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当年烧石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maju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到石灰,像我这样的“90 后”或“00后”,也许会知道明代于谦的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但几乎没人知道,石灰究竟是怎么烧出来的。听了爷爷奶奶的讲述,才知道我们诸葛庙村居然曾是本市一个重要的石灰产地。
  对于农民而言,石灰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消杀虫菌和改良土质,二是用来当作建筑材料。爷爷说,农田土壤多数含酸性,而石灰属碱性,水稻插秧前将石灰撒到田里,能起到消杀虫菌以及改良土壤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插秧时候洒石灰,水稻分蘖后也洒石灰。另外,村民种花生、芋头、豆角、青菜,也习惯在播种或培土时撒点石灰。至于建房子,更离不开石灰。在钢筋水泥没有进入农村之前,大多数农村的新建房子都是砖瓦房,而砌墙时石灰是必需品。当年在生产队时,一个队一年至少要用几千斤乃至上万斤石灰,生产队的牛栏跟禾场里,都有一间房子存放石灰。通常是上一年的石灰用完了,马上储备下一年的。由于生产队和大队都有石灰窑,有时候还会组织村民去石灰窑挑石灰,后来改为用拖拉机运输。
  烧石灰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有石灰窑;其次要有石头,而且必须是青石,鹅卵石和泥性太浓的牛刚石是不能烧石灰的;第三要有烧石灰的原料——煤或煤渣;第四是要交通便利,适合运输。那时候,大队有七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口石灰窑。石灰窑构造比较简单,用耐火砖叠砌成一个偌大的圆桶,直径三至五米,预留一个窑门,然后再砌一个外框,厚度五六米,中间用泥土填塞好,不能漏气出来。窑高六到八米,个别的是八到十米。窑底用钢管斜插好,架在窑门上,开始生火烧窑时底层铺一层容易引火的细小干柴,再往上面是大块的木柴,木柴之后是一层青石,青石至少是可以二次燃烧的煤渣,煤渣之上是青石,青石之上是煤渣,如此一层层地叠加直至把窑装满。装窑很讲究,数十吨的煤渣和青石必须铺设均匀,做到没有人工掏取,一直到石头烧熟,石灰块都不会自动掉下来。如果装窑不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石头烧不透,变成夹生乃至原石漏下来,二是石头在焚烧过程中发生坍塌,就很难处理了。
  村里最早的石灰窑在河边一个名叫小犁头的地方,建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那里隔着几块菜地就是石山。烧出来的石灰用船运送,煤渣也是用船运回来。后来,由于东风大桥的建设,把群玉山的石头开采不少,大队就在那些采石点建了几口石灰窑,烧了近二十年。县政府在那里建了一家水泥厂,也运营了二十多年才迁走。
  奶奶说,烧石灰主要是男人的事情,有时候,女人也去替工。如果遇到替工,一般是干一些出窑、捡石灰之类的轻活,而打石头、装窑之类的重活必须要男人们去干。在包产到户之前,烧石灰是计算工分的,由于脏累,比干其他农活的工分高很多。由于群玉山离村将近两公里,所以烧石灰的人都会带着一口小铝锅,里面装着米和菜,一般中餐都是在窑里解决的。要知道,在石灰窑上煮出来的饭比家里的饭更香更好吃。
  烧石灰的工作大致分两类:一是在家出窑装窑,二是进城挑煤渣。出窑装窑各一人,一个在窑下,一个在窑上。比较而言,装窑容易一点,也干净一些,而出窑累一些,脏一些。但两人可以合作,特别是女人替工时。进城挑煤渣一般有五到六人,大家放船下去,带着箩筐、铁铲、网筛等工具,到城里的机关单位、大中小学和宾馆酒家等单位的食堂,把锅炉里烧过的煤铲出来,用水浇灭火焰,然后挑至河边,用网筛过滤,然后再运回石灰窑挑至窑上,供第二天装窑的人使用。如果遇上涨洪水,就比较麻烦,要拉纤,就容易感冒。
  爷爷烧石灰将近三十年,从十七八岁到四十七八岁,一直到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就在包产到户后,他也曾与四五个人合伙重新建了一口窑,而且效益不错,烧出来的石灰有的卖给造纸厂,有的卖给建筑商。我们自己家后来建的那栋房子,也是爷爷自己烧的石灰。
其他文献
那是1998 年,我刚参加工作还没多久,每个月二三百块钱的工资捉襟见肘,因此,心里就常常冒出想挣个外快的想法。  仗着自家有几亩水田,上大专时读的又是和园艺相搭的农牧专业,觉着只要肯下力气,经营个菜园啥的还算得上轻车熟路。没承想,话一出口,妻竟欣然应允。  说干就干。种植一大茬越冬黄瓜,虽然技术难度大,但管好了,一园抵几园,特来劲儿。从选址、扣棚,到育苗、管理,都学着书上说的,一样也不落下。育苗也
期刊
几天前,一位朋友发来在草地上野餐的照片,看到他那快乐的情景,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个关于野餐的故事,想起那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乡亲们是经常在大山里野餐的,当然,乡亲们的野餐,不像今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去大山里野餐,为了放松,为了休闲,为了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乡亲们是为了干活,为了不耽误时间。儿时大山里的野餐,虽然很简单,却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儿
期刊
清晨,空气中飘着一层薄雾。  母亲说带着清亮雨水的枫球最得自然日月的气息,她舍不得将枫球用竹竿打下来,许是怕伤了树木的元气。她蹲在地上,欢欢喜喜地捡,欢欢喜喜地放在竹篮子里,不一会儿,篮子底便装满了。  那些黑乎乎的东西,母亲当成宝贝一般,叠在瓦罐里,再放七八只鸡蛋,加上大半罐子的水,慢慢熬煮。  通常,母亲为省柴火,就直接放在锅洞里煨,明火已经熄灭,但炽热的火星还旺着呢!一般要熬上四五个小时,蛋
期刊
女儿需要一副乒乓板,她像下命令一样干脆:“老爸,明天中午前一定要送到学校传达室,下午上课要用的。”我正在拖着地,背上都已经汗涔涔了,虽然心里想着这丫头怎么不早点说,因为次日上午我还要开会,这来回的时间会很紧。可我一转头看到她那认真背书的样子,心里不忍发作,连忙温柔地说:“知道啦,肯定按时送到。”  一早送到女儿学校门口,不少学生从我身边穿过,他们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鸟儿,青春的气息从每一个毛孔里钻
期刊
“大毛”是我养的一只猫的名字。  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天,她在工作回来的路上,看见路边一只流浪小猫,觉得可怜,便带到公寓饲养,取名“甜甜”。前年春节前,她工作有变,把甜甜送回家来养。初见它满身浓密且又长又白的毛发,我索性给它改了个名字叫“大毛”。  父辈们常说:“狗不嫌家贫”,是说狗不因主人家境贫寒而失去对主人的忠诚,但说起猫来却是“没有不沾腥”的,意思是谁家的生活好它就跑去谁家。受此影响,我对猫就
期刊
米,雪白雪白,经打磨抛光,确有晶莹之美。米粒有如婴幼儿的乳牙,匀称好看,闻而有香,捧在手心,有如童话王国里的小人儿,粒粒起舞,美若天使。  小时候关于米的记忆,委实不怎么美,贯穿了我营养不良的童年。自己家种的谷自己去打成米,简易的打米机,米粒参差,粗细不均,糠粉包裹,灰头粉脸。一担谷进去,变成大米、碎米、米糠出来,风车摇过之后,米中还有零星漏网的谷,细看,也有小颗粒的稗子混杂其中。米糠也是要干干净
期刊
在湘西南马头桥,这个巴掌大的地方,人们是最讲礼数的。  礼数不到、礼数不周或者失礼的人是不被大伙尊重的。会被别人骂“死不通道理”,是无知的表现。接下来的日子,在一簇簇游离过来的目光里,他们的岁月如一池死水,受乡人唾弃……  在乡间,礼数也叫礼性。它们在乡人的共同努力经营下,四季葱茏,世代葳蕤。当时,村里的人们没有多少文化,大字识不得几个,呷墨水最多的人也不过上了个高中,在乡民们的眼中,是太学了!是
期刊
一次月光行动,记忆深刻。  月光下,我们几个孩子正聚精会神地把捋好的麦头放在火堆上燎,微黄的麦粒瞬间变成了嫩黄香甜的美食,阵阵清香飘荡在田野,馋得我们饥不择食,谁也没注意到看坡护麦的孟大爷,顺着火光悄悄地来到我们身旁。“孩子们,千万要注意安全防火啊!千万不要烧了麦田,烧了麦田可是大事!吃了赶快回家吧。”冷不丁把我们吓了一大跳。大家心想:坏了,这次要闯祸了!吓得一个个溜之大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
期刊
猪獾是鼬科,哺乳动物,长得非常像猪,喜欢吃蚯蚓、蜥蜴、蝼蛄等,也盗食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生性胆小,平时很少见到。我在乡村长大,也只是在小时候见过两次。前不久,母亲在电话里说烦透了。我问:“么事?”母亲说:“咱家的瓜园今年被猪獾给糟蹋惨了。”  母亲每年都会种西瓜和甜瓜。一到瓜成熟的时候,便打电话让孩子们回家拿。瓜果虽随处可买,但母亲总觉得自家种的瓜更香甜,不打农药,孩子们吃得更安心。当然,还
期刊
在我们家乡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大海边,每逢海水退潮时,人们发现在海边的沟渠、滩涂及石块的周边,爬满了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蟛蜞。  这些小家伙,宛若一个个小精灵,在沙滩上时而走动,时而停歇,一旦见到赶海人的影子,便迅速地爬入洞中,躲藏起来。  生活在雷州半岛大海边的渔民,于上个世纪的70 至80 年代,家家戶户都有捉蟛蜞腌渍磨蟛蜞酱的习惯。那时,渔民们每当出海捉到蟛蜞,回来就及时用清水洗干净,用盐腌上个把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