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作品赏析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的作品几乎涉及巴西音乐的所有体裁,同样他也是巴西特有音乐体裁肖罗的崇拜者,他热衷于成为一名肖罗音乐家,他也给肖羅带来了某些新的东西,并把肖罗推向了全世界。
  [关键词]巴西民族音乐家;维拉·洛博斯;《肖罗》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49-02[HK]
  维拉·洛博斯,巴西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创作几乎涉及巴西音乐的各种体裁。肖罗是流行于里约热内卢地区的城市民间音乐体裁,原指巴西街头艺人用数种乐器或歌唱表演的类似小夜曲的一种演出形式。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接受了这些影响,尽管在这方面他已经做过某些尝试,但直到1922年后,他才决心踏上以民族主题为题材的创作道路。
  1920年,维拉·洛博斯创作了《肖罗》第一号,这是一种新颖的音乐体裁的探索,内容描述在里约热内卢街头弹琴作乐的情景,它是一首充满了切分音的吉他独奏曲。《肖罗》第二号1924年写于巴黎,这首作品并没有预示出《肖罗》今后将具有重大意义。这首曲子只不过是供长笛与单簧管用的一首典型巴西式的“忧郁”二重奏。
  《肖罗》 的创作年序也是独出心裁的。洛博斯说过:有时,正在创作的时候,他头脑中产生了某些当时用不上的早现的乐思。这时,他就把音乐的轮廓先勾画好,伹决定把它放置在整组作品中比较靠后的地方,把创作这首“插入乐曲”的工作搁到将来去做。因此,《肖罗》第7、第8和第10号分别创作于1924和1925年。然而,《肖罗》第4、第5和第6号却是在1925年写成的,而《肖罗引子》则是在1929年。整个一组作品共由16首乐曲组成。最初的《肖罗》第1号是为吉他独奏写的,而第13号已经是为两个乐队与军号所写的复杂作品了。
  我们按照作品的号码顺序来分析这一组手法精湛的作品。 1929年写的供大型乐队用的《肖罗引子》完全和传统的序曲写法一样。而且,它是根据第3到第14号《肖罗》(第11号除外)中最富有特点的因素写成的。在最后几小节中,吉他的华彩乐段在柔和的乐音烘托下显得更为突出,它为《肖罗》第1号的开始部分做了准备。1925年写的《肖罗》第3号以它的《啄木鸟》而闻名。这首作品描写马托格罗索州与戈亚斯州土著居民原始音乐的音响世界,由单簧管、萨克管、大管、三支圆号和长号与男声合唱(也有一种稿本是无伴奏男声合唱)表演。《肖罗》第3 号主要是根据民间音乐家罗克特·平托在帕雷西斯山区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中记录的民歎《诺扎尼纳》的主题写成的。应当指出的是,在这首《肖罗》中,合唱部分处理得既大胆又灵活。洛溥斯在这首作品的合唱中,通过模仿叫喊声来造成独特的效果。这种手法在第五交响曲中、在九重奏中已采用过,并在第10和第14两首《肖罗》中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发展。
  从曲式角度来看,作曲家认为《肖罗》第4号最富有特色(作于1926年),它供三支圆号和一支长号用。在这首室内乐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具有讥讽与抒情性的里约热内卢近郊的音乐。
  在写于1926年的为钢琴独奏用的《肖罗》第5号中,可以发现某些民间小夜曲歌手的风格所特有的近乎散板的有趣的节奏组合。这首乐曲中显著的民族特点完全符合于他的副标题:《巴西精神》。
  写于同年的《肖罗》第6号,在配器方面比先前几首都要厚实得多。《肖罗》第 6号以长笛吹出的慵倦的《小夜曲》主题开始。使用长笛这一乐器,对里约热内卢街头民间音乐来说是非常典型的。这首《肖罗》中坚毅果敢的节奏,为另一次回忆所中断——这次是回忆巴西边远城市的街头生活的——几支大管吹起了圆舞曲的旋律。
  为室内小乐队写的《肖罗》第7号创作于1924年,小乐队由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中音萨克管、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组成,这首《肖罗》也以它的标题七重奏而著名,乐曲一开始便可听到深沉的乡土曲调。接着,发展成一支源自城市的允满倚音的不明确的旋律,情调是19世纪末期里约热内卢典型的欢快的波尔卡舞曲。整个作品结束在开始主题的重返上。
  作于1925年的《肖罗》(舞曲)第8号是整组《肖罗》中意义最重大的一首。这首作品的音乐从各个方面再现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景象。用令人费解的对位手法写成的这首坚实而有力的作品,除了需用一个技巧髙超的管弦乐队演奏外,还要两架钢琴,一架作为独奏乐器,而另一架则作为打击乐器。这种节奏表演在引人入胜的粗野的渐强声中获得增强,几句欢乐的民间舞曲曲调在渐强声中隐约地重复闪现《肖罗》第8号的这个乐章结束在多调性的十一和弦上,其效果令人惊叹。应当特别指出,从号码21开始的是慢速而粗犷的有着异国情调的进行曲。
  为管弦乐队而作的《肖罗》第9号写于1929年,它是“纯”音乐的优秀典范。作者本人承认,在这首作品中他既没着眼于描写回忆,也没有应用明确的主要因素。这首乐曲没有任何具体形象,只有节奏“动力”。例如,从号码笫23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奇特的乐器组合——为桑巴舞和达尔达路克舞用的铃鼓、一组打击乐器、闷鼓、一种名叫卡米赞的当地的打击乐器和大鼓,节拍时而是3/4,时而是5/8。
  在《肖罗》第10号中,像在《肖罗》第8号中那样,表现出作者髙超的配器技巧。《肖罗》第10号的标题是《破碎的心》。在这首作品中,我们能听到由里约热内卢民间诗人库图鲁·热·派尚-赛亚连赛所作的同名歌曲的回声。《肖罗》第10号的最初几个音绝妙地生动描绘了巴西的丛林。长笛和单簧管发出的小鸟鸣啭声千变万化,令人难以置信。混声合唱唱出的歌词没有任何逻辑思想,只产生奇特的声音模仿效果,这种做法作者在他的九重奏与《肖罗》第3号中已尝试过。当各个声部的渐强达到髙潮时,在次要的布局上,通过错综复杂的对位织体,出现了一支伤感的旋律——《破碎的心》。这首《肖罗》是洛博斯的一首最完美的作品,它以合唱与乐队声部融为一体的非常强烈的音响结束全曲。
  作于1928年的《肖罗》第11号是为钢琴与乐队而写的,它是篇幅最长的一首。这首乐曲采用了和前几首《肖罗》中相同的技法,但出于不同的意图。这首作品的音乐全然是主观式的,在这首作品中作者并不是通过音响来再现巴西的自然景色。《肖罗》第11号是一首宏伟而富于表现力的乐曲,它那既长而难度又极大的钢琴华彩乐段,简直是在向钢琴演奏大师们挑战。
  写于1929年的《肖罗》第12号是为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它发展了《肖罗》第9号的写作手法,可以感到它在艺术上非常成熟,在结构上极为平衡,作者曾这样谈论过这首 《肖罗》:“它像一头老象那样强壮、庞大、坚实。”写于1929年、为两个乐队与军号用的《肖罗》第13号的主题是自由卡农。作品在开始时听上去是古典的,突然,从军号进来的时候起,作品就沉浸在音响、节奏和音色的狂暴发作中。两个乐队变成军号的简单补充,而且,一个只用高声部,另一个用低声部,在这段扣人心弦、丰富多彩的插段结束后,出现了由典型的巴西打击乐器演奏的一个新乐章《门罗》第13号以两个乐队中的弦乐五重奏的极轻声别具一格地结束。
  为乐队、军号与合唱写的《肖罗》第14号创作于1928年,同样是一首非常难于演奏的乐曲。在这整组宏伟作品中,这是最后也是最狂暴的一首,它概括了整个乐章乐曲的美学倾向,它的和声与主题惊人地复杂。仿佛这首《肖罗》是由许多巨大的音响石块砌成的,作曲家在这里采用了1/4音,在总谱上用特殊的小记号标出他造出来的一些不协和音,然而它们听上去还是合适的。全曲以卡农一回旋曲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演奏员一个接一个地退出,最后只剩下第二小提琴在两根弦上长时间地奏出小二度,然后渐渐地停息了。
  写于1928年为小提琴与大提琴用的《两首供加演的肖罗》是原先就不打算列入这一组《肖罗》之中的。洛博斯写的是一首两乐章的二重奏,因为这部作品在无意之中貌似那套《肖罗》, 他就称这首二重奏为《两首供加演的肖罗》。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两首《肖罗》中,作曲家的技巧非常出色,他善于创造这样丰富多彩的音响,使这首二重奏听上去常常像是弦乐四重奏。
  [参考文献]
  [1]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2]高士彦.柴可夫斯基论音乐与音乐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21世纪,流行乐坛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风生水起。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前行甚至将众多大牌歌星的演唱会“唱入寻常百姓家”。可在演唱会之后的纷纷舆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以至于本来一场赏心悦目的音乐盛宴,变成了歌迷间日夜无休的“口水战”。对于演唱会这种大型的歌舞实践活动,其审美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正确的音乐审美教育可使更多的人分辨出音乐的善恶,受到有益的教化,从而提升审美修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作者的视角亲身体验了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培养项目,从课程学习到音乐会展演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民族室内乐的继承、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143-02    为推动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室内乐演奏人才队伍建设,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
期刊
幸福時代
期刊
祖國,一条深情的河
期刊
[摘要]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生源的竞争,不得不摒弃“手脑相长”之理,融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洪流中,造成后续发展乏力。开展民族器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器乐传承者的同时,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是一条素质教育固本、特色教育闪亮的民办学校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族器乐;民办教育;质量提升;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家长与学生认为学习艺术是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因此,越来越多的艺考生出现,促进了音乐高考培训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培训机构多、人员素质不一、学生本身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高考培训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福州地区为例,作为当前音乐高考培训产业化发展的个案,由小及大,分析
期刊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而古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兼具文学与音乐双重属性的艺术瑰宝。我国著名昆曲名家傅雪漪先生一生倾注于古典诗词歌曲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呕心沥血之作。本文以傅雪漪先生的代表作《别董大》为例,以笔者教学、演唱为切入点,探究并阐述在今天该如何演唱好古典诗词歌曲,更好地将此非遗项目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  古典诗词歌曲;傅雪漪 ;《别董大》;演唱  [中
期刊
韩锺恩,音乐美学家,音乐批评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I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团队(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首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2004-2015)、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2005-2015)。  1982-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大学本科,师从叶纯之研究员,获
期刊
我的愛,我的本溪
期刊
如果有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