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尽头与美听仙境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扑面而来,是一个绕不开且毋庸回避的问题,其本身作为接近当下的时间维度概念,即附带有独特的叙事意味,放置在艺术范畴中,又时常因为以远离传统、反叛颠覆为拓展话语而凸显出现代叙事的别致。“经典已然消解,传统正在拆除”:站在学界已有的时间论定基础上,以此为界定依据,韩锺恩教授在理论研究、教学阐释、批评实践三大领域展开了他关于当代音乐深度意义的探寻。
  [关键词]韩锺恩;当代音乐;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05-03[HK]
  一、理论研究:当代音乐基本问题
  1通过音乐事实对历史断代进行学理判断
  相较于单纯的年代划分,艺术作品因形式革新而彰显出的当代意味似乎更加浓烈,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的100多年,在音乐领域中,音响结构方式频繁剧烈地更新生发出别一种音响扩张和声音概念,1859年,瓦格纳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半音化结构手法撼动了调性音乐的稳固地位, 调中心瓦解出现断裂和罅隙:1949年,梅西安的钢琴练习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在达姆施塔特国际新音乐暑期班发表,以其独特的整体序列声音格局引发了新一次革命,以时值和力度作为新的音响结构方式,声音概念又增加了一层新的含义;时间间隔加速推进,1989年,意大利作曲家诺诺为两把小提琴而作的《只有走》,以一种完全不依赖调关系或者其他序列关系而进行的音响结构,将以纯粹声音陈述为表达的声音新概念推向现实。由是,韩锺恩教授将当代定义为一个断层,与其说是时间的割裂,不如说是逻辑的改头换面;进而,他认为当代是一个问题:关照自身,就中国而言,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之后,伴随职业化进程与学科议程而产生的理论问题,在一种意义结构影响、笼罩和统制下的断代与断层,现代性进程以及后现代语境中的全球化与多元化问题;再者,他将当代看作是一个修辞:作为一个表述结构的陈述。通过摹仿宋瑾:《谁站在哪里说什么音乐?》的句式和语态结构,给出了“我站在我的影子里【说】我自己”对人与乐的关系给出呈示:“身份(我)、条件(影子)、对象(自己),都通过修辞(我)进行了极度的限定,该说的对象(音乐)悄然隐退,而动作行为谓词【说】则愈益凸显”,以此,这一表述可以从根本上彰显当代意义的元端:当代即当下,当下即今典。
  2以音乐美学视角对史学问题进行独特审视
  韩锺恩教授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涉及“当代音乐基本问题”,其中包括“音乐的艺术边界”不拘泥于概念回答式的立场预设;以“听感官的审美底线”面对音响敞开的接受策略;以及“由临响引发的声本体与听本体问题”的美学问题延伸。
  相对于传统艺术理论,究竟什么才称得上是当代音乐范畴之内的艺术作品,大概是这一论域之内首先要开解的疑惑,约翰.凯奇一系列标新立异的创作行为将这种摇摆不定的界限推向风口浪尖,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在千禧之交发出了“作为声音和音调艺术的音乐试图将音乐作为音乐来摆脱”的观点,终于使自19世纪末以来一系列以“死亡”为表达的哲学思潮抵达“穷途末路”的极致。韩锺恩教授认为,利奥塔所要表达的,是通过作为声音或者声调艺术的音乐去摆脱过度负载人的情理的音乐,从而,使作为大道至乐的音乐,还原成声音本身。他认为,面对这种音响敞开,应当通过断代方式寻求历史换代依据(一方面有确定可靠的之所以形成历史断裂的事件事项进行标示,一方面有充分有效的之所以形成历史断层的内在逻辑给予驱动)确定历史的文化的当代音乐论域, 因此,能够标示这个时代即属于当下的音乐才是当代音乐,除此之外,还应以听感官事实作为基点的预设。
  这是其研究中的又一核心观点,“听感官”即“听者的感官”,即聆听者用以将音乐音响转为个体化心灵感受的媒介,韩锺恩认为,正是由于“音乐中所蕴涵的生命体验通过听者的感官融入到了他的心中”这一事实有着既现实存在又无法实证认定的悖论性,因此亟待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对象去研究。他提出多个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拷问:听感官事实的难以确证与定位,是否意味着其不可靠?而造成其模糊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没有合式的学科语言能够清晰明了地加以表述,只能通过暗示或者隐喻造成的?听感官事实是否能够取代并替换听感觉或者听觉,仅仅是重新命名,还是给出一个具重新界定的概念?
  韩锺恩教授以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的“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在艺术作品中,存在者之真理自行置入作品,艺术就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以及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表述的“通过一部艺术作品所经验到的真理是用任何其他方式不能达到的,这一点构成了艺术维护自身而反对任何以科学理由摒弃它的企图的哲学意义”为切入点,试图对“有想象中介的听感官与内心之间的功能衔接(同构);有同谋暗扣的组织化的音响艺术(音乐)与音乐学之间的结构整合(完形)”做进一步的古典钩沉与今典考掘。
  二、教学阐释:中国音乐断代与当代进程
  观照母系文化,聚焦中国当代音乐始终是韩锺恩教授当代论域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纯粹理论科研,他似乎更加偏爱将这一部分话题带入教学当中,与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共同探讨。因此,除却上文中涉及到的“當代音乐基本问题”,“中国音乐断代与当代进程”这一话题亦是其《当代音乐问题研究》课程中重头一环。
  韩锺恩教授认为中国“新潮音乐”的发生、开端、驱动、断裂、换代,都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音乐进入并截断中国音乐历史进程,以及学堂乐歌开启新音乐历程,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他曾在《交响乐的中国化进程如何进一步推进——对中国交响音乐现状和出路的几则思考》一文中指出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两次失语:“20世纪初,西方音乐在其他社会原因的主导背景下,闯入中国,以造成中国音乐发展的断裂”。这一断层表现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截然中断,从而与中国传统音乐形成隔离,这一时期的创作思维基本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共性写作相应。至“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之后,又一次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先进性象征的西方文化如像潮水般席卷而来。西方现代音乐形态、观念也开始强势涌入,从此造成对我国音乐发展之路的二度隔断与分岔,即韩锺恩教授所指出的中国音乐发展的第二次失语:“第二代断层表现为以大/小调功能体系并乐音取域为代表的西方传统音乐对中国音乐的绝对影响大体中断,从而与西方传统音乐形成隔离”。   他指出,在如此历史断裂并全面变换音响结构方式之后,显现出传统文化结构力的极度涣散,从消解调式与调性中心到拆除乐音与噪音界限再到贯通有声与无声障碍;以及音乐文化当事人传统的不断变换,从陶冶自我性情到干预社会现实再到面对音响敞开。
  在此之后,引发的当代音乐审美标准,或许是当下我们所直面的最大困惑。向来走在思想潮流先锋的艺术即是如此,对于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听赏者而言,愈在时间节点上接近的文化现象或事件,却愈会在空间认知中远离清晰明确的认知准则,显示出“当局者不清”的迷思:因为在音效骇人的现代音乐世界里,现代社会的理念与美形或许已经不复存在,美学观念就此成了尘浮在宇宙中的一粒沙,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似乎不再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寻找架设音乐整体的结构之可能也渺茫起来,甚至面对当代音乐作品时反馈到听觉体验中的音响事实也变得令人难以接受,为中国当代音乐确立审美原则,也是这一学科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韩锺恩教授给出的策略是:试图使艺术审美从艺术求真中折返。祛除蒙在技术之上的遮蔽,在人的艺术姿态得到部分复原之后,为新音乐的进程创造一个新起点——一种有别于古典的现代法则:一切从新开始以及它所造就的一代临响经验。只有在这一次折返发生之后,一个新的艺术史才能够从断裂处呈现。
  三、批评实践:依托临响的音乐学写作
  “临响”(Living Soundscope)是韩锺恩教授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原创叙辞,以福柯于1963年发表的专著《临床诊所的诞生》中的“临床”作为人文叙事模式的摹仿,具有明确的音乐美学指向和归属。意为“置身于音响现场,并由此成就一种经验”。
  “音乐学写作”则是一种试图建立在特定学科语言范式上的音乐写作法则,以将“在音乐中究竟能够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和“在音乐的声音里究竟能够听出什么”为探求,以“把听到的/想到的声音通过文字语言书写出来”为表达途径,寻找“如何通过文字语言去描写与表述音乐所表达的东西/文字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之诉求。
  “临响”以音乐厅现场行为作为前提,通过音乐学学科特有方式的书写,实现实践与理论的连结。多年间,韩锺恩教授通过对多场音乐会及音乐作品撰写评论文章,践行并寻觅着“以何种方式写音乐”的孜孜以求,并初步提炼出四种可能性: 通过直觉方式面对声行象与音体量以呈现美形,通过联觉方式面对声气象与音质量以实现美听,通过统觉方式面对声意象与音能量以显现美言,通过自觉方式面对声元象与音常量以发现美本;以及听常体之所以是的本有听觉、声元体之所以是的先验声音。
  除却具体的音乐会或音乐作品批评之外,他还撰写有大量关于当代音乐写作方式、审美品格、文化思考的文章或著作,2013年出版的《惟一:音乐人文叙事100则》,更是以散文化的形式洋洋洒洒记写下长短百则“文字声音”,以音乐作品及其创意、诠释、接受为中心,相关立美、审美、文化、形态等问题,每一则叙事都如同书中提及的核心哲学问题“世界只有一个,我也只有一个”般充满着独一无二的哲思趣味。
  在2016《中国新音乐年鉴》编委会暨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上,韩锺恩教授以《当代中国音乐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就当代音乐以及年鉴写作讨论相关艺术问题美学问题学术问题》命题发言,提出“声音形式并及声音纳入美学范畴”和“从听到听再到听本体的临响哲学”两条重要观点,希冀“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考掘别样的声音”:通过临响得到直觉声音,通过感性修辞得到经验声音,通过形态分析得到工艺声音,通过历史钩沉得到风格声音,通过价值判断得到功用声音,通过意义诠释得到意向声音,通过音乐存在自身得到先验声音。
  韩锺恩教授曾经以一幢处在黑暗中难以定性度量的房子作比:“每进去一个人,打开一盏灯,才知道这幢房子有多长多高多厚,然而,边界究竟在哪里呢?依然不可确定,因为只要不断有人进去,不断有灯光亮起,就永远无法完全彻底知道……这非象之象无际之际的房子,于是,这不断地进去和不断地亮起来,作为自在之物的 to be,就是一种完全有别于经验存在的先验存在。
  那么,这种以音乐存在自身名义而存在的声音究竟是否存在?”
  并及,这种以文字存在自身名义而存在的声音叙事究竟是否存在?
  进而,这种以探寻学科原點存在自身名义而存在的之所以是的是究竟是否存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作者的视角亲身体验了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培养项目,从课程学习到音乐会展演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民族室内乐的继承、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143-02    为推动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室内乐演奏人才队伍建设,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
期刊
幸福時代
期刊
祖國,一条深情的河
期刊
[摘要]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生源的竞争,不得不摒弃“手脑相长”之理,融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洪流中,造成后续发展乏力。开展民族器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器乐传承者的同时,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是一条素质教育固本、特色教育闪亮的民办学校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族器乐;民办教育;质量提升;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家长与学生认为学习艺术是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因此,越来越多的艺考生出现,促进了音乐高考培训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培训机构多、人员素质不一、学生本身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高考培训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福州地区为例,作为当前音乐高考培训产业化发展的个案,由小及大,分析
期刊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而古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兼具文学与音乐双重属性的艺术瑰宝。我国著名昆曲名家傅雪漪先生一生倾注于古典诗词歌曲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呕心沥血之作。本文以傅雪漪先生的代表作《别董大》为例,以笔者教学、演唱为切入点,探究并阐述在今天该如何演唱好古典诗词歌曲,更好地将此非遗项目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  古典诗词歌曲;傅雪漪 ;《别董大》;演唱  [中
期刊
韩锺恩,音乐美学家,音乐批评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I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团队(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首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2004-2015)、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2005-2015)。  1982-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大学本科,师从叶纯之研究员,获
期刊
我的愛,我的本溪
期刊
如果有愛
期刊
[摘要]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的作品几乎涉及巴西音乐的所有体裁,同样他也是巴西特有音乐体裁肖罗的崇拜者,他热衷于成为一名肖罗音乐家,他也给肖羅带来了某些新的东西,并把肖罗推向了全世界。  [关键词]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肖罗》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49-02[HK]  维拉·洛博斯,巴西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创作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