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藝術品信託作為投資中的小門類,自發展至今,一度「狂飆突進」。可沒曾想到,一場「雅盈堂事件」讓藝術品信託市場的「漏洞」暴露無遺。那麼,藝術品信託市場發展趨向如何?投資者該如何規避「陷阱」呢?
藝術品信託是信託產品中的新秀,不少信託公司打著「創新」的牌子大張旗鼓地推出這類產品。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大陸僅發行了1款藝術品信託產品,2010年發行了10款,到2011年便達到了45款,而2012年藝術品信託產品的數量在更加快速地增加中。但好景不長,2012年夏天「雅盈堂事件」暴露出的藝術品信託風險黑洞讓投資者心生疑竇。為何會這樣?藝術品信託投資前景到底如何?
借藝術品信託
變相「圈錢」
據調查,截至2011年底,雅盈堂共發行了4支信託,融資總額達8.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僅以黃庭堅《砥柱銘》為抵押品的一款藝術品信託就豪圈了4.5億元信託資金。這不禁讓人懷疑:《砥柱銘》作為藝術品信託的「標的物」,真的就如此價值連城嗎?
據了解,作為抵押品的這件書畫曾在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創下4.368億元的成交價,這是目前大陸藝術品拍賣的記錄保持者。但有知情人士透露,《砥柱銘》的送拍者是台灣一收藏家,拍賣公司以8000萬元將作品買斷,再製造現場「假拍」,並由雅盈堂的實際控制人王耀輝「做出」了天價成交記錄。之後王耀輝便堂而皇之地聯合吉林信託以《砥柱銘》作品為抵押,成立了「雅盈堂藝術品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畫」,並募得4.5億資金。通過這種資本「挪騰術」,雅盈堂便成功用「8000萬元換來4.5億元」,之後再運用其他各種操作快速地為自己撈取高額回報。
然而這款藝術品信託的投資者利益卻根本無法得到保障:首先,誰也不知道王耀輝將《砥柱銘》拍買回來時有沒有進行兌付,也就是說投資者的藝術品信託「標的物」可能是空的;其次,即使王耀輝付過了錢,真正擁有了這《砥柱銘》,但它根本值不了4.5億元,投資者想收回本金依舊沒有任何保障;最後,投資者根本不知道這4.5億元的資金流向了哪裡,即使約定了投資方向也很可能從藝術品轉移到地產或其他領域,這樣如何能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呢?
由於王耀輝事件的暴露,借「藝術品信託」之名圈錢的「亂象」浮出水面。藝術品信託的投資前景令人堪憂。
「警惕」
藝術品信託風險
目前發行的藝術品信託投資方向多為書畫、瓷器,這類物件的交易價格受其內在價值和投資主觀判斷的雙重影響。此外,大陸市場上的藝術品信託產品期限都較短,投資「標的」在信託期限內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藝術品信託屬於另類投資,具有受眾小、公允價值難獲得、流動性差等缺點,並不適合於一般投資者。
而藝術品信託要在短期內高收益,就只有讓投資顧問對「標的」藝術品進行反復炒作、人為拉高價格。經過一連串操作,類似於王耀輝這樣的「莊家」和投資顧問直接獲利,拍賣公司獲得更多傭金,信託公司則獲得更多融資利差。一旦東窗事發,最終受害的還是信託產品的投資者。
目前,大陸藝術品市場已經出現較大泡沫,部分作品的價格已經脫離了其內在價值。此外,大陸經濟有較高的下行風險,一旦經濟疲軟,藏家的經營性收入減少,藝術品賴以維持的高價資金緊張,部分泡沫就會破滅,有較高的市場風險。
如何規避「陷阱」?
對於目前出現的藝術品信託極其「不規範」的操作,有分析師表示,「責任監管是非常難的。根據信託行業及其監管機構現有的機制設立,一旦遭遇拍賣公司與融資方聯合作假的不道德行為,對信託公司的調查將顯得十分蒼白。」所以當融資方投資順利,如約支付給信託產品利息加本金,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獲得預期收益,這場遊戲便能圓滿收尾;一旦融資方出現資金斷裂,而抵押物又是價格虛高的藝術品,普通投資者將血本無歸。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必須靠認清風險和提高鑒賞兩方面來規避權益受侵害。對於信託財產管理運用和處分中存在的風險,投資者需要警覺;對藝術品鑒定風險、藝術品保管風險及市場風險等,投資者應注意到核算日是根據信託財產的現金流等情況確定的,有可能出現信託受益人最終獲得分配的信託財產,少於其所交付的信託資金,甚至受益人最終獲得分配的信託財產為零的風險。至於提高鑒賞方面,由於目前藝術品信託的收益和風險都很高,只適合部分人,如果想要投資藝術品,一定要尋找合適的機構。
藝術品信託是信託產品中的新秀,不少信託公司打著「創新」的牌子大張旗鼓地推出這類產品。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大陸僅發行了1款藝術品信託產品,2010年發行了10款,到2011年便達到了45款,而2012年藝術品信託產品的數量在更加快速地增加中。但好景不長,2012年夏天「雅盈堂事件」暴露出的藝術品信託風險黑洞讓投資者心生疑竇。為何會這樣?藝術品信託投資前景到底如何?
借藝術品信託
變相「圈錢」
據調查,截至2011年底,雅盈堂共發行了4支信託,融資總額達8.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僅以黃庭堅《砥柱銘》為抵押品的一款藝術品信託就豪圈了4.5億元信託資金。這不禁讓人懷疑:《砥柱銘》作為藝術品信託的「標的物」,真的就如此價值連城嗎?
據了解,作為抵押品的這件書畫曾在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創下4.368億元的成交價,這是目前大陸藝術品拍賣的記錄保持者。但有知情人士透露,《砥柱銘》的送拍者是台灣一收藏家,拍賣公司以8000萬元將作品買斷,再製造現場「假拍」,並由雅盈堂的實際控制人王耀輝「做出」了天價成交記錄。之後王耀輝便堂而皇之地聯合吉林信託以《砥柱銘》作品為抵押,成立了「雅盈堂藝術品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畫」,並募得4.5億資金。通過這種資本「挪騰術」,雅盈堂便成功用「8000萬元換來4.5億元」,之後再運用其他各種操作快速地為自己撈取高額回報。
然而這款藝術品信託的投資者利益卻根本無法得到保障:首先,誰也不知道王耀輝將《砥柱銘》拍買回來時有沒有進行兌付,也就是說投資者的藝術品信託「標的物」可能是空的;其次,即使王耀輝付過了錢,真正擁有了這《砥柱銘》,但它根本值不了4.5億元,投資者想收回本金依舊沒有任何保障;最後,投資者根本不知道這4.5億元的資金流向了哪裡,即使約定了投資方向也很可能從藝術品轉移到地產或其他領域,這樣如何能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呢?
由於王耀輝事件的暴露,借「藝術品信託」之名圈錢的「亂象」浮出水面。藝術品信託的投資前景令人堪憂。
「警惕」
藝術品信託風險
目前發行的藝術品信託投資方向多為書畫、瓷器,這類物件的交易價格受其內在價值和投資主觀判斷的雙重影響。此外,大陸市場上的藝術品信託產品期限都較短,投資「標的」在信託期限內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藝術品信託屬於另類投資,具有受眾小、公允價值難獲得、流動性差等缺點,並不適合於一般投資者。
而藝術品信託要在短期內高收益,就只有讓投資顧問對「標的」藝術品進行反復炒作、人為拉高價格。經過一連串操作,類似於王耀輝這樣的「莊家」和投資顧問直接獲利,拍賣公司獲得更多傭金,信託公司則獲得更多融資利差。一旦東窗事發,最終受害的還是信託產品的投資者。
目前,大陸藝術品市場已經出現較大泡沫,部分作品的價格已經脫離了其內在價值。此外,大陸經濟有較高的下行風險,一旦經濟疲軟,藏家的經營性收入減少,藝術品賴以維持的高價資金緊張,部分泡沫就會破滅,有較高的市場風險。
如何規避「陷阱」?
對於目前出現的藝術品信託極其「不規範」的操作,有分析師表示,「責任監管是非常難的。根據信託行業及其監管機構現有的機制設立,一旦遭遇拍賣公司與融資方聯合作假的不道德行為,對信託公司的調查將顯得十分蒼白。」所以當融資方投資順利,如約支付給信託產品利息加本金,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獲得預期收益,這場遊戲便能圓滿收尾;一旦融資方出現資金斷裂,而抵押物又是價格虛高的藝術品,普通投資者將血本無歸。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必須靠認清風險和提高鑒賞兩方面來規避權益受侵害。對於信託財產管理運用和處分中存在的風險,投資者需要警覺;對藝術品鑒定風險、藝術品保管風險及市場風險等,投資者應注意到核算日是根據信託財產的現金流等情況確定的,有可能出現信託受益人最終獲得分配的信託財產,少於其所交付的信託資金,甚至受益人最終獲得分配的信託財產為零的風險。至於提高鑒賞方面,由於目前藝術品信託的收益和風險都很高,只適合部分人,如果想要投資藝術品,一定要尋找合適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