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边的“寡妇村”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d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那一场“兵灾”,让福建省东山岛铜钵村成为了“寡妇村”,夫妻、母子,从此被人为地分割在海峡两岸,隔海遥望。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从当年12月20日起,“壮丁”们才陆续回到家乡。
  
  东山“兵灾”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杜甫诗中“拉壮丁”的情形。当年黄拱成读到这首诗时,没有想到诗中所言的情形会活生生地降在自己身上。
  那一年,是“民国38年”,黄拱成29岁。从汕头南华大学毕业后,为了在兵荒马乱之中求得一个安稳,他回到家乡福建省东山岛铜钵村教书,并娶同村的林美桃为妻。
  那一年的5月10日凌晨2时,梦中的黄拱成突然被门外响亮的敲锣声惊醒,有个声音在大叫着“集合集合!查户口了!”
  黄拱成一家顿时紧张起来。要不要出门呢?黄拱成选择了闭门躲避。这时,败退中的国民党已经包围了整个铜钵村,此时的解放军已经打到距离东山岛咫尺之遥的云霄县。国民党士兵将集合起来的村民用刺刀团团围住,从中挑出青壮年当壮丁拉走。
  “士兵还挨家挨户地搜查,有村民藏在草间里,刺刀就生生地扎进去,把里面的人逼出来”,长期致力于整理这段历史的黄镇国说。
  躲在家里的黄拱成不能幸免,他被强行带出。一夜之间,当时只有200多户人家的铜钵村有147人被“拉壮丁”,其中年幼者只有17岁,年长者已有55岁,91人已婚。
  此时的黄拱国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孩子正在妻子林美桃的肚子里。
  一夜之间,村里剩下的全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了。“壮丁”们被拉上驶往台湾的兵舰,海边站满了呼天抢地的家属。从广东逃荒来到铜钵村的吴阿银哭昏在海边,手里还攥着凑给丈夫谢老王的一钱金子。
  铜钵村从此成了“寡妇村”。
  
  遭此横祸的并不仅仅只有铜钵村。统计数字显示,从1949年到1950年5月11日,东山岛共有3945人被抓兵去台,而当时全岛总人口才6万人。但是,黄镇国说,只有铜钵村的变故是发生在一夜之间,造成的伤痕也最深。
  三年后的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军又大举进攻东山岛,这是国共两军在大陆的最后一场激战。“经历了生离死别‘拉壮丁’的东山人冒死支援前线,取得了东山保卫战的胜利”,黄镇国说。但是,这次战斗又让93名东山人被抓往台湾。
  从此,分割海峡两岸的东山夫妻们开始了漫长的守望。这些“抓壮丁”事件,被称为“兵灾”。
  
  “敌伪家属”
  
  一片悲伤笼罩了铜钵村。黄镇国说,当时铜钵村是“三日不见炊烟”,还有更艰难的日子还等待着“守活寡”的女人们。
  丈夫谢老王被抓走时,吴阿银才27岁,养育三个孩子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到她一个人身上。大女儿5岁,二女儿才2岁,还有一个老三,在肚子里才5个月。
  老三出生了,是个男孩,这让劫后余生的吴阿银找到了一丝安慰和希望。可是,这孩子却在出生后18天就不幸夭折。
  吴阿银一直哭,几乎要把眼睛都哭瞎了。从此她变得沉默寡言,只是整天推磨和杵臼,夜夜劳作到天亮。
  如今吴阿银用过的这幅石磨和石臼就摆放在“寡妇村”展览馆里。
  村民沈锦菊的丈夫也也没有逃过这场浩劫。在苦等的日子里,每年的中秋节,沈锦菊都要在饭桌上摆好丈夫的一幅碗筷。
  家里少了“顶梁柱”,铜钵村日常的劳作也变了模样。“寡妇村”地处海岛边缘,历史上就缺水,戽斗就是村民把池塘里的水戽进田里灌溉的一种农具。这是重体力劳动,非要两个人合作不可。两个人分站池塘两岸,各自抓住桶绳,把戽桶荡入水中,再一起用力,将桶里的水提上岸倒进水渠。可是男人被抓走了,“寡妇村”的妇女在无奈之中就发明了“单人戽桶”。她们将一根扁担牢牢插在对岸,系上绳子代替丈夫,自己执另一端的绳子,咬紧牙关艰难地戽起一桶桶水来。这个时候,她们往往还是身怀六甲或背上背着小孩。
  村民林金全被抓到台湾后,通过海外亲友辗转给家里寄来一封家信和十几元钱,信中说,一定寻机会还乡团圆。老母亲沈阿婆接到信后高兴得只掉眼泪,马上和林金全守寡的嫂子商量,用儿子寄来的钱买了一头小猪崽,好等儿子回来拜谢天公。
  一年过去了,小猪长得又肥又壮,可是不见儿子林金全回来,老母亲急得到处烧香拜佛。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小猪已成了老猪,乡亲们都劝说把它宰了,不然太可惜了。“固执”的老母亲不肯,非要等儿子回来,直到有一天,老猪在一阵嗷嗷大叫之后,把头搁在门槛上死了。婆媳俩抱头大哭,三天不吃不喝。但是沈阿婆没有罢休,她又买回了一头小猪继续饲养。第二只小猪养到第七年时,沈阿婆去世了,此时的林金全仍未归来。
  但是历史再次给这些乡亲开了个沉重“玩笑”——近四千“壮丁”被拉走,使得东山县全县去台家属占全县总人数的1/3,战后他们却背上了“敌伪家属”的“称号”。他们本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下却成了“罪人”,处处受到歧视。时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冒着政治风险,几经请示,并在县委讨论决定:改“敌伪家属”为“兵灾家属”。对他们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相待,困难户予以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此举使得许多去台家属躲过了政治运动的袭击。
  
  “信使”黄镇国
  
  1999年,位于铜钵村村口的“寡妇村”展览馆建成并开馆。现年57岁的黄镇国是展览馆长。
  此外,黄镇国还是铜钵村所属的康美镇文化站站长。但在当地,他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一支笔连接海峡两岸乡亲的“信使”角色。
  “保守估计,我已经代笔800多封家信了”,黄镇国说。在海峡两岸还没有对话的时候,这些帮“寡妇”们写的家书要寄到台湾可不容易。要先在东南亚的新加坡等地找到乡亲,把信从福建东山寄到东南亚,然后由当地乡亲换上一个新信封,再转寄到台湾去。
  黄镇国说,这种走民间途径的寄信方式叫做“侨批”。东山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东到澎湖列岛仅98海里,到高雄也只有110海里,但是,通过“侨批”的方式寄信,一封信要多走几十倍的距离才能到达海峡对岸。
  “要写信的人太多了,要把信写好,就得用心写”,黄镇国说。很多时候,找他写信的乡亲都“排起了队”。因为他从小即跟随村里的老私塾先生学习,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还特别能理解乡亲们的心情。并且,当时人们与海外乡亲的书信往来,还多习惯用文言体裁。
  对于为宝兰阿婆代写“绝笔”的事情,黄镇国记得很清楚。
  1950年,宝兰阿婆的独生子黄建忠才17岁,就被“拉壮丁”拉去了台湾。宝兰阿婆在独生子被抓去台湾20年无音信的情况下,为续香火将本为建忠定亲的童养媳改认干女儿招亲入赘。1975年秋天,黄建忠的父亲黄阿九老人在不知儿子生死的绝望中去世。
  1980年冬天的一天,人们看到宝兰阿婆突然像变了个人,她逢人都说同一句话:“你知道吗?我那个忠仔坐小龟仔车(轿车)回来啦!不骗你,真的回来啦……”当年年底,宝兰阿婆一病不起。临终前,她将黄镇国唤到病床前。老人要给儿子建忠写最后一封信:“你告诉忠仔,就说阿妈等囝回来相见面……已经等了30年,等不来……”
  1987年,海峡开放探亲后,当年被“拉壮丁”的人们陆续回到铜钵村,但黄建忠却迟迟不回。为什么呢?黄镇国推测:莫非是因为其父母均已去世,家乡只剩下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黄镇国又为其妹代笔,把断绝的联系再度连接起来。从两人的书文往来中,黄镇国感到,一样爱写诗文的黄建忠与家乡的距离在渐渐拉近。
  1990年中秋,黄镇国写了一篇《中秋寄台宗兄黄建忠》:“岁月无情几度秋,月圆人缺何时休……世态风云惊多变,趁峡浪平好行舟”。
  不久,黄建忠就回乡探亲了。一到村里,他就立刻找到黄镇国,说:“我是被你那首诗追回来的。”并赠笔一支,上面刻着:“代笔功高”。
  
  “壮丁”回家
  
  黄拱成说,他在台湾离开部队后,就一直在台北、台南等地教书,一直等待了39年又11个月,才回到家乡。在这些日子里,他一直一个人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
  如今黄拱成86岁,林美桃81岁,老两口平静地生活在铜钵村一个小院子里。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两口还在后院里养了许多花草,种了一小片地瓜。
  在台湾生活了半辈子,黄老先生有些习惯还是一时改不过来。谈话时他不断说起“民国38年”、“民国88年”……林阿婆在一旁提醒:“你也不换算一下?”
  对于往事,黄老先生已不愿做太多追忆,只是想起当年的情景,依旧难以释怀:“(那些溃兵)比土匪还厉害。”
  1987年,台湾老兵上街游行、请愿,要求台湾当局开放回大陆探亲。其中一名老兵胸前的牌子上写着两个字“想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写?老兵回答,“我离家快40年了,我不愿死在外面,我想回家!”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同年12月10日,铜钵村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幕。这一天,8名当年的“壮丁”回到了家乡。在此之前的1984年,黄文克老人就辗转多处回到了铜钵村老家,成了村里首个离台回乡者。
  黄文克回家后说:“那些年我想家想得都快要发疯了”,并说自己之所以能回家,都是老伴的功劳。这句话在当时感动了许多人,他老伴林素兰则说:“啥功劳不功劳的,我一心只是想,文克总有一天会回来。我能把儿女拉扯大,把家养好,他回来就更有福气了”。
  到1993年时,铜钵村去台乡亲已有97人回乡探亲,其中9人获准定居家乡。
  有的当日一别,即成永别。
  1984年,在台的吴三成从亲友处得知铜钵村的妻子依然健在,而且在家苦等着他,他高兴又激动,决意早日归乡。然而就在当年年底,他不幸被石头砸伤,含恨在台去世。临终前,他向一位老乡交代说,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家乡。当在铜钵村等来丈夫的骨灰时,老阿婆潘多治天天都要到坟前大哭一番。
  林实座的妻子玉花在等待中不幸溺水身亡,其子担心父亲受不了打击,一直瞒着这件事。1990年春天,70岁的林实座终于在同乡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乡,进门就喊着妻子的名字,但没人答应。当他得知实情,顿时瘫倒在地……
  如今在铜钵村,团聚后并依然健在的老夫妻一共有两对,他们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黄拱成、林美桃以及谢老王、吴阿银。
  
  “一家两制”
  
  黄镇国说,除了落叶归根和一别成永别,在铜钵村的夫妻团聚中,还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一夫两妻”。
  黄镇国把这称为家庭上的“一国两制”。
  林秀春阿婆在几十年后再次看到当年被“拉壮丁”的丈夫阿和时,他是带了一名台湾太太“郭太太”回乡探亲的。
  “我是无情郎……”在分别后再次联系上后第一封信中,他向林秀春写道:“我也在盼,一年、三年、五年……慢慢地,我失望了,这无边无尽地等待何时有个尽头呢?”
  林招玉则从铜钵村去了台湾与丈夫黄韵奇团聚。临行前,她对前来送行的亲友说:“我为丈夫守了40年活寡,今天总算熬到头了。”
  此时的黄韵奇在台湾已经有了一个太太,姓朱,并育有两男两女。但是,请林招玉到台湾却是朱太太的主意,她俩平日在家以“小姨、大婆”互称。
  黄镇国说,按照东山县不成文的规定,对于在台湾已有新家室的去台人员,原则上就不准其回乡定居了。
  如今,“寡妇村”已经渐成历史,当年的91位“活寡妇”,依然健在的只剩下18人。
  有些参观过展览馆的人,会留下题词。曾有一位将军也来参观,黄镇国请他题词,将军不提笔,只是说了四个字:“这是内战。”
  铜钵村本村人则不喜欢别人叫“寡妇村”这个名字。但是参观过“寡妇村”展览馆的许多人都会告诉馆长黄镇国,这段历史是不能忘却的。
  展览馆里还有去台人员蔡波的一些古体诗。他在寄居孤岛的四十多年里,写出了300多首诗歌。其中一篇是《一剪梅·悲身后》:“生于闽南殁于台,阴阳分开,杜鹃声哀。谁哭孤魂一痴狱,此情难移,谁奠墓台?”
其他文献
1991年初,《解放日报》发表了“皇甫平”系列文章,被称为是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山之作。2006年1月23日,周瑞金又以“皇甫平”为笔名在《财经》杂志发表文章《改革不可动摇》,再度成为焦点。周瑞金回顾几度风波说:这并不是我要自居“皇甫平”,而是时代需要“皇甫平”。我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我应有的作用,又有什么不好呢?    敢为天下先    《国家历史》:请您讲述一
期刊
徐继畲任福建巡抚期间,与林则徐有过一场冲突。  当时,林在福州养病,听说有两名英国传教士租赁了神光寺的房屋,马上向徐发难,让他将传教士赶走。徐在家信里,诉说了事件原委。  他说,有两个传教士租住了城内寺屋,本来是件小事,由侯官县令一时疏忽造成,慢慢地劝说他们,本来也可以了结,可林却突然发作起来。  他说林,一会儿出绅士公启,以示驱逐;一会儿又写生童告白,遍城粘贴;还要劝绅士捐资雇募水勇,准备动武。
期刊
1980年前后,中国的变革急剧而深刻,政治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世界也与我们不再隔绝,切实的改变就发生在人们身边,整个世界用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换着它的模样。在80年代的街头,人们会发现以往遍地的军绿中多了一点红,以往被当作资本主义世界毒瘤的蛤蟆镜,双卡录音机出现在了人们脸上与肩头;在公开场合的男女亲密,也不再被看作堕落与腐化,反而成为一种开放与勇气的象征。同样在80年代,世界在接受着中国,中国
期刊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是这个日子自1992年诞生以来的第29年。精神疾病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焦虑症、忧郁症、躁郁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等。患有精神疾病绝对不是“疯了”,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感冒”。  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统计,估计5%的成人患有忧郁症。根据2019年北大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中國估计有9500万忧郁症患者。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将忧郁症筛查纳入了入学健康
期刊
加《生物学科学》9月刊  多年前,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分别造成了775人和850多人死亡。科学家们对RNA病毒感染的严重性感到震惊,由此通过基因分析,得以了解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但是,相对于作为研究重心的DNA研究来说,对RNA特征研究的不足,意味着对于与这些感染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及过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于任何一种RNA病毒的鉴定和特征分析,缺乏快速且成本可控的方法。然而,新冠疫情促进了
期刊
2021年9月21日,法国巴黎,凯旋门被2.5万平方米的银蓝色织物包裹起来。“被包裹的凯旋门”项目源于保加利亞已故艺术家克里斯托的设计,由其侄子弗拉基米尔·亚瓦切夫率领项目团队完成。火山不眠2021年9 月19 日,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西北部的拉帕尔马岛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名为老昆布雷,19 日下午开始喷发,火山口喷出橙色岩浆,冒出滚滚浓烟,约5000 人被紧急疏散。
期刊
在杨金远的小说中,战争只是全文的铺垫,如果不是“一根筋”的老谷,这次战争不过是再增加一个纪念碑式的无名烈士故事。    军号,老兵    现在看起来,《集结号》的诞生似乎是件很偶然的事。  2000年的一天,福建省莆田市作家杨金远正在家里看电视,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老兵的故事:这位老兵住在军营附近,特别爱听战士吹军号,天天都来听。  军号,老兵。虽然电视上的故事只有两分钟时间,但这两个意象顿时就引
期刊
编译/张海鹏    在美国内战中,手榴弹得到广泛使用。南北双方的士兵相互向对方阵地投掷手榴弹,并各自组建了专门的手榴弹投掷队伍。    陆战中的手榴弹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事正酣。  1862年6月25日,北方联邦军队的第45伊利诺斯州兵团的进攻被阻止在了地雷坑道里,这本是他们为打开威克斯堡的防御工事的缺口而构筑的地雷坑道。南方同盟军队则抓住机会猛掷特制手榴弹——这种改进的炮弹雨点般纷纷向
期刊
阴魂不散的疫情和隔离,让曾被吐槽的象牙塔—单纯的大学生活,此刻变得无比亲切。  在一年多的网课之后,美国大学纷纷恢复正常教学。国际学生八仙过海般来到美国校园,发现美国人基本都在“躺平式”防疫。  新的开学季,英国签证一纸难求。本刊作者却在中英航班断航的情况下,于3月初转机前往牛津访学。那里有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尤为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考创造的能力。  如果说“双元制职业教育”给德国的制造业
期刊
纽约唐人街  对于长居海外的人来说,想吃某种食物也许不是为了满足味蕾,而是出于一种“乡愁”。  自从不在国内生活,我就对中国传统食物有了一种执念: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其实有些东西我平时并不喜欢吃,但是到了特定时候,我的身体仿佛按照中国农历被编程了一样,就自动很想吃某样东西。难搞到的月饼  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我生活在一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国家。那里中国人都是凤毛麟角,更不用指望找到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