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诗学之味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味论作为一种批评原则,最早在婆罗多的《舞论》中提及,慢慢被人们接受并不断将其丰富扩展。引入味论对我国文本进行分析,无疑是一个新的衡量维度。
  关键词:梵语诗学 情 味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古代文明世界中,中国、印度和希腊各自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成为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三大源头。其中印度古典文论主要包括梵语戏剧学和梵语诗学两部分。梵语诗学是从梵语戏剧学中演化发展而来的。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包括语言、化装、表演、音乐、舞蹈等,因此可分为剧作法(也可称为是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文学理论通常只涉及前一部分即剧作法,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主要论述悲剧和史诗,仍属于文学理论。
   而成书于公元前后婆罗多牟尼的《舞论》,是名副其实的戏剧学论著。全书约五千五百节诗和部分散文,合汉语二十万字。详细论述了戏剧的起源、性质、功能、表演和观赏,其重点是舞台艺术,规定了各种的表演程式。
   梵语戏剧学可视为以戏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诗学,后来从梵语戏剧学分离出以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梵语诗学。此后梵语诗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别具一格的诗学体系。它有自己的一套批评术语,如庄严、曲语、情、味、韵、合适、风格、诗德、诗病等,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批评原则是庄严、味和韵,分别体现了诗歌的语言美、感情美和意蕴美。本文论述的重点集中在味论上。
   在印度现存最早文献《吠陀》诗集中,味(rasa)这个词也用作汁、水和牛奶。婆罗多将其上升到一种艺术批评原则,将生理意义上的滋味移用为审美意义上的情味。
   《舞论》讲到所谓“味”,指戏剧艺术的感情效应,也就是观众在观剧中体验到的审美快感。婆罗多概括了八种味,主要为艳情味、滑稽味、悲悯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和奇异味。其中艳情味、暴戾味、英勇味和恐怖味为主味,其他四种味都是从四种主味中衍生出来的,滑稽味源于艳情味,悲悯味源自暴戾味,奇异味源于英勇味,厌恶味源自恐怖味。
   味论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加入了平静味、虔诚味、历史味等等,其中平静味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婆罗多认为味产生于情由、情态、和不定情的结合。“情由”是指感情产生的原因,如剧中的人物和有关场景。“情态”是指感情的外在表现,如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形体表现。“不定情”是指辅助常情的三十种变化不定的感情,如忧郁、疑虑、妒忌、羞愧和傲慢等。
   以艳情味为例分析情由、情态和不定情的组成。艳情味产生于常情爱,以男女的会合和分离为基础,以花环、装饰、心爱的人、花园等情由产生,应该用眼的机灵、眉的挑动、温柔甜蜜的形体动作等情态来表现。其不定情不应该包括惧怕、懒散、凶猛和厌恶,否则会冲淡全篇的主味艳情味。
   味论强调的是艺术和情感的关系。《罗摩衍那》中关于蚁垤仙人创作输洛迦诗体的传说可作为一个证明。《罗摩衍那·童年篇》第二章中写道:一天,蚁垤仙人在森林里看见一对麻鹬在交欢。忽然一个猎人(尼沙陀)射中了公麻鹬。公麻鹬坠地翻滚,满身鲜血,此时失去配偶的母麻鹬悲鸣不已。蚁垤仙人目睹此景心生怜悯,安慰母麻鹬,谴责猎人。蚁垤仙人说道:“你永远不会忘,泥沙陀!享盛名获得善果;一双麻鹬耽乐交欢,你竟杀死其中一个。”
   说完后,蚁垤仙人自己也觉得奇怪,后来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诗。于是他对徒弟说:“我的话都是诗,音节均等,可以配上笛子,曼声歌咏,因为它产生于我的输迦(悲伤),就可以叫它输洛迦。”一般认为《罗摩衍那》中的这个传说是味论的胚胎。可看出味与情感有着很大的关系。味的情由是猎人射中正在交欢的公麻鹬,情态是公麻鹬翻滚流血,母麻鹬悲鸣,由此激起常情悲,产生悲悯味。
   自婆罗多以后,味论逐的集大成者当属新护。新护的味论观点主要表现在《舞论注》里面。《舞论注》是对《舞论》的介绍和延伸。在第六章的注释中,新护在评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详细阐明了自己的味论观点,他提出味就是一种情,一种以品尝为特征的、完全摆脱障碍的感知对象。按照新护的观点,味是普遍化的知觉,作品中写的是特殊的人和事情,但传达的是普遍化的感情。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经过普遍化的处理,情由、情态和不定情引起了接受者普遍的感情。
   新护的味论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特殊和普遍的辩证关系,也揭示了艺术欣赏的心理根源。他的立足点是九种常情,即人类的基本感情。客观环境千变万化。但人的感情反应万变不离其宗,依然是九种感情。艺术作品以激发观众或读者心中的基本感情为旨归。作品中情由、情态和不定情的特殊性,必须寓有普遍性。唯有这样,才能在观众或读者中产生普遍的感情效应。也唯有这种让观众或读者品尝到味的作品,才是能起陶冶情操作用的上乘作品。
   此种归纳也带来一些弊病,人的感情本来就是多样化的,勉强把人多样化的感情归入九类也还是不妥的。新护之后,味成为梵语诗学家普遍接受的重要批评原则,其中多数诗学家采纳了新护的味论,也有些诗学家试图对味论作出新的探索。
   17—19世纪,味论在理论上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到了近代,英语取得了实际上的国语地位,印度国内强烈要求复兴本民族的文化,整理民族文化味论的现代复兴也随之开始,几乎所有的古典味论诗学名著都被翻译、整理。梵语诗学家还运用现代体系对古典味论进行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对味论给予较多的关注。
   泰戈尔在论述到文学的性质、功用、审美情趣、态度、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问题时,曾经引入了味的概念。泰戈尔认为“我一直坚持探索情味文学的秘密”,“艺术的主要目的不是表现美”,而是“对情味的表达”。泰戈尔还对味的种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味不止九种,有许多味没有确定,他还特别提出“历史味”,认为“历史味就是史诗的生命”。他认为小说、史诗史剧不在于阐述历史,而在于复制历史味,只有这样创作才算成功。他不遗余力地谈论味,完全是一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行为。
   现在印度当代味论完全成了一个开放性研究课题,味论家的研究,不再满足于印度原有的理论和材料,而是将其纳入国际视野。例如,他们热烈讨论西方的美与印度味之间的关系。有的认为印度的“味”,就是西方所说的“美”,有的则认为“味是美的意象,而不是美”。现代味论也曾遇到了理论上的困惑。
   如何冲破困惑,真正建构起印度味论诗学的现代新体系,是印度文论家们奋斗的目标。为此,他们正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拓展味的内涵,将味拓展成美或美感的意义。第二,挖掘、增强味论的理性内容,改变味论以情感内容为基础的形象。第三,回到婆罗多客观派的观点,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个方面阐述味的审美本质。
   印度古典“味”论诗学在本质上也属于是审美鉴赏论。它突出了戏剧、诗歌等艺术样式中情感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对戏剧和诗歌的观赏就在于对表现于其中的常情、情由、情态及不定情的深刻体味。强调了这种观赏体味应具有普遍的美感效应。概括起来,梵语诗学中的“味”应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作品本身的美以及读者、观众对作品之美所体味到的艺术享受(审美效果、审美体验),兼顾到了文本和接受者两方面。
   味论自产生之初,就注意到了文本的接受者,而西方20世纪以后才兴起了接受批评。西方20世纪的文学理论诸如东方主义、女权主义等,越来越侧重文学的外部研究,对于文本本身的重视不够。梵语诗学“味”的重新引入,会更加丰富文学理论的内容,给予文本一个新的阐述维度。由此味论自有它的价值之处。国内的学者已经在开始此方面的尝试。
   国内关于西方和中国的文学理论介绍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长久下去,中西比较难免单调。引入梵语诗学的味论不适为一个突破。这种新维度的引入,也可与在比较研究中坚持“第三者原则”相比。
   有学者指出:“在诗学研究中,用他者视域借助于异域文化之光来照亮本土的研究客体时,可以摆脱本土学者对本土诗学评价的主观性、倾向性、自大性与遮蔽性。”“进行中西或西中比较,印度诗学是最佳第三者;进行西印或印西比较,中国诗学是最佳第三者;进行中印或印中比较,则西方诗学成了最佳第三者。”比较诗学不可只知其一,亦不可只知其二,还必须“察其三”。唯有如此,才可实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郁龙余:《中印味论诗学源流》,《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4] 尹锡南:《梵语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诗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6期。
   [5] 季羡林:《佛教十五题》,中华书局,2007年。
   [6] 白化文:《汉化佛经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年。
   [7] 郁龙余等:《中国印度诗学比较》,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刘慧,女,1985—,山东聊城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比较。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艺术风格方面,宫体诗人学习乐府民歌,提倡平易,走向通俗,语言追求浅易,用典追求自然,体式追求短小;另一方面,宫体诗人又有所创新,他们重视诗歌修辞技巧的提高,人物刻画鲜明、生动,讲究用典,注重声律,要求诗歌语言具有音乐的美。总之,宫体诗人是在乐府民歌的平易之中,加以提炼与加工。  关键词:艺术风格 宫体诗 南朝乐府 继承革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宫体诗人在艺术方
期刊
摘要 面对当今争论激烈的“文学终结论”,文学传播媒介之一——电子图像,也成为了争论的焦点。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现在的电子图像传播的时代,本文试图通过文学与传播媒介的工具性关系与本质关系方面来证明,以电子图像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是文学发展历程中新的形态之一,文学不会因此而消亡。  关键词:危机 口头文学 文字文学 图像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作为清乾隆年间诗坛盟主沈德潜,他所推崇的“格调说”在清代诗坛及中国古典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沈德潜的诗人身份并不为后人所重视,对其研究也尚显单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沈德潜长期生活的吴中地域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其不同时期的诗歌文本,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沈德潜 吴文化 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谥号文悫
期刊
摘要 自唐代以来,通过以禅论诗,禅宗观照成为诗歌意境创造的思维方式,开启了意境的神秘世界,并使诗歌意境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观照 意境 妙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观照是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通过观照进入禅定的状态。禅修者以静坐敛心,专注一境,而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是佛教说的禅定。如《心经》中所描述的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的状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
期刊
摘要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明月是一个极为原始的文学意象。以月寄情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月亮本身的特征和它在变化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视觉情态是触发诗人种种联想的诱因,是寄情的媒介。我国古代诗歌中这种以寄情为特征的明月意象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学意象 寄情物 载体 媒介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自然万物之中,天上的明月是一个最为恒久、古老的
期刊
摘要 诗与词各有其美学特质:“诗言志”,多为直抒胸臆,主观色彩浓厚;“词长于言”,以幽微要渺富含言外之感发为特美。在长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诗与词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某些相同的特质。杜甫以诗笔写下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侧重反映了天宝的乱离社会生活,获得了“诗史”的美誉;李清照以闺秀妙笔感兴于两宋换代之际的盛衰、家国的变迁,亦写下了不少的“史词”。他们二人的作品都给了读者无比震撼的历史沧桑之感,都具
期刊
摘要 刘禹锡的新题乐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新变,大胆的拓展,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劳动和民俗风情这一题材领域进行了新的开掘,为乐府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刘禹锡 乐府诗 民俗题材 开掘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新题乐府,就是唐人为区别于旧题乐府而自制新题目所作的乐府诗。正如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所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
期刊
摘要 《红楼梦》中的梦在小说中有特殊的意义。梦是虚幻、假,是现实的时间、空间上的假,梦同时又是真,是一个超越现实层面、觉悟世相人生真谛、具有永恒意义的境界,是曹雪芹的理想所在,其中包含着不同于世俗的“儿女之真情”。  关键词:红楼梦 梦 真 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无拘无役,任意驰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越转换几乎毫无规律可寻。梦往往能超越现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聊斋志异》三角模式婚恋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构思方面的艺术创新,细致展现《聊斋》“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写作手法。作者迷离闪烁、夭矫变幻的高超艺术技巧,对当今婚恋及其他题材的小说写作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聊斋志异》 婚恋小说 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婚恋的三角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文学现象,在明清小说中很是常见,如《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
期刊
摘要 《聊斋志异·黄英》乃是作者蒲松龄借花妖以表志,表现出了士人对于“安贫乐道”价值标准的执着追求。而这一追求是在对士人价值标准的解构、重构与回归中完成的。本文通过对《黄英》一篇的文本细读,来发掘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聊斋志异》 士人 价值标准 解构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撰成了《聊斋志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