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班的学生往往由于文化课基础较弱而常常让任课老师叫苦不迭。本学期,我担任一个高职班的《大学语文》课。上第一堂课时,我带着一种自信走向课堂,这种自信不仅源于自己是位老教师,而且因为自己一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管理地位,我自信地认为,我的课堂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第一堂课应该说很顺利,我并没有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先从《大学语文》的地位、性质入手,结合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给学生上了一堂地道的国学课。学生或许是被我的海阔天空式的神侃,抑或是被我这个学工处处长的头衔镇住,表现还算正规正矩,令人满意。而接下来的几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有些不尽人意。两周后的一节课,有三名学生旷课,两名学生迟到五分钟,在班级里的学生也松松垮垮,一点正常课堂的气氛也没有。我十分生气,只好停止讲课,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我在教室里转了两圈,仔细思考了一会,然后快步走上讲台,大声说:“同学们,我请教你们几个问题,希望你们认真、如实地回答我!”我扫视了教室,学生被我这一问有点不知所措,但都点头或小声回答,表示同意。我很严肃地说:“同学们,我只问你们三个问题:第一,你们认为你们正在做什么?第二,你们打算将来做些什么?第三,你们能做好想做的事情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就算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面部表情看上去很复杂,有的互相看看,有的低下头,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我也沉默不语,看着学生沉浸在看似简单的问题里,我也在思索:高职的学生我该怎么去教呢?他们内心所想的我能够理解吗?学校的教育管理对他们而言是万能的钥匙吗?
在沉寂中,下课铃响了。我说:“既然大家没有考虑好,请同学们用书面的形式,完成这项作业,每人都必须上交,包括那三个没来的同学,下课。”
晚上,课代表把作业交来了,一份也不少,并且特别强调了一点:“这次作业,交的最齐,也最快。过去都是一催再催,还是交不齐。”我点头表示认同和理解。我把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仔细地看了一遍,心潮澎湃,感慨颇深。有的同学写道:“我们平时只知道玩,只知道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了。”有的写道:“平时老师只是讲一些大道理,让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从没告诉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我们也从不考虑自己的未来。”有的还说,“我们高职生文化底子差,老师只顾自己上课,全然不顾我们能否听懂。所以,一般文化课我们都不上。”有的明确提出学校管理中的问题:“高职生应该注重技能的培养,不应把我们过多地固定在教室,去学习死的知识。”……
不看不知道,这群被诸多老师抱有偏见的学生,被学校视为难以管教的学生,其思想是如此坦率和成熟,其见解是如此一针见血。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教育是师生心灵交流的过程,是智慧与情感沟通的过程。一节看似寻常的课,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教育。“三问”,这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让我与学生的心灵相印了一次,碰撞了一次。
从此,每当处理学生管理问题时,我都要强调,教育者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及时捕捉教育学生的契机,将对学生的真爱渗透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需求,既做人师又做朋友,积极架设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刘福才)
第一堂课应该说很顺利,我并没有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先从《大学语文》的地位、性质入手,结合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给学生上了一堂地道的国学课。学生或许是被我的海阔天空式的神侃,抑或是被我这个学工处处长的头衔镇住,表现还算正规正矩,令人满意。而接下来的几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有些不尽人意。两周后的一节课,有三名学生旷课,两名学生迟到五分钟,在班级里的学生也松松垮垮,一点正常课堂的气氛也没有。我十分生气,只好停止讲课,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我在教室里转了两圈,仔细思考了一会,然后快步走上讲台,大声说:“同学们,我请教你们几个问题,希望你们认真、如实地回答我!”我扫视了教室,学生被我这一问有点不知所措,但都点头或小声回答,表示同意。我很严肃地说:“同学们,我只问你们三个问题:第一,你们认为你们正在做什么?第二,你们打算将来做些什么?第三,你们能做好想做的事情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就算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面部表情看上去很复杂,有的互相看看,有的低下头,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我也沉默不语,看着学生沉浸在看似简单的问题里,我也在思索:高职的学生我该怎么去教呢?他们内心所想的我能够理解吗?学校的教育管理对他们而言是万能的钥匙吗?
在沉寂中,下课铃响了。我说:“既然大家没有考虑好,请同学们用书面的形式,完成这项作业,每人都必须上交,包括那三个没来的同学,下课。”
晚上,课代表把作业交来了,一份也不少,并且特别强调了一点:“这次作业,交的最齐,也最快。过去都是一催再催,还是交不齐。”我点头表示认同和理解。我把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仔细地看了一遍,心潮澎湃,感慨颇深。有的同学写道:“我们平时只知道玩,只知道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了。”有的写道:“平时老师只是讲一些大道理,让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从没告诉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我们也从不考虑自己的未来。”有的还说,“我们高职生文化底子差,老师只顾自己上课,全然不顾我们能否听懂。所以,一般文化课我们都不上。”有的明确提出学校管理中的问题:“高职生应该注重技能的培养,不应把我们过多地固定在教室,去学习死的知识。”……
不看不知道,这群被诸多老师抱有偏见的学生,被学校视为难以管教的学生,其思想是如此坦率和成熟,其见解是如此一针见血。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教育是师生心灵交流的过程,是智慧与情感沟通的过程。一节看似寻常的课,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教育。“三问”,这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让我与学生的心灵相印了一次,碰撞了一次。
从此,每当处理学生管理问题时,我都要强调,教育者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及时捕捉教育学生的契机,将对学生的真爱渗透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需求,既做人师又做朋友,积极架设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