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术进步引起就业总量下降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本文分别从正面、负面以及综合效应对技术进步与就业总量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产生的作用是复杂多样的。
关键词:技术进步 就业 效应
技术进步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推动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对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剩余劳动力逐年递增,就业结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就业创造能力持续下降,短期内难以有效缓和。对此,国内外学者对二者关系争论已久,形成不同的理论与观点。
一、概念界定
技术进步是动态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既有量的突进,也有质的累进,包括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侧重于改进生产设备、旧工艺等“硬技术”方面的进步,而广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软技术”方面。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改变劳动生产方式,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社会整体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或劳动者在不同产业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劳动者的基本結构与分布结构。
二、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正面效应
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开拓新行业与领域,创造新岗位,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这种增加即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正面效应。19世纪初,国外学者萨伊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虽然会带来一部分失业问题,但市场有自行调节功能,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
技术进步主要通过两方面促进就业增加:一方面是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其他因素产生补偿效应。汉森(1949)、赫伯特·西蒙指出新技术的使用以及新型工业的发展是保证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麦卡洛克(1830)、哈维·布鲁克斯(1962)研究表明机器生产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这一成本的节省将在价格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BerndEbersberger、AndreasPyka(1999)指出技术进步一方面直接通过创造新设备、新产品、新生产部门促进就业;另一方面间接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等途径实现就业补偿效应。费尔南多(2001)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引起利率、资本成本上升,而资本与劳动可按一定比例相互替代。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技术进步会增加中国的就业总量,如瞿群臻(2005)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表示,技术进步对于增加我国就业有着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新资源被陆续开发利用,为实现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基金积累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就业容量。现实生活中,发生在美国“高增长、低失业”的新经济现象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三、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负面效应
技术进步的出现也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挑战,增加就业难度,从而产生负面效应,即技术和资本对劳动产生的替代作用。18世纪上半叶,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与失业存在一定的关系。马尔萨斯、约翰·巴顿(1817)发现技术的快速变化引起资本加速积累,越来越多的职业被资本取代,失业现象日趋严重。西斯蒙第(1819)、马歇尔(1890)共同经历机器生产日渐取代手工作坊时代,纷纷表示新机器和新技术的出现直接影响市场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后来,PeterHowit等(1994)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通过“磨损效应”间接破坏就业总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能够形象的说明这一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技术的革新,但同时也减少了就业总量。尤其对技术含量要求高的行业(如:农业),新机器与新技术的产生势必会造成农场工人的绝对排斥,对于企业来说,想要熟练掌握新机器与新技术的应用无疑需要相应的技能,而技能的获得具有周期性,短时间内可能会由于缺乏技能而被淘汰。
为进一步说明二者的负面效应,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DavidSimpson(1987)等发现80年代很多工业化国家因广泛使用新技术导致失业的发生。Nickell、Bell从时间维度上实证分析新技术的影响,并指出高技术工人和低技术工人的失业都会增加。国内学者的研究也纷纷验证了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对资本的需求,减少对就业的吸纳。姚战琪、夏杰长(2005)选取2000-2002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结果表示我国技术进步与就业存在反向的发展特征。
四、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综合效应
综合效应指技术进步既有可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增加就业容量,促进了就业。19世纪上半叶,学者们发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不仅会使部分工人面临失业,且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为劳动者创造新工作,即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存在破坏机制和创造机制。ClasErikson(1997)将技术进步按时间进行划分,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短期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短暂的摩擦性失业,但长期并不存在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国内学者认为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刘阳(2001);龚玉泉、袁志刚(2002)指出技术革命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结构性失业,且伴随着技术革命,出现新技术、新产业部门,从而增加社会的就业总量。张国初(2003);杨淑华(2006)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面效应,认为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并不一定减少就业。林毅夫(2004)认为研究二者关系时应考虑技术进步的具体类型、社会制度和具体的国家资源禀赋等约束性因素。盛欣、胡鞍钢(2011)采用29个省2003-2007年面板数据发现,自主创新的就业创造大于就业摧毁,而引进技术的就业摧毁大于就业创造,但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技术都偏向于吸纳更多的高人力资本劳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都离不开技术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在带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容量,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效应,趋利避害,对于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处理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现状存在差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技术的二次创新,在促进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同时,全方位的吸纳劳动力就业,减缓就业压力。(2)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但目前看来,我国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文化程度等均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崔友平.技术进步与就业:一个文献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2):21-26.
[2]赵利,姜军武.中国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2):82-85.
[3]ErikssonClas,IsThereaTrade-OffbetweenEmploymentandGrowth? [J],Oxford,EconomicPapers,1997(49):77-88.
[4]刘强.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1(18):15-18.
关键词:技术进步 就业 效应
技术进步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推动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对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剩余劳动力逐年递增,就业结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就业创造能力持续下降,短期内难以有效缓和。对此,国内外学者对二者关系争论已久,形成不同的理论与观点。
一、概念界定
技术进步是动态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既有量的突进,也有质的累进,包括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侧重于改进生产设备、旧工艺等“硬技术”方面的进步,而广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软技术”方面。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改变劳动生产方式,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社会整体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或劳动者在不同产业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劳动者的基本結构与分布结构。
二、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正面效应
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开拓新行业与领域,创造新岗位,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这种增加即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正面效应。19世纪初,国外学者萨伊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虽然会带来一部分失业问题,但市场有自行调节功能,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
技术进步主要通过两方面促进就业增加:一方面是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其他因素产生补偿效应。汉森(1949)、赫伯特·西蒙指出新技术的使用以及新型工业的发展是保证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麦卡洛克(1830)、哈维·布鲁克斯(1962)研究表明机器生产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这一成本的节省将在价格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BerndEbersberger、AndreasPyka(1999)指出技术进步一方面直接通过创造新设备、新产品、新生产部门促进就业;另一方面间接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等途径实现就业补偿效应。费尔南多(2001)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引起利率、资本成本上升,而资本与劳动可按一定比例相互替代。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技术进步会增加中国的就业总量,如瞿群臻(2005)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表示,技术进步对于增加我国就业有着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新资源被陆续开发利用,为实现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基金积累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就业容量。现实生活中,发生在美国“高增长、低失业”的新经济现象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三、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负面效应
技术进步的出现也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挑战,增加就业难度,从而产生负面效应,即技术和资本对劳动产生的替代作用。18世纪上半叶,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与失业存在一定的关系。马尔萨斯、约翰·巴顿(1817)发现技术的快速变化引起资本加速积累,越来越多的职业被资本取代,失业现象日趋严重。西斯蒙第(1819)、马歇尔(1890)共同经历机器生产日渐取代手工作坊时代,纷纷表示新机器和新技术的出现直接影响市场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后来,PeterHowit等(1994)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通过“磨损效应”间接破坏就业总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能够形象的说明这一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技术的革新,但同时也减少了就业总量。尤其对技术含量要求高的行业(如:农业),新机器与新技术的产生势必会造成农场工人的绝对排斥,对于企业来说,想要熟练掌握新机器与新技术的应用无疑需要相应的技能,而技能的获得具有周期性,短时间内可能会由于缺乏技能而被淘汰。
为进一步说明二者的负面效应,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DavidSimpson(1987)等发现80年代很多工业化国家因广泛使用新技术导致失业的发生。Nickell、Bell从时间维度上实证分析新技术的影响,并指出高技术工人和低技术工人的失业都会增加。国内学者的研究也纷纷验证了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对资本的需求,减少对就业的吸纳。姚战琪、夏杰长(2005)选取2000-2002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结果表示我国技术进步与就业存在反向的发展特征。
四、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综合效应
综合效应指技术进步既有可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增加就业容量,促进了就业。19世纪上半叶,学者们发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不仅会使部分工人面临失业,且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为劳动者创造新工作,即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存在破坏机制和创造机制。ClasErikson(1997)将技术进步按时间进行划分,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短期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短暂的摩擦性失业,但长期并不存在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国内学者认为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刘阳(2001);龚玉泉、袁志刚(2002)指出技术革命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结构性失业,且伴随着技术革命,出现新技术、新产业部门,从而增加社会的就业总量。张国初(2003);杨淑华(2006)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面效应,认为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并不一定减少就业。林毅夫(2004)认为研究二者关系时应考虑技术进步的具体类型、社会制度和具体的国家资源禀赋等约束性因素。盛欣、胡鞍钢(2011)采用29个省2003-2007年面板数据发现,自主创新的就业创造大于就业摧毁,而引进技术的就业摧毁大于就业创造,但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技术都偏向于吸纳更多的高人力资本劳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都离不开技术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在带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容量,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效应,趋利避害,对于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处理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现状存在差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技术的二次创新,在促进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同时,全方位的吸纳劳动力就业,减缓就业压力。(2)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但目前看来,我国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文化程度等均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崔友平.技术进步与就业:一个文献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2):21-26.
[2]赵利,姜军武.中国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2):82-85.
[3]ErikssonClas,IsThereaTrade-OffbetweenEmploymentandGrowth? [J],Oxford,EconomicPapers,1997(49):77-88.
[4]刘强.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1(1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