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 2008-2010年西南林业大学男女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别进行分析,了解性别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总体影响不明显,但在就业地点选择和自主创业方面男女研究生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研究生 就业去向 性别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进一步扩招,研究生一直以来拥有的就业优势,正逐渐失去,其就业的“优越性”和“稀缺性”正被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和竞争所代替。2004年之前,我国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接近百分之百,之后几年持续下滑。北京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7月底,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已下降为66.66%,仅比本科生高1个百分点。从相关报道看,研究生就业门槛的一降再降,收入预期的不断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显形的性别歧视,即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于男生或女生就业数少于男生;二是潜在的性别歧视,即女生获取工作机会时在岗位、薪酬待遇等方面作出让步或牺牲,也就是说女生的就业质量低于男生。硕士研究生学历高于本科生,具有年龄大、思想比较成熟、社会经历丰富、自主性强等特点,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与本科生可能不一样。由于目前处在就业比较严峻的时期,在巨大就业压力下,男女承受能力、思维方式不同,对职业的选择也会不同。有关于性别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的影响的报道不多,本文分别对笔者学校2008-2010届男性和女性研究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不同性别之间就业去向的差异,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1.数据来源与分析
对2008-2010届硕士毕业生中已就业研究生就业去向情况(截止日期为每年12月31日)进行统计,分析就业地点、考博情况、自主创业和就业类型等。
2.结果
(1)就业地点。对2008-2010届已就业研究生就业地点进行分析,分性别统计回生源地就业的人数。
生源地就业是指学生的生源地与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在同一个省份,统计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回生源地就业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男生回生源地就业比例在55%左右,女生回生源地就业比例在67%左右,比男生高12%。
(2)就业类别。对2008-2010届已就业研究生就业类别(包括升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小企业及自主创业等)进行分析,统计情况见图2。
从图2中可知,男女研究生的就业类型差异不大。男女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作比例基本相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研究生的首选,中小企业也慢慢被研究生所接受,是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市场。男女自主创业比例较低,但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男生创业比例在1.7%左右,女生创业比例在0.3%左右,男生创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是女生的6倍。
3.讨论与结论
从调查分析来看,性别对研究生就业去向影响不明显,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有些方面还是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男女生主观就业障碍的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在就业主观上男女差异很大。男女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差异较大,回生源地就业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对学校、父母、亲朋的依赖性较高,寄希望于家人、亲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喜欢在离家较近的地点工作。一般来说,父母和亲戚朋友的社会关系在大多数生源地,因此,回生源地就业女生明显多于
男生。
男女研究生就业类别总体差异不明显,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研究生的首选。女大学生对职业要求和选择往往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性,她们更愿意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这种比较稳定、福利好、工作压力不大的单位工作。虽然女生更希望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在严峻就业形势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时只好无奈地选择其他工作。因此,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男女生差异不大。女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了成家年龄,再读博士研究生,年龄就更大了,在升学比例方面女生应该低于男生。由于面临巨大就业压力,部分女硕士研究生无奈选择升学,导致男女研究生在升学方面无明显差异。顽强的意志是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创业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如果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就不会取得成功。由于女性的抽象思维、宏观驾御等能力和冒险精神弱于男性,因此,男生创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是女生的6倍。
参考文献:
[1]李春根,廖毅敏,李建华,等.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大学生就业,2008(12).
[2]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12-29(2).
[3]旷毓君,刘鹏.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J].求实,2006(Ⅲ).
[4]王书玲,于睿.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
[5]吴雪梅,张大均.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18).
[6]吴艺,刘建政.性别心理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反思[J].职业时空,2009(8).
[7]王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9).
[8]苏英姿.女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偏差及自我心理调适[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1).
[9]滕智源,黄可.论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问题[J].硅谷,2010(1).
[10]苏子微.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
[11]文艾丰.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智囊,2010(4).
[12]彭国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0).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工作处)
关键词:研究生 就业去向 性别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进一步扩招,研究生一直以来拥有的就业优势,正逐渐失去,其就业的“优越性”和“稀缺性”正被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和竞争所代替。2004年之前,我国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接近百分之百,之后几年持续下滑。北京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7月底,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已下降为66.66%,仅比本科生高1个百分点。从相关报道看,研究生就业门槛的一降再降,收入预期的不断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显形的性别歧视,即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于男生或女生就业数少于男生;二是潜在的性别歧视,即女生获取工作机会时在岗位、薪酬待遇等方面作出让步或牺牲,也就是说女生的就业质量低于男生。硕士研究生学历高于本科生,具有年龄大、思想比较成熟、社会经历丰富、自主性强等特点,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与本科生可能不一样。由于目前处在就业比较严峻的时期,在巨大就业压力下,男女承受能力、思维方式不同,对职业的选择也会不同。有关于性别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的影响的报道不多,本文分别对笔者学校2008-2010届男性和女性研究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不同性别之间就业去向的差异,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1.数据来源与分析
对2008-2010届硕士毕业生中已就业研究生就业去向情况(截止日期为每年12月31日)进行统计,分析就业地点、考博情况、自主创业和就业类型等。
2.结果
(1)就业地点。对2008-2010届已就业研究生就业地点进行分析,分性别统计回生源地就业的人数。
生源地就业是指学生的生源地与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在同一个省份,统计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回生源地就业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男生回生源地就业比例在55%左右,女生回生源地就业比例在67%左右,比男生高12%。
(2)就业类别。对2008-2010届已就业研究生就业类别(包括升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小企业及自主创业等)进行分析,统计情况见图2。
从图2中可知,男女研究生的就业类型差异不大。男女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作比例基本相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研究生的首选,中小企业也慢慢被研究生所接受,是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市场。男女自主创业比例较低,但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男生创业比例在1.7%左右,女生创业比例在0.3%左右,男生创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是女生的6倍。
3.讨论与结论
从调查分析来看,性别对研究生就业去向影响不明显,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有些方面还是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男女生主观就业障碍的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在就业主观上男女差异很大。男女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差异较大,回生源地就业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对学校、父母、亲朋的依赖性较高,寄希望于家人、亲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喜欢在离家较近的地点工作。一般来说,父母和亲戚朋友的社会关系在大多数生源地,因此,回生源地就业女生明显多于
男生。
男女研究生就业类别总体差异不明显,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研究生的首选。女大学生对职业要求和选择往往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性,她们更愿意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这种比较稳定、福利好、工作压力不大的单位工作。虽然女生更希望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在严峻就业形势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时只好无奈地选择其他工作。因此,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男女生差异不大。女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了成家年龄,再读博士研究生,年龄就更大了,在升学比例方面女生应该低于男生。由于面临巨大就业压力,部分女硕士研究生无奈选择升学,导致男女研究生在升学方面无明显差异。顽强的意志是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创业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如果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就不会取得成功。由于女性的抽象思维、宏观驾御等能力和冒险精神弱于男性,因此,男生创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是女生的6倍。
参考文献:
[1]李春根,廖毅敏,李建华,等.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大学生就业,2008(12).
[2]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12-29(2).
[3]旷毓君,刘鹏.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J].求实,2006(Ⅲ).
[4]王书玲,于睿.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
[5]吴雪梅,张大均.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18).
[6]吴艺,刘建政.性别心理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反思[J].职业时空,2009(8).
[7]王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9).
[8]苏英姿.女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偏差及自我心理调适[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1).
[9]滕智源,黄可.论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问题[J].硅谷,2010(1).
[10]苏子微.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
[11]文艾丰.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智囊,2010(4).
[12]彭国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0).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