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大纲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文言文的考试,已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这就要求教师“教”要扎实、灵活,学生“学”要踏实灵活。一篇文言文,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首先都必须读懂原文,疏通文意,才能准确无误地提炼出文章主旨。文言文考查的知识是全面的,它包括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翻译和文言理解等。因此要想在考试时应对自如,就必须在学习中做大量的识记工作,把相关的知识点理清,记住,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下面就如何做好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
㈠准确把握实词,了解其特殊含义
如《爱莲说》中的“蕃”意思是“多”,“鲜”是 “少”;《陋室铭》中的“馨”引申为“品德高尚”。《曹刿论战》中“鄙”是“目光短浅”。如古文中“阴”“阳”有特殊含义: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做“阴”。因此“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中的“阴”不能凭主观解释为“阴天”。概括地说,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多多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随“句”而变,把特殊和一般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解答出来。
㈡注重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思。如“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或”作“有的”解;《马说》中的“一食或尽栗一石”的“或”作“有时”解。有的词,还必须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句中去考察,才能准确解释。如“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作“离开”解;“去死肌,杀三虫”作“除掉”角,而“西蜀之去南海”只能作“距离”解。
㈢注重词类活用现象
当我们发现某个实词与其原有词性有异时,就应看作词类活用了。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名词作动词用:如“一狼洞其中” (打洞);⑵名词活用为状语:“失期法皆斩”(按照法令);“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⑷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使……劳苦)。⑸意动用法: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是“把……和客人”;“渔人甚异之”作“认为……奇怪”。
㈣掌握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的某些词发展到现在,其意有了一定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如 “江”“河”古代特指“长江”、“黄河”)。有些词义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是“妻子儿女”。今义是“丈夫的配偶”。“可以一战”古义是“可以凭借”,今义是“表示可能,许可”。还有“鲜美”“等死”“牺牲”“痛恨”等等。这就要求在解释词语时,字字落实,古今异义的情况也就较清楚辨别了。
㈤注意文中的通假字
作为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我们要特别重视积累。如“寒暑易节,始一反(返)焉。”“河曲智叟亡(无)以应。”还有“诎”“畔” “曾”“衡”等。有了准备,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了。
二、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及作用
掌握文言虚词,必须注意两点。㈠要识记那些常用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文言虚词。如:之、以、然、其、为、而等。㈡注意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重视知识积累,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例如“之”在文言文中就有五种用法。⑴代词“天下顺之” (代明君);⑵动词“辍耕之垄上”(到);⑶助词“怅恨久之”(了);⑷主谓间“两狼之并驱如故”(不译);⑸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不译)。又如“以”字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作连词(表目的,表结果)和动词。作介词就有4种情况:⑴拿、用、把:“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⑵凭借、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⑶按照、根据“虽不能察,必以情。”⑷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准确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古诗文句的朗读节奏大约有以下几种划法。⑴古诗词按音节划分:例五律(绝)按212或221,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七律(绝)按规定2221或2212,如:长烟/落日/孤城/闭,浅草/才能/没马/蹄。⑵对文言文散句或骈句按意义划分:如:“引被/覆面/卧”“其一/犬坐于前”。⑶了解句中的特定称谓: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是一种特殊的说法,即“享厚禄者,做高官的人”应该划开。又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叔远甫”是王毅的名和字,所以应该划在一起。⑷寻找文言语言标志,“者”“也”“曰”“耳”等。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总之,我们在断句的时候,充分考虑语句的内容,根据句子的结构,再结合语言习惯来划分。
四、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中考的一项主要考查内容。翻译时必须忠于原意,不可偏解,一般原则要做到“字字落实”也就是“直译”。不用估测的方法,不凭主观臆断,要做到真实可信。即使有的字不译,也必须明确。其次在“直译”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雅”。第三,为了翻译准确,我们要特别关注特殊句式。比如判断句:往往有“……者……也” “……者……” “……也……”“……乃……”等句式,翻译时就要加“是”字。省略句,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主语,介词或介词宾语。例:“扶苏以数谏,上使()外将兵”括号中应补上“之”字即“他”。关于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宾语前置。如“马之千里者”应为“千里马”。“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⑵状语后置,即状语不在动词谓语前面,被后置了。如“行者休于树”应为“行者于树休”。⑶谓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应为汝不惠甚矣)碰到这样的句子,一般采用调整法,把它放回到该占的位置上就行了。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扩充法”和“引申法”。如“十年春,齐师伐我”可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这就是扩充法。如《岳阳楼记》中的“增其旧制”可译成“扩大它原来的规模。”这就是引申法。
总之,在文言翻译上,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的语言环境,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语文风格,语体色彩,做到文从字顺。
一、注重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
㈠准确把握实词,了解其特殊含义
如《爱莲说》中的“蕃”意思是“多”,“鲜”是 “少”;《陋室铭》中的“馨”引申为“品德高尚”。《曹刿论战》中“鄙”是“目光短浅”。如古文中“阴”“阳”有特殊含义: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做“阴”。因此“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中的“阴”不能凭主观解释为“阴天”。概括地说,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多多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随“句”而变,把特殊和一般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解答出来。
㈡注重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思。如“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或”作“有的”解;《马说》中的“一食或尽栗一石”的“或”作“有时”解。有的词,还必须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句中去考察,才能准确解释。如“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作“离开”解;“去死肌,杀三虫”作“除掉”角,而“西蜀之去南海”只能作“距离”解。
㈢注重词类活用现象
当我们发现某个实词与其原有词性有异时,就应看作词类活用了。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名词作动词用:如“一狼洞其中” (打洞);⑵名词活用为状语:“失期法皆斩”(按照法令);“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⑷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使……劳苦)。⑸意动用法: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是“把……和客人”;“渔人甚异之”作“认为……奇怪”。
㈣掌握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的某些词发展到现在,其意有了一定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如 “江”“河”古代特指“长江”、“黄河”)。有些词义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是“妻子儿女”。今义是“丈夫的配偶”。“可以一战”古义是“可以凭借”,今义是“表示可能,许可”。还有“鲜美”“等死”“牺牲”“痛恨”等等。这就要求在解释词语时,字字落实,古今异义的情况也就较清楚辨别了。
㈤注意文中的通假字
作为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我们要特别重视积累。如“寒暑易节,始一反(返)焉。”“河曲智叟亡(无)以应。”还有“诎”“畔” “曾”“衡”等。有了准备,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了。
二、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及作用
掌握文言虚词,必须注意两点。㈠要识记那些常用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文言虚词。如:之、以、然、其、为、而等。㈡注意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重视知识积累,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例如“之”在文言文中就有五种用法。⑴代词“天下顺之” (代明君);⑵动词“辍耕之垄上”(到);⑶助词“怅恨久之”(了);⑷主谓间“两狼之并驱如故”(不译);⑸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不译)。又如“以”字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作连词(表目的,表结果)和动词。作介词就有4种情况:⑴拿、用、把:“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⑵凭借、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⑶按照、根据“虽不能察,必以情。”⑷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准确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古诗文句的朗读节奏大约有以下几种划法。⑴古诗词按音节划分:例五律(绝)按212或221,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七律(绝)按规定2221或2212,如:长烟/落日/孤城/闭,浅草/才能/没马/蹄。⑵对文言文散句或骈句按意义划分:如:“引被/覆面/卧”“其一/犬坐于前”。⑶了解句中的特定称谓: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是一种特殊的说法,即“享厚禄者,做高官的人”应该划开。又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叔远甫”是王毅的名和字,所以应该划在一起。⑷寻找文言语言标志,“者”“也”“曰”“耳”等。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总之,我们在断句的时候,充分考虑语句的内容,根据句子的结构,再结合语言习惯来划分。
四、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中考的一项主要考查内容。翻译时必须忠于原意,不可偏解,一般原则要做到“字字落实”也就是“直译”。不用估测的方法,不凭主观臆断,要做到真实可信。即使有的字不译,也必须明确。其次在“直译”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雅”。第三,为了翻译准确,我们要特别关注特殊句式。比如判断句:往往有“……者……也” “……者……” “……也……”“……乃……”等句式,翻译时就要加“是”字。省略句,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主语,介词或介词宾语。例:“扶苏以数谏,上使()外将兵”括号中应补上“之”字即“他”。关于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宾语前置。如“马之千里者”应为“千里马”。“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⑵状语后置,即状语不在动词谓语前面,被后置了。如“行者休于树”应为“行者于树休”。⑶谓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应为汝不惠甚矣)碰到这样的句子,一般采用调整法,把它放回到该占的位置上就行了。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扩充法”和“引申法”。如“十年春,齐师伐我”可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这就是扩充法。如《岳阳楼记》中的“增其旧制”可译成“扩大它原来的规模。”这就是引申法。
总之,在文言翻译上,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的语言环境,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语文风格,语体色彩,做到文从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