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创设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化教学模式是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创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化学教材内容为例,对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创设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 化学 问题化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74-01
  1.问题化教学概述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问题化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至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某一知识点,构建与之相符的情境,以此增进师生间的学习交流的新型教学方法。问题化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中化学课堂应用问题化教学的重要性
  2.1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化教学是指将原本复杂难理解的化学知识,采取举例与提问的形式展现知识,借助问题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被知识所吸引,并真正喜欢上化学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应用问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提问,从而形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帮助[1]。
  2.2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化教学,将多变的化学现象转换成学习问题,引导学生依据问题的线索自主学习知识,并整理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知识后,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如此一来,既有效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激发学习潜能的目标。
  3.初中化学课堂应用问题化教学具体措施
  3.1精心设计化学问题
  恰当有效的问题是保证问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设置是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此的重视,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增添了多种问题,既包含对实验现象与化学概念的问答,又包含实验步骤及方法的问答[2]。总之,要想充分发挥问题化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保证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如:教师在教学有关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时,教师需要事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简单猜一猜实验现象,并大胆提出自己的实验猜想。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实验操作。首先,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上述溶液,然后在Na2CO3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盐酸并与另一试管对比,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变化。溶液的颜色变浅,当与另一试管的颜色一样时,再滴盐酸才有气泡冒出。此时教师需要把握时机提出问题,“你觉得是什么发生了反应?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出后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借助对照性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化学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辩证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帮助。
  3.2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如:学生在学习加热水至沸腾后会出现何种现象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提出问题,如“水加热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那么水沸腾是什么现象呢?”随后为学生演示加热实验,引导学生依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最后整理成书面材料。具体实验设计过程如下:其一,教师将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容器中,随后放置石棉网,并将温度计放进去,此时教师可以设问:石棉网的功能是什么。其二,教师将酒精灯点燃,对水进行加热,此时教师可以设问:我们在点燃酒精灯过程中,需要注意哪几点内容?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观察水加热至沸腾时的变化,是否出现大量的气泡,当水温达到95℃时,水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其三,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并要求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随后由教师公布准确答案。事实上,水加热至沸腾,温度并没有变化,而是一直保持之前的状态。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将问题有效渗透至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3精心备课,做足准备
  为了充分发挥问题化教学作用,教师必须要做好备课,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内容,并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解析化学知识。如:在学习有关锌、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知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实验现象,并归纳实验现象的原因。此举既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化教学作为一种新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引用此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够深化学习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问题化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巧用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关维才.问题化教学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得到應用[J].新课程(中学),2017(5):68.
  [2]刘淑珠.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7(4):151.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下迅速发展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多方面拓展学生自身潜能,挖掘学习动力,实现人人参与,主动积极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有效开展需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特征和教师的辅助。把好每一个活动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让小班化教育不仅仅停留于形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有效推动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对于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和生动化,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更好地在人才的培养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巧妙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敏捷性,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对比 数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44-01一、巧用对比,提高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公式、定律等问题中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巧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有目的、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听课跟踪研究,分析了初中阶段阅读课词汇教学的主要问题,并基于问题和《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课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词汇教学 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10-02  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很多英语教师都做过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从词
期刊
【摘要】“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将“视频”作为主要载体,虽然内容简短、教学容量很小,但却有着节约时间、针对性又强的特点,因此,“微课教学模式”现在受到了许多界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对于小学生,枯燥的课堂已经很难让活泼好动的他们安静下来去听讲,如今,正需要“微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小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样地,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能够起到提高学生们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本文以2017年浙江省信息技术优质课教学设计为例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环境等三方面来探索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54-01  信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
期刊
【摘要】学困生转化既是令每一位教师头疼的一项工作,又是每一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工作。事实上,只要教师找准了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策略,学困生转化工作也易如反掌。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一些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困生转化工作。  【关键词】高中 学困生 转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60-01  学困生,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52-01  “使学生获得適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四基”教学中的一项,也是落实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补充要求。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就如同“在走路中学会走路”和“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一样,数学活动是积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课堂三要素+——学情、教材、时代要求,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情 教材 课堂 实施 落实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49-02  学情、教材、时代要求是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精准把握学情,深刻理解教材、合理设计课堂是实施课堂教学目标、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特别是数学课堂
期刊
【摘要】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学习和实践教育先进理念。在课堂上,以问题与情境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 情境 培养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34-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启迪思维也就成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