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冬天,世界末日沒有來,卻迎來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天,尤其對於白酒行業來說這個冬天可能會更冷。
頻遭打擊
11月,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SZ000799)被媒體曝出,其產品檢測出塑化劑,超標高達247%,毒性為三聚氰胺的20倍。消息一出,猶如一個重磅炸彈,波及到整個行業,酒鬼酒緊急停牌,白酒股全線暴跌。
「塑化劑」陰影還未完全退散,「禁酒令」又來了。12月份,中央軍委下發通知,印發《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當中明確規定部隊不安排宴請,不喝酒,不上高檔菜肴等多項作風建設措施。這一消息使得尚未從塑化劑風波中恢復過來的白酒股再度大跌。12月24日,受此拖累,高端白酒股當日全線大幅下挫,領跌各大行業板塊。其中,龍頭股貴州茅台大跌 5.55%,一天蒸發125億(人民幣,下同),洋河股份跌4.97%,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白酒股也跌逾3%。
再回首梳理會發現,2012年對於白酒行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自從茅台酒價格「飛天」之後,白酒行業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酒鬼酒和西鳳酒陷入業績造假醜聞;劍南春因為股改而引發群體事件;山西汾酒被指某批次產品因出現問題被「秘密召回」;茅台因為註冊「國酒茅台」商標而引發行業內訌,並遭遇名酒企業集體圍攻;直至近期酒鬼酒深陷「塑化劑」漩渦,五糧液及瀘州老窖被指偷稅漏稅……凡此種種,已經讓白酒行業顧此失彼,無力招架。
產能過剩黃金時代不在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醜聞也罷,禁酒令也罷,都是短時性的外部壓力,並不能對行業產生致命性的危機,而白酒行業的真正危機是產能過剩。
過去10年可以說是白酒行業的黃金時代,尤其是某些高端品牌白酒幾乎成了「中國特色奢侈品」的代名詞。同時白酒行業在這幾年也一直大肆擴張,產量增速驚人,但是人均消費量的增速卻不及產量的增速,加上最近白酒行業遭到重重限制,未來這種供過於求的矛盾會更加激化。同時安全問題更加受到關注,白酒業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並出現分化。
銀基集團2012年11月20日發佈的盈利預警稱,4月至9月銷售收入大幅下降85.4%,毛利率同比下降10.9個百分點,虧損1.77億港元,是公司自2007年首次出現半年度利潤虧損。
最近幾年,白酒企業因其較高的盈利能力成為地方的財稅支柱之一,擴大規模成為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酒類上市公司產量快速增長,產業外資本如聯想控股等也紛紛進入。但自2012年以來,市場需求放緩,酒類銷售價格持續回落。茅台和五糧液的價格已經分別回落到1350元~1400元以及680元~710元的範圍內,個別地區價格可能更低。2012年下半年以來,雖然進入白酒的銷售旺季,但高端白酒價格仍未見有大幅上漲,未來經銷商的銷售壓力會加劇。
「危局」帶來模式變革
自從2011年實施「嚴查酒駕,酒駕入刑」的交規政策,一時間大陸多地市場的白酒銷售下降二到三成,「嚴查酒駕」不僅影響了白酒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影響著人們的酒桌習慣,讓「開車不喝酒」成為一種逐漸流行的拒酒詞。這些酒行業發生的種種風波,以及風波經發酵之後給消費者所帶來的心理震撼,恐怕都將為酒業消費模式帶來極為深刻的變革。
單就「嚴查酒駕」政策來說,一方面隨著政策在落實層面的逐步深入、執行上的日漸嚴格,人們平時在酒桌上的飲酒說辭和理由也有了新內容:因為受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影響,以前人們比較習慣於在酒桌上勸酒,而被勸者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理由予以拒絕,如今則可以通過「開車呢,不能喝酒」這樣一句話將勸酒者抵擋住——在今天,這種拒酒詞已經成為一種酒桌新規則。
另一方面,在「嚴查酒駕」背景下,酒桌規則的改變,主要是因為這一政策對人們的消費心理造成了比較大的壓力和威懾,讓人們不得不在「酒駕」和「安全」之間做出選擇。而如今,當酒業的諸多風波被消費者所廣泛關注,以及經由媒體以「病毒式」方式進行傳播的時候,如茅台等高端酒的奢侈化,如「塑化劑」風波給飲酒安全敲響的警鐘等,對酒行業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也許不在事件本身,而在於事件在消費者心理上造成的震動——這種影響,也許足以改變消費者的固有消費習慣,並進而為酒業消費模式帶來深刻變革。
嚴冬裏的暖陽
在寒流來襲之前,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提前做好過冬準備,這是生活常識。對於白酒行業來說也一樣,在又一波寒流侵襲來臨之前,如果不能為自己在心理上提前打個預防針,也許等寒流真正到來的時候,過慣了小康日子的白酒企業,會對突然遭遇的滑落極度不適應,甚至會因此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既然已經逃不掉必將到來的「冬日」結局,不如向現實妥協,認清形勢,對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直面並尋找合適的過冬辦法。那麼,酒業該如何從冬天裏尋找「暖陽」?
首先,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自我減壓,自我檢修,紮好安籬笆輕裝上陣。尤其是如何把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來對待,是酒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否則難保不會再次出現諸如「偷稅門」、「勾兌門」、「塑化劑門」等類似的行業事故,果真如此的話,酒行業將會雪上加霜。
其次,放慢步伐,調整好企業發展過程中「量」和「質」的關係,將消費者真正放在心上,不追求一味貪快、貪大的發展方式,盡量減少和避免惡性事件在自己身上發生。
再次,行業協會應從促進酒行業整體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行業進行正確引導,對行業內的一些不良現象採取不包庇、不縱容的管理姿態,最大限度提高消費者對酒行業在認識上的透明度,以提升消費者對酒行業的信任度。
最後,酒類企業尤其是知名酒類品牌,要共同創造和維護和諧、健康、理性的競爭氛圍,盡量避免出現「炮轟茅台」、「標王大戰」之類的行業內部的非理性競爭。
頻遭打擊
11月,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SZ000799)被媒體曝出,其產品檢測出塑化劑,超標高達247%,毒性為三聚氰胺的20倍。消息一出,猶如一個重磅炸彈,波及到整個行業,酒鬼酒緊急停牌,白酒股全線暴跌。
「塑化劑」陰影還未完全退散,「禁酒令」又來了。12月份,中央軍委下發通知,印發《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當中明確規定部隊不安排宴請,不喝酒,不上高檔菜肴等多項作風建設措施。這一消息使得尚未從塑化劑風波中恢復過來的白酒股再度大跌。12月24日,受此拖累,高端白酒股當日全線大幅下挫,領跌各大行業板塊。其中,龍頭股貴州茅台大跌 5.55%,一天蒸發125億(人民幣,下同),洋河股份跌4.97%,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白酒股也跌逾3%。
再回首梳理會發現,2012年對於白酒行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自從茅台酒價格「飛天」之後,白酒行業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酒鬼酒和西鳳酒陷入業績造假醜聞;劍南春因為股改而引發群體事件;山西汾酒被指某批次產品因出現問題被「秘密召回」;茅台因為註冊「國酒茅台」商標而引發行業內訌,並遭遇名酒企業集體圍攻;直至近期酒鬼酒深陷「塑化劑」漩渦,五糧液及瀘州老窖被指偷稅漏稅……凡此種種,已經讓白酒行業顧此失彼,無力招架。
產能過剩黃金時代不在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醜聞也罷,禁酒令也罷,都是短時性的外部壓力,並不能對行業產生致命性的危機,而白酒行業的真正危機是產能過剩。
過去10年可以說是白酒行業的黃金時代,尤其是某些高端品牌白酒幾乎成了「中國特色奢侈品」的代名詞。同時白酒行業在這幾年也一直大肆擴張,產量增速驚人,但是人均消費量的增速卻不及產量的增速,加上最近白酒行業遭到重重限制,未來這種供過於求的矛盾會更加激化。同時安全問題更加受到關注,白酒業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並出現分化。
銀基集團2012年11月20日發佈的盈利預警稱,4月至9月銷售收入大幅下降85.4%,毛利率同比下降10.9個百分點,虧損1.77億港元,是公司自2007年首次出現半年度利潤虧損。
最近幾年,白酒企業因其較高的盈利能力成為地方的財稅支柱之一,擴大規模成為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酒類上市公司產量快速增長,產業外資本如聯想控股等也紛紛進入。但自2012年以來,市場需求放緩,酒類銷售價格持續回落。茅台和五糧液的價格已經分別回落到1350元~1400元以及680元~710元的範圍內,個別地區價格可能更低。2012年下半年以來,雖然進入白酒的銷售旺季,但高端白酒價格仍未見有大幅上漲,未來經銷商的銷售壓力會加劇。
「危局」帶來模式變革
自從2011年實施「嚴查酒駕,酒駕入刑」的交規政策,一時間大陸多地市場的白酒銷售下降二到三成,「嚴查酒駕」不僅影響了白酒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影響著人們的酒桌習慣,讓「開車不喝酒」成為一種逐漸流行的拒酒詞。這些酒行業發生的種種風波,以及風波經發酵之後給消費者所帶來的心理震撼,恐怕都將為酒業消費模式帶來極為深刻的變革。
單就「嚴查酒駕」政策來說,一方面隨著政策在落實層面的逐步深入、執行上的日漸嚴格,人們平時在酒桌上的飲酒說辭和理由也有了新內容:因為受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影響,以前人們比較習慣於在酒桌上勸酒,而被勸者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理由予以拒絕,如今則可以通過「開車呢,不能喝酒」這樣一句話將勸酒者抵擋住——在今天,這種拒酒詞已經成為一種酒桌新規則。
另一方面,在「嚴查酒駕」背景下,酒桌規則的改變,主要是因為這一政策對人們的消費心理造成了比較大的壓力和威懾,讓人們不得不在「酒駕」和「安全」之間做出選擇。而如今,當酒業的諸多風波被消費者所廣泛關注,以及經由媒體以「病毒式」方式進行傳播的時候,如茅台等高端酒的奢侈化,如「塑化劑」風波給飲酒安全敲響的警鐘等,對酒行業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也許不在事件本身,而在於事件在消費者心理上造成的震動——這種影響,也許足以改變消費者的固有消費習慣,並進而為酒業消費模式帶來深刻變革。
嚴冬裏的暖陽
在寒流來襲之前,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提前做好過冬準備,這是生活常識。對於白酒行業來說也一樣,在又一波寒流侵襲來臨之前,如果不能為自己在心理上提前打個預防針,也許等寒流真正到來的時候,過慣了小康日子的白酒企業,會對突然遭遇的滑落極度不適應,甚至會因此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既然已經逃不掉必將到來的「冬日」結局,不如向現實妥協,認清形勢,對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直面並尋找合適的過冬辦法。那麼,酒業該如何從冬天裏尋找「暖陽」?
首先,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自我減壓,自我檢修,紮好安籬笆輕裝上陣。尤其是如何把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來對待,是酒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否則難保不會再次出現諸如「偷稅門」、「勾兌門」、「塑化劑門」等類似的行業事故,果真如此的話,酒行業將會雪上加霜。
其次,放慢步伐,調整好企業發展過程中「量」和「質」的關係,將消費者真正放在心上,不追求一味貪快、貪大的發展方式,盡量減少和避免惡性事件在自己身上發生。
再次,行業協會應從促進酒行業整體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行業進行正確引導,對行業內的一些不良現象採取不包庇、不縱容的管理姿態,最大限度提高消費者對酒行業在認識上的透明度,以提升消費者對酒行業的信任度。
最後,酒類企業尤其是知名酒類品牌,要共同創造和維護和諧、健康、理性的競爭氛圍,盡量避免出現「炮轟茅台」、「標王大戰」之類的行業內部的非理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