天该如何演唱好古典诗词歌曲,更好地将此非遗项目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  古典诗词歌曲;傅雪漪 ;《别董大》;演唱  [中
期刊
韩锺恩,音乐美学家,音乐批评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I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团队(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首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2004-2015)、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2005-2015)。  1982-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大学本科,师从叶纯之研究员,获
期刊
我的愛,我的本溪
期刊
如果有愛
期刊
[摘要]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的作品几乎涉及巴西音乐的所有体裁,同样他也是巴西特有音乐体裁肖罗的崇拜者,他热衷于成为一名肖罗音乐家,他也给肖羅带来了某些新的东西,并把肖罗推向了全世界。  [关键词]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肖罗》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49-02[HK]  维拉·洛博斯,巴西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创作几
期刊
[摘要]当代扑面而来,是一个绕不开且毋庸回避的问题,其本身作为接近当下的时间维度概念,即附带有独特的叙事意味,放置在艺术范畴中,又时常因为以远离传统、反叛颠覆为拓展话语而凸显出现代叙事的别致。“经典已然消解,传统正在拆除”:站在学界已有的时间论定基础上,以此为界定依据,韩锺恩教授在理论研究、教学阐释、批评实践三大领域展开了他关于当代音乐深度意义的探寻。  [关键词]韩锺恩;当代音乐;理论研究  [
期刊
夢中的你
期刊
梅花為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