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耕耘记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农民不但会根据气候与地理环境决定在上面种植什么,还会科学设置苗株之间的间距,精心耕耘,最终获得丰硕的果实。这种通过理性设置与自然生长来共同实现收获的行为,就像平面设计师把原始内容变成一本可阅读的书。“页面”是文字栖息的“土地”,而文字所采用的字体以及对字距、字数、行距、版面空间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影响着阅读的结果。在电子读物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将传统书籍设计得更为引人入胜,也是平面设计师们面临的问题。
  由歌华设计馆主办的“页面耕耘——杨林青的平面设计”展览于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围绕“海报、书籍、杂志、报纸”这四个平面媒介展开,通过知名设计师杨林青的设计案例和翻阅区来呈现平面设计在中西文字体中的应用,其中包括网格系统、编辑与设计、阅读设计等多个读者不了解的领域,让人得以一窥平面设计所创造的魔力世界。
  iLOOK:“页面耕耘”这个主题的意义是什么?
  杨林青:我把自己比作农夫,在土地上根据土地土质选择播种什么样的种子,通过呵护和培植最终获得果实。这种通过理性行为得到的收获特别像我自己,书中文字像一颗颗的种子,通过精心的排版,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平面设计展以往都是展出外在,而这次是引入到书的里面去观看,带领读者阅读更多可能性,在今天这种电子阅读时代,更需要思考纸质阅读的价值。这是我想去分享的。
  iLOOK:您是怎么看待平面设计的?
  杨林青:其实,做设计我不太习惯运用创意,我始终觉得文字本身就在传递信息,在文字上找到相应的意义,我只是在发掘有意思的传递方式,吸引别人去阅读,而在这过程中唯一探讨的就是文字和语境的关系,我试图找寻它们存在的微妙关系,不想去设想什么,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读者引入到情境中。
  iLOOK:从事平面设计多年,您秉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做设计?
  杨林青:对文字的敬畏之心,这是一种态度,会让你去发现不同东西。尊重内容本身,微妙地改变现有的习惯。其实文字是可以变化的,会影响阅读的环境。若没有指向,内心则是慌乱的。我就想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在当今这个数字时代,我们很难真的去珍惜文字,但这就给设计师留下了使命:如何平衡阅读和设计?既要彰显设计的力量,同时尊重读者阅读的状态和习惯。设计师要带来新的阅读方式改变和影响阅读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也影响设计师发现文字的可能性,这个时代需要最优质的的阅读。
其他文献
“油画匠的白日梦”系列项链是一个个树脂凝固的梦境,吊坠的面貌就像我梦境里的抽象景象,远离理性和刻意塑造的图案。这些项链本身承载了我自身的梦想——成为以画油画为终身职业的人。而灵感来自于土耳其云石纸的古老工艺,利用油画颜料与树脂的浓郁制造出比纸纹染印更加立体的效果。每一款项链的图案都是无法复制的,就好像永远无法看到别人的梦境一样。  早在,10世纪的中国四川就出现了一种叫作“流沙笺”的纸艺,在苏易简
期刊
观察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变化,对话内心世界的起伏,向来都能成为设计者们思考和创意的起点,我也不例外,我一直被存在于事物之问的内在能量关系所吸引,在中国我们称之为“气”,通过内在的阴阳相调让外部的具象表现和谐统一。在我的理解中,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说,这种表现是连续的、通透的、一体的,气可以被公式化的。一个形态在空间中形成连续的封闭形态但并不相交,一气呵成又并不单调,科学的美感在这里尽显无遗。而从主观感
期刊
老子有言,“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揭示了自然万物、人世百态的运行规律,也是实实在在的真理。我深受老子的哲学思想影响,最新设计单品“有无相生”限量款盘是对一有无相生~最极致的认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感悟融入设计当中。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期刊
我是设计师黄一川,2013年的最新作品“你所见的,就是你所想的!?”风格偏向简约硬朗的中性美,把之前作品中相对复杂的造型不断简化,还原到方形、圆形。传统美学认为美是意象,如中国写意画,用几根抽象的线条就能把空灵纯粹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的新作品正是试图用最单纯的形式去感受极简的韵律美。  因为不是首饰专业出身,我一路的坚持纯属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一边研究探索一边积累经验,才慢慢形成一川饰品的风格
期刊
当你第一次看到“无事嚼舌根”这个名字,会不会马上联想到三两好友盘腿而坐,一边喝梅酒一边嚼舌根的场景?没错,这正是设计师Yououo的生活写照。热爱山本耀司的Yououo现在还是北京服装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平日里喜欢看看老电影,或者约上好友一边喝着梅子酒一边唠嗑,“无事嚼舌根”和“梅酒”这两个系列的服装就是如此应运而生。Yououo说,日式的古朴舒适是她一直欣赏的生活态度,而她自创的品牌“芍药居”的
期刊
80后的孩子小时候可能会干过这样臭美的事,男孩在手腕上画手表,女孩拿细草编织手镯、戒指,或摘下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当作耳环、胸针和头饰。在那个简单却美好的年代,人们珍惜一片花草如同珍视一份感情,纯粹而不带任何功利。时至今日,面对工业设计带来的视觉>中击和体验快感,设计师陈艺却只想用一笔一画如此简单的手法,重现记忆中的温暖场景,带人回到儿时单纯的年代。  陈艺大学学的是环艺专业,却因为偏爱首饰而转到金工
期刊
总有一些人喜欢用惊世骇俗的行为告诉你“我就是要与众不同”——正如陈威宇和他最喜欢的粉色长颈鹿耳钉。面对这样一类人,大众惯常的了解方式、认知方式和认知程序全都无法正常启动,他们的身体观、审美观甚至是两个鼻孔中间的鼻环,都是让别人完全陌生的。  陈威宇从小就自觉“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于是选择了服装设计作为表达与众不同的出口。对他来说,世界永远是陌生的,周遭的环境也永远是陌生的,于是便有了更广阔的探
期刊
对文化事业抱有特殊责任心的Prada在2013年发起了一场名为“Prada Joumal”文学创作比赛,短短两个月内征得超过1300篇、以29个语种写作的参赛作品。前一阵子Prada在纽约宣布了得奖名单,来自中国的青年作家彭扬以短篇小说《灰故事》和来自美国、阿根廷、澳洲和意大利的作者一起获奖了。在和iLook的采访中,彭扬表示Prada创造了一个“故事的联合国”。  纽约百老汇大道上,由Rem K
期刊
有的人天生灵气过盛,他们喜欢思考别人想不到的问题,观察别人看不到的世界,讨厌循规蹈矩,专注于古怪的趣味。这让他们在大众眼里常常显得怪异,也许还有那么一点儿“神经质”,但是据说脱离了这种古怪和从日常审美中跳脱的天赋,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关切。在充满创意的时尚界里,这样的怪咖特别多,梁锦桢就是其中一个。  梁锦桢出生在广州,从小就开始无止境的绘图,她的潜意识里堆积的都是色彩、形状
期刊
设计师Pierre和MIN对缥缈无形的空气相当痴迷,并从中寻找设计灵感。Pierre是台湾人,纯美术科系毕业后专攻金工,MIN在韩国学习美术设计后赴法国攻读空间设计,后来两人在法国巴黎的AFEDAP珠宝学校认识并一起攻读珠宝设计专业。他们的珠宝设计造型简约,擅用文学上拟人、通感的手法,打造出充满活力和动感色彩的首饰,象征性的立体结构如同独特的情感标识,而严谨的秩序美则往往传递出未知的神秘感。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