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文章以海钢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为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软实力提升的影响及启示。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海钢集团
海南海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海南钢铁公司,是海南省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重点国有企业,在近60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海钢文化。2007年,海钢集团实施了重组改制,改制后,体制机制和职工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海钢的文化出现断层和淡化,而新的海钢文化尚未形成。2016年以来,海钢面临的转型升级的新使命、新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育和塑造新的海钢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海钢创新发展,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活动,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让职工在参与中深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培育和塑造新的海钢文化,为海钢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以及精神观念形态的结晶,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主流,以道家文化为基础,兼容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其根源在于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的集中表达。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包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以人为本”的仁爱文化、“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精神等内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在世界逐渐增强,《论语》、《老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开始成为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优秀企业家的首推必修课程。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不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修身、齐家,还可以治国、平天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海钢集团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启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把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文化思想继承和弘扬起来,运用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海钢集团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如下启示:
(一)弘扬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精神
爱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孟子》中写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从为国投江的屈原,到精忠报国的岳飞,再到舍身求义的刘胡兰等古今爱国英雄,爱国不仅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还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驱之”的担当的精神。建国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享有资源、政策等各种优势。海钢集团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享有具有“亚洲第一富矿”之称的资源优势,重组改制期间,一些具有社会职能的机构和人员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顺利移交至地方政府,为社会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而国家的利益必须高于一切局部利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海钢集团通过开展“唱经典、颂祖国”系列爱国活动等方式弘扬爱国精神的主要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为基本要求,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报效国家和社会为目的,在以效益报销国家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曰“人有气有生有知切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在儒家思想里,“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要求把别人当作与自己或家人一样关心爱护。孔子提出,统治者应当把劳动者当“人”来爱护,对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华传统文化将人放在一切事物的首要位置,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因此非常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协调人际关系。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有企业文化中,不仅可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还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海钢集团通过“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把员工当家人;健全民主协商机制,视员工为主人;强化技能培训机制,助员工成能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员工成贤人”等方式,以重点传统节日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做到各级企业领导践行“以人为本”,不盲目注重经济指标,既唤醒了职工的工作激情,又赢得了全体上下职工的团结一致。
(三)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可以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五伦八德”讲的是类似的公民道德规范。虽然古人的道德规范主要为封建体制服务,但其思想精华依然影响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是树立崇高的企业价值追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企业诚信建设为重点,开展“七五普法”系列宣讲、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应当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用耍手段、钻空子、巧取豪夺等方式取得的业绩,终将受到公正的裁决并且最终面临破产的命运。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低迷,虽然极大地影响了海钢集团经济收益,企业在困难时期更应该进一步弘扬“诚信”的契约精神,打造“诚信”名片。用法律和价值追求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文明经营。最终达到企业信誉和盈利共存的双赢境界。 二是树立崇高的职工价值追求。注重培养职工“忠信礼义”等崇高的道德观念。组织重点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等经典,深入进行“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各单位于每周一上午召开周例会,小结上周本部门员工传统文化学习及主要工作情况,部署本周学习工作任务。每位员工在周例会上交流自己上周的学习感悟和主要工作情况,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进行点评小结。通过加强道德观念教育,引导员工在企业中体现价值,实现价值,服务社会,并在社会交往中充分展现“海钢人”的良好形象和美德,培养了一批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三是树立崇高的家庭价值追求。向公司员工的家庭发放“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和谐的重要作用,使每个家庭成员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家庭成员幸福度。通过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活动,突出家庭成员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创建活动成为传统文化进家庭的主要载体。
(四)塑造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一直保留着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从被困多年仍创作出《周易》的周文王,到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勾践;从被削去膝盖仍能完成千古流传《孙子兵法》的孙膑,到被处以宫刑仍发奋完成《史记》的司马迁,中华历史中不断涌现出奋发图强的典型形象。这些实例无不激励后人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海钢集团曾经历了八年困难时期,企业管理人员带领广大职工自强不息,长期领取最低生活工资,由上而下共渡难关。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可以不断激励我们发奋图强,迎难而上,企业领导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海钢集团才能迎接挑战,走出困难,最终凤凰磐涅,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五)营造阳光廉洁的从业环境
《孟子》里讲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庄子》中讲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从东汉时的“悬鱼太守”羊续、“一钱太守”刘宠,到清朝的“半鸭知县”于成龙、“三汤道台”汤斌,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树立廉洁榜样,追崇“廉士”的高风亮节精神。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如果不加以约束,将不断滋养国有资产的蛀虫,不仅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还会损害党和干部的形象。海钢集团党委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定期对主管级以上干部和管人、财、物重点岗位人员的配偶进行廉内助教育,引导领导干部配偶吹好清廉风、把好廉洁门、当好廉内助,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海钢集团不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士”精神教育领导干部,还注重学习党纪政纪条规及反腐倡廉知识,抓好警示教育,剖析典型案例,通过多种方式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阳光廉洁的从业环境。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的民族精神,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文化,还应该结合实际,不断汲取中华本土优秀企业文化,形成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海钢集团将继续坚持学习表面知识与体会深刻内涵、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塑造正面形象,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海钢提供文化保障。
参考文献:
[1]杜晓玲.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以华润集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2]刘国林.中国传统文化对本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启示[J].企业文化,2013(5).
[3]王银娥.中国传统文化精义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J].唐都学刊,2005(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海钢集团
海南海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海南钢铁公司,是海南省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重点国有企业,在近60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海钢文化。2007年,海钢集团实施了重组改制,改制后,体制机制和职工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海钢的文化出现断层和淡化,而新的海钢文化尚未形成。2016年以来,海钢面临的转型升级的新使命、新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育和塑造新的海钢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海钢创新发展,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活动,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让职工在参与中深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培育和塑造新的海钢文化,为海钢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以及精神观念形态的结晶,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主流,以道家文化为基础,兼容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其根源在于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的集中表达。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包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以人为本”的仁爱文化、“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精神等内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在世界逐渐增强,《论语》、《老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开始成为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优秀企业家的首推必修课程。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不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修身、齐家,还可以治国、平天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海钢集团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启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把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文化思想继承和弘扬起来,运用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海钢集团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如下启示:
(一)弘扬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精神
爱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孟子》中写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从为国投江的屈原,到精忠报国的岳飞,再到舍身求义的刘胡兰等古今爱国英雄,爱国不仅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还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驱之”的担当的精神。建国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享有资源、政策等各种优势。海钢集团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享有具有“亚洲第一富矿”之称的资源优势,重组改制期间,一些具有社会职能的机构和人员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顺利移交至地方政府,为社会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而国家的利益必须高于一切局部利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海钢集团通过开展“唱经典、颂祖国”系列爱国活动等方式弘扬爱国精神的主要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为基本要求,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报效国家和社会为目的,在以效益报销国家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曰“人有气有生有知切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在儒家思想里,“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要求把别人当作与自己或家人一样关心爱护。孔子提出,统治者应当把劳动者当“人”来爱护,对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华传统文化将人放在一切事物的首要位置,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因此非常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协调人际关系。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有企业文化中,不仅可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还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海钢集团通过“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把员工当家人;健全民主协商机制,视员工为主人;强化技能培训机制,助员工成能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员工成贤人”等方式,以重点传统节日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做到各级企业领导践行“以人为本”,不盲目注重经济指标,既唤醒了职工的工作激情,又赢得了全体上下职工的团结一致。
(三)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可以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五伦八德”讲的是类似的公民道德规范。虽然古人的道德规范主要为封建体制服务,但其思想精华依然影响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是树立崇高的企业价值追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企业诚信建设为重点,开展“七五普法”系列宣讲、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应当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用耍手段、钻空子、巧取豪夺等方式取得的业绩,终将受到公正的裁决并且最终面临破产的命运。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低迷,虽然极大地影响了海钢集团经济收益,企业在困难时期更应该进一步弘扬“诚信”的契约精神,打造“诚信”名片。用法律和价值追求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文明经营。最终达到企业信誉和盈利共存的双赢境界。 二是树立崇高的职工价值追求。注重培养职工“忠信礼义”等崇高的道德观念。组织重点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等经典,深入进行“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各单位于每周一上午召开周例会,小结上周本部门员工传统文化学习及主要工作情况,部署本周学习工作任务。每位员工在周例会上交流自己上周的学习感悟和主要工作情况,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进行点评小结。通过加强道德观念教育,引导员工在企业中体现价值,实现价值,服务社会,并在社会交往中充分展现“海钢人”的良好形象和美德,培养了一批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三是树立崇高的家庭价值追求。向公司员工的家庭发放“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和谐的重要作用,使每个家庭成员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家庭成员幸福度。通过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活动,突出家庭成员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创建活动成为传统文化进家庭的主要载体。
(四)塑造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一直保留着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从被困多年仍创作出《周易》的周文王,到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勾践;从被削去膝盖仍能完成千古流传《孙子兵法》的孙膑,到被处以宫刑仍发奋完成《史记》的司马迁,中华历史中不断涌现出奋发图强的典型形象。这些实例无不激励后人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海钢集团曾经历了八年困难时期,企业管理人员带领广大职工自强不息,长期领取最低生活工资,由上而下共渡难关。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可以不断激励我们发奋图强,迎难而上,企业领导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海钢集团才能迎接挑战,走出困难,最终凤凰磐涅,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五)营造阳光廉洁的从业环境
《孟子》里讲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庄子》中讲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从东汉时的“悬鱼太守”羊续、“一钱太守”刘宠,到清朝的“半鸭知县”于成龙、“三汤道台”汤斌,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树立廉洁榜样,追崇“廉士”的高风亮节精神。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如果不加以约束,将不断滋养国有资产的蛀虫,不仅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还会损害党和干部的形象。海钢集团党委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定期对主管级以上干部和管人、财、物重点岗位人员的配偶进行廉内助教育,引导领导干部配偶吹好清廉风、把好廉洁门、当好廉内助,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海钢集团不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士”精神教育领导干部,还注重学习党纪政纪条规及反腐倡廉知识,抓好警示教育,剖析典型案例,通过多种方式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阳光廉洁的从业环境。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的民族精神,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文化,还应该结合实际,不断汲取中华本土优秀企业文化,形成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海钢集团将继续坚持学习表面知识与体会深刻内涵、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塑造正面形象,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海钢提供文化保障。
参考文献:
[1]杜晓玲.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以华润集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2]刘国林.中国传统文化对本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启示[J].企业文化,2013(5).
[3]王银娥.中国传统文化精义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J].唐都学刊,2005(1).