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沦”到“本真”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课题是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其存在之思是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开始的。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诗歌中抒写存在,以诗的语言展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思,两者间达到了诗与思的高度契合。本文运用中西比较与跨学科比较的方法,从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论思想来透视与挖掘陶渊明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存在主义意蕴。
  关键词:本真的存在 沉沦 领会 死亡
  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其思想道路的标志是对存在(Sein)的独特追问。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在坎坷的一生中所作的几乎每一首诗中都萦绕着一个根本问题即“人该如何存在”。他以诗歌的语言道出了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之问。他的诗歌颇富哲理,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不但是诗人还是一位哲人,也是一位海德格尔所谓的“诗人中的诗人”。真正的诗人应当是哲学家诗人,诗在其本质中应该具有思的内涵。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创作诗与运思一样,以同一的方式面对着同一的问题。”{1}而这个问题就是“存在”。西方哲学家中,只有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陶诗中的哲理相近;而中国诗歌中较能表达海德格尔颇富诗意哲学的人似乎只有陶诗。在这两位伟大的人物那里,诗与思有了深入的契合与交汇。
  海德格尔穷其一生去追问的即是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西方哲学最原始的问题。它讨论“存在一般”的意义,追问世界万物即存在者整体的根据与本原。然而它又是西方哲学中最被人们所误解与遗忘的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正是要指出这种为人们所忽视的对于存在的遗忘。
  那么,海德格尔从哪里去追问存在呢?海德格尔认为在这种作为起点的存在者身上,首要的是作为存在,而不是仅仅作为存在者,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而我们自己——人,就是这样的存在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者,既能领悟其他存在者的存在,又能反思自身的存在,即人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因此追问存在就必须从追问人的存在开始。海德格尔从人存在的特殊性出发,把人称为“此在”(Dasein)。(德语Dasein或译为亲在或缘在),“此在”就是那种向来生活在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中又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
  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认为此在在世的常态乃是非本真的(uneigentlich)存在,名之为“沉沦”(Verfallen)。在这里,“沉沦”并不是就道德意义上而言的,它指的是“此在”在世不得不然的状态,也被称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那人为何会“沉沦”呢?
  海德格尔指出人生在世之本即为“操心”,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只要人活着,他就得“操心”。我们生而为人,就无可选择地进入这种“操心”的在世本质中,无可逃遁。
  “此在”在世作为操心又是在两种方式上显现,即“操持”(Besorgen)与“操劳”(Fursorge)。“操持”是从“我”与“物”的关系来说的,“此在”在世必是与各种事物打交道,劳神烦忙于追逐、摆布、处理各种事物,一刻也不得停歇。此在的日常存在不知不觉地完全消散、耗费在物中。“操劳”则是从“我”与“他人”的关系来说的。此在在世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必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被牵绊在各种社会关系之网中难以逃脱。此在与“他人”是共在的。在这种共在中,“此在”通常并不是作为“我自己”,而是作为“常人”(Das Man)来存在的。“常人”指的是大家都是如此的一种平均状态,它具有无形的独裁性,控制着每一个“此在”的日常在世的状态,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它造成的。{2}沉沦的核心就在于此在放弃自己的本真存在,在“物物”与“常人”中不可自拔地“沉沦”了。在“沉沦”中本真的生命存在慢慢地被遮蔽起来。然而总有一些人生的大勇者不甘于“沉沦”,而总是在濒临“沉沦”的边缘奋起挣扎与反抗,努力地寻找到本真自我的所在。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生大勇者。
  从公元393年进入仕途,直到405年辞官归隐,在这长达十三年的官场生涯中,在反复的出仕与归隐中,陶渊明的人生一直在进行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问。在官场繁琐的世俗事务,复杂的人际牵绊,功名利禄的喧嚣中他沉沉浮浮,努力挣扎着不让自己的生命在“物物”与“常人”中就这么“沉沦”下去,他不断地追问、反思,筹划、寻觅,向着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片生命本真存在的澄明之境前进。
  在陶渊明早期的诗歌中我们能读到他对自我的清晰的认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世冥。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三十年的田园生活赋予了他天生的超然脱俗的气质,自然、朴素而又富有诗意。“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家境的贫寒并不使他痛苦,相反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在屡次的出仕后,对于官场生活的虚伪复杂及其与自我本性的相悖也有异常清醒的洞察与领会。“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个过程也让他更加肯定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陶渊明屡次为了生计,为了读书人兼济天下的古训出去做官,可是屡次受到本真自我的感召又辞官归园,这沉沉浮浮之间蕴含的是他作为一个人生的大勇者对本真自我的无比热爱。
  在这沉沦的非本真状态中,在这无所不包的“常人”的统治中,“此在”的本真存在又从哪里去寻找呢?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死亡”与“向死而生”。在死神逼近之际,人类方能得以洞见生存的本质。“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漠不相关的终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极性造成的张力而成其为生命的。”{3}
  在坎坷的一生中陶渊明亲历了许多至亲的死。三十丧妻,三十七丧母,四十一丧程氏妹,四十七丧从弟敬远。亲人的死去、身体的疾病不能不让诗人反观自身,深刻感知领悟到自身的必死性与生命的无常性。诗人在入宋之前漫长的十多年间,写有大量人生哲理诗,如《形影神》、《杂诗》部分、《饮酒》部分、《挽歌诗》三首及《自祭文》等,其中多次写到因死亡带来的空无感及对此生何处的思考。“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形赠影》)所谓灵智的人类,不过是可笑的一瞬,刚才还活在这世上,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释》)无论是老少贤愚,没有谁能逃过一死。死就是人生必须各自承担的命运,也是人生的最后完成。死的这种必然性和终结性迫使我们更自觉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更珍惜自己人生的可能性,更慎重对待并严肃思考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在经历了一生的曲折、求索、操劳之后,诗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死亡。陶渊明这种豁然开朗的生死观并不是对生命的无所谓,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有着对有限生命的无限珍惜与热爱,他自信自己已在有生之年寻找到了自我本真的存在,所以纵有一死也已死得其所了。
  而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辞逆馆之旅,永归于本宅”之际,渊明提笔写就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字《自祭文》。在这篇文章中诗人设想自己已经死去,把自己作为一个已完成的整体,总结自己的一生。这一生是贫寒、操劳的一生,“自余为人,逢运之贫。”“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虽然如此,但他每一刻都在追寻自己当时所认为应该的生活,所以虽“勤靡余劳”但“心有常闲”,可以做到“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而今在生命临近结束之际,可以不再有遗憾与留恋。“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诗人最后一句“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让我们确知诗人这一生是无比艰难的,因为他不甘于沉沦,而总是在不断地思索、追寻,筹划着本真的存在,然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就蕴含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吗?所以,在死亡来临之际,诗人是坦然的、潇洒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此生已认真地、努力地活过了,且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实现了生命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因此人生既已完成,死去又会如何呢?
  {1} [德]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的信》,参见《存在主义哲 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3页。
  {2}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6-127页。
  {3}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7-47.
  [2] 袁形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7]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巴尔》是布莱希特最早的作品,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与异化的批判,还是对个人与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探索等布莱希特后来剧作中的主旨,都可以从该剧中找到线索,可以说,《巴尔》是戏剧家今后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布莱希特向来关注的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作马克思主义者的布莱希特,从他刚刚度过青春期后,就在思想上走上了与前贤一致的道路。虽然《
期刊
清明前回了一趟重庆老家,既为祭祖,也为看望父亲。八十多岁的父亲是个老党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学校毕业后,辗转重庆、成都多地工作,晚年叶落归根回到重庆。  这次回老家,感觉父亲老了很多,双腿似乎没劲了,走不了两步就要歇一歇,其中有条腿还有些瘸。父亲却一点也不在意,他已经替我们安排好了第二天的行程——参观渣滓洞。  坐车前往渣滓洞的路上,我的记忆穿越时空,回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一年,父亲去成都看望
期刊
小外孫姓陈名博朗,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长辈们希望这个孩子博闻强识,性格如阳光一般开朗。我写这篇文章时,小家伙已三岁零四个半月,对其名字不妨小做验证。不日前,幼托班的老师教杜牧的《清明》,老师教了三遍,他回到家就给妈妈背了,居然一字不差,只一两个字的口齿尚欠明晰。博闻强识大概还算不上,但似乎显出些许端倪。后一个“朗”字感觉倒是达标了——整天乐呵呵的,见谁都一脸笑;两岁多送他到托管班,没半天便和小伙
期刊
6万多元的旧玩具  儿子上小学时,一次偶然机会,我带他参加了一场艺术品拍卖会。拍卖会上,一辆老旧的铁皮汽车玩具居然拍出了6万多元的价格,这令儿子惊讶不已,追问我们为什么旧东西这么值钱,为什么那么多人收藏旧物件。看着儿子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我决定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我和儿子一起查资料,了解到那件铁皮玩具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生产的。当时,上海一家制罐厂生产罐头盒后剩下很多边角余料,生产者舍不得扔,于是
期刊
摘 要:乡土意识作为《生死疲劳》之中潜在的“精神指引”已然成为一个解读此小说的重要突破口。小说以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为背景,在西门闹不屈的灵魂轮回转世、生命更迭之间叙述了五十年跌宕起伏的民族、家族历史,作者以悲悯、以深情、以对土地的眷怀与挚爱完成了一曲悲歌。乡土意识作为其创作的指引与资源,无疑成为文本灵魂的高点,传递出作者于时下的关怀与隐忧。  关键词:乡土意识 莫言 生命轮回 土地  当《红高
期刊
小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日三餐时,父亲都会反复念叨这一句。父亲对这句话的注解是:一是要勤劳,二是要节俭。  “庄稼人就是要勤劳,不勤劳就活不了,因为粮食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更不会从天上落下来。庄稼活必须实打实地做,不实打实地做,你就得饿一年肚子。”每每说到这里,父亲就会指着面前的饭碗,“这碗里的每一样食物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費,哪怕是一粒米,一片
期刊
掃地、做饭、擦洗、整理、美化居室环境、倒垃圾、洗衣服,这些不起眼的活儿,是生活最朴素的真理。  家务活,如果天天做,需要娴熟的料理能力,更需要耐心、甘为人仆的心志。尤其是甘为人仆的心志,那可是一个人品格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可以随时让家人和身边人受益的珍宝。  甘为人仆,是人性中可以拥有的最高贵的品质。  那么,今天,就引导孩子把这种品质种在操练家务的田野上吧。1  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期刊
摘 要:在伍慧明的作品《骨》中,美籍华人对祖国饮食态度的变化,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饮食为绝对推崇;第二代华裔的态度变成忠实的眷恋;第三代华裔则转为矛盾的接受。思乡情结、落叶归根是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饮食绝对推崇的思想原因;推崇祖国饮食,遵循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节导致第二代华裔忠实眷恋中国饮食;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变异以及对唐人街鲑鱼巷的厌弃,形成第三代华裔对中国饮食矛盾接受的主要原因。本文试
期刊
1  一天,我正在心理咨询室回顾当天的咨询个案,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跟着是急切的敲门声,只见钱同学侧着身子进了咨询室,她身上背着鼓鼓的书包,手里还拎着沉沉的袋子。  钱同学留着一頭短发,眉头紧蹙,身板挺直甚至可以说是僵直,双手紧握,语速偏快:“我初中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中考以高出分数线15分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从暑假到现在,我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学习上,可是考试成绩却越来越糟糕,感觉其他人
期刊
Q 孩子目前上三年级。自从上了一年级之后,母慈子孝的幸福时光就不复存在了。辅导作业时,总是忍不住想发火,导致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极为紧张。有没有办法能缓和我们的亲子关系呢?  A 我理解你的烦恼,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在孩子不配合的情况下。我想跟你分享的一点是:孩子的成长父母无法代替,想要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有不管教的智慧和勇气。“不管教”不是不教育,而是换一种更加理智、合理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