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做好教育这项工程,不仅依靠学校依靠老师的共同努力,还需社会的广泛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携手努力。因此,家访活动成为了争取学生父母支持的有效途径,也成为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但当前地处偏远地区的学校家访被淡化,甚至出现零家访的现状。笔者试图以马号中学为例,分析偏远地区学校家访面临的困难和原因,探索在新课改和提倡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下,走好家访这条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访 教育 对策
一、基本情况
所谓家访是指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活动。它是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访越来越不被重视,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学校,家访甚至近于消失。
以施秉县马号中学为例。马号中学现有教师专任48名,在校学生773人。从近三年教师家访的情况看,平均一年家访两次以上的有14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29%,平均一年家访六次以上有2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4%。且有家访记录的均是班主任,不是班主任的教师,三年来,开展家访的仅有18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37%。从近三年被家访学生的情况看,全校教师开展家访三年共计146次,以学校平均每学年在校生平均数838人计算,平均每个学生受家访不到1次。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家访。家访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
二、原因探究
造成偏远乡镇家访“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点:
(1)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家访工作被弱化。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家访目前只是提倡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硬性要求,教育部门未把家访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各种“教学”以外考核、评估对教师工作质和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大多老师疲于“应付检查”,家访的时间越来越少,或流于形式,甚至家访被认为只有班主任才去做的事,与其他老师无关,家访的数量就越来越少,以至于逐渐被忽略。
(2)受打工潮流的影响,家访工作被淡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来更好地谋生,很多学生因此成为了“留守儿童”。目前,就马号中学而言,在校生773人,其中留守儿童就占有168人,占了在校生总数21%。由于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教师想家访很难做到双方都有时间,都能面对面交流,家访就被取消或者被另外的方式所取代。加上“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大多是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受年纪、知识等因素影响,监管力度往往不够,他们缺乏对“留守学生”的全面了解,从而使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留守儿童的家访变得更加困难。
(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访工作被退化。马号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受民族历史、地域、经济等影响,部分群众的文化层次较低,对教育的认识肤浅,一些家长仍存在任孩子自由发展的思想,轻视对子女的要求,早婚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加上受到外出务工的“利益”诱惑,使本来就有厌学思想的一些孩子们,过早地走向“打工”之路。由于父母对教育的不重视,家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不必要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在教师日常工作中逐步“退化”。
(4)受地理条件影响,家访工作“消极化”。从施秉县各乡镇发展情况看,马号乡属于最边远、最贫穷、最落后的乡。乡政府距县城52公里,最远的村距乡政府26公里。学生家分布较远、较散,交通等地理条件的限制了家訪的频率和工作进度,家访的“辛苦”指数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家访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1)健全家访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家访纳入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家访程序,严格家访纪律,建立家访考评机制,把家访工作列入年度考评考核范围,将教师的家访活动量化分与教师的师德考核,绩效考证评相挂钩,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2)创新家访手段。在重点做好对面对面家访活动的同时,发挥现代通讯的优势,把电话和网络通讯方式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 利用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信息手段开展家访活动,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建立起共同交流探讨学生学习的家访新形式。
(3)加强家访培训。学校要就教师家访活动每学年召开学习培训会。一方面,要开展全员家访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确定家访教师和家访对象的选择,确保每一位家访教师愿访、会访、访后有成效。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各教师家访工作经验和不足,表彰和宣传家访活动中好的做法和先进事迹。
(4)优化家访环境。一方面,为解决目前家访工作由于经费限制而导致家访人次和家访覆盖面小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给予大力支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家访活动提供切实保障,使家访成为一个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长效常规手段。另一方面,要建立家访问题集中研究化解机制,对家访中了解到的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单凭教师个人无力解决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参与,研究解决办法措施。同时,加强跟踪回访,确保家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5)营造家访氛围。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加强接受教育重要性宣传,提高学生及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营造“人人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大家访活动的典型宣传力度,让广大教师队伍把家访作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项技能,自觉重视家访、参与家访,争当家访的行家里手。
总之,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老师不能忽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家长和社会要支持。希望在偏远地区的中学老师们,能克服种种困难,走好家访这条路,也希望学校和社会给予老师帮助,让老师在这条路上走得不那么辛苦。
关键词:家访 教育 对策
一、基本情况
所谓家访是指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活动。它是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访越来越不被重视,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学校,家访甚至近于消失。
以施秉县马号中学为例。马号中学现有教师专任48名,在校学生773人。从近三年教师家访的情况看,平均一年家访两次以上的有14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29%,平均一年家访六次以上有2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4%。且有家访记录的均是班主任,不是班主任的教师,三年来,开展家访的仅有18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37%。从近三年被家访学生的情况看,全校教师开展家访三年共计146次,以学校平均每学年在校生平均数838人计算,平均每个学生受家访不到1次。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家访。家访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
二、原因探究
造成偏远乡镇家访“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点:
(1)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家访工作被弱化。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家访目前只是提倡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硬性要求,教育部门未把家访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各种“教学”以外考核、评估对教师工作质和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大多老师疲于“应付检查”,家访的时间越来越少,或流于形式,甚至家访被认为只有班主任才去做的事,与其他老师无关,家访的数量就越来越少,以至于逐渐被忽略。
(2)受打工潮流的影响,家访工作被淡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来更好地谋生,很多学生因此成为了“留守儿童”。目前,就马号中学而言,在校生773人,其中留守儿童就占有168人,占了在校生总数21%。由于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教师想家访很难做到双方都有时间,都能面对面交流,家访就被取消或者被另外的方式所取代。加上“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大多是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受年纪、知识等因素影响,监管力度往往不够,他们缺乏对“留守学生”的全面了解,从而使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留守儿童的家访变得更加困难。
(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访工作被退化。马号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受民族历史、地域、经济等影响,部分群众的文化层次较低,对教育的认识肤浅,一些家长仍存在任孩子自由发展的思想,轻视对子女的要求,早婚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加上受到外出务工的“利益”诱惑,使本来就有厌学思想的一些孩子们,过早地走向“打工”之路。由于父母对教育的不重视,家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不必要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在教师日常工作中逐步“退化”。
(4)受地理条件影响,家访工作“消极化”。从施秉县各乡镇发展情况看,马号乡属于最边远、最贫穷、最落后的乡。乡政府距县城52公里,最远的村距乡政府26公里。学生家分布较远、较散,交通等地理条件的限制了家訪的频率和工作进度,家访的“辛苦”指数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家访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1)健全家访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家访纳入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家访程序,严格家访纪律,建立家访考评机制,把家访工作列入年度考评考核范围,将教师的家访活动量化分与教师的师德考核,绩效考证评相挂钩,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2)创新家访手段。在重点做好对面对面家访活动的同时,发挥现代通讯的优势,把电话和网络通讯方式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 利用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信息手段开展家访活动,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建立起共同交流探讨学生学习的家访新形式。
(3)加强家访培训。学校要就教师家访活动每学年召开学习培训会。一方面,要开展全员家访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确定家访教师和家访对象的选择,确保每一位家访教师愿访、会访、访后有成效。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各教师家访工作经验和不足,表彰和宣传家访活动中好的做法和先进事迹。
(4)优化家访环境。一方面,为解决目前家访工作由于经费限制而导致家访人次和家访覆盖面小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给予大力支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家访活动提供切实保障,使家访成为一个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长效常规手段。另一方面,要建立家访问题集中研究化解机制,对家访中了解到的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单凭教师个人无力解决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参与,研究解决办法措施。同时,加强跟踪回访,确保家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5)营造家访氛围。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加强接受教育重要性宣传,提高学生及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营造“人人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大家访活动的典型宣传力度,让广大教师队伍把家访作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项技能,自觉重视家访、参与家访,争当家访的行家里手。
总之,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老师不能忽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家长和社会要支持。希望在偏远地区的中学老师们,能克服种种困难,走好家访这条路,也希望学校和社会给予老师帮助,让老师在这条路上走得不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