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自立是我校的校训,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切实地转变了我校现行的班级管理方式。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生 班级自主管理 实践 研究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一个班级通常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以及人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使班级管理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自主化。
一、研究背景
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单设高中办学,特别是近年来承担了普及高中教育任务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如下一些突出的现象: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遍不高,被动完成或接受管理的现象较突出;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自觉性较差,依赖现象较突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事必躬亲,普遍感到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少、情感淡漠,尤其是学生走出校门后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情日益淡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淡漠,主动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极其欠缺。
上述现象,除了与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有关,与社会竞争导致的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功利化趋势有关外,我们认为与学校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教育管理观念陈旧、教育管理方式单一、教育管理手段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班级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以个体或者团体的方式处理、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在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班级的自治。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管理的参与者、指导者。因此,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研究成果简介
(一)认识成果
1、普通高中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①现代教育的要求——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重视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班级自主管理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管理方式,它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②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急剧变化发展的时期。他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由盲目走向自觉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身体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其心理发展也日趋成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热衷于独立自主地进行各种活动,对他人过多的关心会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顶撞现象,逆反情绪十分强烈。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又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想独立而又不能独立,希望自由而又不会自由。中学生的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体现了中学生从依附到自主的转化,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掌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以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可能性
①高中生心理趋于基本成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分辨能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能够理解班级自主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对于现行的“保姆式”班级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反感,他们觉得班主任老师是看护和管、卡、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压制了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发挥。从课题组对实验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0%左右的人赞同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学生对自主管理的渴求,为我们班级自主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耗费了班主任老师的大量时间,相当部分教师乐于改变现状。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一方面要担任学科教学,接受学校的各项学科成绩考评,教学上存在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担负着班级管理的巨大责任,班主任老师如果事事须躬身、时时须亲临就会大大增加班级管理的成本,降低班级管理的效益。从平时对班主任老师的访谈中,我们获悉,用“忙”、“累”、“重”来形容最为贴切:教学工作班级事务忙;教学工作、学生教育工作身心累;学科考评压力、安全责任压力重。有85%的教师愿意改变现在的班级管理现状,乐于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中去。
③新课程的学习和实施,使教师的观念已发生变化。新课程尤其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尤其尊重學生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每个教师的心中,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方式,他们需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班级管理出智出力。
2、班级事务全员承包制是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将班级的日常事务细化为每一个岗位,承包到每一位学生,一包一期,承担每项工作的学生叫做承包人。班委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是检查每一个岗位的落实情况(当然作为班委也有自己承包的相应劳动岗位),并及时补缺。
黑板、讲台、窗子、门、灯、电扇、卫生工具、桌椅等的清洁维护,板报、每日一歌、一言、一讲、一题、一背及礼仪常规,班规班纪等的检查落实;教室的清洁、公共卫生区的清洁、两操、寝室卫生、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等所有涉及班级的具体事务都尽量细化承包到学生,让学生去监督、去执行。如:座位轮换、班费收缴与管理、值日总结、班务日记的记载、综合实践课的实施、发式检查、校证佩戴、课堂纪律、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收交、课间安检、吃零食、说普通话、学生操行学分的记载与公布等都由学生检查监督。
3、班务日记是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方法
班务日记制度是一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制度,它对于培养班风、树立团队精神、提高班干部工作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班上独生子女居多,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使学生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因此,在高中生相对较强的单独行为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律意识以及构建良好的公共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这其中,小小的一份班务日记加上适当的辅助手段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地位问题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耳提面命式的班级管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级事务,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提出的要求。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建立后,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是说班主任无事可做了,相反更应该结合班级管理模式,作好相关调控和角色转换。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课题组认为,班级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关系也错综复杂。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成为各方关系的协调者与指导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是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网络的指导者,是班级干部与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者,是班级管理与各学科老师间的协调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5、普通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班级自主管理是一种科学而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形式。因此,班规的制定、班级自主管理措施的投放、班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班级事务的承包、班级岗位的设定等都应该体现科学性的原则。
我们认为,班级自主管理要科学,不走过场。一者,班主任应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培训;二者,班主任应及时以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工作,促使班级自主管理向预定的轨道发展。科学性原则的贯彻,能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流于形式。
(2)民主性原则
我们认为班级自主管理是应该让全体学生参与的一种制度,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自主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除了措施、班规和操作模式的科学性以外,还必须体现民主性的原则,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民主的时候,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民主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主政、辅政班委的组建,班规的制定需要全体学生的通过,学生操行学分结果的公布、班级事务岗位的设置、班务日记的记载情况都应该让全体同学有知晓权等。
(3)考核性原则
即班级自主管理必须和操行学分考核结合起来。在“新五好生”、优秀班干部、“升层”、各项积极分子评定及考核等级的确定上与操行学分年终统计挂钩,使之成为依据。考核性原则的贯彻,最终目标在于教育学生懂得自觉纪律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与谅解,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4)公开性原则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是全体同学的事情,并不是班上几个学生干部的事,因此班级的各项措施和学生操行学分的公布都是公开的,操行学分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在班团活动课上由记分员汇总公布,由全体同学对问题学生进行集体监督,提出整改意见。公开性原则的贯彻,其目的在于使班级管理透明化、民主化、并使更多的人参与班级的自主管理,促进班集体向良好的运行轨道健康发展。
6、影响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因素
经过两年多的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影响班级自主管理成效和学生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课题组认为,班主任的民主化、人本化管理方式最有利于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学生的认识水平、班级管理措施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影响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因素。
7、关于开展班级活动的教育策略
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桥梁。班集体随着活动产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形成。一个集体之所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是因为班级活动为每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特别是能改变“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充实的班级生活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班级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下面的原则:自主决定活动;自行组织活动;充分展现自我。
(二)实践成果
1、课题研究转变了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观念,使班级自主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
班级自主管理在学校实施两年来,我们通过班主任例会、学校教育教学研讨周活动、班团活动展示、主题班会比赛等活动向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始终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服务意识、促进班级活动的开展、解放班主任的事务性工作时间、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经过课题组的潜移默化,我校教师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一些教师也尝试性地将我们推广的成果运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比如我校高2009级汤港老师将我们课题组的班级事务全员承包制、学生操行学分管理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的高中年级的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我校一些班主任老师现在敢于将自己的班级事务交给学生来处理了。比如:很多班级的卫生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布置、自己独立完成;部分班级的资料费用的收缴全部由学生一手操办完成;学校召开的体育艺术节活动的组织、各班文娱活动的编排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观念的转变,使班级自主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
2、在实验班构建了自主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传统班级管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或压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不是班级管理的主人。课题研究实施两年以来,我们从任教实验班学科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反馈中获知,各实验班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在于班级的事有人干了、班级的人也有事情做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实现了我们最初的研究目标,自主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正在形成。
3、实验班的班风有明显好转,实验教师有明显提高
经过我们课题组两年的实施,我们从家长、学校政教处、年级和教务处日常教学管理反馈之中了解到,在我们组织实施自主管理的四个班,班风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高2007级10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高2008级11班是重点班,其综合成绩评比遥遥领先于同类班级。高2007级班主任刘进军老师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高2008级11班石杰老师2005至2006学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其所带班级由于教学成绩佳受到特别表彰。
4、课题研究转变了实验班的班风和学风
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在一些实验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访谈了一些实验班的科任教师,在谈到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同时他们是这样说的:高2008级11班语文教师林紫薇说:“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大概一年的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上课纪律变好了,作业没有老师催促也能按时上交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变浓了。”在谈到高2008级20班学生的变化时,杨敏老师(班主任,历史老师)是这样说的:“自从我班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以后,我对班上的杂事操心变少了,班级的清洁卫生、班团活动、各项费用的收缴、每周学生座位的轮换等等一些日常事务,我基本上没有过问了。我发现最大的变化是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班上扯皮的事变少了,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变濃了。”高2007级10班班主任刘进军老师是这样描述他班的变化的:“我们高2007级10班体育、艺术学生较多,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比较差,学生违反纪律的较多,由于是体艺尖子,很多同学都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上课纪律也不太好。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近两年来,我和其他学科教师都看到了本班的可喜变化,上课纪律变好了,一些因为违反学校纪律而受到学校处罚的同学由于表现好,相继被撤消了处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这样说,班级自主管理一方面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更是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5、课题研究在县内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2006年5月,本课题研究取得了部分成果,本校高2006级一位年级领导看到我们的一些操作办法后非常兴奋,立即表示要在新的高一年级按照我们的操作方案实施班级管理。2006年11月,大邑外国语学校的政教处老师从课题组的主研人员中得知大邑中学在开展此项课题研究,便从该老师处找到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进程,他们在认真对比大邑外国语学校的实际后,同样以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申报了大邑县“十一五”德育科研课题,目前该校正积极地开展该课题的研究。除了以上两处的成果推广外,大邑县教育局德艺体室也将我们研究的部分成果向全县中小学推广。
四、研究的反思
(一)班级自主管理是对传统班级管理方式的挑战,部分教师还需要转变观念
对班级实施自主管理,部分班主任教师还是持不放心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15%的班主任老师不支持班级自主管理,他们的主要表现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害怕造成“放羊式”的管理,担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无为”而达不到治的目的。
我们课题组认为,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健全,有良好的反馈系统,班级管理措施科学、公平,开展系列活动等等,一定会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益,班主任老师的担心也会由此消除。
(二)班级自主管理还需要加宣传,提高学生对自主管理的认同感
班级自主管理是班级全员参与,没有全部学生参与的班级自主管理不是真正的班级自主管理。在实验班开展的班级自主管理研究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班由于班主任老师的积极宣传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凸显了巨大的转变。但是,也有个别班的宣传不到位,反馈系统不健全,措施缺乏科学性、公平性和延续性,导致课题组预先设计的一些班级自主管理办法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主张,应对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学校职能部门、各实验班年级应该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为实验班学生和班主任老师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物质支持和制度保障。加大对本课题现有成果的推广,转变班级管理效益低下和班主任老师事事身体力行的现状,努力提高大邑中学德育管理的水平,构建学校德育管理特色。
(三)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活动的开展,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部分班集体能很好地结合本班实际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但是,一些班主任老师却没有按照我们课题组的要求开展活动,这也是我们课题组对于此次研究感到遗憾和不足的地方。如何结合学校政教处德育活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系列活动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生 班级自主管理 实践 研究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一个班级通常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以及人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使班级管理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自主化。
一、研究背景
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单设高中办学,特别是近年来承担了普及高中教育任务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如下一些突出的现象: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遍不高,被动完成或接受管理的现象较突出;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自觉性较差,依赖现象较突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事必躬亲,普遍感到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少、情感淡漠,尤其是学生走出校门后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情日益淡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淡漠,主动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极其欠缺。
上述现象,除了与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有关,与社会竞争导致的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功利化趋势有关外,我们认为与学校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教育管理观念陈旧、教育管理方式单一、教育管理手段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班级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以个体或者团体的方式处理、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在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班级的自治。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管理的参与者、指导者。因此,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研究成果简介
(一)认识成果
1、普通高中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①现代教育的要求——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重视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班级自主管理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管理方式,它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②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急剧变化发展的时期。他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由盲目走向自觉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身体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其心理发展也日趋成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热衷于独立自主地进行各种活动,对他人过多的关心会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顶撞现象,逆反情绪十分强烈。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又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想独立而又不能独立,希望自由而又不会自由。中学生的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体现了中学生从依附到自主的转化,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掌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以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可能性
①高中生心理趋于基本成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分辨能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能够理解班级自主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对于现行的“保姆式”班级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反感,他们觉得班主任老师是看护和管、卡、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压制了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发挥。从课题组对实验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0%左右的人赞同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学生对自主管理的渴求,为我们班级自主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耗费了班主任老师的大量时间,相当部分教师乐于改变现状。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一方面要担任学科教学,接受学校的各项学科成绩考评,教学上存在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担负着班级管理的巨大责任,班主任老师如果事事须躬身、时时须亲临就会大大增加班级管理的成本,降低班级管理的效益。从平时对班主任老师的访谈中,我们获悉,用“忙”、“累”、“重”来形容最为贴切:教学工作班级事务忙;教学工作、学生教育工作身心累;学科考评压力、安全责任压力重。有85%的教师愿意改变现在的班级管理现状,乐于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中去。
③新课程的学习和实施,使教师的观念已发生变化。新课程尤其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尤其尊重學生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每个教师的心中,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方式,他们需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班级管理出智出力。
2、班级事务全员承包制是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将班级的日常事务细化为每一个岗位,承包到每一位学生,一包一期,承担每项工作的学生叫做承包人。班委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是检查每一个岗位的落实情况(当然作为班委也有自己承包的相应劳动岗位),并及时补缺。
黑板、讲台、窗子、门、灯、电扇、卫生工具、桌椅等的清洁维护,板报、每日一歌、一言、一讲、一题、一背及礼仪常规,班规班纪等的检查落实;教室的清洁、公共卫生区的清洁、两操、寝室卫生、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等所有涉及班级的具体事务都尽量细化承包到学生,让学生去监督、去执行。如:座位轮换、班费收缴与管理、值日总结、班务日记的记载、综合实践课的实施、发式检查、校证佩戴、课堂纪律、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收交、课间安检、吃零食、说普通话、学生操行学分的记载与公布等都由学生检查监督。
3、班务日记是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方法
班务日记制度是一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制度,它对于培养班风、树立团队精神、提高班干部工作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班上独生子女居多,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使学生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因此,在高中生相对较强的单独行为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律意识以及构建良好的公共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这其中,小小的一份班务日记加上适当的辅助手段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地位问题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耳提面命式的班级管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级事务,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提出的要求。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建立后,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是说班主任无事可做了,相反更应该结合班级管理模式,作好相关调控和角色转换。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课题组认为,班级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关系也错综复杂。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成为各方关系的协调者与指导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是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网络的指导者,是班级干部与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者,是班级管理与各学科老师间的协调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5、普通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班级自主管理是一种科学而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形式。因此,班规的制定、班级自主管理措施的投放、班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班级事务的承包、班级岗位的设定等都应该体现科学性的原则。
我们认为,班级自主管理要科学,不走过场。一者,班主任应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培训;二者,班主任应及时以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工作,促使班级自主管理向预定的轨道发展。科学性原则的贯彻,能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流于形式。
(2)民主性原则
我们认为班级自主管理是应该让全体学生参与的一种制度,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自主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除了措施、班规和操作模式的科学性以外,还必须体现民主性的原则,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民主的时候,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民主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主政、辅政班委的组建,班规的制定需要全体学生的通过,学生操行学分结果的公布、班级事务岗位的设置、班务日记的记载情况都应该让全体同学有知晓权等。
(3)考核性原则
即班级自主管理必须和操行学分考核结合起来。在“新五好生”、优秀班干部、“升层”、各项积极分子评定及考核等级的确定上与操行学分年终统计挂钩,使之成为依据。考核性原则的贯彻,最终目标在于教育学生懂得自觉纪律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与谅解,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4)公开性原则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是全体同学的事情,并不是班上几个学生干部的事,因此班级的各项措施和学生操行学分的公布都是公开的,操行学分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在班团活动课上由记分员汇总公布,由全体同学对问题学生进行集体监督,提出整改意见。公开性原则的贯彻,其目的在于使班级管理透明化、民主化、并使更多的人参与班级的自主管理,促进班集体向良好的运行轨道健康发展。
6、影响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因素
经过两年多的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影响班级自主管理成效和学生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课题组认为,班主任的民主化、人本化管理方式最有利于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学生的认识水平、班级管理措施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影响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因素。
7、关于开展班级活动的教育策略
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桥梁。班集体随着活动产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形成。一个集体之所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是因为班级活动为每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特别是能改变“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充实的班级生活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班级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下面的原则:自主决定活动;自行组织活动;充分展现自我。
(二)实践成果
1、课题研究转变了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观念,使班级自主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
班级自主管理在学校实施两年来,我们通过班主任例会、学校教育教学研讨周活动、班团活动展示、主题班会比赛等活动向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始终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服务意识、促进班级活动的开展、解放班主任的事务性工作时间、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经过课题组的潜移默化,我校教师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一些教师也尝试性地将我们推广的成果运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比如我校高2009级汤港老师将我们课题组的班级事务全员承包制、学生操行学分管理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的高中年级的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我校一些班主任老师现在敢于将自己的班级事务交给学生来处理了。比如:很多班级的卫生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布置、自己独立完成;部分班级的资料费用的收缴全部由学生一手操办完成;学校召开的体育艺术节活动的组织、各班文娱活动的编排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观念的转变,使班级自主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
2、在实验班构建了自主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传统班级管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或压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不是班级管理的主人。课题研究实施两年以来,我们从任教实验班学科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反馈中获知,各实验班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在于班级的事有人干了、班级的人也有事情做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实现了我们最初的研究目标,自主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正在形成。
3、实验班的班风有明显好转,实验教师有明显提高
经过我们课题组两年的实施,我们从家长、学校政教处、年级和教务处日常教学管理反馈之中了解到,在我们组织实施自主管理的四个班,班风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高2007级10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高2008级11班是重点班,其综合成绩评比遥遥领先于同类班级。高2007级班主任刘进军老师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高2008级11班石杰老师2005至2006学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其所带班级由于教学成绩佳受到特别表彰。
4、课题研究转变了实验班的班风和学风
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在一些实验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访谈了一些实验班的科任教师,在谈到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同时他们是这样说的:高2008级11班语文教师林紫薇说:“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大概一年的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上课纪律变好了,作业没有老师催促也能按时上交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变浓了。”在谈到高2008级20班学生的变化时,杨敏老师(班主任,历史老师)是这样说的:“自从我班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以后,我对班上的杂事操心变少了,班级的清洁卫生、班团活动、各项费用的收缴、每周学生座位的轮换等等一些日常事务,我基本上没有过问了。我发现最大的变化是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班上扯皮的事变少了,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变濃了。”高2007级10班班主任刘进军老师是这样描述他班的变化的:“我们高2007级10班体育、艺术学生较多,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比较差,学生违反纪律的较多,由于是体艺尖子,很多同学都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上课纪律也不太好。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近两年来,我和其他学科教师都看到了本班的可喜变化,上课纪律变好了,一些因为违反学校纪律而受到学校处罚的同学由于表现好,相继被撤消了处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这样说,班级自主管理一方面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更是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5、课题研究在县内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2006年5月,本课题研究取得了部分成果,本校高2006级一位年级领导看到我们的一些操作办法后非常兴奋,立即表示要在新的高一年级按照我们的操作方案实施班级管理。2006年11月,大邑外国语学校的政教处老师从课题组的主研人员中得知大邑中学在开展此项课题研究,便从该老师处找到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进程,他们在认真对比大邑外国语学校的实际后,同样以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申报了大邑县“十一五”德育科研课题,目前该校正积极地开展该课题的研究。除了以上两处的成果推广外,大邑县教育局德艺体室也将我们研究的部分成果向全县中小学推广。
四、研究的反思
(一)班级自主管理是对传统班级管理方式的挑战,部分教师还需要转变观念
对班级实施自主管理,部分班主任教师还是持不放心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15%的班主任老师不支持班级自主管理,他们的主要表现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害怕造成“放羊式”的管理,担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无为”而达不到治的目的。
我们课题组认为,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健全,有良好的反馈系统,班级管理措施科学、公平,开展系列活动等等,一定会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益,班主任老师的担心也会由此消除。
(二)班级自主管理还需要加宣传,提高学生对自主管理的认同感
班级自主管理是班级全员参与,没有全部学生参与的班级自主管理不是真正的班级自主管理。在实验班开展的班级自主管理研究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班由于班主任老师的积极宣传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凸显了巨大的转变。但是,也有个别班的宣传不到位,反馈系统不健全,措施缺乏科学性、公平性和延续性,导致课题组预先设计的一些班级自主管理办法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主张,应对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学校职能部门、各实验班年级应该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为实验班学生和班主任老师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物质支持和制度保障。加大对本课题现有成果的推广,转变班级管理效益低下和班主任老师事事身体力行的现状,努力提高大邑中学德育管理的水平,构建学校德育管理特色。
(三)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活动的开展,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部分班集体能很好地结合本班实际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但是,一些班主任老师却没有按照我们课题组的要求开展活动,这也是我们课题组对于此次研究感到遗憾和不足的地方。如何结合学校政教处德育活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系列活动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