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课题是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其存在之思是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开始的。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诗歌中抒写存在,以诗的语言展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思,两者间达到了诗与思的高度契合。本文运用中西比较与跨学科比较的方法,从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论思想来透视与挖掘陶渊明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存在主义意蕴。
关键词:本真的存在 沉沦 领会 死亡
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其思想道路的标志是对存在(Sein)的独特追问。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在坎坷的一生中所作的几乎每一首诗中都萦绕着一个根本问题即“人该如何存在”。他以诗歌的语言道出了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之问。他的诗歌颇富哲理,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不但是诗人还是一位哲人,也是一位海德格尔所谓的“诗人中的诗人”。真正的诗人应当是哲学家诗人,诗在其本质中应该具有思的内涵。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创作诗与运思一样,以同一的方式面对着同一的问题。”{1}而这个问题就是“存在”。西方哲学家中,只有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陶诗中的哲理相近;而中国诗歌中较能表达海德格尔颇富诗意哲学的人似乎只有陶诗。在这两位伟大的人物那里,诗与思有了深入的契合与交汇。
海德格尔穷其一生去追问的即是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西方哲学最原始的问题。它讨论“存在一般”的意义,追问世界万物即存在者整体的根据与本原。然而它又是西方哲学中最被人们所误解与遗忘的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正是要指出这种为人们所忽视的对于存在的遗忘。
那么,海德格尔从哪里去追问存在呢?海德格尔认为在这种作为起点的存在者身上,首要的是作为存在,而不是仅仅作为存在者,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而我们自己——人,就是这样的存在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者,既能领悟其他存在者的存在,又能反思自身的存在,即人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因此追问存在就必须从追问人的存在开始。海德格尔从人存在的特殊性出发,把人称为“此在”(Dasein)。(德语Dasein或译为亲在或缘在),“此在”就是那种向来生活在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中又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
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认为此在在世的常态乃是非本真的(uneigentlich)存在,名之为“沉沦”(Verfallen)。在这里,“沉沦”并不是就道德意义上而言的,它指的是“此在”在世不得不然的状态,也被称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那人为何会“沉沦”呢?
海德格尔指出人生在世之本即为“操心”,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只要人活着,他就得“操心”。我们生而为人,就无可选择地进入这种“操心”的在世本质中,无可逃遁。
“此在”在世作为操心又是在两种方式上显现,即“操持”(Besorgen)与“操劳”(Fursorge)。“操持”是从“我”与“物”的关系来说的,“此在”在世必是与各种事物打交道,劳神烦忙于追逐、摆布、处理各种事物,一刻也不得停歇。此在的日常存在不知不觉地完全消散、耗费在物中。“操劳”则是从“我”与“他人”的关系来说的。此在在世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必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被牵绊在各种社会关系之网中难以逃脱。此在与“他人”是共在的。在这种共在中,“此在”通常并不是作为“我自己”,而是作为“常人”(Das Man)来存在的。“常人”指的是大家都是如此的一种平均状态,它具有无形的独裁性,控制着每一个“此在”的日常在世的状态,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它造成的。{2}沉沦的核心就在于此在放弃自己的本真存在,在“物物”与“常人”中不可自拔地“沉沦”了。在“沉沦”中本真的生命存在慢慢地被遮蔽起来。然而总有一些人生的大勇者不甘于“沉沦”,而总是在濒临“沉沦”的边缘奋起挣扎与反抗,努力地寻找到本真自我的所在。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生大勇者。
从公元393年进入仕途,直到405年辞官归隐,在这长达十三年的官场生涯中,在反复的出仕与归隐中,陶渊明的人生一直在进行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问。在官场繁琐的世俗事务,复杂的人际牵绊,功名利禄的喧嚣中他沉沉浮浮,努力挣扎着不让自己的生命在“物物”与“常人”中就这么“沉沦”下去,他不断地追问、反思,筹划、寻觅,向着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片生命本真存在的澄明之境前进。
在陶渊明早期的诗歌中我们能读到他对自我的清晰的认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世冥。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三十年的田园生活赋予了他天生的超然脱俗的气质,自然、朴素而又富有诗意。“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家境的贫寒并不使他痛苦,相反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在屡次的出仕后,对于官场生活的虚伪复杂及其与自我本性的相悖也有异常清醒的洞察与领会。“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个过程也让他更加肯定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陶渊明屡次为了生计,为了读书人兼济天下的古训出去做官,可是屡次受到本真自我的感召又辞官归园,这沉沉浮浮之间蕴含的是他作为一个人生的大勇者对本真自我的无比热爱。
在这沉沦的非本真状态中,在这无所不包的“常人”的统治中,“此在”的本真存在又从哪里去寻找呢?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死亡”与“向死而生”。在死神逼近之际,人类方能得以洞见生存的本质。“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漠不相关的终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极性造成的张力而成其为生命的。”{3}
在坎坷的一生中陶渊明亲历了许多至亲的死。三十丧妻,三十七丧母,四十一丧程氏妹,四十七丧从弟敬远。亲人的死去、身体的疾病不能不让诗人反观自身,深刻感知领悟到自身的必死性与生命的无常性。诗人在入宋之前漫长的十多年间,写有大量人生哲理诗,如《形影神》、《杂诗》部分、《饮酒》部分、《挽歌诗》三首及《自祭文》等,其中多次写到因死亡带来的空无感及对此生何处的思考。“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形赠影》)所谓灵智的人类,不过是可笑的一瞬,刚才还活在这世上,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释》)无论是老少贤愚,没有谁能逃过一死。死就是人生必须各自承担的命运,也是人生的最后完成。死的这种必然性和终结性迫使我们更自觉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更珍惜自己人生的可能性,更慎重对待并严肃思考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在经历了一生的曲折、求索、操劳之后,诗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死亡。陶渊明这种豁然开朗的生死观并不是对生命的无所谓,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有着对有限生命的无限珍惜与热爱,他自信自己已在有生之年寻找到了自我本真的存在,所以纵有一死也已死得其所了。
而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辞逆馆之旅,永归于本宅”之际,渊明提笔写就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字《自祭文》。在这篇文章中诗人设想自己已经死去,把自己作为一个已完成的整体,总结自己的一生。这一生是贫寒、操劳的一生,“自余为人,逢运之贫。”“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虽然如此,但他每一刻都在追寻自己当时所认为应该的生活,所以虽“勤靡余劳”但“心有常闲”,可以做到“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而今在生命临近结束之际,可以不再有遗憾与留恋。“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诗人最后一句“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让我们确知诗人这一生是无比艰难的,因为他不甘于沉沦,而总是在不断地思索、追寻,筹划着本真的存在,然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就蕴含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吗?所以,在死亡来临之际,诗人是坦然的、潇洒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此生已认真地、努力地活过了,且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实现了生命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因此人生既已完成,死去又会如何呢?
{1} [德]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的信》,参见《存在主义哲 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3页。
{2}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6-127页。
{3}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7-47.
[2] 袁形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7]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本真的存在 沉沦 领会 死亡
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其思想道路的标志是对存在(Sein)的独特追问。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在坎坷的一生中所作的几乎每一首诗中都萦绕着一个根本问题即“人该如何存在”。他以诗歌的语言道出了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之问。他的诗歌颇富哲理,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不但是诗人还是一位哲人,也是一位海德格尔所谓的“诗人中的诗人”。真正的诗人应当是哲学家诗人,诗在其本质中应该具有思的内涵。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创作诗与运思一样,以同一的方式面对着同一的问题。”{1}而这个问题就是“存在”。西方哲学家中,只有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陶诗中的哲理相近;而中国诗歌中较能表达海德格尔颇富诗意哲学的人似乎只有陶诗。在这两位伟大的人物那里,诗与思有了深入的契合与交汇。
海德格尔穷其一生去追问的即是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西方哲学最原始的问题。它讨论“存在一般”的意义,追问世界万物即存在者整体的根据与本原。然而它又是西方哲学中最被人们所误解与遗忘的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正是要指出这种为人们所忽视的对于存在的遗忘。
那么,海德格尔从哪里去追问存在呢?海德格尔认为在这种作为起点的存在者身上,首要的是作为存在,而不是仅仅作为存在者,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而我们自己——人,就是这样的存在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者,既能领悟其他存在者的存在,又能反思自身的存在,即人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因此追问存在就必须从追问人的存在开始。海德格尔从人存在的特殊性出发,把人称为“此在”(Dasein)。(德语Dasein或译为亲在或缘在),“此在”就是那种向来生活在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中又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
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认为此在在世的常态乃是非本真的(uneigentlich)存在,名之为“沉沦”(Verfallen)。在这里,“沉沦”并不是就道德意义上而言的,它指的是“此在”在世不得不然的状态,也被称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那人为何会“沉沦”呢?
海德格尔指出人生在世之本即为“操心”,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只要人活着,他就得“操心”。我们生而为人,就无可选择地进入这种“操心”的在世本质中,无可逃遁。
“此在”在世作为操心又是在两种方式上显现,即“操持”(Besorgen)与“操劳”(Fursorge)。“操持”是从“我”与“物”的关系来说的,“此在”在世必是与各种事物打交道,劳神烦忙于追逐、摆布、处理各种事物,一刻也不得停歇。此在的日常存在不知不觉地完全消散、耗费在物中。“操劳”则是从“我”与“他人”的关系来说的。此在在世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必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被牵绊在各种社会关系之网中难以逃脱。此在与“他人”是共在的。在这种共在中,“此在”通常并不是作为“我自己”,而是作为“常人”(Das Man)来存在的。“常人”指的是大家都是如此的一种平均状态,它具有无形的独裁性,控制着每一个“此在”的日常在世的状态,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它造成的。{2}沉沦的核心就在于此在放弃自己的本真存在,在“物物”与“常人”中不可自拔地“沉沦”了。在“沉沦”中本真的生命存在慢慢地被遮蔽起来。然而总有一些人生的大勇者不甘于“沉沦”,而总是在濒临“沉沦”的边缘奋起挣扎与反抗,努力地寻找到本真自我的所在。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生大勇者。
从公元393年进入仕途,直到405年辞官归隐,在这长达十三年的官场生涯中,在反复的出仕与归隐中,陶渊明的人生一直在进行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问。在官场繁琐的世俗事务,复杂的人际牵绊,功名利禄的喧嚣中他沉沉浮浮,努力挣扎着不让自己的生命在“物物”与“常人”中就这么“沉沦”下去,他不断地追问、反思,筹划、寻觅,向着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片生命本真存在的澄明之境前进。
在陶渊明早期的诗歌中我们能读到他对自我的清晰的认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世冥。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三十年的田园生活赋予了他天生的超然脱俗的气质,自然、朴素而又富有诗意。“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家境的贫寒并不使他痛苦,相反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在屡次的出仕后,对于官场生活的虚伪复杂及其与自我本性的相悖也有异常清醒的洞察与领会。“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个过程也让他更加肯定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陶渊明屡次为了生计,为了读书人兼济天下的古训出去做官,可是屡次受到本真自我的感召又辞官归园,这沉沉浮浮之间蕴含的是他作为一个人生的大勇者对本真自我的无比热爱。
在这沉沦的非本真状态中,在这无所不包的“常人”的统治中,“此在”的本真存在又从哪里去寻找呢?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死亡”与“向死而生”。在死神逼近之际,人类方能得以洞见生存的本质。“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漠不相关的终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极性造成的张力而成其为生命的。”{3}
在坎坷的一生中陶渊明亲历了许多至亲的死。三十丧妻,三十七丧母,四十一丧程氏妹,四十七丧从弟敬远。亲人的死去、身体的疾病不能不让诗人反观自身,深刻感知领悟到自身的必死性与生命的无常性。诗人在入宋之前漫长的十多年间,写有大量人生哲理诗,如《形影神》、《杂诗》部分、《饮酒》部分、《挽歌诗》三首及《自祭文》等,其中多次写到因死亡带来的空无感及对此生何处的思考。“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形赠影》)所谓灵智的人类,不过是可笑的一瞬,刚才还活在这世上,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释》)无论是老少贤愚,没有谁能逃过一死。死就是人生必须各自承担的命运,也是人生的最后完成。死的这种必然性和终结性迫使我们更自觉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更珍惜自己人生的可能性,更慎重对待并严肃思考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在经历了一生的曲折、求索、操劳之后,诗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死亡。陶渊明这种豁然开朗的生死观并不是对生命的无所谓,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有着对有限生命的无限珍惜与热爱,他自信自己已在有生之年寻找到了自我本真的存在,所以纵有一死也已死得其所了。
而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辞逆馆之旅,永归于本宅”之际,渊明提笔写就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字《自祭文》。在这篇文章中诗人设想自己已经死去,把自己作为一个已完成的整体,总结自己的一生。这一生是贫寒、操劳的一生,“自余为人,逢运之贫。”“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虽然如此,但他每一刻都在追寻自己当时所认为应该的生活,所以虽“勤靡余劳”但“心有常闲”,可以做到“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而今在生命临近结束之际,可以不再有遗憾与留恋。“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诗人最后一句“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让我们确知诗人这一生是无比艰难的,因为他不甘于沉沦,而总是在不断地思索、追寻,筹划着本真的存在,然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就蕴含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吗?所以,在死亡来临之际,诗人是坦然的、潇洒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此生已认真地、努力地活过了,且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实现了生命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因此人生既已完成,死去又会如何呢?
{1} [德]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的信》,参见《存在主义哲 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3页。
{2}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6-127页。
{3}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7-47.
[2] 袁形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7]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