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歌剧在“五四运动”之后,借鉴西洋方剧开始了中国歌剧的探索之路。在借鉴了西方歌剧艺术表现手段和演唱方式的同时,融入属于中国特色的戏曲艺术与民族音乐艺术,才形成了具有独特色彩的现代中国歌剧。中国歌剧在音乐家黎锦晖创作演出的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子》之后才开始出现萌芽。直到1945年《白毛女》的出现,成为了为中国歌剧史的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也掀起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歌剧选段《杨白劳》是歌剧《白毛女》中的经典唱段。
关键词:歌剧;《杨白劳》;音乐特色
一、歌剧咏叹调《杨白劳》创作背景
“1945年,由延安魯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白毛女》诞生,一经上演后就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它诸多的革新性;更主要是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新的精神风貌。”在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总共有11个,本文所介绍和分析的《杨白劳》唱段是音乐家黎海英先生依据歌剧《白毛女》的剧情发展,在原来剧情的基础上,把杨白劳11个唱段中的四个组合在一起改编而成的一首著名男中音(原为男高音)艺术歌曲。该歌曲选取了一首山西民歌《拣麦根》的音乐旋律加以改编,使得音乐内容饱满、丰富,成功地刻画了杨白劳哀痛、伤感、苍凉的音乐形象。杨白劳作为一个旧社会贫苦农民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当时特定时期的广大农民的特征,比如勤劳、善良、憨厚等一些美好的品性和淳朴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压迫,使得贫苦老百姓的奴役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在杨白劳身上也体现了他那种屈服于强权压迫,虽然对地主的残忍压迫和剥削深恶痛绝,但他却并没有想过要去反抗,而是选择了忍受和逃避。他的这种软弱的性格跟他最终的悲剧命运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这也是当时那段黑暗历史下的贫苦老百姓的精神、性格和生活状态的一个真实写照。
二、歌剧咏叹调《杨白劳》旋律结构特色
唱段《杨白劳》是歌剧《白毛女》中的男中音咏叹调,唱段分为四个唱段部分。唱段的音乐形象都由《拣麦根》的旋律变化而来。从旋律上进行分析,音乐主导动机《拣麦根》始终贯穿着整个唱段,每次的出现都跟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富有很好的戏剧效果。歌剧中的人物唱段都具有戏剧性的色彩。《杨白劳》唱段在演唱方式上采用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组方式结合的传统演唱。
《杨白劳》唱段的第一个部分。前9个小节,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结合的节奏,慢速的表达杨白劳躲帐归来后的疲惫不堪。“十里雪花一片白,躲帐七天回家开头使用独白。在之后的高音延长而连贯。最高音出现在来”缓慢忧伤的旋律概括了杨白劳忧虑重重的心情。唱段是《拣麦根》主旋律骨架的出现,只是旋律音域被压缩三度,变得简明纯朴,简朴的旋律十分贴切了杨白劳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悲怆的心情。第二部分,是杨白来被抓去逼租是所唱,《拣麦根》的音调被变化引用。在接下来的14个小节中用十六分音符与三连音,音域扩展了亮度。快而复杂的节奏,加上音高的增加和朗诵事的音调。在旋律上更加突出了杨白劳内心的愤怒,惊慌,无力反抗地主只能怨恨老天爷的消极心态。第三部分是杨白劳从黄世仁那回到自己家中,看着睡梦中的喜儿,抑制不住心中对喜儿满满的疼爱和愧疚和所唱。旋律出现了转调由A徵转为c商,将开头的节奏进行了变化,速度变成了中速,旋律低沉而温和。刻画出了杨白劳悲愤焦急的感情。唱段的最后,是杨白劳喝卤水之前所唱,在家中控诉了旧社会的罪行,再次表达自己无路可走的凄凉。唱段旋律变回A徵,旋律对比强烈。最后的自由延长之上。整个唱段的音乐旋律效果,描写了千万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对剥削者的无能为力。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三、歌剧咏叹调《杨白劳》咬字与发音
唱段《杨白劳》的开头,用文字描写了十里风雪中,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的大地应该让人感觉很美丽,但是歌曲旋律采用了是降B大调和不协和的音程。加上旋律开始时的速度,让人有不详的预感,为杨白劳的之后的不幸进行了铺垫。在演唱这个句子时,咬字最为重要。为了突出杨白劳的苍老、无力,咬字既要很清晰,有不能太过于坚定。做到“语音纯正”的美学标准。清晰明了的让听众明白当时的天气和阐述自己躲帐七天。这一乐句中开口音较多,在做到基本的咬字吐字之后,归韵也是很重要的。唱句中“躲在七天回家来”的“来”字要做到归韵收音。演唱时应该让气息流动起来,在做到气息不断的情况下,沉稳的情况下完美的表现作品的意境。
四、歌剧咏叹调《杨白劳》情感表达特色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继承下来的民族特性是不可磨灭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心灵的体验,在情感的抒发上为万物赋予灵气。在情感上表达含蓄、内敛,在歌剧的演唱上重神而轻声、自由而松散。追求音乐内在精神是歌剧演唱的最高境界,听者也以能领会演唱旋律的内在含义者为知音。西方歌剧在思想上注重逻辑和理性思维。在情感的表达上豪放、豁达,在歌剧的演唱上重声而轻神。强调严整的布局,注重音乐的统一结构。在演唱时对强弱节拍速度有很严格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唱段《杨白劳》时应该歌剧根据演唱者自己的情感处理在注意歌谱中的的强弱对比和连贯性。唱段开头开头先是一字一顿,然后用类似宣叙调的说白唱愤恨的唱出“县长财主豺狼虎豹,我欠租欠账是你们逼着我写的一”。句子后面接着用高音唱出了“卖身的文书”这个部分是整个唱段的高潮,唱段的最高音也出现在这个部分。紧接着是用“北风吹,大雪飘”。缓慢而自由的唱出大雪夜的寒冷衬托出杨白劳“哪里走,哪里逃,哪里有我路一条”的凄凉。最后的一个高音也是出现在“有”字上自由延长让人无限感慨,更加完美的诠释了杨白劳悲憤而绝望的沉重心情。“有”字上的乐段的第四部分中国歌剧自由和松散发挥的典型。
本文是对歌曲《杨白劳》唱段的创作背景、旋律特色、咬字发音等的介绍和分析,全面、完整地剖析这首著名的男中音艺术歌曲,进一步深入了解杨白劳这个苦难的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了解《白毛女》的精髓和中国歌剧的精髓,了解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土壤中萌发的伟大艺术。本文的研究固然仍存在诸多不足,但仍力求在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上起到以小见大、抛砖引玉的作用,并真切希望中国歌剧的创作和发展蒸蒸日上,从而带动中国歌剧事业的繁荣和不断壮大。
关键词:歌剧;《杨白劳》;音乐特色
一、歌剧咏叹调《杨白劳》创作背景
“1945年,由延安魯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白毛女》诞生,一经上演后就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它诸多的革新性;更主要是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新的精神风貌。”在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总共有11个,本文所介绍和分析的《杨白劳》唱段是音乐家黎海英先生依据歌剧《白毛女》的剧情发展,在原来剧情的基础上,把杨白劳11个唱段中的四个组合在一起改编而成的一首著名男中音(原为男高音)艺术歌曲。该歌曲选取了一首山西民歌《拣麦根》的音乐旋律加以改编,使得音乐内容饱满、丰富,成功地刻画了杨白劳哀痛、伤感、苍凉的音乐形象。杨白劳作为一个旧社会贫苦农民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当时特定时期的广大农民的特征,比如勤劳、善良、憨厚等一些美好的品性和淳朴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压迫,使得贫苦老百姓的奴役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在杨白劳身上也体现了他那种屈服于强权压迫,虽然对地主的残忍压迫和剥削深恶痛绝,但他却并没有想过要去反抗,而是选择了忍受和逃避。他的这种软弱的性格跟他最终的悲剧命运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这也是当时那段黑暗历史下的贫苦老百姓的精神、性格和生活状态的一个真实写照。
二、歌剧咏叹调《杨白劳》旋律结构特色
唱段《杨白劳》是歌剧《白毛女》中的男中音咏叹调,唱段分为四个唱段部分。唱段的音乐形象都由《拣麦根》的旋律变化而来。从旋律上进行分析,音乐主导动机《拣麦根》始终贯穿着整个唱段,每次的出现都跟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富有很好的戏剧效果。歌剧中的人物唱段都具有戏剧性的色彩。《杨白劳》唱段在演唱方式上采用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组方式结合的传统演唱。
《杨白劳》唱段的第一个部分。前9个小节,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结合的节奏,慢速的表达杨白劳躲帐归来后的疲惫不堪。“十里雪花一片白,躲帐七天回家开头使用独白。在之后的高音延长而连贯。最高音出现在来”缓慢忧伤的旋律概括了杨白劳忧虑重重的心情。唱段是《拣麦根》主旋律骨架的出现,只是旋律音域被压缩三度,变得简明纯朴,简朴的旋律十分贴切了杨白劳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悲怆的心情。第二部分,是杨白来被抓去逼租是所唱,《拣麦根》的音调被变化引用。在接下来的14个小节中用十六分音符与三连音,音域扩展了亮度。快而复杂的节奏,加上音高的增加和朗诵事的音调。在旋律上更加突出了杨白劳内心的愤怒,惊慌,无力反抗地主只能怨恨老天爷的消极心态。第三部分是杨白劳从黄世仁那回到自己家中,看着睡梦中的喜儿,抑制不住心中对喜儿满满的疼爱和愧疚和所唱。旋律出现了转调由A徵转为c商,将开头的节奏进行了变化,速度变成了中速,旋律低沉而温和。刻画出了杨白劳悲愤焦急的感情。唱段的最后,是杨白劳喝卤水之前所唱,在家中控诉了旧社会的罪行,再次表达自己无路可走的凄凉。唱段旋律变回A徵,旋律对比强烈。最后的自由延长之上。整个唱段的音乐旋律效果,描写了千万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对剥削者的无能为力。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三、歌剧咏叹调《杨白劳》咬字与发音
唱段《杨白劳》的开头,用文字描写了十里风雪中,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的大地应该让人感觉很美丽,但是歌曲旋律采用了是降B大调和不协和的音程。加上旋律开始时的速度,让人有不详的预感,为杨白劳的之后的不幸进行了铺垫。在演唱这个句子时,咬字最为重要。为了突出杨白劳的苍老、无力,咬字既要很清晰,有不能太过于坚定。做到“语音纯正”的美学标准。清晰明了的让听众明白当时的天气和阐述自己躲帐七天。这一乐句中开口音较多,在做到基本的咬字吐字之后,归韵也是很重要的。唱句中“躲在七天回家来”的“来”字要做到归韵收音。演唱时应该让气息流动起来,在做到气息不断的情况下,沉稳的情况下完美的表现作品的意境。
四、歌剧咏叹调《杨白劳》情感表达特色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继承下来的民族特性是不可磨灭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心灵的体验,在情感的抒发上为万物赋予灵气。在情感上表达含蓄、内敛,在歌剧的演唱上重神而轻声、自由而松散。追求音乐内在精神是歌剧演唱的最高境界,听者也以能领会演唱旋律的内在含义者为知音。西方歌剧在思想上注重逻辑和理性思维。在情感的表达上豪放、豁达,在歌剧的演唱上重声而轻神。强调严整的布局,注重音乐的统一结构。在演唱时对强弱节拍速度有很严格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唱段《杨白劳》时应该歌剧根据演唱者自己的情感处理在注意歌谱中的的强弱对比和连贯性。唱段开头开头先是一字一顿,然后用类似宣叙调的说白唱愤恨的唱出“县长财主豺狼虎豹,我欠租欠账是你们逼着我写的一”。句子后面接着用高音唱出了“卖身的文书”这个部分是整个唱段的高潮,唱段的最高音也出现在这个部分。紧接着是用“北风吹,大雪飘”。缓慢而自由的唱出大雪夜的寒冷衬托出杨白劳“哪里走,哪里逃,哪里有我路一条”的凄凉。最后的一个高音也是出现在“有”字上自由延长让人无限感慨,更加完美的诠释了杨白劳悲憤而绝望的沉重心情。“有”字上的乐段的第四部分中国歌剧自由和松散发挥的典型。
本文是对歌曲《杨白劳》唱段的创作背景、旋律特色、咬字发音等的介绍和分析,全面、完整地剖析这首著名的男中音艺术歌曲,进一步深入了解杨白劳这个苦难的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了解《白毛女》的精髓和中国歌剧的精髓,了解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土壤中萌发的伟大艺术。本文的研究固然仍存在诸多不足,但仍力求在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上起到以小见大、抛砖引玉的作用,并真切希望中国歌剧的创作和发展蒸蒸日上,从而带动中国歌剧事业的繁荣和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