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召开以“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教育领域专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展开讨论。一时之间引起了语文界的震动,也引发了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国家称之为“21世纪技能”,有的称为“关键素养”,也有命名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达方式各异,但都表达了各个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期待。
国家的高考政策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网上对于“考试倒逼孩子读书”的争论也一时引发各界争议。对此,温儒敏教授多次表达过他的观点:“语文教学的病症……就是读书太少”“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从教育源头,利用考试的指挥棒,去推动语文课改,推动学生读书,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古人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如同明灯,照亮了人的精神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读书对于一个人气质、胸襟、格局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他强调了读书量的重要性。《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也正切合对于读书的要求。通过广泛涉猎,多读好书的手段,让学生达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综合素养,促进精神成长”的目的。
事实上,从几年前起,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已在悄然发生变化,阅读教学开始从单文向多文的横向跨越,甚至是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探讨。课堂教师的种种尝试,都在展现一种趋势——群文阅读。这既是一种具有突破旧有阅读模式的教学实践,同时也是推动阅读的有力手段。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作为起点,立足课本,围绕文本特点或单元主题整合阅读资源,形成“以一带多”的阅读模式。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与价值关联的资源链接,融合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或者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文体,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横向比较;构建不同学科的桥梁,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这些都是在统编版教材基础上的阅读资源的开拓,是对语文文本的强大补给。
一、立足课本,链接作者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陆续接触了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依托课文学习作者的单一一篇文章,内容略显单薄,学生没有进行相关地横向纵向对比,学完即止,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名家著作的胃口,对于名家著作也是一种浪费。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入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借此让学生更全方位地了解作家本人以及他的思想。比如,在教授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一文,我们复习了他的另外作品《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两篇文章主题不同,但是都可见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共性特点——风格平实、诚挚,读其文,可见其人。同时,课堂又引入了他的《赋得永久的悔》的片段《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母亲的辛勤劳作和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把同一作者不同作品进行延伸,季羡林先生母亲的形象马上凸显出来,也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怀念母亲的深情和失去母亲的沉痛。
二、确立主题,辐射多篇
统编版课文的双线结构确定了主线,即每个单元都有一条人文主线,我们可以围绕着单元提供的主线整合阅读资源。除了人文线,我们也可以根据文体主线,表达主线等等。确定主线的目的在于强化某一主题,旨在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对某一专题豁然开朗。比如,在教授《桃花心木》时,引入了《落花生》《白楊树》等篇章,让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可引入林清玄的其他散文作品,如《心田上的百合花》,通过对比,学生对于林清玄恬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和蕴含哲理的写作特点就了然于胸了。
三、学科融合,资源共享
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涉及科学知识,让初涉科学的学生兴趣盎然。于是,我们结合课文的书目推荐,并综合科学老师的意见,介绍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科普书籍。如,《大自然的珍贵礼物》《昆虫记》《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书》《细菌世界历险记》等作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既可以关联科学课本,也可以借助科学实验,让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从而产生兴趣,不但寓学于读,也寓学于做。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关联互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知识面也得到扩大,阅读品味也得以提升。
四、共读一本书
一课带一本,是《新课标》对学生“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议题,选择一本书,讲一讲故事,评一评书中人物,读一读、演一演精彩片段,画一画插图,品一品语言,写一写感受等,通过各种学生感到新鲜又不产生厌烦的方式,让学生阅读有所获,交流有突破。老师通过布置任务和测评等方式全程指导学生的阅读进度,干预学生阅读的深度。共读一本书,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确定任务作为阅读导向,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在阅读过程渗透阅读策略。通过前期的指导,过程的方法渗透和干预,后期的活动和教师评价激励,使学生爱上阅读。
课外阅读课程化时代已经来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师都理应成为阅读的先行者。只有教师“腹有诗书”,才能更好地示范和引领阅读,让学生在诗书的海洋中畅游。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国家称之为“21世纪技能”,有的称为“关键素养”,也有命名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达方式各异,但都表达了各个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期待。
国家的高考政策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网上对于“考试倒逼孩子读书”的争论也一时引发各界争议。对此,温儒敏教授多次表达过他的观点:“语文教学的病症……就是读书太少”“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从教育源头,利用考试的指挥棒,去推动语文课改,推动学生读书,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古人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如同明灯,照亮了人的精神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读书对于一个人气质、胸襟、格局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他强调了读书量的重要性。《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也正切合对于读书的要求。通过广泛涉猎,多读好书的手段,让学生达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综合素养,促进精神成长”的目的。
事实上,从几年前起,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已在悄然发生变化,阅读教学开始从单文向多文的横向跨越,甚至是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探讨。课堂教师的种种尝试,都在展现一种趋势——群文阅读。这既是一种具有突破旧有阅读模式的教学实践,同时也是推动阅读的有力手段。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作为起点,立足课本,围绕文本特点或单元主题整合阅读资源,形成“以一带多”的阅读模式。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与价值关联的资源链接,融合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或者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文体,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横向比较;构建不同学科的桥梁,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这些都是在统编版教材基础上的阅读资源的开拓,是对语文文本的强大补给。
一、立足课本,链接作者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陆续接触了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依托课文学习作者的单一一篇文章,内容略显单薄,学生没有进行相关地横向纵向对比,学完即止,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名家著作的胃口,对于名家著作也是一种浪费。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入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借此让学生更全方位地了解作家本人以及他的思想。比如,在教授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一文,我们复习了他的另外作品《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两篇文章主题不同,但是都可见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共性特点——风格平实、诚挚,读其文,可见其人。同时,课堂又引入了他的《赋得永久的悔》的片段《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母亲的辛勤劳作和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把同一作者不同作品进行延伸,季羡林先生母亲的形象马上凸显出来,也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怀念母亲的深情和失去母亲的沉痛。
二、确立主题,辐射多篇
统编版课文的双线结构确定了主线,即每个单元都有一条人文主线,我们可以围绕着单元提供的主线整合阅读资源。除了人文线,我们也可以根据文体主线,表达主线等等。确定主线的目的在于强化某一主题,旨在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对某一专题豁然开朗。比如,在教授《桃花心木》时,引入了《落花生》《白楊树》等篇章,让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可引入林清玄的其他散文作品,如《心田上的百合花》,通过对比,学生对于林清玄恬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和蕴含哲理的写作特点就了然于胸了。
三、学科融合,资源共享
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涉及科学知识,让初涉科学的学生兴趣盎然。于是,我们结合课文的书目推荐,并综合科学老师的意见,介绍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科普书籍。如,《大自然的珍贵礼物》《昆虫记》《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书》《细菌世界历险记》等作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既可以关联科学课本,也可以借助科学实验,让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从而产生兴趣,不但寓学于读,也寓学于做。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关联互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知识面也得到扩大,阅读品味也得以提升。
四、共读一本书
一课带一本,是《新课标》对学生“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议题,选择一本书,讲一讲故事,评一评书中人物,读一读、演一演精彩片段,画一画插图,品一品语言,写一写感受等,通过各种学生感到新鲜又不产生厌烦的方式,让学生阅读有所获,交流有突破。老师通过布置任务和测评等方式全程指导学生的阅读进度,干预学生阅读的深度。共读一本书,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确定任务作为阅读导向,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在阅读过程渗透阅读策略。通过前期的指导,过程的方法渗透和干预,后期的活动和教师评价激励,使学生爱上阅读。
课外阅读课程化时代已经来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师都理应成为阅读的先行者。只有教师“腹有诗书”,才能更好地示范和引领阅读,让学生在诗书的海洋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