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者的行动议程:吴家玮、安德森回忆录合论

来源 :华文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作自传,阅历丰富、思想严谨者,多在自我表述中传达对时代的独到剖析;其擅长“介入现实”而成就卓著者,更在表述自我、剖析时代之余“规划”世界的未来.吴家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在学科不同,致力领域各异,却同以改变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东西方文化关系为方向,两人各自的探索呈相向而行之势.两位学者有意将毕生不倦开拓的经验、“秘诀”写入自传,其“跨国者”的开阔眼界、多重视点与清晰的目的 性与价值感,在当代尤其富有及时性、建设性.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应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图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阅读是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职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借助非正式学习理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虹影的《K—英国情人》因在其设置的神秘东方文化背景下,文本表征呈现了一段具有跨国恋色彩的通奸故事,而使得跨文化、东西方文化冲突一度为这部小说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据此,过往的研究往往过于关注小说文本的跨文化发生背景以及作家本人的海外跨文化创作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聚焦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男女主人公文化身份的深层含义.围绕“启蒙”话题,虹影站在五四运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和欧洲启蒙运动过去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时间线上,立身具有世界眼光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格局之中,以这个具有悲剧色彩和神秘主义意味的跨文化两性越轨情
高加林作为新时期小说《人生》中的典型人物,蕴含着作者路遥对人生的思考和现代性体验的回应。理解了高加林的现代性体验,也就明白了路遥所要传达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以现代性理论视角,通过论述人生道路的迷茫、乡村集体的背离、城市个体的疏离以及漂泊的无根体验来透析高加林的现代性体验,使人们能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时代、社会环境,理解高加林作为孤独个体的人生现实,从而在当下的生活中生发出面对人生和现实的勇气。
马华作家李天葆的“妇/人性”书写自有其独特和别致之处,在主题上它既有关涉南洋的实践,同时又对女性题材颇有坚守.而在书写策略上,拼贴与怀旧成为其利器,而在身份反思上,还添加了广东客家和男同视角.但李天葆的书写亦有其偏执,如“妇人性”主题的过于密集而拖沓,怀旧时节奏显得缓慢而疲沓,即使是以小见大,他还有主题开拓或深度开掘的更大空间.
台湾作家廖玉蕙以敏慧多情的笔触,追怀难忘的往事,记述自我生命的艰辛成长阅历,叠印出时代变迁中的流年暗换.她还在创作中勾勒出内心情感生活的涨落与嬗变状况,为亲情散文开辟出更丰富的书写路径.廖玉蕙心系苍生,在其散文文本中深刻地刻画出金钱拜物教和工具理性泛滥之下台湾社会多面向的众生相,揭露并反思社会现代性的弊端,贯穿着知识分子激浊扬清的淑世情怀.
葛亮在《朱雀》中以代际的书写方式,通过对三代女性命运浮沉的描摹,勾勒出中国近代女性的命运发展路径,他将人物再度还原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并以此将在大历史风云掩藏之下的隐晦的女性历史拉出地表.文章拟从历史重述这一角度着手,分析《朱雀》中女性代际的书写,以及在此种书写之下三代女性不同的生存境遇与命运浮沉,进一步探讨作者以此重构真实女性历史的文化自觉.
华语—英语语码转换是新加坡华族使用频繁的交际方式.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现象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三种活跃程度不同的转换类型,分别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少量难以判定的语码转换.在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现象体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表现为二代三代华人作家在作品中使用语码转换的频率高过一代华人作家.这一差异的形成应与新加坡国内语言政策调整所带来的代际间双语能力差异有关.
《朱雀》《北鸢》是香港作家葛亮的两部长篇小说.葛亮立足民间视角,以家族叙事的形式表现历史和人性.阅读《朱雀》,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作家在审美结构中贯注的历史韵律.小说延续葛亮前期短篇小说演绎都市欲望神话与人性宿命传奇的个人化写作惯性,加上其消费主义的欲望表征,导致其对南京的历史书写表现得较为虚浮和断裂.《北鸢》通过写卢、冯等家族的兴衰来表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氤氲与文化裂变,对“文化民国”的铺陈叙写,昭示出作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身份认同,但贵族主义的文化视角和消费主义的审美伦理,又相对弱化了《北鸢》文化想象的
张汉良就“共同诗学”的概念向叶维廉发难,引起了叶维廉的反驳.问题究竟如何?在笔者看来,叶维廉提出这个概念,其实是对当时学界普遍认同的信条的概括,他虽对其有质疑,但因未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得学界对他产生了误解.叶维廉提出的“文化模子”理论和“互照、互识”的研究方法,本是为了修正学界因追求共同诗学而提出的“阐发法”,结果却导向了以“互拓互补”、“争战共生”为宗旨的文学对话.叶维廉在诠释学的烛照下,廓清了“对话”的涵义,扬弃了“共同诗学”的理论追求,终于确立了以“互照、互识”的文学对话为方法论,以寻求异质文化间文
严歌苓小说研究属学术热点,然学界对其小说语言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贯通作者创作动机与哲学指向的整体性阐释的力作不多.严歌苓小说语言有鲜明的多重感官化倾向,探讨其描述感官化及突破范围的修辞等表现形式,剖析该现象背后生理根据、个人天赋与专业训练等成因.严歌苓小说语言上的创新彰显了她对汉语传统美感的传承及现代性的拓展,可算是对当代文学既有语言文字序列的突破,蕴含着浓厚的越界对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